親子遊戲 | 孩子在家裡玩什麼

2022-01-04 李躍兒芭學園

宅在家裡,家長朋友們可以結合自己的擅長,設計親子遊戲。

 文/安琪爸媽

芭學園小學實驗班家長


家庭裡為什麼要玩遊戲?對孩子、家長、家庭有什麼好處?

家庭裡適合玩哪些遊戲?

我們如何設計不同的遊戲?

對待不同遊戲應有什麼樣的態度?

芭小王鋒老師在關於「親子遊戲」的家長沙龍做了細緻分享。

為了讓遊戲可以進行,每種遊戲都應有自己的規則,或者提前約定遊戲方式、在遊戲中也會隨著遊戲進行、新情況的發生,還有參與者的要求協商調整遊戲規則。所以在遊戲中參與者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規則、體會著規則的作用。

 

我們提倡給孩子自由,但自由是心靈的自由,而不是行動的無拘無束!

 

希望孩子養成某些規則的時候,可以在家裡設計這個規則相關的遊戲,然後帶孩子一起玩,慢慢幫助養成這樣的規則。

關於遊戲與規則的內容,可以參考《遊戲力》的第13章 < 重新思考規則的方式 >

比如玩撲克牌,有很多種方法,簡單的有同色接龍、10點半,複雜的有敲三家、爭上遊、鬥地主、拖拉機等等;

玩撲克可以是一副牌、兩副、三副、五副等等,當孩子拿更多的牌一起玩時,會出現8個5,12個6,16個3,4個紅桃8,5個梅花4……遊戲中可以輕鬆融入數學連加、乘法。

比如:究竟4個紅桃8大,還是8個5大?再比如,要根據手裡的牌和已經打出的牌,來推測對方手裡的牌,這就要涉及推理、概率等等;

 

延伸開去,與撲克相關的「文化」,也是很有趣的。比如,有一種說法,撲克是來自於塔羅牌,那塔羅牌又是什麼呢?為什麼撲克牌是54張?

最早為什麼是52張?有一種說法,52張牌是源於一年有52周;而四個花色,則是因為一年有四季。J、Q、K牌面上的人物畫像,有國王、有王后、王子;

每張牌背後都有故事。在撲克牌中還有小丑牌,它們比J、Q、K中的國王、王后和王子都大,這是為什麼呢?據說,小丑代表著快樂,國王所代表的世間的權力在不停變遷,而快樂是永恆的。

 

這樣的遊戲,我們可能需要事先做一點功課,也可能我們講的不一定是完全對的,也可能孩子會發現其中的問題。這些都沒關係,講錯了下次可以改,有問題我們可以一起找尋問題的答案或解決辦法,尋找到正確的方法和結果。

更重要的,是一起參與、一起探討這種文化的樂趣。

 

其他的比如樂高,可以嘗試與說明書不同的組合方式;比如飛鏢遊戲,可以一起設計積分表格,設置多局比賽,進行積分計算,在遊戲中練習了計算和統計;

在於香港筆友的書信交流中,香港來信中有很多「繁體字」,藉此機會,介紹了簡體字與繁體字的由來、區別,怎樣認識繁體字,繁體字的組字含義,並嘗試寫一寫繁體字。

 

知識的獲得,很多時候都是可以用遊戲實現的。有些一對一的遊戲不適合學校玩,更適合家庭親子娛樂,請大家要善於發現和採用。

在「遊戲」中不斷挖掘,可以讓我們發現、獲得更多的寶藏!

首先,需要面對遊戲中輸贏的情緒。不同的孩子從小到大,對輸贏的感受是不同的,或多或少剛開始對輸都有不好的情緒,在家裡這就需要家長的幫助。

從最簡單的石頭、剪刀、布,到撲克牌、棋類等更複雜的遊戲,初期可以通過父母有意的退讓,滿足孩子想贏的需求,慢慢增加平局,再到增加輸的次數,讓孩子逐步接受輸的情緒,正確看待輸與贏。

 

在家庭以外,孩子參與活動、競技也會有輸的時候,在外面他會忍著,不發洩自己的不適情緒,這個時候父母不宜再不停地說服他接受輸的結果。自認為是教機,不停地說教,孩子一般會選擇關閉自己的耳朵,但很快會在不確定的時候或事情上發洩出來。


