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超同案人王廣超索賠307萬 ,讓每個冤案受害者得到合理補償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6月18日,據封面新聞報導,在「山東臨沭二中姦殺冤案」當事人張志超向法院提交國家賠償申請半個多月之後,作為這起冤錯案件的同案人,當年因為被控「包庇」張志超,而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期三年執行的王廣超,也向臨沂市中院提起了國家賠償申請。據代理律師透露,王廣超申請的國家賠償共307萬餘元,其中不僅包括因其被羈押390天而算出的135232.5元人身自由賠償金,同時也包括了精神損害撫慰金、誤工費、維權交通費等多項其他賠償。

  過去幾年,多起引發全國性關注的陳年冤錯案件,先後在各級司法機關和法律界人士的推動下得到平反。但是,在這些案件的事後賠償問題上,卻很少出現王廣超這樣的特殊情況。在如何補償被冤錯案件牽連的同案人的問題上,本案將會成為一個具有標杆意義的典型案件,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過去,提及冤錯案件受害者,我們大多會想到那些承擔了驚天冤屈,牢獄生涯漫長甚至枉死的受害者。與他們相比,王廣超受過的苦自然要輕得多。然而,不論刑罰是輕是重,對於每一個被無辜控罪的人而言,冤錯案件帶來的傷害都是難以消除的,那種強烈的冤屈感會如影隨形地困擾他們度過的每一分鐘。

  為此,不論是所謂的「主犯」「從犯」還是「同案犯」,都有充分的理由為自己的損失向司法機關索賠,也只有當每個受到冤案牽連的人都得到相應的補償,才算得上是為這些案件找回了「遲到的正義」。

  和張志超提出的780萬餘元賠償訴求相比,王廣超提出的307萬餘元索賠,明顯要少得多。但是,對於一起僅僅「判三緩三」的輕罪案件而言,這樣的訴求卻依然顯得十分惹眼。回顧過去的新聞,我們幾乎找不到與王廣超有類似遭遇的人獲取巨額國家賠償的先例。因此,很難說王廣超的訴求是否能夠得到當地法院的認可。

  儘管在法理上,我們無法預期王廣超最終能夠得到多少賠償,也很難評價其代理律師的提出的索賠策略是否得當。但站在普通人的視角之上,我們卻不難對此事作出樸素的判斷,並對王廣超被案件徹底攪亂的後續人生深表同情。

  當年,王廣超和張志超一樣,只是未成年的中學生,面對警方的盤問,他不過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對警方說出了有利於張志超的實話。但是,他卻因為自己的誠實遭遇了一場無妄之災,不僅身陷囹圄,還落下了走到哪都甩不掉的刑事案底,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接受的悲劇。

  從表面上看,王廣超只是在看守所裡被羈押了390天,然後度過了三年緩刑考驗期,但事實上,直到案件真相大白之前,他在十幾年時間裡一直在為此承受痛苦。其間,他付出的既有中斷學業、因案底受到就業歧視等現實代價,也有許多難以量化的精神代價。

  法理與樸素道德之間的衝突,是這起索賠案件最大的矛盾點。一方面,在法律的視角之下,王廣超承受的刑罰並不算重,因此,遵照比例原則,似乎沒有理由對他進行特別高額的補償。但另一方面,任何人也都無法否認,法院當年對王廣超作出的錯誤判決,確實對王廣超的人生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影響。為此,社會既要尊重法治原則,以法院的最終認定為準,也應以此為契機,探討在司法實踐中更多考慮實際情況與受害者的損失,靈活對其加以補償的可能。

  對於國家賠償工作而言,自然要有一個統一、恆定的標準。如此才能在眾多索賠者之間「一碗水端平」,體現公平、公正的司法原則。這一點,在王廣超的案子上也同樣不會例外。但是,我們也應看到:在設立相關標準,對具體案件的賠償額度加以衡量時,司法機關不僅要考慮索賠者當時被判處的刑期長短,也要考慮相關判決對受害者造成的實際影響。具體而言,冤案從發生到得以糾正的間隔的長短,對冤案受害者日後的境況影響重大,倘若王廣超在被判刑之後不久就能得以平反,自然也不會蒙受如此沉重的損失。因此,法院還應對這一要素加以考慮,從而給予王廣超更加合理的賠償。

