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晚,貨品少,阿里淘小鋪憑什麼突圍?

2020-12-1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分析了爆款的邏輯、淘小鋪的優勢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

才接觸淘小鋪的新人,通常會問:目前淘小鋪的貨品這麼少,怎麼和其它平臺去比?

一、認知誤區

首先,淘小鋪的貨品並不是真的那麼少,怎麼說也有上萬種,這已經遠超多數平臺。當然和淘寶、京東比,那的確還不在一個量級。其次,大家存在一個認知上的誤區。

傳統的電商模式,是人找貨——也就是你想買什麼東西,就去淘寶/京東這樣的平臺去搜關鍵詞,頁面上就會出現很多的選項。

這個時候你需要從品牌、價格、質量、款式等多個維度進行比較,然後才會選定下單,這種情況下當然是可供選擇的商品越多越好。

但是社交電商和邏輯就完全不一樣,它是貨找人——比如稀飯我有一樣或幾樣性價比超高的商品,分享給你,你感覺這件商品不錯可能就直接下單了,省略了中間眾多的選品行為。

像有些微商的產品做得挺好,可能貨品就那麼幾種,但是一年賣下來也能有幾個億的銷售額。所以在社交電商的模式下,數量並不是問題,高性價比的爆款才是核心,所以你看李佳琪幾分鐘就能賣掉1萬多支口紅。

二、爆款的邏輯

那麼如何打造爆款呢?

爆款和團購或者聚划算有點類似,就是通過走量來降低拿貨成本,實現賣家和買家雙贏。其實不管以什麼形式賣貨,說到底就是供應渠道和銷售方式。

從供應端來說,爆款需要保證品牌質量,價格還得低,物美價廉才有廣大的群眾基礎;從銷售端來說,爆款需要廣泛的影響力作為前提,你得把信息及時準確地傳達給消費者。

而影響力又可以分為個人影響力和團隊影響力。像一個千萬粉絲的網紅,他的影響力就能覆蓋上千萬人,只要一開播大家都知道有這麼個高性價比的東西,然後銷量就噌噌噌地往上漲,爆款就出現了;

而對於團隊來說,可能每個人的影響力只限於朋友圈的那麼幾百人,但若是有幾十萬人、幾百萬人同時推一個商品呢?影響力同樣能達到千萬級,如果有幾千萬人推,那影響力就更大了,忽如一夜春風來,滿城盡帶黃金甲。

可能對於一款商品來說,平時一年的銷售額才10億,通過爆款的方式幾天就到了5億,企業怎麼可能會拒絕。

而銷量的提高會使得平臺對供應端的議價權增強,採購價格更低,從而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實惠。與之匹配的就是更大的銷量,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我們稱之為「爆款模式」。

這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供應商憑什麼把質量好的東西低價供應給你呢?

你可能會說,剛剛說過的爆款模式呀,大家互惠互利,合作共贏。

但是仔細想想,其中的痛點就在於啟動階段,早期的影響力規模決定了商品的傳播速度,影響力不夠哪來的量,沒有量哪來的爆款。所以這就陷入了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死循環。

企業不是做慈善的,特別是品牌企業,不會為你的設想買單。

如果是一個小平臺,能拿到貨,可能是這麼回事。

供貨商剛好有一批尾貨,或者清庫存的貨,提供給你也能及時回款,省卻了給大平臺供貨的繁瑣流程,幾個月的帳期,當然實際情況會更複雜。

所以我們通常會看到,小平臺的爆款商品供應量很少,且供應不穩定,影響力的覆蓋範圍,可能也就是幾萬人到幾十萬人這個級別,甚至更少。

如果是阿里出手就完全不一樣了。試想,一個小平臺的採購負責人和阿里的採購負責人一起前往某個企業洽談,若你是企業老闆,怎麼決策?