家庭是孩子的港灣,在家裡玩遊戲的時候,可以讓孩子發洩遊戲中的各種情緒,不用再讓孩子忍著。

家長要積極參與遊戲,包容孩子的情緒。例如枕頭大戰,就是幫助孩子情緒宣洩和釋放的一種非常好的遊戲。

 

再者,遊戲中力量的感受。孩子們需要不同的遊戲,比如力量、對抗性的遊戲,比如足球、籃球等等,女孩也可以參與球類的遊戲,讓孩子感受身體的力量(尤其是爸爸、男人的陽剛和力量),並承受力量的衝擊,練習對力量的承受。

 

還可以在家設置孩子的專門時間、特殊時間,讓孩子做遊戲的領導、指揮員,父母一起全身心地參加孩子的遊戲,這些都有利於孩子的情緒發展,家長也會在一次次的經歷中,學會怎樣處理遊戲中產生的情緒。

關於遊戲中的情緒管理,可以參考《遊戲力》的第12章 < 迎接情緒的暴風雨 >

父母更多地參與和創設遊戲,並與孩子全身心投入遊戲過程,對孩子、父母、夫妻,整個家庭的關係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反之則會破壞家庭成員間的情緒、關係、心理,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如何通過遊戲改善家庭關係?可以參考《遊戲力》的第3章 < 建立聯結 >

做遊戲不要太強求遊戲的形式與結果,不要有太明確的「玩以載道」的目的。父母和孩子一樣要放鬆且投入到玩遊戲中,不要因為某些目標和不好的情緒使快樂的親子時間失去趣味,而是要充分享受遊戲的過程。

 

大富翁(世界版、中國版、高級版)、圍棋、西洋棋、象棋、五子棋、撲克、球類等等。

捲紙筒、廢紙、舊衣物都會成為孩子遊戲的道具。

王鋒老師將壞的木畫板兩條邊框變成了「擊劍」、「劍道」的道具,和兒子玩起了力量感受的擊打,劍道的儀式,競技比賽中點到為止還是乘勝追擊其中的道理。

家長們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和擅長,設計更豐富的身邊遊戲。

當沒有外部道具時,我們的身體不同部位也可以變成遊戲的道具。石頭剪刀布可以用腳可以用手,多樣帶著童謠的拍手遊戲等等。


設計一些綜合性遊戲,涵蓋多種形式、內容,時間可以有跨度。

比如:「星空」:在晴朗的夜晚陪孩子看星空,讀書,講故事,看電影等等。

涉及「自然現象」「宇宙知識」「科幻」「宗教」「神話」「星座」等等,這樣的遊戲會很豐富,很有趣味!

推薦一本書《數學與數學家的故事》,相信很多孩子會喜歡。

關於如何與孩子做遊戲,可以參考《遊戲力》的第2章 < 加入孩子的世界 >

對待遊戲的心態很重要。家是需要提供溫暖、接納、包容的地方,我們也需要理性,但不能太生硬、過於刻板和教條。

「做足夠好的母親」,「足夠」就是學會知足,我們也需要學習、需要幫助,從身邊的老師、朋友那得到幫助,從自己家庭的另一半那得到幫助。


對待孩子成長、學習中的問題、期望,要慢慢來,不要帶著過於強烈的目的,這樣會影響、妨礙我們的判斷,忘記初衷。

比如我們很多父母帶著孩子已經完成了「行萬裡路」,可是我這「行」的過程是,「下車拍照,上車睡覺」到此一遊的旅行?還是慢慢行走,品味當地一草一木、一地一景,一人一物、風土人情?

慢慢走,才會比較快。


我們在和孩子相處、遊戲的時候,遇到問題、衝突,需要解決的疑惑時,一定要反覆問自己,「你,想要什麼?」

往往孩子得到的東西,不一定是我們預設的想給他的東西。

當親子遊戲讓我們自己感到困惑時,我們怎麼辦?請參考《遊戲力》的第15章 < 為我們自己充電 >


現狀:目前孩子們玩遊戲比較普遍。

 

在芭小某班做的調研結果如下:

 

●玩的人數:全班絕大部分都在玩,僅有兩個孩子沒有玩電子遊戲。

●玩的遊戲:植物大戰殭屍、消消樂、跑酷、湯姆貓等等。

●遊戲方式:男孩間非常普遍,且在家、在學校,單機、聯機均有玩,女孩也有不少人玩;

●玩的好的感受:爽、好玩;

●被打斷的感受:煩、不高興。

●吐槽:我爸媽和我一起玩撲克牌,但玩了一會,他們就不和我玩了!

