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10個常見疼痛部位及圖解

2021-02-23 花都區天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眾所周知,急性心肌梗死疼痛的部位在心前區和或胸骨後,表現為突發性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劇痛,可放射至左頸根部、背部或左上肢,持續半小時以上,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無效,常伴有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有瀕死感,不敢繼續工作或活動。

 

但有20%~30%的病人症狀不典型,首發症狀表現為胸外非典型部位疼痛,這種情況極易忽視,導致誤診或漏診。當有急性心梗高危因素的患者,突發下面這些部位的疼痛應該警惕AMI可能。

 

1、典型的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常伴有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瀕死感,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

 

2、前胸、左肩、左腋下、右上肢痛:左肩是心臟的放射點之一,但是有時因為其定位不精確的特點,也有可能會出現左臂或是左前臂的疼痛,尤其是伴有胸悶、氣緊時,更要警惕心肌梗死。

 

 

3、胸骨後、頸部痛,是指頸與胸廓下緣(胸部正中或偏側)之間疼痛:冠心病患者出現這種疼痛,往往呈陣發性的脹悶痛,有明顯的胸部緊迫感,並可牽引或放射至肩臂部等處。常見於中老年人,應警惕是急性心梗。

4、後背痛:以腰部、背部、肩部的放射性疼痛為主。

5、上腹部疼痛:也可以說是胃痛。如果患者出現出虛汗、嘔吐甚至暈厥時,要考慮急性心梗的可能性。

6、頸部、咽喉:因為咽喉和心臟的神經受到同一節段脊神經的支配,當心肌缺血、缺氧時,產生的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質及多肽類物質,會刺激神經產生疼痛,並擴散至咽部的迷走神經,誘發咽喉疼痛症狀。如果出現咽喉痛,又找不到明確原因,並伴有胸悶、出汗或噁心症狀時,要警惕心肌梗死的發生。

7、下頜痛、牙痛:可能表現為頸部、下頜疼痛,甚至是牙齒疼痛,尤其是與運動相關的頸部、下頜、牙齒疼痛,即這些部位靜止狀態並不痛,但是走路就會疼痛,或是疼痛不止,並伴有頭暈冷汗等症狀時,那麼很有可能是急性心梗。

8、偏頭痛:有人認為是由於心肌梗死前,血管痙攣期伴發腦血管痙攣所致;也可通過自主神經反射性引起顱內外血管舒縮障礙引起。

 

9、左下肢、左腹股溝:突然左下肢劇烈地疼痛,出現胸悶、憋氣及出汗,應警惕急性心梗。

10、無痛性心梗:患者僅表現出輕微的胸悶,上腹部堵悶、不適、噁心、憋氣等症狀。糖尿病、閉塞性腦血管病或心衰的老年病人易出現無痛性心

梗,容易漏診。

健康宣教

1.飲食指導:避免食用黃油、蛋黃、動物內臟、堅果、豬油、巧克力、含乙醇及咖啡因的飲料等。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豆製品、植物油。少食多餐,避免過飽。

2.戒菸

3.心理指導:情緒穩定,心情愉悅

4.用藥指導:遵醫囑服藥,告知藥物的作用和不良反應,教會患者自測脈搏。若胸痛發作頻繁、程度較重、時間較長,服用硝酸酯製劑療效較差時,提示急性心血管事件,應及時就醫。

5.康復指導:

(1)建議出院後進行康復計劃,適當運動:

運動方式包括步行、慢跑、太極拳、騎自行車、遊泳等,每周運動3~4天,開始時每次10~15分鐘,逐步延長至每天30分以上,避免劇烈活動、競技性活動、活動時間過長。在有氧運動前後應分別進行5~10分鐘熱身運動。個人衛生活動、家務勞動、娛樂活動等也對病人有益。