大概率老闆接待阿里,下面的部門負責人接待小平臺。如果是去到某個城市,扶持當地的特色產業,可能接待阿里的是市長,而小平臺可能政府主要官員都見不到。

雖然淘小鋪還在發展過程中,可誰都知道阿里的體量和影響力,首先就信你有這個能力。再加上淘小鋪是阿里的親兒子,有了這個背書,更方面優勢佔盡,這個優勢具體是如何表現和運作的,我們會專門用一節課來講。

需要說明的是:在前期有太多的商品並非好事。商品數量有限,那麼掌柜推送的商品種類就會相對同步,對於前期入駐的供應商來說才有量的保證。之前已經說過,商品種類的豐富並不是社交電商的核心要素。

所以以阿里的供應鏈,從幾億商品中選幾百款作為爆款打造,並不困難,而且這種商品,完全可以做到持續、大批量供應。

況且阿里這些年在供應鏈上的積累,絕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比如阿里半年前又收購了網易旗下的跨境電商平臺網易考拉,如今看來劍有所指。

從銷售端來說,帶貨的可不止掌柜,還有眾多分發平臺、視頻平臺、網絡紅人,配合無人能及的媒體矩陣,那是非你我能想像的。

比如淘寶昨天就籤約了劉濤帶貨,首秀就帶貨1.48億,超過了李佳琪,直追淘寶一姐薇婭,相信以後這樣的事情會越來越普遍。

強大的供應鏈,配合流量明星、幾百萬上千萬的普通推手,共同推動,淘小鋪的市場佔有率自然會越來越高。

三、淘小鋪入場晚,優勢何在?

現在有些敏銳的朋友可能會反問了,淘小鋪能靠阿里的品牌背書解決商品供應的問題,但是構成影響力的人呢?淘小鋪入場這麼晚,現在還有什麼優勢?

1)從品牌印象來看,阿里依然是電商一哥,想到購物,萬能的淘寶是首選。

就像想到搜索,百度是首選;想到社交,騰訊是首選一樣。只要這種品牌印象廣泛存在,那麼推廣淘小鋪的群眾基礎就存在,因為阿里做任何形式的電商,大家都覺得正常,都能接受。

2)大家為什麼會覺得淘小鋪因為入場晚了,模式和別的平臺相比也沒有多大差別,從而沒什麼競爭力呢?

這是因為大家潛意識裡認為:淘小鋪是靠「賺錢概念」驅動的。當社交電商這套模式才出來的時候,大家的共識就是先做的有肉吃,慢了湯都沒了,才有很多人一窩蜂地湧入。

當然各大中小平臺,因為拿不出更好的方案,也就順應民意給與高額的回報,以實現快速跑馬圈地。你圈了,別的平臺就很難在不付出更高成本的情況下,來搶人。

但是這種靠高額回報來刺激的方式,是不可持續的,最終會回到供應鏈本身,關於這點的詳細闡述可以參考我寫的另一篇文章《以淘小鋪、芬香、拼多多為例,深度解析社交電商掘金之路(上)》。

由於這種模式盛行,使得大家誤以為,社交電商就是這個樣子,所以才有淘小鋪入場晚了的錯覺。

其實正如剛才提到的,社交電商平臺的根本在於供應鏈的競爭,不管你在初始階段使用什麼招式、套路,你的落點一定會回到供應鏈,回到賣貨。而中小平臺在建立之初,是沒有供應鏈優勢的,只能選擇以利誘之。

