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世界最強的望遠鏡你了解多少?

2020-12-21 麥克斯韋妖妖靈

中國天眼是什麼

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為FAST),是用來接收宇宙無線電的望遠鏡,於2016年9月25日開始啟用,是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目前世界上靈敏度最高的天文望遠鏡,可以將人類探測天體的能力提高到137億年前,位於我國的貴州省。

為什麼要建造天眼

天眼是我國科研人員窺探外太空的窗口,是觀測星系運動、黑洞、暗物質、宇宙射線和亞原子粒子,尋找初始的天體,甚至是搜尋太空文明的重要手段。FAST目前已經對脈衝星、射電暴和許多重大的天文現象進行了觀測,對人類探索宇宙和太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事實上,搜尋和發現射電脈衝星是FAST最為核心的科學目標,在銀河系當中有大量的脈衝星,但是由於信號弱,容易被其他的電磁所幹擾,因此很難被觀測到。我們的「天眼」靈敏性很高,是發現脈衝星的理想設備。

它把中國對太空的檢測能力延伸到了太陽系外,讓太空通訊的速率大大提高,大幅度地提高了脈衝星的測量精度,是目前世界上最為精確的脈衝星計時陣。此外,它所具有的戰略雷達也對太空天氣預報有很強的服務作用。

脈衝星是什麼?研究脈衝星有什麼意義?

中子星是恆星爆炸之後演化而成的,密度小於黑洞,但是遠遠大於地球。而脈衝星幾乎都是中子星,會不斷地發出電磁脈衝的信號。至今,這仍然是一種未知的天體。

對脈衝星的研究是人類認識宇宙非常重要的途徑,關於它們的研究會影響我們對宇宙的看法,宇宙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大爆炸究竟發生了什麼,星系和銀河是如何產生的,在太空中能量是如何進行轉化的。黑洞和暗物質,對脈衝星的研究是揭開宇宙迷霧的關鍵要素。

為何選址在貴州呢?選址是如何決定的呢?

其實在最終選址之前,專家對我國西南部的窪地都進行了研究,首先要選擇一個位置足夠大能夠容納望遠鏡的地方,其次還要確保望遠鏡不會輕易被雨水損壞,以及選址需要在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才能確保可以接收到很弱的無線電信號。

望遠鏡的類型

我們在生活中很長聽到光學望遠鏡、太空望遠鏡,但是其實不知道有什麼區別?甚至也不了解哈勃望遠鏡和極大望遠鏡,甚至和我們的FAST有什麼區別。

實際上,望遠鏡是通過光或者電磁輻射來觀測的,因此根據不同的光和輻射類型,就產生了不同的望遠鏡類型。

比如,我們的射電望遠鏡就是用來接收無線電的,是無線電望遠鏡

用來檢測紅外線的紅外望遠鏡有我們熟知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

可見光學望遠鏡包括哈勃太空望遠鏡和極大望遠鏡

此外, 還有可以檢測紫外線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的。

當然有的望遠鏡是可以同時檢測多種光線的。

中國天眼的構成

天眼的主要構成部分就是這整個反射面系統、支撐及系統、測量和控制系統以及觀測基地。

天眼系統的構成是非常複雜的,它非常大,光反射面的面積有30個足球場那麼大,大約32萬平方米,而光反射面又是由4450塊反射面板單元構成的。技術人員需要先用鋼索來編織一個球狀膜的結構,像個大鍋,這個索網中就使用了8895根索,而且用到了幾百種不同類型的索來進行編織。最後才將「鏡面」一個個地裝上去,最後才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天眼通過對索網來幫助反射面實現對角、定位和追蹤,底下還有2000多個液壓促動器通過控制索的伸縮來實現更為精準的科學數據的獲得。這使得「天眼」非常的強大。

探測結果:

近來,天眼發現了太空中非常罕見的快速射電暴,它是太空中一種持續時間極短的、產生的能量極大的無線電波爆發的現象。以往觀察的快速射電暴都是單峰的,相當於說突然眼前突然亮了一下,又立刻暗下來。但是最近,天眼發現的射電暴是多峰的,也就是說單峰的情況連續發生了多次。經證實地球收到的無線電波是來自非常遙遠的宇宙深處,這信號可能在太空中跋涉了百億年。快速射電暴的形成和機制現在對人類來說仍是一個謎,對未來的宇宙探索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小結:

