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紅色資源 浦東「雙館」成網紅「四史」課堂

2020-12-26 上海政務

  「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可是您知道嗎?定下國旗設計稿時,距離開國大典只剩4天了……」在慶祝建黨99周年的日子裡,面對熱情的參觀者,上海建橋學院國政館講解員伊莉老師,一次次將第一面五星紅旗製作的故事娓娓道來。自去年12月開館以來,建橋國政館已成為臨港乃至浦東的網紅「四史」課堂,來自浦東大中小幼學校和港城集團的5000多名師生、員工,在這裡聆聽理想信念的故事,對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有了新的感悟。

  建橋國政館裡的這堂「四史」課,涵蓋國家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強國、國家安全、藍圖繪就、激勵奮鬥、國家戰略等11個板塊,長廊裡的圖文資料梳理出國家政治經濟發展脈絡和發展成就。要把館藏資源利用好,把文化基因傳承好,優秀講解員的生動演繹非常重要。首批15名優秀志願講解員都是經學院推薦選拔,從60名思政輔導員學員中脫穎而出的精英。在上崗前,他們都參加了2020年上海民辦高校黨員「四史」學習班學習,學習並掌握了國政館講解內容與技巧。

  與國政館相對而望的,是上海高校校園裡唯一一座雷鋒館。今年是上海建橋學院學習與傳承雷鋒精神的第20個年頭,也是建橋雷鋒館開館的第4個年頭。在400多平方米的館內,觀眾看到上百張雷鋒的珍貴影像:有參加軍區運動會身著運動背心的運動形象,有彈奏手風琴的文藝範兒,也有在天安門城樓前駕駛摩託車的帥氣模樣。與此同時,展覽還動態展示發生在建橋校園裡的當代「活雷鋒」事跡。2017年開館以來,雷鋒館先後接待參觀者3萬餘人次,一支由學生志願者組成的成熟講解團隊講好雷鋒故事、傳播雷鋒精神。

  雷鋒廣場、雷鋒銅像、雷鋒館,校園裡的雷鋒地標是建橋學院獨一無二的特色。從2005年開始,每年在學雷鋒日前後頒發的雷鋒獎,則讓雷鋒的故事在這個校園代代傳承,讓雷鋒精神成為建橋師生共同的「精神基因」。今年該校有近500名師生主動報名,在全國各地積極參與抗擊疫情的志願服務,用行動踐行雷鋒精神。

  「我們把『四史』學習教育培訓與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養發展結合起來,將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結合起來,深入挖掘育人養料。」上海建橋學院黨委書記江彥橋表示,學校探索區域化黨建品牌打造的新路,將國政館與雷鋒館打造成「雙館」紅色教育基地,成為臨港新片區2020年區域化黨建工作十大品牌,在服務學校師生參觀實踐的同時,重點面向臨港地區開通服務熱線、提供專業講解、聯合開展活動。未來,該校將進一步用好「兩館」的紅色資源,讓師生在豐富的史料中真切體會和親身感悟到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等重大問題的精神密碼之所在,增強愛黨愛國情懷,不斷拓展「四史」學習教育成效和影響輻射力。

