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末開始,各地開始流行黑幫電影。黑幫電影尤擅長描寫18世紀60年代以後,尤其19世紀中葉以來世界各國因社會貧富不均,從而衍生出的黑幫爭鬥故事。其代表作有我們所熟知的《教父》《黑金》《英雄本色》等。
當然,黑幫並不僅僅只存在於電影中,現實中的黑幫其實要比電影中更為囂張,甚至有的黑幫頭目縱橫各個領域,黑白兩道都有幹涉,呼風喚雨,隻手遮天,連警察都拿他們沒辦法。今天,八兩妹就來介紹一位當時在臺灣勢力龐大的黑幫頭目許海清。
許海清出生於1911年,因父母去世的早,後被外婆撫養長大。因家境貧寒,年僅5歲的許海清靠撿拾廢棄水果,賺取微薄生活費。10歲時,外婆去世,許海清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只得靠拉板車運貨為生。
因常年在峨嵋街、武昌街和環河南路一帶的「河溝頭」活動,許海清結識了不少江湖中人,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隨著年紀的增長,少年老成的許海清因個性俠義,經常幫忙處理一些黑道恩怨,成為名副其實的「中間人」。
20多歲時,許海清就達到了人生的最巔峰,因其政商關係良好,其生意也遍及各領域,從賭場、酒店、銀樓到南北雜貨等等都有,身邊還養著好幾百人,許海清索性建立了屬於自己的黑幫組織,從此一躍成為臺灣最輝煌的黑幫頭目之一。
對於手底的幾百號人,許海清有其自己獨特的管理方式。他將這幾百人分為三組,一組專門負責打架,一組專門喝酒,另一組專門賭博。喝酒的一組人應付警察或外地黑幫,酒家裡發生事情就由打架組處理,賭場的事則由賭博組負責,頗有企業化管理的架勢。這位身高僅有1米58的老大,卻以絕對足夠的氣勢將手下管理的服服帖帖。
他體形雖然瘦小,卻像蚊子般威猛扎手,因此被江湖上的人稱為「蚊哥」。二二八事件期間,許海清憑著自己的聲望化解了不少衝突,很多組織也開始願意讓他解決其他恩怨。漸漸地,他成為地方勢力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梁,後因臺灣與日本商貿溝通頻繁的緣故,許海清結識了日本幫派山口組、住吉會等幫會頭頭。
不過,許海清輝煌一生,卻毀在了賭博的手裡。他開著賭場卻沒有意識到賭博的危害,一生嗜賭成性,最多的時候一天能輸掉好幾百萬。沒錢的話,他就會賣房換賭金,一直到晚年之後身無分文,落魄而死,享年93歲。
當時參加他的葬禮的人數高達四萬多人,全臺灣大大小小的幫派頭目都去了,甚至連日本的山口組都派人專門參加,以表示對許海清的尊重。並且,在當天,眾多黑幫還約定,此後許海清忌日便是黑道的平安日,誰也不許在這一天惹事。
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因為許海清黑老大的身份,他的4個女兒沒有一個嫁出去的。原因倒也簡單,因為沒有人敢娶。要知道,許海清如此厲害的人物,就算去世也有人照顧其子女,若一個不慎惹怒了這些女兒,那極有可能小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