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上市公司2019年報觀察:32家公司營收1766億,現金流正在回暖

2020-12-10 騰訊網

新華網北京6月30日電(記者 丁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原本印滿賽事的2020體育日曆陷入停滯,也暫時抑制了日常體育用品消費。對於體育上市公司而言,相較當下遇到的種種經營困境,2019年可謂是幸福的回憶。

在這一年裡,有些公司繼續疾攀高峰,有些公司在谷底徘徊;在這一年裡,有些公司開拓進取,收穫頗豐,有些公司投機取巧,終究竹籃打水;在這一年裡,有些公司波瀾不驚,安安穩穩待來年。

過去的2019年,作為體育產業翹楚的中國體育上市公司究竟發生了些什麼?新華體育匯集梳理了A股、港股、美股以及在新三板掛牌的英雄互娛、恆大淘寶,一共32家公司的2019年財報。通過大數據分析和科學計算,新華體育獨家發布《體育上市公司發展力排行榜》,分別從營收、淨利潤、現金流淨額、研發投入、研發強度、淨資產收益率和市值排行等維度,勾勒行業和公司背後的發展「畫像」。

「百億俱樂部」豪取六成營收,淨利潤「一覽眾山小」

2019年,在內外部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的背景下,體育上市公司專注主業,業績整體穩中有增,32家上市、掛牌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765.75億元,同比增長12.71%;實現淨利潤137.35億元,略有下滑0.69%;若統計剔除恆大淘寶和萬達體育,30家公司實現淨利潤177.94億元,同比增長11%。

而同期,滬市主板公司實現營收增長9%,淨利潤增長9%;深市公司實現營收增長10.2%,淨利潤增長3.4%。

在32家體育公司裡,有21家公司實現營收正增長,佔比65.63%;15家公司實現營收和淨利潤的雙增長。

就體量而言,安踏體育、滔博、申洲國際、李寧、波司登等5家公司進入「百億俱樂部」,共計營收1163.43億元,營收佔比為65.89%,實現淨利潤154.44億元,淨利潤佔比為112.44%,明顯呈現「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

其中,安踏體育(339.28億元)、滔博(336.9億元)、申洲國際(226.65億元)穩坐體育上市公司營收榜三強位置,李寧(138.7億元)、波司登(121.9億元)緊隨其後,特步國際、萬達體育、華米科技、西王食品、361度位列營收榜前十。

就淨利潤排名來看,2-3名排序略有變化。安踏體育(53.44億元)繼續位居體育上市公司淨利潤榜首;申洲國際憑藉50.95億元的淨利潤大幅甩開滔博,位列第二;滔博(23.03億元)則退居第三;李寧(14.99億元)和波司登(12.03億元)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非凡中國2019年營業收入只有5.7億元,營收排名靠後,主業雖不振,但通過出售李寧公司股票而獲利8億元,最終以7.6億元的淨利潤飆升至第六;特步國際、華米科技、361度、比音勒芬分別位列七至十位。

值得一提的是,「百億俱樂部」成員均在港股上市。如果將他們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放在A股比較,也是妥妥的優質藍籌。

位列榜首的安踏體育,在滬深3700家公司裡營收和淨利潤兩項關鍵指標分別能排到第243和99名,與食品賽道龍頭企業海天味業、創新藥龍頭恆瑞醫藥不分伯仲。

安踏孵化十年的FILA品牌在2019年貢獻營收147.7億元,同比增長73.9%,安踏主品牌營收為174.49億元,同比增長21.8%;兩者之間差距愈來愈小,FILA已經成為安踏體育的新增長引擎。

運動鞋服企業優勢難撼,後來者勢頭正盛

從產業結構來看,14家運動鞋服類企業仍是體育上市公司的主力軍,共計實現營收1396億元,營收佔比79.08%,實現淨利潤167.57億元,盈利佔比122%。

安踏體育、申洲國際、滔博和李寧、波司登等五家運動鞋服類企業佔據體育上市公司多個榜單前五,這也充分說明國內運動鞋服行業壁壘加深且不斷強化,差異化競爭格局下當前高景氣度有望維持。

特步國際、361度、比音勒芬和健盛集團保持營收與淨利潤雙增長。361度、比音勒芬和健盛集團淨利潤增速分別達到42.39%、39.13%、32.39%,超過行業龍頭安踏體育的30.25%。