 

我們雖然不能杜絕孩子們玩電子遊戲,但我們也不能放任孩子們玩電子遊戲,因為電子遊戲已經開始影響孩子們的正常生活、學習、交往、身體健康!

所以,有必要溝通明確一下「如何對待電子遊戲?」

電子遊戲帶來的問題


●佔據了寫作業、看書、親子遊戲、戶外運動、朋友交流的時間;

●電子遊戲畫面過於炫麗,顏色鮮豔,過於強烈,會影響孩子對內容的深入的感受;

●人的視神經25歲才能發育成熟,小孩成長期間1-2小時一動不動玩電子遊戲,是在委屈自己的身體;

●上課時也沉浸在遊戲幻想、角色扮演中,無法專注,容易走神,對早些放學回家玩遊戲特別期待;

●目前電子遊戲沒有分級,暴力、情色、博彩、購物陷阱多樣,無法幫助孩子篩選適合的遊戲;

在孩子學生階段,

我們對電子遊戲的態度

● 父母在家過多看微信,也是一種電子遊戲;成人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建議在家多與孩子創編並一起玩親子遊戲;

● 父母以自己沒有時間為理由,讓電子遊戲成為「電子保姆」,這是我們不贊成的;

● 不否認電子遊戲中也有數學、邏輯、協作等東西,但權衡利弊之後,我們建議使用非電子遊戲的其他途徑和活動,達成類似目的;

● 將非電子遊戲的東西補充到孩子的休閒時間裡,這需要我們家長的付出。

● 對已經在玩電子遊戲的孩子,甚至投入很深的孩子,可以用「慢慢來,比較快」的態度,逐步調整,改變。

 

總之,對待電子遊戲,「疏勝於堵」。我們要幫助孩子投入到更多有趣的非電子遊戲中,更多豐富趣味的活動中。

道理講明白了,方法也有了,接下來就是家長們的行動和堅持啦!