中國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主要接收的是來自太空的無線電,位於我國的貴州省。主要目的是探索遙遠的外太空,其中一重要的科學目標是探測脈衝星,研究宇宙的起源。它的構造非常的複雜,主體光反射面是由上千條繩索和上千個鏡面所組成的,大大提高了測量的精度和追蹤。目前中國的天眼(FAST)對探測脈衝星和快速射電暴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曾經世界最強射電望遠鏡廢棄了怎麼辦?不怕,還有中國天眼!
    曾經世界最強射電望遠鏡廢棄了怎麼辦?不怕,還有中國天眼!半個世紀的運行,再加上自然因素的損壞,該望遠鏡的使用價值已經大大降低,2008年,阿雷西博望遠鏡被正式列入美國國家歷史名勝名錄,或許這也暗示了其最終命運。關閉的消息一出,許多人紛紛擔憂今後的相關研究工作如何展開。事實上,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的頭銜早在2016年就已經易主。
  • 中國天眼是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那曾經的第一現在怎麼樣了呢?
    中國天眼是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那曾經的第一現在怎麼樣了呢?人類對太空的了解還微乎甚微,也許有很多星球,我們暫時還沒有發現,但是大家肯定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對太空的了解也會越來越深,觀測宇宙肯定少不瞭望遠鏡,科學家們進行探測時用的望遠鏡可不是一般的望遠鏡,這不是我們隨便就能拿出來的用的,我們在地球上也建造了很多大型望遠鏡。
  • 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望遠鏡|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阿雷西博...
    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當地時間12月1日確認,被譽為地球「兩大眼睛」之一的波多黎各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望遠鏡塌了,繼今年8月兩次嚴重電纜事故後,望遠鏡懸掛的接收設備平臺當天墜落並砸毀瞭望遠鏡反射盤(天線)表面,望遠鏡很可能已不能再使用,重建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之一
  •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外媒關注中國天眼向世界開放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位於中國貴州省的「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多項基於天眼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世界頂級科學期刊上,其中一篇關於快速射電暴(FRB)的論文,日前被《自然》認可為年度十大科學發現之一。
  •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外媒關注轉向中國天眼
    外媒: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射電天文學領域內「唯一重要的儀器」,面向世界開放的消息傳出,彰顯中國成為全球科研中心的願景。位於中國貴州省的「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多項基於天眼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世界頂級科學期刊上,其中一篇關於快速射電暴(FRB)的論文,日前被《自然》認可為年度十大科學發現之一。
  •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巨眼」
    ,多項基於天眼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世界頂級科學期刊上,其中一篇關於快速射電暴(FRB)的論文,日前被《自然》認可為年度十大科學發現之一。法新社12月15日報導稱,本月初美國阿雷西博(Arecibo)望遠鏡發生坍塌後,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射電天文學領域內「唯一重要的儀器」。明年起,FAST將面向國際天文學家開放使用,彰顯中國成為全球科研中心的願景。
  • 哈勃望遠鏡和中國天眼,誰更有可能發現外星文明?
    哈勃望遠鏡哈勃望遠鏡1990年4月24日,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由發現者號太空梭成功發射。由於位置在地球的大氣層之上,影像不受大氣湍流的擾動,視像度絕佳,天文史上最重要的儀器之一。中國天眼FAST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2016年9月21日在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大窩凼建成。中國天眼,具有中國的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口徑達500米,反射面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
  • 美國射電望遠鏡墜毀,中國「天眼」成唯一,3年前就有預兆
    而科學就是探索宇宙的工具,我們早在很久之前,就知道這個世界上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其它星球。當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上天之後,我們第一次看到了宇宙的真面目,也更進一步地感受到人類的渺小。
  • 中國的天眼和美國的哈勃望遠鏡相比,誰更厲害?