以戶外鞋服起家的探路者在2019年轉讓了易遊天下和綠野國旅的股權,放棄旅行服務業務「聚焦主業」,營收雖然負增長,但淨利潤達到1.13億元;主營業務為戶外用品和鞋服的牧高笛,營收和淨利潤雙雙負增長,但維持住盈利正值;只有三夫戶外和貴人鳥出現營收與淨利潤雙降並虧損,貴人鳥2019年巨虧10.18億元,因為連續三年虧損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相較安踏體育等上市已久的傳統運動鞋服企業,春風動力和華米科技這兩家分別在2017年和2018年新鮮上市的「後來者」,業績增長突出。

春風動力主營業務為動力運動裝備,全地形車和運動摩託車,去年營收增長27.4%,達32.4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50.57%,為1.81億元。

近幾年來,智能可穿戴與體育產業高度融合,消費者對於智能運動手錶的購買熱情愈發高漲。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華米科技通過自研晶片和生產智能運動手錶,2019年創造營收58億元,同比增長58.12%,淨利潤5.75億元,增幅達69.15%。

兩家自行車上市公司上海鳳凰和信隆健康,攜手從共享單車泡沫中走了出來。伴隨興起的國人騎行熱,上海鳳凰2019年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9.75億元、0.27億元,增速為28.02%、33.39%;信隆健康2019年營收為19.67億元,增長30.87%,淨利潤0.42億元,同比增長283.87%。

商譽仍在減值,風險有待出清

在2018年,體育上市公司中出現巨額虧損的情況,多數是因為有大量計提商譽減值,探路者甚至因此2017年度、2018年度連續兩年業績虧損。

到了2019年,這種情況仍在延續。

計提最大的當屬萬達體育,產生了2.5億歐元(約20億元人民幣)的商譽減值,主要來自2015年以總價約9億美元收購的世界鐵人集團。這直接導致了萬達體育淨利潤由盈轉虧,全年巨虧2.7億歐元(約21.2億元)。

其次是西王食品,2016年耗資7.3億美元收購了加拿大運動保健品公司Kerr100%的股份,但因為去年運動營養板塊境外部分業績未及預期,營收減少2.02%,為57.27億元,於是商譽計提15億元。2018年西王食品淨利潤4.69億元,2019年則因為商譽資產減值,淨利潤大幅下滑-260.52%,虧損達7.52億元。

貴人鳥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對控股子公司名鞋庫計提了0.76億元的商譽;三夫戶外2019年度財報淨利潤為負,稱主要受存貨跌價準備及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等影響。

特步國際則在2019年財報中首次確認了商譽。這源於去年公司宣布啟動多品牌戰略:與美國Wolverine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在大中華區經營Saucony(索康尼)和Merrell(邁樂)品牌;同年8月,又完成了對瑞士運動品牌K-Swiss(蓋世威)和法國運動品牌Palladium(帕拉丁)的收購。也因此,特步國際的商譽增至8.3億元。

而剛剛再次更名的當代文體,過去數年多次收併購,帳面上躺著33億元滾滾商譽「天雷」,卻硬扛著不願大幅計提。上交所6月10日發函質疑:新愛體育虧損6.64億元,漢為體育虧損6054.84萬元,為什麼不做資產減值?

幾項關鍵數據可以解釋當代文體不願推動減持:業績出現雙降,營收17.82億元,同比減少33.21%,淨利潤1.05億元,同比減少40.9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淨虧損5.09億元,公司報告期主要依靠非經常損益盈利;截至6月12日,大股東們有共計2.32億股被質押。

這表明,一些玩資本遊戲的體育公司,其高估值難以繼續維持,市場仍在為前幾年體育產業的「資本熱」買單。風險有待持續出清。

雖然商譽減值會在短期內影響公司利潤,但當減值過後,才能反映公司真實價值。

現金流整體回暖,但「亞健康」群體趨向固化

公司的存在是要實現盈利,然而盈利又不僅僅是利潤表中披露的淨利潤,而是實實在在能夠在經營中產生現金流。

新華體育統計,32家體育上市公司2019年經營現金流淨額合計為269.68億元,2018年為196.4億元,同比增長37.31%,經營現金流整體回暖。

從規模上來看,安踏體育、滔博、申洲國際和李寧等四家上市公司經營現金流淨額超過30億元,屬於第一陣營。

如果經營性淨現金流大於淨利潤,甚至超過淨利潤的增長速度,通常是競爭力強的體現,表明公司可以通過佔用上下遊的現金來進行經營。

結合淨利潤增速來看,安踏體育、滔博、申洲國際、李寧、361度、春風動力、比音勒芬、信隆健康等8家上市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和淨利潤同步保持較高增長趨勢,說明公司主營業務發展良好,所披露的淨利潤質量可靠,屬於優質增長型。