但是淘小鋪不一樣,因為背靠阿里這個巨無霸,一開始就選擇了「供應鏈驅動」的模式,妥妥的富二代。

前陣子我做了一個美妝產品的調研,在淘小鋪上挑選了20款女生常用的美妝產品,這些產品均為海外直供。

統計以後發現,這些產品的價格大致是天貓旗艦店的6折,單款比代購便宜20~60元不等,和一些中小平臺的爆款價格基本持平。

大家也可以自己去搜相關產品,驗證我說的真實性。而且大品牌的定價策略是比較穩定的,這是小平臺和淘客伸手也摸不到的地方。

當平臺靠供應鏈驅動的時候,它的發展模式和軌跡就完全不一樣了。

第一批人,純粹是因為選擇相信阿里的實力,在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就加入;然後靠吸引同樣有遠見的人,一起把會員規模慢慢做起來,才有了如今淘小鋪的百萬掌柜。在多數人只看到淘小鋪不足的時候,這百萬人選擇相信未來,當然你加入以後也是其中的一個。

慢慢地人數多起來了,淘小鋪提供少量物美價廉的商品,通過這百萬人在朋友圈逐步地擴大影響力。

這個階段靠的是「人力驅動」,除了少數認知較高的人能看懂淘小鋪發展模式的潛力以外,多數人只能通過商品來體驗和感知淘小鋪。但肯定有一部分人在多次體驗以後,也轉化為淘小鋪的掌柜。

這個過程會比較慢,所以不少人會在發展團隊的時候,感覺比較難受,沒有跑馬圈地的那種快感。但是隨著掌柜數量的增加,一定會到達一個臨界點,量變產生質變。

從可靠消息渠道獲知:目前淘小鋪的掌柜增速是每天2%左右。可能有人會說,那我就在臨界點到來的時候再做淘小鋪,省卻了大量的時間成本。

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臨界點具體會在什麼時候出現,這是很難去準確預估的。即便你好運抓到了這個點,由於臨界點之後的發展是呈指數級變化的,有積累的人和團隊發展更快,你不一定抓得住紅利。

隨著平臺的掌柜越來越多,配合渠道宣傳,「爆款模式」的威力會初顯。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與小平臺的爆款不同,阿里有全球最大的雲計算平臺;通過對消費行為的建模,進行大數據的推送,消費者購買商品的體驗會更好。

再隨著供應鏈的完善,淘小鋪將由「人力驅動」全面進入到「平臺驅動」,我想那時候才是淘小鋪爆發式增長的時候。

有個比較奢侈的事,就是淘小鋪已經上線了全網比價系統,這個系統不是給買家用的,而是在後臺針對展示商品自動運行。

這個比價系統主要有三個維度:

該商品在全網的質量、口碑、熱度,符合要求才會在前端展示;該商品的實時浮動價格,特別是與主要競品平臺相比,是否有對比優勢,達標才展示;商品的服務體系是否達到要求,符合才展示。這也是平臺驅動的一個方面。因此我覺得現在已經加入淘小鋪的人,其實挺幸運的。

因為對於選擇了「供應鏈驅動」模式的淘小鋪來說,給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才是落點.發展團隊只是現階段的策略,現在加入的人客觀上吃到了這個發展的紅利,所以以後若是團隊模式發生改變,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四、供應鏈優勢對價格的衝擊

對於傳統品牌來說,從工廠到消費者手中通常要經過中國區總代→省代→市代→縣代→經銷商→終端銷售,每層至少加價10%,終端銷售加價30%以上,此時商品的價格相比出廠價翻了好幾倍.對於某些暴利行業來說,甚至可以達到8~20倍。

對於開網店的人來說,雖然也是從工廠拿貨,但是網店的經營成本可不低.人員工資、物料消耗、推廣成本、運營成本等等,都會體現在價格上,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大家都懂。

對於其它平臺來說,因為是靠「賺錢概念」來驅動,那麼利潤或者補貼一定要高,不然那些團長會不跑嗎?

反觀淘小鋪,賣貨利潤為10%左右,而團隊獎勵為利潤的20%,相當於售價的2%,一件商品從工廠到消費者手中,中間環節的成本僅增加12%,可以想像降價的空間有多大!

