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十髮藝術館:發揚中華文化 傳承民族精神丨學「四史」 · 愛國...

2020-12-13 澎湃新聞

程十髮藝術館:發揚中華文化 傳承民族精神丨學「四史」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風採展

2020-05-24 0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使全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廣大黨員學好「四史」,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的重要陣地,同時成為教育廣大市民、凝聚力量的生動課堂,本月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組織開展「深入學習四史,傳承紅色基因」松江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示月活動,通過「文明松江」平臺,對區內10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風採進行展示。本期將為您展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程十髮藝術館。

此外,我們也將藉助「修身雲」平臺,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風採展示的同時,開展「走近身邊的愛教基地」——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您可通過「修身雲」平臺「紅色松江」修身線路打卡,贏取「松松」和「文文」為您準備的精美禮品~

松江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錄

級別

基地名稱

地址

市級

佘山鎮西佘山頂

聯絡公路753號

三新北路900弄626號

中山東路233號

泗涇鎮江達北路85號

區級

程十髮藝術館

中山中路458號

松江檔案館

中山中路38號4號樓

陳雲與松江地區農民暴動史料展

新浜鎮趙王村大方支路26弄

陳子龍紀念館

廣富林路3260弄

青少年綠色文明園(夏林)

小崑山鎮蕩灣村北

程十髮藝術館

為彰顯程十髮先生愛國愛鄉的高尚人文情懷,為弘揚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無私奉獻精神,2009年4月10日,由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親自題寫館名的程十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館,並舉行隆重開幕儀式。館舍目前由瞿繼康宅、袁昶宅、王冶山宅跨院和杜氏廳四棟明清古建築改建合併而成,佔地面積2541平方米,為松江區文物保護單位。是上海市唯一一家以明清古建築群為硬體基礎建立的書畫博物館。

地址:松江區中山中路458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6:00(疫情期間上午9:00-11:30,下午13:00-15:30)

程十髮先生是海派書畫藝術的代表性人物,他在繪畫藝術上具備卓越的造詣,在傳統文化研究方面有著深厚的積澱。在打造「上海文化品牌」,建設「人文松江」的大時代背景下,程十髮藝術館作為松江區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平臺,肩負著擴大程十髮先生的影響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使命,在提升國民素質、激發創新精神、增強文化自信、增進文化交流等方面均發揮著重要作用。

程十髮藝術館的公共教育活動,主要圍繞中華文化傳承、書畫藝術普及與松江人文傳統教育等,開展各類通識性的公共講座與討論、導覽講解、中小學校外課程開發、書畫展覽進校園進園區等文化活動,讓更多的人品味、感知松江本土民俗文化和傳統書畫藝術的魅力,打造人文松江與書畫藝術體驗平臺。

配合公共教育活動開展愛國主義宣傳活動

近年來,藝術館公共教育部推出了「看畫寫畫」青少年藝術實踐活動。與松江區各大、中、小學等館校建立了館校互動,策劃各類節假日親子家庭互動活動,並在藝術館「潼潼畫廊」定期展出孩子們「看畫寫畫」的即興創作作品。每年邀請松江城區十餘所小學的校長來館,共同商討館校互動的具體深化項目,得到了與會校長的積極相應。

在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示的同時,還推出了書畫展覽進校園、高中生文化尋根進場館教育計劃。2014年我館被上海市校外聯授予「上海市普通高中生社會實踐基地」。目前,我館已與松江一中開展共建,成為該校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基地」。未來,我館將進一步開展更多館校共建項目。

程十髮藝術館自2017年起,在文旅局領導的關心及幫助下,啟動了「潼潼志願隊」項目,廣泛開展學雷鋒志願活動。與松江區各所高中保持良好溝通機制,為未成年人高中生群體設立了社會實踐崗位,其中包括暑假每天開展高中生志願者講解、場館引導和「小小公教策劃人活動」。在學雷鋒志願活動的推動與探索中,我館堅持倡導綠色環保、使用循環材料,不斷拓展場館公共教育功能,在志願者項目上不斷努力改善並積極支持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培育學生社會實踐及團隊協作等能力,為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每年暑假年均共有120多人次的未成年人志願者參與到了場館內的學雷鋒志願活動,藝術館秉持「有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原則,未來將繼續加強館內專業志願者團隊力量,並通過邀請參與本館各類公共活動的策劃、講解與宣傳等,吸收更多未成年志願者的加入。

