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2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人人享有聽力健康」。也就是今天,一條有關聽力的話題上了熱搜,那就是#不正確擤鼻涕或損傷聽力#。
那麼,不正確擤鼻涕是怎麼損傷聽力的?不正確擤鼻涕為什麼會損傷聽力?小編帶大家往下看。
有些人在擤鼻涕時,總喜歡兩個鼻孔一起擤,這是很危險的行為,輕者中耳炎,重者失聰。
耳朵和鼻子之間有個耳咽管相連,用力擤鼻涕時,鼻腔內的壓力驟然升高,導致帶有細菌、病毒的分泌性物沿著耳咽管被壓送至中耳腔內,於是就很容易造成中耳感染。
一、耳悶。患急性分泌中耳炎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耳悶,耳內有閉塞感;
二、聽力下降。患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之前多有感冒史,以後聽力逐漸下降,並且頭位變動如前傾或偏向患側時,聽力可以暫時改善;
三、耳鳴。出現間歇性耳鳴,如「噼啪」聲,當頭部運動或打哈欠、擤鼻時,耳朵裡可能出現氣過水聲(即氣體經過液體時產生的鼓泡音)。
所以,擤鼻涕時千萬不要過度用力,也不要兩個鼻孔同時捏緊用力擤。
如何科學地擤鼻涕?
正確方法:按住一邊鼻孔,把另一邊鼻腔的鼻涕擤出來;再使用同樣的方法清理剛剛按住的的那側鼻腔。把手紙放在雙側鼻孔的前方,不要壓鼻孔,只是稍微用力向外呼氣,將鼻涕擦除。切記,不要用力!
除了以上行為會損傷聽力外,還有哪些行為也會造成聽力受損呢?
在公共運輸工具或者私家車上聽音樂,由於音量需要調整到可以掩蓋交通工具的音量,所以分貝數會比安靜時高。長時間暴露在這種條件下,就容易損害聽力。
很多人喜歡「煲電話粥」,一打就是幾十分鐘甚至1小時。頻繁接聽或長時間接聽電話,可能會損失聽力,還可能引起神經性耳聾。專家建議,打電話最好一次不超過3分鐘。
耳道有自排自潔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可以自行排出,建議如無耳部不適,儘量不要去掏耳朵。更不要用牙籤、發卡、火柴等容易損傷耳道皮膚甚至鼓膜的東西掏。
在100分貝音樂中待15分鐘,接觸的音量等級可能相當於工人一天8小時接觸85分貝聲音所達到的等級。即使只在這些娛樂場所短時間接觸,高分貝等級也是有害的。習慣性接觸會逐漸出現聽力損失。
目前突發性耳聾以25-40歲的年輕人居多。原因在醫學上還不明確。可能和熬夜、工作壓力大、長期疲勞、睡眠不足等有關。人高度緊張時,耳朵血管收縮導致缺血缺氧,發生耳聾。
如有問題諮詢
進群交流,資料領取
請加姍姍老師微信:zgzhongxiyi666
▼掃描二維碼進行添加▼
2021年師承/確有專長考試
備考指導公益講座
更多專業知識解答
▼ 掃碼立即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