而這點利潤空間其實對掌柜的吸引力並不大,說起來還挺悽慘。大家會加入進來,大概率是看好淘小鋪未來的體量而已。

對於淘小鋪的消費者來說,僅僅花費400元就能代理全球所有的產品,自用省錢,分享賺錢。而且阿里顯然不會做幾年就倒閉了,這是一個長期的實惠。

因此等阿里開始搞大動作的時候,大家都會反應過來。同時隨著那時候的社交電商大戰,行業洗牌,眾多其它平臺的從業者,必定需要尋找新的棲身之處,淘小鋪也就是為數不多的選擇。

五、淘小鋪生態展望

當然,除了現階段的賣貨和發展團隊,稀飯我想等淘小鋪的體量大了,必然也會出現大量的代運營公司,以及其它附生在這條產業鏈上的節點。

因為傳統的淘寶開店流程:

店家需要自己找貨源;找到貨源以後得自己去拍照,當美工,發布商品;之後得自己去引流,不僅僅是阿里內部的直通車,還包括站外的抖音、微博的運營;來了客戶又得自己當客服;等客戶下單了,還得自己搞定倉儲物流,發貨填快遞單,在後臺上傳單號;出現了問題還得自己做售後服務。當這一些列工作壓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其實對這個人的要求特別高。

所以代運營公司就提供一條龍服務,像天貓的代運營公司就上市了,市值200億。

以未來淘小鋪的體量,也必然會發展成為一個大生態,各種才能的人都有機會找到新的位置。對於現在加入的人來說,因為比較完整地體驗了淘小鋪的整個發展過程,可能會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當然這是後話了。