相關焦點

  • 浦東這個鎮用音樂劇/雲課堂/TED演講……摁響「四史」系列黨課上課鈴
    「講史團」成員們正在積極備課,找準切入點,頭腦風暴,有的準備重溫「四史」;有的聯繫本職工作談家國情懷;有的準備結合本村村史談改革開放的變遷;90後宣講團成員們則準備排練情景黨課,用沉浸式的表演傳承紅色精神。
  • 「四史」學習教育‖「紅色文化」跨界「網紅經濟」,快看看發生了...
    要準確把握「四史」 學習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講活歷史故事、用活紅色資源,打牢黨員幹部的思想根基,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力量,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提供強大思想保證。
  • 【四史教育】讓楊浦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在紅色課程中「潤物無聲」
    包括教師本體性知識培訓、課堂教法指導、社會實踐與活動型學科課程開發指導等師訓課程,以及針對學生開設的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治課堂、時事課堂、模擬參與課堂等。★拓:外延思政課教學方式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區教育工作黨委積極開展青年共產主義學校、團校、紅色主題研學旅行和尋訪等活動,從感受實踐增進體驗,向探訪研究增強理解轉變。立足課堂時政演講與時政知識競賽平臺,提高師生的時政修養。綜合運用模擬新聞發言人、模擬政協提案、模擬情景表演等多種課堂表現形式,提升課堂教學實效。
  • 「後浪」線上雲講「四史」!今天起,每周三中午相約「浦東觀察」
    共青團上海市浦東新區委員會和浦東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的雲講「四史」系列微視頻今天上線。在全社會廣泛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的熱潮中,浦東青年學習講師團從青年人的視角,運用新媒體平臺生動講述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為廣大浦東幹部群眾提供一個新的線上學習窗口。
  • 上海徐匯:向陽娃各大場館「深度遊」,這樣的「四史」課堂誰能不愛?
    學校努力運用好紅色遺蹟類、科技人文類、區域文化類、校史校友類等各類資源,把「四史」落實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把愛國的情懷深深植入孩子們的心中。學習「四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開展紅色主題系列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們走進紀念場館、烈士陵園、舊址遺址,尋訪相關歷史遺存、英雄人物和革命故事,實地接受「沉浸式」的精神洗禮,傳承紅色基因,學生們通過線上大分享的形式將紅色巡訪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互信交流,繪製尋訪路線圖,製作並分享巡訪視頻。
  • 新區「四史」學習教育基地預約入駐「浦東觀察」
    為更好地開展「四史」學習,浦東新區將於5月25日起,線上推出「四史」學習教育基地之一——「浦東開發陳列館」的參觀預約。步驟如下掃碼下載《浦東觀察》APP首頁點擊「服務」頁面服務欄頁面預約信息填寫收到「預約成功」提示目前最先上線推出的「四史」學習教育基地是位於浦東大道141號的浦東開發陳列館。
  • 松江區中山街道:「四史」黨課入人心 形式多樣掀熱潮
    (上海基層黨建網)為進一步推進「四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讓廣大基層黨員在學「四史」中常學常新、不斷感悟,進一步汲取精神力量、升華理想信念,中山街道進一步豐富黨課形式,拓展黨課的深度和廣度,自上而下形成「四史」黨課的學習氛圍,真正讓「四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 學習「四史」傳承紅色基因,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代表走進復旦
    活動現場 實習生 張超焱 圖9月29日下午,「傳承紅色基因 巾幗堅守信仰」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建功新時代講師團「四史」學習教育視頻課進高校啟動儀式在復旦大學舉行。滬上三八紅旗手代表和復旦師生近300人現場參與啟動儀式並收看了首場「四史」學習教育視頻課。
  • 「四史」學習教育|知行合一學「四史」,走深、走心、走實
    和小虹一起去看看吧~北外灘街道近日,北外灘街道機關黨支部第二黨小組參加由上海地鐵第三運營有限公司黨委主辦的「四史」學習教育紅色定向賽活動並獲得季軍。本次紅色定向賽以「學四史、尋印記、守初心」為主題,將國歌展示館、中共「四大」紀念館、李白烈士故居、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會址紀念館、上海魯迅紀念館、4號線幸福環線服務創新團隊工作室等6個打卡點串聯成一條紅色之路。街道機關黨支部第二黨小組黨員代表與來自國歌展示館的團員代表組成「幸福聯盟」代表隊,通過完成在各「點位」設置的學習任務,學思踐悟、展望未來。
  • 靜安區南京西路街道:落實「5+3+4」深化「四史」學習教育
    率先垂範,學深學透,用「五個一」帶動「四史」學習教育不斷前進 南京西路街道第一時間成立「四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通過「五個一」充分發揮黨工委中心組引領表率作用,推動街道「四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 以史為「規」,制定一份「四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
  • 紅色資源「四入四創」育新人——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學改革...
