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張裕A實現營業收入21.93億元,同比減少38.30%,實現歸母淨利潤4.04億元,同比減少45.50%。受制於產業發展時間短、機械化水平低、進口葡萄酒衝擊及其他酒種競爭等複雜原因,國產葡萄酒正面臨巨大挑戰
《投資時報》研究員 卓瑪
與傳統白酒不同,在中國市場,作為舶來品的葡萄酒,不但在市場規模上不能相比,各自領域的上市公司總體表現也差距巨大。
在剛過去的三季報集中披露季,與白酒行業上市企業的三季度逐步復甦相對的是,紅酒上市企業集體業績慘澹。Wind數據顯示,在申萬行業所列的5家葡萄酒上市公司中,除一家外,另外4家企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而5家公司中更有3家被ST。
僅有的實現盈利的是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張裕A,000869.SZ),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93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4.04億元,但仍同比分別減少38.30%和45.50%。
事實上,不只是上市企業業績不佳,中國葡萄酒行業近年來也在持續萎縮,葡萄酒企業數量、葡萄酒產量和銷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受制於產業發展時間短、機械化水平低、進口葡萄酒衝擊及其他酒種競爭等複雜原因,國產葡萄酒正面臨巨大挑戰。
營收利潤雙雙下滑
日前,張裕A發布了三季報,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93億元,同比減少38.30%,實現歸母淨利潤4.04億元,同比減少45.5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52億元,同比減少61.56%。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74億元,同比減少21.06%,實現歸母淨利潤0.85億元,同比減少34.6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69億元,同比增長78.23%。
對於營收和歸母淨利潤下降,張裕A將之歸結為受新冠疫情影響,產品銷量及銷售收入下降所致。而應收帳款和預付款項的大幅下滑,也是影響張裕A業績的重要原因,二者分別同比下降38.34%和67.38%,公司則將之歸結為應收客戶貸款下降和預付原材採購款下降所致。
此外,張裕A存貨周轉天數也相較此前大幅上升。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該公司存貨周轉天數為825.3天,而其存貨高達29.37億元,與今年年初幾乎持平,但存貨資產比已上升至59.95%。
公開資料顯示,張裕A成立於1997年,是中國第一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廠家,也是目前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葡萄酒生產經營企業。不過今年以來,張裕A的業績表現不佳,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已連續三個季度下滑。
一季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8.01億元,同比減少51.99%,實現歸母淨利潤2.33億元,同比減少48.9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更是僅為-1.17億元,同比銳減139.74%。對於業績表現,張裕A表示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產品銷量和銷售收入下降所致。
時至半年報,張裕A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02億元,同比減少45.21%,實現歸母淨利潤3.07億元,同比減少49.1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0.30億元,同比減少105.94%。
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受我國經濟增速放緩、貿易環境變化導致的不確定性增加,以及新冠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國內葡萄酒消費出現大幅度下滑,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進口葡萄酒和國產葡萄酒銷量延續了過去兩年「雙下降」趨勢,部分葡萄酒生產經營企業陷入困境。
不過張裕A同時表示,公司所處的葡萄酒行業尚處於成長期,雖然短期內受各種因素影響,特別是受新冠疫情影響,加之市場競爭激烈,報告期內葡萄酒消費量暫時出現大幅下滑,但從長遠來看,國內葡萄酒市場總體處於上升趨勢。
張裕A自上市以來的股價走勢(元)
數據來源:Wind
合作開發張裕綠城小鎮
就在發布三季報的同時,張裕A還發布了將與「山東綠城」等公司設立合資公司的公告。具體來看,張裕A將與山東綠城投資置業有限公司(下稱山東綠城)和中國川海建設有限公司(下稱川海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合資設立煙臺張裕綠城小鎮開發有限公司(暫用名,最終名稱以工商登記為準,下稱合資公司),對「張裕綠城小鎮」項目所有業務進行經營和運作。
據悉,張裕綠城小鎮項目位於煙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總建設用地面積約928畝,實際用地按規劃用地紅線範圍確定。合資公司是為專門負債推進落實項目土地指標、土地獲取及開發建設而設立,公司主營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物業管理等,註冊資本為6.5億元,張裕A以土地和現金出資2.275億元,佔股35%,山東綠城和川海公司分別以現金出資2.925億元和1.30億元,分別佔股45%和20%。而張裕A表示公司本次投資款項全部來源於自有資金。