特步國際、星輝娛樂、健盛集團、金陵體育、上海鳳凰、探路者等6家公司淨利潤和經營現金流保持同步增長,屬於穩健增長型。

營收端和淨利潤端表現出色的華米科技,卻在經營現金流上有失水準,2019年同比下滑-39.51%,減少了2.8億元,說明公司可能採取了比較激進的銷售賒銷行為,而這種情況通常匹配的是應收帳款或存貨大幅度的增長:2019年華米科技應收帳款增長220.64%,達1.89億元,存貨增長84.43%,為8.94億元。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波司登身上:2019年經營現金流12.33億元,同比減少18.29%。財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波司登存貨為27.3億元,同比增長41.2%。其中,製成品存貨為22.6億元,同比增長約61.4%。此外,波司登存貨周轉天數上升至155天,較上年的129天增加28天。

同時,2019體育上市公司現金流排行榜顯示,恆大淘寶、貴人鳥、中體產業、萊茵體育、智美體育和三夫戶外等6家公司現金流淨額為負值。反映相關公司處於「亞健康」狀態,自身造血能力出現了問題。

恆大淘寶頭頂馬雲和許家印光環,國內資本市場名副其實的「足球第一股」,但2019年現金流淨額為-22.2億元,同比繼續下滑40.21%。雖然公司2019年門票和廣告業務帶動營收增長29.85%,達到7.83億元,但球員薪酬及轉會費用居高不下,使得淨利潤虧損-19.43億元,也累及現金流表現不佳。

而在2020年上半年,包括中超球隊天津天海在內的14支職業聯賽球隊宣布解散退出足壇,拉響了「金元足球」的警報。

受「遞國旗」和「拽停選手」等事件影響,智美體育付出了傷筋動骨的代價,失去了一手打造的「奔跑中國」馬拉松運營權,2019年營收銳減65.09%,現金流則驟減157.8%,為-0.56億元。

2019年3月,高繼勝家族將萊茵體育控股權轉讓給成都體投集團後,公司戰略聚焦似乎全無,最直觀的反映就是營收跌幅高達八成,靠著最後時刻甩賣資產才扭虧為盈,而經營現金流從2018年的4.64億元重挫119%,為-0.88億元。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仍在持續。對於體育上市公司而言,穩定充沛的現金流直接關乎到公司生存和戰略目標的實現。經營虧損不一定會讓公司倒下,但現金流斷裂卻會導致業績優秀的企業轟然崩坍。擁有健康的現金流,才能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製圖:崔書浩、王劍冰