相關焦點

  • 宅在家裡的親子遊戲,歐洲盆友也醬子玩
    ,玩具並非昂貴就是好的,讓孩子自己來創造遊戲空間,該是多麼有意義的一件事!▌5.推球遊戲  在地板上設置一個區域做為目的地,讓孩子在一定距離外用小手將小球推動,看看小球能否停留到目的地,可以將目的地分區域設置得分,全家一起來玩
  • 10個適合冬天在家玩的創意親子小遊戲(收藏給孩子)
    孩子們馬上就要放寒假了,外面天氣冷,不適合經常外出,但是漫長的假期,孩子在家一定會覺得無聊,那麼不如就陪孩子在家玩一些有趣的親子小遊戲吧~遊戲是孩子的主要溝通方式和語言,在這裡為你推薦10個適合冬天在家玩的創意親子小遊戲。趕快學起來,跟孩子一起在家玩耍吧。
  • 100 個適合在家玩的親子遊戲,省心省力帶娃玩中學
    這其中有太多的矛盾和糾結:忙了一天,還有家務要做,只能陪孩子一小會兒玩具玩得亂糟糟的還得收拾剛看到的新遊戲,寶寶卻一下就玩膩了這些問題的關鍵其實是不知道怎麼陪孩子才能讓寶寶能在親子互動中學習成長,擺脫「瞎玩」的困擾。
  • 40個可以在家裡玩的親子遊戲
    在家,怎麼能少得了和寶寶做遊戲呢。可是,遊戲到用時方恨少,總想不起來還能和寶寶玩點啥?
  • 小步在家早教:帶孩子玩遊戲,這麼玩孩子最喜歡
    小朋友愛玩手機,是沒有安排好活動之前做遊戲,奶鍋總是很容易就失去興趣,就連最喜歡的泡泡,也覺得沒意思。除了動畫片,沒啥能讓他有興趣,但一直看電視確實不是辦法,對寶寶視力、以後的專注力和創作力有影響。接觸小步在家早教課程後,才知道讓孩子喜歡上玩遊戲,是需要引導技巧的。在家早教非常重要的理念【開放性教具】我是從小步在家早教APP上學來的。
  • 0-6歲21個室內親子遊戲,讓孩子在家玩到high(乾貨收藏)
    做手工、玩遊戲、讀繪本、科學實驗、親子互動……通過陪玩能更深入地和寶寶互動,增進親子感情。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好好珍惜這段"特別"的親子時光,陪伴寶寶成長哦~那麼怎樣才能陪寶寶度過一個豐富而有意義的假期呢?小編為大家盤點了21個室內親子遊戲,快陪寶寶一起玩耍吧!
  • 陪小孩玩什麼遊戲?這些鍛鍊思維的親子遊戲 又好玩又能訓練孩子
    能夠在家玩的遊戲打電話這很簡單。不需要其他設備。父母可以假裝給孩子打電話,然後互相交流。他們不必談論特定的話題。表演一個小節目什麼的,可以縮短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幫助孩子們不怕舞臺。3緊急剎車遊戲很多家庭都玩過這樣一個小遊戲,就是當孩子跑到自己身邊時,示意阻止孩子,或者在和孩子一起跑步時突然停止。
  • 宅在家帶娃太無聊?這些親子遊戲夠你玩好久,在家就可以玩起來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今個新春每個人都宅在家,寶媽寶爸還要帶娃。大朋友、小朋友在家裡大眼瞪小眼,什麼遊戲都玩過了,大家都過得索然無味。而且,現在很多小孩子都沉迷於玩手機、ipad,很傷眼睛,還可能會深陷其中。
  • 【蕃薯資訊】為了防止孩子在家「長毛」,這30+種親子遊戲,在家玩起來!
    點擊「藍字」關我們孩子宅在家都長毛了吧?但是抗擊疫情期間,能不出門都不要出門了。今天推薦一波宅在家也能鍛鍊身體的小遊戲,除了讓你和娃能在家共度美好的親子時光之外,也能鍛鍊娃的專注力、協調能力及思維能力。
  • 宅在家!超有趣的室內遊戲,孩子在家也能玩到飛起~
    雖然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孩子在家也不能缺少活動項目,爸爸媽媽們這些有趣好玩的室內遊戲就可以用起來了。  波波為大家整理的幾個在家可以玩的親子小遊戲~趕緊安排~  1、紙上遊戲  用紙和筆玩的遊戲範圍其實特別廣,大家完全可以自由發揮,只要用一點點小心思,孩子們就能樂在其中。
  • 30個在家裡就可以玩的親子遊戲
    對假設進行驗證,並用其他物品 來重複這個遊戲。 6、選擇一個字或一個字母,讓每個孩子說 出一個由這個字或這個字母開頭的詞。選擇其 他字或字母繼續這個遊戲。例如選擇「水」這個 字,詞便可以是「水瓶」或「水井」。 7、在一個平面上撒上少量麵粉、沙子或 灰,讓孩子用手指在沙上寫字。然後嘗試寫數 字、寫詞和畫形狀。 8、讓孩子猜猜你腦子裡想的東西,告訴他 這個東西的用途,讓他猜。
  • 春節假期不出門,帶孩子玩智慧親子遊戲,全家不焦慮