  在這種情況下,王廣超提出大額索賠,不論最終能否得到支持,都有非常正當的理由。畢竟,再多的賠償也無法讓時間倒流,讓他的人生恢復原樣,而只能讓他之後的人生好過一些。相比之下,為同類案件立下範本,建立更加健全的法治體系,可能才是本案更大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張志超案同案人申請307萬國賠 曾被控包庇遭羈押
    「張志超案」同案人王廣超申請國家賠償307萬 曾被控包庇遭羈押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在「山東臨沭二中姦殺案」當事人張志超向法院提交國家賠償申請半個多月之後,他的同案人王廣超也於近日向法院提起國家賠償申請。
  • 對話張志超同案人王廣超:背負包庇罪15年,因張母堅持申訴改觀
    根據該校高一學生楊某振和王某波等人證詞,警方認為高一學生、時年16歲的張志超有重大作案嫌疑。2006年3月,臨沂中院一審認定張志超強姦罪成立,判處無期徒刑。張志超的好友王廣超也被控包庇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期三年執行。六年後,王廣超逃離了家鄉,成為了一名長途貨車司機,走南闖北。
  • 央視熱評:再審無罪當庭釋放,昭雪名單再添張志超
    2006)臨刑一初字第14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宣告張志超、王廣超無罪。宣判後,張志超被當庭釋放。審判長告知張志超、王廣超可以向作出生效裁決的原審法院申請國家賠償。近年來,司法機關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指示,加大平反冤假錯案的力度,為蒙受不白之冤的當事人洗清冤屈:聶樹斌、呼格吉勒圖、念斌、金哲宏……如今,冤案昭雪名單上又多了一個名字:張志超。
  • 張志超無罪,遲到的正義也是正義!
    問法網小編獲悉,2020年1月13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刑申128號再審決定書,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在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法庭對張志超強姦、王廣超包庇一案再審宣判,改判張志超、王廣超無罪。
  • 山東臨沂張志超案輿情觀察
    然而,張志超案與趙作海、呼格吉勒圖、聶樹斌等案不同之處在於,以上三個重大冤錯案都是疑似真兇出現後,案件進展才得到轉機,而張志超案至今真兇未現。與張志超一起被判刑的還有他的同學王廣超,他的罪名是包庇罪。那天早晨王廣超既沒見過張志超,也沒出現在洗刷間附近。但當年,他同樣作出了指證張志超的供述。辦案人員聊天時說到編織袋,他聽到後,就開始編與編織袋有關的事。王廣超說,檢察院來提審時,以及第一次會見律師時,他都表達過自己是冤枉的。
  • 吳春紅、張志超昭雪案輿情事件分析
    得到哪些法治啟示輿情概況2005年1月10日清晨,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第二中學高一女生突然死亡。2月12日凌晨1點,臨沭縣第二中學高一24班的張志超被傳喚到臨沭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接受訊問。隨後,張志超被指控強姦並殺死同校女生。2005年2月26日,張志超被正式逮捕。
  • 「洗冤者」張志超申請788萬賠償新進展,細扒案件經過,兇手是誰
    隨後,被告人張志超離開洗刷間時遇見被告人王廣超,將其犯罪實情告訴王廣超,並讓王廣超幫助看守洗刷間,後被告人張志超到學校的小賣部購買一新鎖將廢棄廁所鎖住。2005年1月11日下午,被告人張志超趁其他同學上課之機,又攜帶鉛筆刀,潛入該廢棄廁所內奸屍,並將屍體多處割破。2005年2月12日,公安機關傳喚被告人王廣超時,王廣超明知張志超系犯罪的人,卻故意作虛假證言,對其包庇。」
  • 「張志超案」案件大梳理
    」再審宣判,宣告張志超無罪。2018年至2019年2018年2月8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對張志超強姦、王廣超包庇一案再審,隨後分別在2018年5月、2018年8月、2018年11月、2019年2月、2019年5月、2019年8月,連續六次對該案延長審限。
  • 張志超案無罪判決:無任何物證印證供述,此前辦案程序存違規
    被羈五千餘天后,張志超重獲自由。1月13日上午,山東高院在淄博中院對15年前一宗校園姦殺案再審宣判,張志超與同案人王廣超被宣告無罪,前者當庭獲釋。張志超案再審判決書。判決書顯示,山東高院再審查明,本案無客觀證據指向張志超作案,其供述與證人證言存在矛盾;同時,兩名被告人有罪供述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存疑,認定張志超實施強姦並致死被害人且侮辱屍體的犯罪行為沒有完整的證據鏈,因此原審認定張志超犯強姦罪、王廣超犯包庇罪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
  • 張志超案 時間軸
    公安機關偵查後認為,該校高一學生張志超為這起強姦殺人案的犯罪嫌疑人。 2005年2月12日深夜,張志超在家中被警方帶走,並被刑事拘留。 2005年2月26日,不滿16周歲的張志超被逮捕。 2006年1月16日,山東省臨沂市人民檢察院對張志超和同案包庇嫌犯王廣超提起公訴。
