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2021年的第一個月飛逝而去。時間很公平,對於每個人,不管自己覺得過得好與壞,它都這樣默默地從你的生命中滑過。不去想那些你以為的你以為,踏實安心地做應該做的點點滴滴,才是對這好時光最起碼的珍惜。
一月份的日子,還如往常一樣,不管怎樣,都會好好吃飯。
保持運動。
很喜歡咖啡,但是自主地在慢慢減量,好的睡眠是好情緒的重要來源。用心做事,但也好好關愛身心。
在麵包學習這條路上,對於吐司的學習,我沒有從白吐司開始,那時總想做各種熱鬧的味道,久了之後卻發現,白吐司對麵包技術的要求很高。它的食材簡單,沒有更多讓它長高變軟的材料,成品樣子樸素,但是卻又讓人覺得很喜歡。
白吐司多是用來做三明治及各種吐司加工美食,空口吃沒什麼特別的味道,但細細品味,也能慢慢嘗出食材本身的味道來。
今天來說一說我常做的白吐司,我喜歡用波蘭種的方法。麵包製作使用波蘭種,不但可以增加麵包的風味,也可以延緩麵包的老化。
配方(450克吐司模具,兩個的量):
波蘭種:高粉150克,水150克,鮮酵母4.5克
主麵團:高粉350克,鮮酵母14克,鹽8克,白砂糖45克,奶粉16克,水60克,牛奶115克,黃油30克
(耐高糖乾酵母:鮮酵母=1:3)
製作方法:
1、混合波蘭種材料,室溫(不超過26度不低於22度) 發至有大氣泡產生,放冰箱冷藏發酵一夜(4-5度)。下面的圖片是已經發好的波蘭種,發酵到表面布滿密集的泡泡。
2、混合主麵團裡除黃油以外的所有材料,低速混合至無乾粉,開啟高速,揉至麵團表面光滑,抻開有厚膜,無明顯紋路,破洞有些許鋸齒狀,這個時候加入黃油。
低速攪拌至黃油完全融於麵團後,高速攪拌到麵團能抻出堅韌的薄膜,破洞周邊是光滑的。
3、麵團攪拌好,面溫24-26度最合適,不要超過28度,一次發酵溫度28度(不要超過30度),溼度75。家庭自製如果無法製造溼度,那要做到保證表面不幹即可。
4、整理好麵團,進行第一次發酵。發酵約1.5倍大小時,進行摺疊翻面(此步可省略),繼續發酵到約2倍大小。
5、不用排氣,直接平均分割成6份,滾圓,常溫鬆弛25分鐘(18-25度的溫度環境)。
6、將鬆弛好的麵團擀開,輕拍掉四周的氣泡。
7、翻面,從上向下輕輕捲起,6個麵團同樣擀卷,繼續鬆弛20分鐘。
8、將再次鬆弛好的麵團收口向下再次擀開。
9、翻面,從上至下自然捲起,注意,不要卷的過緊或過松。
10、依次擀卷所有麵團,三個卷一組放入吐司盒,收口向下,進行二次發酵。
11、二發溫度冬天35-36度,夏天33-34度,溼度75-85,溫度不要超過38度。二次發酵一定要保證溼度。發到吐司盒7.5-8分滿,輕按表面,麵團有彈性會慢慢回彈。蓋上蓋子,準備進行烘烤。
12、烤箱(家用烤箱)預熱:上管200,下管200
烘烤:烤箱最下層,上管200,下管200,38分鐘。
**具體烘焙溫度與時間,請根據自家的烤箱來處理,按平時的來就可以**
13、吐司出爐後,在檯面上使勁震一下,打開蓋子再震一下,然後立刻倒出,正向站著晾至手溫時,密封裝起來保存。
注意事項:
*因為使用的麵粉不同,每個人製作時所處的環境、溫溼度不同,請在揉面初期先預留出20克水,在揉面時,根據需要慢慢加入預留水分。
*根據室溫來決定揉面用的材料的溫度(室溫過低需要加熱液體,室溫過高,需要提前冷藏或冷凍材料),注意面溫,面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麵團的發酵和最後的成品。
*麵團在擀卷時,如果擀不開,不要硬擀,再鬆弛一會兒,鬆弛好的麵團可以很輕鬆地擀開。
白吐司就像生活,每一日都很平淡很普通。但我們只要有心,都可以把這平平淡淡的每一天過的有滋有味。
例如,用白吐司做底,來個簡單的吐司披薩。
或者,兩片白吐司夾了喜歡的各種食材,做成厚厚的三明治。
要麼,就直接當成主食,再搭配吃些健康又是自己喜歡的食物。
每一天看似相同卻又不同的日子,就在那裡,只要你喜歡,它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