(2)經2~4個月體力活動鍛鍊後,酌情恢復部分或輕體力工作,但對重體力勞動、駕駛員、高空作業及其他精神緊張或工作量過大的工種應予以更換。

相關焦點

  • 急性心梗的10個常見的疼痛部位及圖解!
    眾所周知,急性心梗疼痛的部位在心前區和或胸骨後,表現為突發性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劇痛,可放射至左頸根部、背部或左上肢,持續半小時以上
  • 急性心梗10個常見疼痛部位及圖解!為你的心臟保駕護航!
    眾所周知,急性心梗疼痛的部位在心前區和或胸骨後,表現為突發性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劇痛,可放射至左頸根部
  • 中醫伯伯:圖解心肌梗死的疼痛部位
    眾所周知,急性心梗疼痛的部位在心前區和或胸骨後,表現為突發性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劇痛,可放射至左頸根部、背部或左上肢,持續半小時以上,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無效
  • 肚子疼竟是心肌梗死!這5個部位疼痛,千萬別大意…
    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狀動脈長期病變的基礎上而突然發生供血的急劇減少或中斷,導致部分心肌細胞嚴重缺血而急性壞死。絕大多數(七成)急性心梗患者的典型症狀表現為胸後骨和心前區壓榨樣疼痛,伴隨胸悶憋氣和出汗等,也就是常說的「胸痛」或者「心痛」。
  • 心肌梗死最常見的10個問題。一次總結
    據統計1/4的心肌梗死並不會出現胸痛,50%的心肌梗死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發生了心肌梗死,85%的心肌梗死不住道第一時間撥打120,10%的心肌梗死患者自行前往醫院的途中去世。導致這些可怕數據的原因就是大家以為只有胸痛或心前區疼痛才是心肌梗死。典型的心肌梗死是突發胸部持續性壓榨樣疼痛,伴大汗或胸悶憋氣,瀕死感。
  • 這個診斷怎麼下,急性心肌梗死還是急性心肌炎?
    故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並不能成立。該患者年輕,急性起病,病情進展迅速至急性左心衰,伴上呼吸道感染表現,血清心肌特異性標誌物升高,左心室擴大,室壁運動普遍減弱,射血分數明顯下降,應考慮「急性心肌炎」的可能性。經積極對症支持治療,患者症狀在短期內得到緩解,心臟結構、功能恢復正常,治療反應支持急性心肌炎的診斷。
  • 一文詳解:急性心肌梗死的判讀!
    急性早期檢測出的T波電交替可能預測急性期惡性心律失常的發生。心肌梗死後4~6周檢測的T波電交替對更遠期的危險分層有意義。正常人1次室早後常有竇性心率先加速後減速的雙相變化,AMI後交感興奮,自主神經的平衡打破,竇性心率震蕩減弱或消失。AMI竇性心率震蕩減弱,死亡率增高,易發惡性室性心律失常。AMI時心電圖出現J波時預後差,屬於繼發性J波,常伴QT間期延長。易發惡性室性心律失常致猝死。
  • 肚子痛查出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不典型症狀,要牢牢記住
    結果發現,血壓110/60,心率68,做了心電圖提示急性心肌梗死,醫生立即為其做了治療。很多人會覺得,心肌梗死不是出現心絞痛嗎,為什麼肚子疼也是心肌梗死的症狀呢?實際上,大多數因心肌梗死而出現嚴重後果的人,都是不典型的心肌梗死。如果出現心絞痛,就是典型的心前區疼痛或胸痛,大部分人都會想到心臟病,第一時間去醫院。
  • 急性心梗到來前,身體7個地方會感到疼痛,還請及時就診!
    日常生活中,急性心梗很容易會奪掉人們的生命;急性心梗起病比較急,通常會有持續性且劇烈性的胸骨後或心前區鞥同;並且身體的腹部、上肢、頸部也會出現疼痛等等,所以我們平時需要了解和掌握心梗的症狀,避免失去寶貴的生命。身體這7處疼痛,可能是急性心梗的信號,還請及時就醫!
  • 圖文詳解:急性心肌梗死的判讀
    (1)ST段較長時間抬高     ST段抬高持續數天後逐漸下降,提示心肌微循環未再灌注,常見於罪犯血管未獲得早期有效的再灌注幹預治療(溶栓或PCI),或幹預治療無效(溶栓不成功或PCI術後出現無複流現象),血栓也未發生自溶。當ST段持續抬高2周以上時,室壁瘤可能形成。
  • 圖文詳解 | 急性心肌梗死的判讀
    (1)ST段較長時間抬高ST段抬高持續數天後逐漸下降,提示心肌微循環未再灌注,常見於罪犯血管未獲得早期有效的再灌注幹預治療(溶栓或PCI),或幹預治療無效(溶栓不成功或PCI術後出現無複流現象),血栓也未發生自溶。當ST段持續抬高2周以上時,室壁瘤可能形成。