  • 張志超沉冤昭雪:遲來的正義,還是正義嗎?
    大概12小時之後,高一學生張志超被警方認定為嫌犯。次年3月,張志超因強姦罪被判處無期徒刑。2011年,沉默6年的張志超突然開口喊冤,稱自己遭到刑訊逼供。為此,母親馬玉萍為兒走上了不知盡頭的申訴之路。儘管多次被駁回訴訟,但馬玉萍沒有放棄。功夫不負有心人。
  • 改判無罪後的張志超和他失去的15年|先生特稿
    2020年6月1日,張志超申請788.9萬國家賠償,其中包括人身自由賠償金188.9萬元和精神損害賠償金600萬元。他找了一直關注冤假錯案的李軒教授和推動冤案平反頗有經驗的李金星律師,跟李遜一起商量研討會的議程,笑稱「四李會議」。李遜出了6萬經費。幾天後,研討會在中國政法大學舉辦,學界開始普遍關注這個案子,李奮飛、陳永生、何兵等幾位法學教授在課堂上當做案例講給學生。同時,馬玉萍向山東省檢察院提起申訴,後來被正式通知,立案複查。
  • 案件再審改判無罪 張志超:想學些技能撐起這個家
    宣判後,張志超被當庭釋放。審判長告知張志超、王廣超可以向做出生效裁決的原審法院申請國家賠償。而張志超第一次訊問筆錄為2005年2月13日8時30分至17時50分在臨沭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形成,該時間段既非傳喚期間,亦非拘留期間,違反了1996年《刑訴法》的規定。   此外,調查中,對張志超、王廣超訊問的地點不斷變化、對張志超、王廣超訊問過程中沒有家長、監護人或者教師在場等,該案在偵查階段辦案程序方面存在明顯的瑕疵且無法補證。
  • 迷霧重重的張志超姦殺案詳情始末
    隨後,張志超到學校的小賣部購買一把新鎖,用於將廢棄廁所鎖住。張志超、王廣超在一審時均未作辯解。張志超的辯護人提出,張志超作案時未滿16周歲,認罪態度好,有悔罪表現。王廣超的辯護人也提出了類似說法。王廣超一度認為,張志超是「自己犯事了還找個墊背的」,直到馬玉萍找到他,他才覺得案子可能存在蹊蹺。張志超也曾認為,是王廣超的指認把他送進了監獄。「證據裁判是嚴格公正司法的基石,疑罪從無是刑事審判必須遵循的基本理念和裁判規則。」
  • 簡單評價《今日說法》對張志超案件的最新報導
    作為國家級媒體和法律案件方面的專業節目,《今日說法》報導張志超案件、宣傳其「冤屈」,在意料之中,無非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當前距離張志超「無罪釋放」的時間正好是5個月,反應和效率不算低了。同時,作為一起典型的冤假錯案,趙志超案能夠藉助這樣一個渠道廣泛宣傳,無論是對內部的公檢法系統還是社會大眾,都是一個良好的警示和教訓,尤其是對前者。
  • 「張志超案」再審宣判無罪 其曾因強姦罪被判無期徒刑
    2020年1月13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刑申128號再審決定書,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在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法庭對張志超強姦、王廣超包庇一案再審宣判,改判張志超、王廣超無罪。一起舊案的再審宣判,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律師談張志超案說了什麼?張志超案詳細案情回顧有哪些疑點
    2020年1月13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將在淄博中院對張志超案再審宣判,張志超被羈押15年後,案件或將迎來新進展。2005年2月,在山東省臨沭縣第二中學一間廢棄的廁所裡發現一具下身赤裸的女屍。該校高一24班班長、時年不足16歲的張志超,被警方認定為嫌犯。次年3月,張志超因強姦罪被臨沂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無期徒刑。
  • 學者關注,為張志超案而表達的理性建言
    在這次學術交流活動中,在李奮飛老師的引薦下,李遜律師當面向最高法院審監庭的法官詳細講述了張志超案的情況,希望最高法院能好好關注一下張志超案。   後來,最高法院三次視頻接訪張志超案,決定對張志超案立案審查,最終指令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此案,都與李奮飛老師安排的這次當面交流不無關係。
  • 韓慰安婦受害者索賠案宣判,日方「絕不接受」背後的兩國恩怨
    70多年餘恨難平的韓國慰安婦,一直以來都未放棄對日聲討,索賠之路異常艱難。日本政府堅持認為「慰安婦問題已得到解決」,無法接受韓國方面近年來持續不斷的追究。這一歷史問題成為日韓上空難以消散的陰霾,1月8日韓國法院的一紙判決給兩國關係再添波瀾。
  • 張志超將領取約332萬國家賠償 張志超案真正作案人找到了嗎?
    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這句話其實用到張志超身上是再合適不過的。10月19日,被羈押15年後重獲自由的張志超將於明天(10月20日)領取約332萬國家賠償。這也是張志超在之前一個案件中受冤應該得到的賠償,張志超獲332萬國賠也是對這個案件的交代,那麼張志超案件真相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