公告顯示,山東綠城成立於2010年8月23日,註冊資本20億元,是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綠城中國,03900.HK)的全資子公司,主營以企業自有資產投資服務、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等業務。綠城中國則於1995年在杭州註冊成立,是中國交建集團下屬企業,2006年7月在香港聯交所整體上市。
川海公司成立於1992年,是中國對外建設總公司下屬企業,主營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和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等。
對於設立合資公司的目的,張裕A表示公司張裕國際葡萄酒城128畝土地長期閒置,按政府規定如再不開工建設,國家將無償收回土地。而公司前期已投入大量資金用於支付土地價款和平整土地,若該宗土地被無償收回,將造成較大損失。
為盤活這部分資產,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擬通過三方合作,在現有128畝土地的基礎上,再向政府購入該宗地塊周邊土地,將綠城中國經營的小鎮地產、康養實力,川海公司的建設開發經驗,和本公司葡萄酒文化旅遊方面經驗有機融合,建設成葡萄酒文化+康養文化相結合的主題小鎮。
張裕A表示,通過本次合資合作,可以盤活現有閒置資產,避免因土地被無償收回造成的損失,實現資產保值增值。同時小鎮中心的建設屬公司大旅遊板塊關鍵環節,能夠連結並進一步激活葡萄酒產業旅遊,將適老地產和葡萄酒文化旅遊結合,獲得較好經濟效益,提升張裕品牌價值。
紅酒企業業績不佳行業萎縮
值得注意的是,據中國酒業協會公布的中國葡萄酒市場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4.86億元,同比下降28.92%,實現利潤收入1.13億元,同比下降63.06%,與上述張裕A半年度業績對比,即意味著除去張裕A一家,整個行業都在虧損。
從財務數據上看也是如此。Wind數據顯示,在申萬行業所列的5家葡萄酒上市公司中,除張裕A外,另外4家企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而5家公司中更是有3家被ST。
其中ST通葡(600365.SH)、ST威龍(603779.SH)、莫高股份(600543.SH)和ST中葡(600084.SH)前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17億元、2.64億元、0.74億元和0.6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52.85%、-47.62%、-38.68%和-60.52%,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0.19億元、-1.64億元、-0.07億元和-0.37億元,分別同比減少692.66%、830.36%、146.57%和2747.80%。
上述公司前三季度總計實現營收30.12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1.77億元,合計營收尚不及白酒上市公司貴州茅臺(600519.SH)的零頭。由此可見相比於白酒行業第三季度的回暖,國產葡萄酒行業形勢依舊嚴峻。
對於業績下滑,上述各酒企將原因主要歸結為疫情影響。而張裕總經理孫健曾對媒體表示,疫情發生的時間恰好是葡萄酒消費的旺季,中國的葡萄酒消費社交場景和家庭消費的比例約為9:1,疫情讓前者受到較大影響。
不只是上市葡萄酒企業業績下滑,事實上,整個中國葡萄酒行業都在萎縮。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葡萄酒規模以上企業(註:年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數量今年上半年只有128家,而2019年還有155家,半年減少了27家。
企業註冊數量層面,今年上半年註冊葡萄酒相關的企業有1396家,同比減少7.9%。1到8月為1784家,同比更是減少14%,少了290家。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企業為中小微企業,註冊資本不足100萬元。
另據國際葡萄和葡萄酒組織(OIV)發布的2019年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葡萄園種植面積為855千公頃,僅次於西班牙(966千公頃)排名第二;並且自2016年中國葡萄園種植面積出現小幅下滑後,種植面積又開始出現上升,近兩年維持在855千公頃的水平上。
但中國葡萄酒產量自2015年開始已連續下降四年。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葡萄酒的產量為45.1萬千升,相比2018年減少17.8萬千升,同比下降28.30%,累計下降10.2%。今年1—9月,中國葡萄酒產量為20.8萬千升,同比下降23.5%,預計全年葡萄酒產量低於30萬千升,葡萄酒產量再次出現下滑。
從消費層面看,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4—2019年中國葡萄酒消費量波動下降,但整體消費量高於葡萄酒產量。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受制於產業發展時間短、機械化水平低、進口葡萄酒衝擊及其他酒種競爭等複雜原因,國產葡萄酒正面臨巨大挑戰,因此利用網際網路電商渠道,緊抓年輕人的消費特徵和購買習慣,或將是國產葡萄酒下沉的重點。
申萬行業5家葡萄酒上市公司業績表現
數據來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