  • 男人身上這4個部位一旦出現疼痛,提防是心梗的前兆,及時就醫
    心梗是近些年高發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在臨床上被稱為「心肌梗死」!該疾病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主要是由於患者冠狀動脈出現了病變,也就是硬化、血栓等問題,從而導致冠狀動脈供血量減少,心肌無法得到充分血氧供給,最終發展為了心肌壞死。
  • 30歲網約車司機胳膊疼痛以為是肌肉拉傷,結果卻是兇險的急性心梗!
    前兩天,小周因為肩膀疼痛到醫院就診,沒想到最後卻查出了急性心肌梗塞。在此,杭州市紅會醫院急診科醫生賀曉旭建議年輕人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進行專科體檢,以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和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 Aslanger徵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併其它冠脈嚴重病變
    研究者既往發現非相鄰導聯ST段抬高(STE)的特殊心電圖模式,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MI)合併其他冠狀動脈嚴重狹窄。近期發表在心電圖雜誌上的一篇文章試圖明確這種心電圖模式(Aslanger徵)的發生頻率、潛在解剖基質、診斷價值和預後價值。
  • 胸口這3個部位的疼痛,可能是這些器官在求救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常有胸口正中央壓迫性疼痛,可放射至手臂或下顎。疼痛的時間往往超過 20 分種,常伴隨盜汗、噁心、臉色蒼白等症狀,舌下含硝酸甘油無法解除疼痛。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可能沒有胸痛,僅以呼吸困難或上腹痛等症狀來表現。症狀疑似心肌梗塞患者,若心電圖出現 ST 節段上升,且胸痛發生於12 小時內,應考慮給予血栓溶解劑或心導管介入將阻塞的血管打通。
  • 胸前及胸骨後的疼痛,可能是心絞痛作怪,也可能不是,如何區分?
    心絞痛疼痛部位多位於胸骨後,範圍不局限,邊界不清晰,如手掌大小,且每次發作時疼痛部位相對固定。有時疼痛還會放射到左肩或左上肢內臂,或擴散至頸部。疼痛多表現為壓迫、緊縮或悶脹疼痛。每次疼痛可輕可重,但性質基本一致。
  • 心肌梗死這種疾病的未來治療趨勢如何?|心肌梗死|幹...
    當時,研究者納入了一名左心前區疼痛發作14小時的46歲男子。通過製備患者的單核骨髓幹細胞,並且在患病6天後,進行幹細胞移植治療。在幹細胞移植後第10周,心肌梗死面積從左心室周長的24.6%減少到15.7%。這個結果首次證明成體幹細胞移植治療心梗患者在臨床上是可行的。
  • 您離心梗有多遠,胸口疼痛、急性心肌梗塞、猝死怎麼辦?
    每個人在談論心臟病的時候,都會想到胸口疼痛、急性心肌梗塞、猝死。怎樣預防心臟病?而且我認為各大健康媒體又會大肆宣傳:時間就是心肌;如何識別冠心病引起的缺血性胸痛;胸痛時怎麼做才又快又好;如何去了解介入治療和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等等……所有的信息都要突出一個字「急」。你離心梗的距離是多少,幾分鐘還是幾十年?那要看你怎麼做。
  • 後背疼痛,查體身體健康,一切正常,為何突發心肌梗死!
    廖先生,偶爾會覺得後背疼痛,後來家人讓他去查查體,於是3個月前查體,沒有任何問題,一切正常,但是還偶爾發作後背疼痛,每次疼痛幾分鐘就能好轉,因為自己查體身體健康,所以也沒當回事。結果節前突發後背疼痛加重,伴大汗胸悶憋氣,送到醫院確診心肌梗死,現在還在醫院住院呢!
  • 早讀 | 實用貼:急性心梗快速處理「高能」信號,PCI救治經驗應收藏!
    胃腸症狀:不常見,頻繁噁心嘔吐,上腹脹痛,腸脹氣,呃逆。(我們病例的患者就是以腹痛為主)5. 心律失常:24小時內多見,各種心律失常中以室早最多見,最終發展為室顫,也是心肌梗死早期最常見的主要死因。(室顫先兆:室早>5次/分,成對出現,短陣室速,多源性室速;Ron T。)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