    春節放假,因為疫情大家都選擇在家不出門,所以電子產品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據了主要的「地位」,大人們刷朋友圈、看快手、迷抖音、追影視劇,孩子們看電視、玩遊戲、手機聊天... 每天重複上演的模式,讓人們起床都覺得無趣了。朋友圈流傳的段子:「今年春節計劃:初一一動不動;初二按兵不動;初三紋絲不動;初四巋然不動;初五依然不動;初六原地不動;初七繼續不動;幾時能動?」
  • 這樣的家中親子遊戲你玩過沒?
    不能帶孩子出去遊玩,真是沮喪!錫小萬帶來幾個在家也能玩的親子遊戲,一起試試吧!膠條真真是個好工具,這樣的遊戲空間能讓孩子們玩很久,玩具並非昂貴就是好 的,讓孩子自己來創造遊戲空間,該是多麼有意義的一件事!小提示:可以選擇布面膠帶,比較容易清理。
  • 暑假要到了,請把親子打鬧遊戲加入日程表,助孩子玩好學好
    今天,我問一個小朋友對於即將到來的暑假有什麼打算時,小朋友興奮的說:我終於可以每天看電視、每天玩了!糟糕,媽媽想讓孩子學習、高效利用暑假,孩子卻只想放縱、浪費這個暑假,似乎母子之戰要開始了?不用擔心,試試在日程表裡加上親子打鬧遊戲吧,不僅能讓學和玩兩不誤,還能改善親子關係!
  • 宅在家和孩子玩的,最好的互動遊戲!
    孩子通過遊戲獲得快樂,如果遊戲設計的好,還能讓孩子獲得自信、獨立、堅持,大人還不累,那就更好了。那怎麼陪孩子玩耍呢?尤其是在現在,天天在家裡,天天和孩子玩,幾乎沒有啥有新意的遊戲的時候?當然是看遊戲力工作室的這篇文章,裡面好多在家玩的遊戲。我和我家開心試了試,哈哈,裡面的遊戲,孩子竟然都喜歡!!!!
  • 這些超豐富的室內遊戲,宅在家孩子也能玩到飛起~
    ,和孩子宅在家裡,能做什麼有意思的遊戲?前幾天收到了一位媽媽的留言求助,說是最近因為天氣原因,假期裡沒辦法帶著孩子到戶外運動,想問問有什麼在家裡也能帶著孩子運動起來的遊戲,希望我能出一篇文章。現在正值假期,沒有了學校裡的體育活動,孩子在家也不能缺少活動項目,但由於天氣差、年底工作忙等各種原因,我們可能沒辦法帶著孩子去到戶外運動,這時候,這些有趣好玩的室內遊戲就可以用起來了。下面這些遊戲都是我和孩子們在家經常會玩的呢,每次他們都能玩得停不下來,今天也分享給大家。用紙和筆玩的遊戲範圍其實特別廣,大家完全可以自由發揮,只要用一點點小心思,孩子們就能樂在其中。
  • 【親子遊戲】復活節找彩蛋遊戲我們這麼玩!
    這裡有11個ideas,可以讓你的復活節家庭聚會時光更有趣和難忘。1.做一些藝術手工。為了體現復活節的傳統含義,在找尋彩蛋之前,與孩子們坐下來,製作一些兔子的耳朵啊、兔子的面具啊,復活節的帽子啊、復活節手工籃子什麼的,並且讓孩子在找尋才彩蛋的過程中戴著自己的手工作品。
  • 【科普工作委員會】家庭親子社交遊戲玩起來!
    【科普工作委員會】家庭親子社交遊戲玩起來!家庭親子社交遊戲玩起來!許桔靜 梁熠 陳曉燕 施冬衛施冬衛(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常委)玩是孩子的天性!家庭親子遊戲讓孩子們體驗遊戲快樂,並從遊戲中學習遊戲技能和社交技能,懂得一些常見生活場景的基本規則、溝通與表達,學會與他人分享等等。
  • 下班回家很累,孩子卻纏著你玩,3個親子遊戲,讓你躺著陪孩子玩
    家裡有孩子的父母,想下班早點趕回家看娃,又害怕回家孩子纏著他玩。上一天的班已經筋疲力竭,孩子戰鬥力十足求陪玩。雖然很累,但又不想錯過親子陪伴的時間。分享三個我平時陪女兒玩的親子遊戲。以不動去應對好動的孩子,用最省力的方法躺贏,既可以休息放鬆,又可以高質量陪伴孩子。
  • 十個在家就能玩的親子遊戲,家裡也可以有個遊樂王國
    親子遊戲是家庭內父母與孩子之間,以親子感情為基礎而進行的一種活動,是親子之間交往的重要形式。目的是培養小孩的認知和自理能力。親子遊戲不僅有益於親子之間的感情交流,密切親子關係,促進兒童的健康發展,而且對於兒童的實物遊戲和夥伴遊戲也具有重要的促進和影響作用。兒童在親子遊戲中獲得的對待物體的態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際交往的態度、方法會遷移到兒童的實物遊戲和夥伴遊戲中去。反過來,兒童在實物遊戲和夥伴遊戲中獲得的經驗又會進一步豐富親子遊戲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