    兩者區別比較,一個是射電望遠鏡,一個是光學望遠鏡。套用中科院研究人員的話:「天眼是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利用球冠反射面在射電電源方向形成300米口徑瞬時拋物面,更便於追蹤移動的天體,比之前世界最大的阿雷西博350米望遠鏡綜合性能提高了10倍,可以輕易接受到137
  • 美國「天眼」退役前坍塌,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了解雲浮樓市、裝修、生活熱點一定要看的公眾號! 據海外網報導,當地時間1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稱,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平臺於11月30日晚間至12月1日凌晨之間坍塌。
  • 中國天眼通過驗收,正式運行,當今世界最強射電望遠鏡將大顯神威
    想要了解這片星空,我們必須要看到它們才行。400多年前,伽利略首次把望遠鏡對準了星空,翻開了人類天文學的新篇章。通過光學原理,我們可以把星空放大,讓自己看得更清。從此,人類開始了對望遠鏡的研究,不斷拉近人類與天體的「距離」。
  • 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有多牛?終於知道霍金生前,為何極力反對
    為了尋找地外生命,中國建造了一個世界最大的望遠鏡FAST,又稱為中國天眼。但是,就在我們投用使用之時,霍金卻多次警告讓停止使用,中國天眼到底看到了什麼,讓霍金一再警告呢?霍金為什麼警告,其實主要原因就是中國天眼太強了。「中國天眼」是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坐落在貴州,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
  • 美國放棄修復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更受歡迎,成了全球唯一
    答案是中國「天眼」FAST。作為中國「天眼」的主要負責人,我國著名科學家南仁東院士曾表示希望能夠用天眼來觀測宋書所記載的天文異象。天眼建成後投入試運營,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超過200顆脈衝星,其中宋書記載的「客星」就是其中一顆。
  • 世界第二大「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滿滿,像個廢棄垃圾場
    文/行走天涯世界第二大「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滿滿,像個廢棄垃圾場說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那麼則一定要說到我國在2016年建成,並順利投入到運行當中的中國天眼了,中國天眼的口徑達到了500米,它的出現幫助了我國科學家解決了很多探索宇宙時,面臨的困境和麻煩
  • 嫦娥五號登月的同時,美望眼鏡卻塌了,世界只剩中國一隻「天眼」
    和中國經濟實現正增長相比,美國的處境越發尷尬。此外在嫦娥五號登月的同時,美國天文望眼鏡卻塌了,世界只剩中國一隻"天眼",美國的處境越發艱難.! 美國的射電望遠鏡報廢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發布了一則信息,稱美國"天眼"——前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坍塌了。
  • 曾經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斑斑像「廢棄垃圾場」
    說起「天眼」,現在很多人都可能想到的是位於我國貴州省的射電望遠鏡FAST,FAST射電望遠鏡由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這個射電望遠鏡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射電望遠鏡,其口徑達到500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 曾是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被我國天眼趕超,成了廢棄垃圾場!
    曾是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被我國天眼趕超,成了廢棄垃圾場很多人應該都用過望遠鏡,那麼你見過射電望遠鏡嗎,最大的有多大?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曾被重用的射電望遠鏡已經憔悴不堪,變成了一個廢棄的垃圾場。
  • 阿雷西博望遠鏡倒塌,部分天文觀測希望將寄托在「中國天眼」
    損毀後的阿雷西博望遠鏡在2016年7月位於我國貴州省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俗稱「中國天眼」)建成前,阿雷西博望遠鏡一直是世界最大的單面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後者從1963年落成至今已服役57年,並在天文學領域有過諸多貢獻。
  • 「中國天眼」意味著什麼
    你在貴州海拔最高的畢節地區,你在藏北牧民的黑帳篷裡,瞬間就能收看到巴黎和紐約的消息。人類智慧的疆域,已經伸展到太陽系外面去了,中國也在追趕世界天文學領域達到的視界。這期間,中國也建造了射電望遠鏡:建在青海德令哈觀測站的毫米波射電望遠鏡,但口徑只有 13.7 米,1990 年投入使用;建在新疆烏魯木齊南山的射電望遠鏡,口徑 25 米,1993 年剛剛建成。
  • 阿雷西勃望遠鏡坍塌,美或又道德綁架,要求中國共享「天眼」數據
    當地時間12月1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確認年內歷經兩次嚴重電纜事故後,曾在人類天文探索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一筆的阿雷西勃射電望遠鏡坍塌,至此全球只剩下了中國FAST一隻「天眼」。美方相關專家經過評估後認為阿雷西勃射電望遠鏡此次坍塌造成的損壞已經達到了無法使用的程度,想要再次重啟該設備只能斥巨資進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