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縫縫補補又三年,這話用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Arecibo Radio Telescope)在合適不過了。只是,這次三年也到頭了。
射電望遠鏡是指觀測和研究來自天體的射電波的基本設備,可以測量天體射電的強度、頻譜及偏振等量。包括收集射電波的定向天線,放大射電信號的高靈敏度接收機,信息記錄﹑處理和顯示系統等。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圖源: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美國當地時間19日上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宣布,近來兩次電纜斷裂導致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結構損壞,將逐步關停該望遠鏡。
今年8月11日,望遠鏡的一條支撐電纜突然斷裂,砸向望遠鏡反射鏡面,導致鏡面出現多處空洞,並在鏡面上形成了一條長達30米的裂縫。受事故影響,目前,望遠鏡已經關閉。
本月中旬,據美聯社報導,一根承重主鋼纜再次斷裂,剩下的主鋼纜中有兩根部分鋼絲斷裂。新的鋼纜預計要到12月才能送達,但是,剩餘的鋼纜已經很難支持主體結構。
迫於年限和資金的壓力,本次NFS宣布關閉該望遠鏡也是情理之中,畢竟,它已經運行了57年。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又名阿雷西沃),直徑達305米,深508米。阿雷西博望遠鏡是固定望遠鏡,不能轉動,只能通過改變天線饋源的位置掃描天空中的一個帶狀區域。
該望遠鏡於1963年建造,1972~1974年改建,後又在1980年和1997年分別進行了改造。這些改造將其觀測波段從最初的50釐米提高到了3釐米,使望遠鏡可以觀測到更多的分子譜線。
在主反射面上空,懸掛了一個重達500噸的三角形平臺和可移動饋源臂,由連在三座高達100米鐵塔的18根鋼索支撐著。這也是本次鋼纜斷裂的部位。
作為一個開放科研平臺,許多科學家曾再次進行科學研究。1974年,天文學家泰勒和赫爾斯使用該望遠鏡發現了第一個射電脈衝雙星系統PSR191316,通過對其進行長時間觀測,最後證實了引力波的存在,二人也因此獲得了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科學家此前還利用該望遠鏡向宇宙中廣播信息,其中包括人類DNA結構、化學元素等信息,可以說,這個望遠鏡也是人類尋找地外生命的一個窗口。
半個世紀的運行,再加上自然因素的損壞,該望遠鏡的使用價值已經大大降低,
2008年,阿雷西博望遠鏡被正式列入美國國家歷史名勝名錄,或許這也暗示了其最終命運。
關閉的消息一出,許多人紛紛擔憂今後的相關研究工作如何展開。事實上,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的頭銜早在2016年就已經易主。
2016年,「中國天眼」正式啟用,天眼全稱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內。
中國天眼 (圖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中國天眼是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綜合性能是阿雷西博望遠鏡的十倍。
截至2020年11月,天眼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近1年來,「已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超過預期設計目標近2倍
更為重要的是,根據相關負責人的表述,中國天眼或將在2021年其逐步向國外科學家開放使用。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