【特別提醒】千萬不要此刻就去下載激活淘小鋪嘗鮮,這可能導致你淘寶號連同身份證一起廢掉!不管你目前是否有意做社交電商,保留自己的參與資格是最基本的。

本文由 @稀飯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涉嫌傳銷、雙版本並行,淘小鋪是阿里「隱秘的角落」?|深度
    對此,私域電商研究中心主任莊帥向無冕財經(ID:wumaincaijing)分析稱,目前的傳銷風波對淘小鋪的影響極為有限,「在淘小鋪之前,雲集、芬香等社交電商也一度被定性為傳銷,後來都正名了。這其中的關鍵,在於淘小鋪的本質是賣貨,且貨品真實可用,對用戶沒有造成傷害。」
  • 揭秘阿里的布局,「淘小鋪」會發展成怎樣?
    最近有很多朋友來諮詢淘小鋪,對於產品模式定位都有一些質疑,今天來給大家答疑解惑!淘小鋪不是要打造全網最低的平臺,這個不是淘小鋪的未來價值 淘小鋪的未來價值是:逐漸替代淘寶傳統電商模式,成為全民社交購物的阿里電商新平臺。
  • 淘小鋪不是社交電商
    淘小鋪是什麼? 為什麼淘小鋪不是社交電商? 淘小鋪在內部為何受重視? 趕在跨年之前,阿里淘小鋪正式上線。這是阿里內部定位社區化電商平臺的項目,早在去年5月上線內測,就曾引發阿里進軍社交電商的猜想。
  • 淘小鋪的野望:收編淘寶客,圍剿拼多多。淘小鋪靠譜嗎?
    淘小鋪靠譜嗎?有些人,社交是阿里一場不肯醒來時的春夢。但是這一次,阿里卻獨闢蹊徑,將社交與自身最強的電子商務遺傳基因融合,嘗試在「社交電商」行業開拓出另一片天。5月22日,流傳許久的「淘小鋪」正式啟動。
  • 你認為阿里旗下的「淘小鋪」有機會嗎?
    近幾年的社交電商迅速成長,作為阿里在電商行業的佼佼者有些困惑,經過長達半年之久的試運營的淘小鋪在2020年1月15日正式上線。大家都認為阿里旗下的淘小鋪是屬於社交電商平臺,而淘小鋪負責人訊飛則不承認也不拒絕,有點類似京東商城的自營店鋪,通過官方篩選優質商家商品入駐平臺,再由商家讓利給掌柜。訊飛認為社交是獲取流量的一種途徑,淘小鋪是淘寶生態環境的補充。在社交電商領域中淘小鋪算比較晚的平臺,但依靠阿里生態背景,淘小鋪或許是給創業者一個很好的賣貨平臺。
  • 淘小鋪怎麼樣,淘小鋪能賺錢嗎?
    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前,千萬不要自己下載註冊淘小鋪,不然將錯過這次機會!1.淘小鋪簡介淘小鋪是阿里旗下的一個讓普通人能「一鍵開店,輕鬆創業」的新平臺,是繼淘寶與天貓之後阿里又大力推出的新平臺。2.淘小鋪的優勢是什麼?淘小鋪和淘寶天貓不同,淘小鋪依賴著阿里強大的生態供應鏈,對接的都是優質廠商,品牌商,以及在商品質量和價格上都有優勢的供應商,承諾假一賠三。消費者買的便宜又放心。3.淘小鋪怎麼賺錢?
  • 淘小鋪涉嫌傳銷,阿里夢斷社交電商
    淘小鋪的負責人訊飛曾說淘寶上航母,淘小鋪就是護衛艦,目前來看,這個護衛艦不合法,被取締了。 那麼這個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幹嘛的呢?就是淘小鋪的官方合作商,其實就是負責洗腦的,做傳銷的,創始人就是微商出身,把當年微商的那一套洗腦思維,拉來幫著推廣淘小鋪。
  • 淘小鋪負責人訊飛:淘寶是航母,淘小鋪是旁邊的貨艦
    這些小眾品牌都在淘寶天貓在2019年4月宣布的「銀河路計劃」範疇內,阿里稱將用這個計劃幫助已入駐或將入駐天貓平臺的國內外美妝品牌拓寬下沉渠道,同時通扶持新銳品牌,快速打開上升通道。自5月上線內測以來,外界一直傾向於將淘小鋪歸類為社交電商。這是基於其部分特性:註冊成為掌柜後,可通過向5位熟人分享商品,一鍵分享功能讓用戶直接將商品分享到微信群。
  • 淘小鋪召開戰略會,如何開啟生態探索新門?
    昨日,淘小鋪官方召開戰略發布會,「相信小的偉大」的戰略主題扣題淘小鋪作為創業產品的「低門檻性」,對普通人的賦能期望,對更多普通人入駐的期盼。對淘小鋪本身而言,此次戰略升級是在補充淘寶生態的基礎上進行新的探索。
  • 阿里巴巴:淘小鋪的優勢
    今天阿里把淘小鋪放在很高的戰略高度上去做的。既然放到了很高的戰略高度上,就說明阿里在這件事情上他肯定會發力,肯定會使用資源。這樣我們再去做成功率就會很高,這波紅利就會很大。那麼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看淘小鋪的具體優勢。我一共總結了四點。