程十髮藝術館的公共教育,其根本宗旨就是將藝術館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內涵作優化分配和量化推廣,拓寬更廣的空間,延伸藝術教育的作用,使更多受眾欣賞經典之韻、領略藝術之美。未來,藝術館的職責仍將圍繞三個圈層學術定位,深入館主研究,挖掘地方文獻,並通過展覽、網絡、出版和公共教育,將文化之根的故事生動地講出來,將人文松江的歷史厚度深入淺出地演繹出來,服務更多的公眾,並積極開展未成年人志願者服務團隊,使藝術館的教育資源更好地走進大眾的視野。我們也將繼續秉承並發揮愛國主義及美育教育基地的作用,引導小朋友們向前輩大師學習,樹立正確理想、信念、價值觀,在學習、了解和繼承民族精神、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同時,也不斷地在內心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資料:文明松江

原標題:《程十髮藝術館:發揚中華文化 傳承民族精神丨學「四史」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風採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堅定「四史」信念 傳承「四史」精神
    黨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通讀「四史」,可以深刻了解到中國共產黨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體會到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和奮鬥中的艱難歷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新劑。
  • 在學思踐悟「四史」中成長成才
    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依舊肆虐、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等各領域鬥爭日趨嚴峻複雜的新形勢下,「四史」作為蘊含豐富革命精神和厚重歷史文化內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理應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助力新時代青年成長成才。 傳承紅色基因,夯實理想信念的基石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 《精武陳真》傳承中華精武文化
    ,中華武術作為千年民族文化歷代沉澱、且歷代傳承的瑰寶,承載著上下千年的文明與精神。 感受武術聖地氣息,傳承中華精武文化6月6日,著名導演馬中軒攜新片《精武陳真》前往天津霍元甲故居進行拜館儀式,此次活動不僅得到精武門中華武林園景區相關領導的極度重視,更是得到現任天津霍元甲文武學校校長郎榮標的熱情接待。
  • 傳承志願精神 發揚傳統文化
    傳承志願精神 發揚傳統文化發表時間:2020-12-03來源:蕪湖文明網為迎接「12.5國際志願者日」, 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鏡湖區汀棠街道香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文化志願服務隊開展
  • 「傳承英烈志 鑄就中華魂」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烈士紀念日祭掃...
    今天是第七個國家烈士紀念日,「傳承英烈志 鑄就中華魂」——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烈士紀念日祭掃活動在徐匯校區史霄雯、穆漢祥烈士墓前莊嚴舉行。交大師生莊嚴肅穆,向以史霄雯、穆漢祥烈士為代表的積極獻身於民族獨立解放、國家繁榮富強、真理探索傳承的先輩們默哀致敬,共同追憶他們的光輝事跡和非凡人生,傳承英烈精神。
  • 傳承黃河文化基因 彰顯節日文化精神
    中原大地上的太昊陵廟會、芒碭山古廟會、濬縣古廟會、開封萬歲山廟會、道口火神廟會、關林廟會、鄭州城隍廟會,成為春節期間河南老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踩高蹺、劃旱船、舞獅子、扭秧歌等民俗表演,以文化象徵的方式凝聚著民族情感。傳統節日大多蘊含了團圓、和美、愛國、忠孝、仁愛等精神內涵,富含深厚的思想情感、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獨特的審美情趣,成為傳承民族文化基因、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情感載體。
  • 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藝術撰就香港故事 傳承中華文化
    「這個由藝術寫就的香港故事,勾勒出香港藝術發展圖騰,傳承著五千年來的中華文化系譜。」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介紹道。位於香港尖沙咀的香港藝術館。人民網 沈婧婕 攝回望來路 勾勒香港藝術圖騰藏品是藝術館的靈魂,一個特有的收藏體系成就一個藝術館的獨特魅力。
  • 文化自信,民族之魂!議論文有關「文化自信」的素材要點
    更是對中華歷史變遷的生動描述。華夏文明歷經五千年,好多東西早已化作了歷史的塵埃。清代學者龔自珍說:「欲要亡其國,必先滅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因此,中華民族能屹立五千年生生不息,是因為中華文明的傳承。
  • 武術是中華文化的精神標識和內核
    不學道、修道、參禪、悟道、得道,習拳終其一生,也將難得盡拳藝之妙。建立武術的「道論」和「道統」思想文化和功夫體系,將「道」成為武術和武術人精神境界的最高追求,讓武術煥發出強大的思想、精神和文化的力量,全面實現中華武術的振興與繁榮。
  • 【農安縣鄉鎮 街道部署落實 學「四史」主題實踐活動】
    在即將迎來建黨100周年的重大歷史節點之際,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就是要讓黨員幹部不忘歷史、不忘初心,築牢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根基,就是要讓黨員幹部了解歷史事實、理清歷史脈絡、把握歷史規律、得出歷史結論。不斷強化愛黨愛國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就是要讓黨員幹部以史為師、以史為鑑,把新時代的長徵路走得更穩更好。
  • 學「四史」|以史為鏡 學「四史」汲取力量
    8月8日下午,天津師範大學學工部、學生處、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聯合河西區馬場街黨工委、團工委在氣象裡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辦了「學『四史』堅定理想,擔使命奮發有為」主題學習教育活動。作為主宣講人,天津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中共黨史專業研究生李媛、王澤人分別進行「四史」學習教育宣講。李媛說:「『四史』的學習可以教育我們以史為鏡、不忘歷史、不忘初心,讓我們能夠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激勵我們勤奮學習,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 發揚愛國精神 激發愛國熱情——白關中學組織開展紀念「一二·九...