    也多次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近年來,學校黨委高度重視紅色資源的挖掘與利用,實施啟動了「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工程,多方聯動,形成傳承紅色基因的工作合力。立足地方紅色文化,通過紅色資源「入課程、入實踐、入活動、入社會」創新育人載體,「四入四創」引導學生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培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 上海創新「三圈三全」育人大格局,從思政小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
    一堂由宛南實驗幼兒園範琪老師執教的視頻課《濱江是個好地方》,通過說說唱唱、玩玩笑笑的形式,讓孩子們感受濱江的美。徐匯區域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盟,利用濱江這個孩子身邊特有的資源,大、中、小、幼5位教師由低到高、以小見大,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進行教學,展示了大中小幼一體化思政課堂的思考與實踐經驗。
  • 上海徐匯:創新「三圈三全」育人大格局,從思政小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
    一堂由宛南實驗幼兒園範琪老師執教的視頻課《濱江是個好地方》,通過說說唱唱、玩玩笑笑的形式,讓孩子們感受濱江的美。徐匯區域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盟,利用濱江這個孩子身邊特有的資源,大、中、小、幼5位教師由低到高、以小見大,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進行教學,展示了大中小幼一體化思政課堂的思考與實踐經驗。
  • 弘揚北大革命傳統 大力加強「四史」教育
    總之,北大將以「四史」教學研為重任,力爭將共和國史中心建設成具有國際一流水平和鮮明北大特色的學術研究重鎮、數據史料寶庫、國情國史教育基地、資政諮詢智囊、國際交流平臺,為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建設和探索貢獻歷史智慧,為「四史」研究水平的提升培育學術生力軍。
  • 程十髮藝術館:發揚中華文化 傳承民族精神丨學「四史」 · 愛國...
    為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使全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廣大黨員學好「四史」,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的重要陣地,同時成為教育廣大市民、凝聚力量的生動課堂,本月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組織開展「深入學習四史,傳承紅色基因」松江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示月活動,通過「文明松江」平臺,對區內10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風採進行展示。本期將為您展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程十髮藝術館。
  • 深刻理解和認識「四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
    歷史與實踐證明,貫徹落實好「四史」的學習教育,對研判世情、國情、黨情,科學把握黨和國家所處的歷史方位;對批判錯誤思潮,理清歷史脈絡;對汲取治國理政經驗智慧,提高治國理政能力水平;對增強理想信念教育和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對發掘利用好紅色文化資源,推動思政課創新,掌握學習研究的敘事權、話語權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 「百行」青年讀「四史」(二十一) |【改革開放史】聽清時代脈動勇...
    讀「四史」學習體會 讀了「四史」的書,讓我記憶最深的是《改革開放成就上海》一書中的「紅色基因融血脈」一文。讓我想起了虹口區嘉興路街道正推出「四史」學習教育紅色路線,將上海音樂谷(原嘉興路巡捕房)、紅色麥加裡(原上海總工會的秘密辦事處)、上海益民食品一廠歷史展示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市民驛站第一分站、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串聯起來。
  • 長海路街道:多彩活動打造暑期「第二課堂」,文明實踐鍛造新時代好...
    在「四史」學習教育中厚植愛國情懷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學好「四史」,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海路街道充分利用區域內的紅色資源,開展青少年「四史」教育活動,賡續紅色基因,傳承家國情懷。
  • 從思政小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
    近年來,上海創新一體化構建大中小幼各學段教育內容縱向銜接,學校第一課堂、校內外第二課堂和網絡第三課堂橫向貫通,學校、家庭和社會協同融合的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聯動機制。一體貫通、循序漸進的德育體系,形成了「三圈三全」育人大格局,為每個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愛國主義教育「動」起來  「你喜歡濱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