  • 淘小鋪是大勢所趨,勢不可擋的潮流,淘小鋪優勢在哪?
    如果你還在懷疑淘小鋪,不認可淘小鋪,還認為淘小鋪就是騙人的。請你好好看看這篇文章。這些完全可以證明淘小鋪真的來了,排斥和反對都是多餘的。淘小鋪到底是什麼?對於創業者來說,它是最佳的事業平臺。投資少回報大,一次投資終身受益。它就是你永不枯竭的提款機。
  • 淘小鋪只能做熟人生意
    淘小鋪賺錢社交電商的消費與分享淘小鋪具體是做什麼的?簡單來說淘小鋪就是一個一體式的優質分享平臺,消費者在淘小鋪中既可以購物,又可以通過分享超高性價比好貨賺錢,可謂是是一舉兩得。5、阿里規模市值數萬億,直接覆蓋全民。6、阿里位居商業最頂層,隨時收購同行。7、全國網民均淘寶購物,真正管道收益。
  • 收編微商、火拼友商,阿里力推的淘小鋪靠不靠譜?
    雖然淘小鋪聲稱分銷只有兩級,但律師指出,其團隊內部的計酬模式沒有層級限制,很難否認不超過三級,如果超過三級,就涉嫌多級分銷。阿里的淘小鋪,和京東近來發力的芬香模式類似。這時候做社交電商,背後透露的是阿里的焦慮。
  • 淘小鋪這樣的社交電商系統怎麼開發?
    去年年底,由阿里推出的淘小鋪正式上線,屬於社交型購物平臺,以S2B2C模式為主要運營模式,招收分銷商,代理商等到平臺開設自己的店鋪,貨品由平臺統一提供,就此阿里也開始正式進軍社交電商市場。阿里這樣的電商頭部都如此發力,花費了相當高的經費去打造淘小鋪,這足以證明社交電商的重要性,那麼,像淘小鋪這樣的社交電商系統應該怎麼開發呢?比起一般的商城系統來說,將供貨商、分銷渠道商以及消費者融合在一起的S2B2C模式顯然更有利於資源整合以及後期推廣,大多數商家不一定有阿里這樣的實力和財力,但同樣能夠開發出這樣的平臺。
  • 為什麼阿里有淘寶客還要做淘小鋪
    對阿里來說2019年12月30號這一天是重要的,這一天發生的事情很可能會改變中國電商史,可以說這一天是整個電商界最大的一個事件,阿里家族的最新成員淘小鋪在19年的末尾正式上線,我想有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並且下載。我最為一個資深的電商從業者當然也不例外。
  • 怎麼做阿里巴巴淘小鋪代理?代理門檻高不高?
    不過就是這樣一位大咖如今卻也開始顫抖,原因就是看似不起眼的社交電商在不經意間分走了其近二分之一的市場,所以阿里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宣布正式進軍社交電商,而其重磅打造的淘小鋪APP已於近日華麗上線。詳情諮詢淘小鋪微信號czh2003120邀請碼:復.製 $1YlI1MkAADC$
  • 淘小鋪是什麼?為什麼要做淘小鋪?
    一句話概括:淘小鋪系阿里巴巴繼淘寶天貓後的第三個兒子,依託阿里多年沉澱的全球最多、最全、最強的供應鏈資源,全力為個體打造「個人一鍵輕鬆創業的社區化新零售電商平臺」。2020年1月15日,啟動第三大購物平臺淘小鋪。
  • 淘小鋪是什麼東西?馬雲有什麼目的?
    淘小鋪定位人人可參與的社區化電商,採用S2B2C模式、依靠註冊會員挑選並分享淘小鋪APP內的商品,用戶通過分享連結完成即可成為淘小鋪的分享店主,淘小鋪是阿里巴巴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寶將近8億用戶的市場、強大阿里的供應鏈、獨天德厚的價格優勢,品牌優勢,售後優勢等等,品牌直供產地直供正品保障
  • 從阿里的布局來看,淘小鋪會發展成怎樣的平臺?
    最近有很多朋友來諮詢淘小鋪,對於產品模式定位都有一些質疑,今天朵兒來給大家答疑解惑!淘小鋪不是要打造全網最低的平臺,這個不是淘小鋪的未來價值淘小鋪的未來價值是:逐漸替代淘寶傳統電商模式,成為全民社交購物的阿里電商新平臺。
  • 36氪專訪丨淘小鋪負責人訊飛:淘寶是航母,淘小鋪是旁邊的護衛艦
    這些小眾品牌都在淘寶天貓在2019年4月宣布的「銀河路計劃」範疇內,阿里稱將用這個計劃幫助已入駐或將入駐天貓平臺的國內外美妝品牌拓寬下沉渠道,同時通扶持新銳品牌,快速打開上升通道。 自5月上線內測以來,外界一直傾向於將淘小鋪歸類為社交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