    發揚愛國熱情 激發愛國熱情為紀念「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12月9日,白關中學組織開展了紀念「一二·九」運動系列主題活動。大課間,全體師生齊聚操場,開展以「弘揚愛國精神 激發愛國熱情」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德育副校長陳文藝老師通過主題演講,帶領同學們回顧了那場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闡明了今天紀念「一二.九」運動的意義;學生代表則用精心編排的詩朗誦「銘記歷史,緬懷先驅」展現了85年前青年學生為捍衛民族尊嚴和祖國統一拋頭顱、灑熱血的歷史畫面,點燃了全體同學的愛國情懷。
  • 阿拉坦倉: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需...
    要以此為引領,推動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學界圍繞如何認識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怎樣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等重大問題展開深入研究。
  • 誦讀學傳|豐縣團縣委開展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主題讀書會活動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全省青少年大力弘揚和自覺傳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不斷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廣大青少年中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升當代江蘇青少年的精氣神,豐縣團委開展「誦讀學傳」主題讀書會活動,團縣委機關全體人員、蘇北計劃志願者參加此次活動。
  • 中國民族織錦藝術精品高校特展驚豔亮相北航藝術館
    2018年5月4日,在全國各族青年歡度五四青年節的特殊時刻,《錦秀中華——中國民族織錦藝術精品高校特展》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館拉開帷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李軍鋒教授在致辭中說:該展覽將中國民族傳統織錦與時尚服飾相結合,聚焦中國民族織錦藝術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以「文化遺產梳理+展覽實物融合」的形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是館校合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
  • 【好好學習】新時代青年如何發揚和傳承「兩彈一星」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要發揚「兩彈一星」精神,以民族復興為己任,報效祖國和人民。「『兩彈一星』精神激勵和鼓舞了幾代人,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何為「兩彈一星」精神?新時代的青年又應如何去發揚和傳承「兩彈一星」精神呢?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曾經,有一個軍團,沒有部隊編號,將士們都無名無姓。
  • 學習四史丨「四史」學習,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黨員幹部學習「四史」,了解歷史事實、理清歷史脈絡、把握歷史規律、得出歷史結論,重在實現「三個汲取」。  一、從「四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保持銳意進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共產黨人也如此,馬克思主義政黨更是如此。保持銳意進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法寶。
  • 讓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這檔節目全方位展示了多座著名博物館的文化淵源、諸多國寶藏品的前世今生、系列文化遺產的歷史蹤跡,讓那些在博物館中沉睡了千百年的國寶紛紛「活」了起來。此後,「如果國寶會說話」、「約會博物館」、數字洞窟、雲上展館等一大批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物新形態、新載體紛紛湧現,不斷將曾經「冷門」的考古帶進普通百姓的生活,寶貴的中華歷史文化遺產煥發出新的光彩。
  • 《知史擁軍慶八一》「四史」學習教育文藝網絡展一連雲祥作品展
    巜知史擁軍慶八一》"四史"學習教育文藝網絡展逐個連雲祥作品展由《本市熱點》主辦的「巜知史擁軍慶八一》"四史"學習教育文藝作品展」於2020年8月1日正式推出。為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書畫之美;特舉行本次書畫展以盛大留念建軍93周年!經過此次活動,以書畫藝術的方式,回憶黨和老一輩反動家締造的人民軍隊的光芒業績,充沛表現了社會各界和廣闊書畫喜好者對人民子弟兵的反對愛戴以及軍民魚水情的調和關係。表現了「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新型軍政軍民關係,展示了「雙擁」工作的豐盛成果,表達了廣闊藝術工作者愛黨愛國愛軍的滿腔熱情。
  • 上海健康醫學院:學「四史」,不忘教書育人初心
    動員部署號角吹響,培育人才使命在肩  「四史」學習教育是一項政治任務、一次精神洗禮、一次責任擔當、一次能力培養。在學校舉行的「四史」學習教育工作動員部署會上,校黨委對各級黨組織開展「四史」學習教育提出要求:要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只有深入學習了解歷史,才能更深地愛黨愛國,為黨為國努力工作;要知史開智、知史擔責,深刻認識我們黨靠忠誠經受考驗、靠忠誠戰勝困難、靠忠誠發展壯大,從而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以史為鏡、以史為師,明晰黨和國家事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培養歷史思維、歷史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