相關焦點

  • 體育上市公司2019年報觀察①:32家公司營收1766億元,現金流正在...
    體育上市公司2019年報觀察①:32家公司營收1766億元,現金流正在回暖、商譽有待出清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原本印滿賽事的2020體育日曆陷入停滯,也暫時抑制了日常體育用品消費。
  • 體育上市企業有怎樣的成績單?
    而在資本市場上,綜合來看32家在A股、新三板、港股、美股上市的企業,在經歷了2019的甜蜜和2020年初的困頓之後,也有不同的晴雨表現。從新華體育獨家發布《體育上市公司發展力排行榜》來看,分別分析了營收、淨利潤、現金流淨額、研發投入、研發強度、淨資產收益率和市值漲幅等維度之後,可以幫助大家對未來有更為清晰的認識和判斷。
  • 我們分析了25份影視公司2019財報上:現金流回血,st公司轉型實業
    在這過去的2019年,上市影視公司發生了什麼?娛樂資本論梳理了A股25家上市影視公司2019財報,想要看看藏著怎樣的資本故事。2019年,公司的經營兩級分化依舊明顯,最高盈利和虧損之間相差62億,和上年相差57億相比略有增加。
  • 顧家家居2019年報體檢:公司核心利潤增速已降到個位數
    公司現金收入比優秀(其中黃色字體部分分別為五年均值和三年均值,下同)公司營收近四年複合增速高達32%,成長性很好。公司毛利率和淨利率在逐年下降,淨資產收益率近三年保持穩定,具體如下:小結:顧家家居的市值在A股上市家居公司中僅次於歐派家居,位列第二,兩家公司近五年營收和淨利潤都增長迅猛,且比較均衡。
  • 12家女裝上市公司2017半年報:11家營收上漲 淨利潤兩極分化
    近日,太平鳥(需求面積:200-500平方米)、歌力思、拉夏貝爾、安正時尚、日播時尚等12家女裝上市公司或以女裝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均發布了2017年中期業績。據贏商網統計,這12家企業上半年營收共168.95億,淨利潤12.13億。其中,11家企業營收上漲,女裝行業一改低迷局面正在回暖,同時淨利潤呈兩極化趨勢,行業進一步分化。
  • 上市公司觀察:安踏集團2019年收益近340億、增長超40%
    人民網北京3月25日電 (張玫)近日,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020.HK;及其附屬公司統稱「安踏集團」)發布2019年集團業績公告。年報顯示,2019年安踏集團全年收益達到近34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過40%,連續6年保持高速增長,位居全行業前列。
  • 海螺集團兩家上市公司交「成績單」:基建提振 海螺水泥、海螺型材...
    財聯社(合肥,記者 劉夢然)訊,年報披露季開啟以來,國資控股企業的財報「成績單」受關注。近日,安徽省重點國企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海螺集團」)下屬兩家A股上市公司完成年報披露。從財務數據來看,海螺水泥(600585.SH)和海螺型材(000619.SZ)在營收和淨利潤上雙雙實現增長。
  • 券商板塊27家上市公司發布2019年年報業績全線增長
    4月,A股上市公司步入年報密集披露期,券商板塊的業績從側面反映了股市一段時間行情強弱程度,去年A股從2440點至3288點的強勢上漲行情,造就了券商的業績大漲。數據顯示,截至4月2日,券商概念股已有27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19年年報業績,全部實現盈利。
  • 國產體育品牌交出亮麗年報——營收增長 亮點紛呈 應對挑戰有信心
    國產體育品牌交出亮麗年報——營收增長 亮點紛呈 應對挑戰有信心 發布時間:2020-03-26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王世讓
  • 上市公司2019年業績披露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表現如何?
    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3月16日,188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業績(116家發布年報,1771家發布業績快報),接近上市公司數量的一半。1887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1.14萬億元,同比增長15%;合計實現淨利潤1.13萬億元,同比增長19.41%。
  • 多家服飾類上市公司業績回暖:雅戈爾、報喜鳥三季度均「報喜」
    半年報中深受疫情影響拖累業績的服飾類上市公司,在下半年逐步回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日不少服飾類上市公司三季報發布,報喜鳥(002154,SZ;昨日收盤價3.59元)10月27日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約2.41億元,同比增長47.38%。
  • 多家服飾類上市公司「逢冬回暖」:三季報報喜鳥、雅戈爾等淨利均大漲
    半年報中深受疫情影響拖累業績的服飾類上市公司,在下半年似乎逐步開始回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日不少服飾類上市公司三季報發布,報喜鳥(002154,SZ)10月27日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約22.60億元,同比增長4.22%;淨利潤約2.41億元,同比增長47.38%。
  • 上市券商2019年報戰績出爐 淨利暴增王、最牛子公司曝光
    2019年年報全部披露完畢。2019年,證券市場行情回暖,交投活躍,股債市場主要指數均有所上漲。至此,證券行業業績同比大幅增長,資產規模穩步擴張。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這37家上市券商2019年共實現營業收入3812.05億元,實現淨利潤1016.59億元;37家上市券商累計實現的淨利潤就佔133家證券公司盈利總和的82.62%,頭部效應凸顯,強者恆強趨勢延續。
  • 16家衍生品/玩具公司2019年度業績:大部分公司實現增長
    隨著年報季的結束,一些上市/掛牌的衍生品公司年報也陸續出爐,不過今年因為疫情,許多公司的年報都有推遲。這次,三文娛統計了已經公布的16家公司的年報。2019年是衍生品的破圈之年,大部分公司都實現了增長今年情況比往年稍好,16家公司裡有10家都實現了營收同比增長,12家實現淨利潤(以下如無特殊說明,均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期內出現虧損的企業只有5家。營收增幅最大的是摩點。
  • 中信建投經營現金流367億增逾7倍 全年保薦承銷10家科創板公司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記者 徐佳隨著去年以來市場行情回暖,頭部券商的業績優勢也更加突出。上周,海通證券(600837.SH)、中信建投(601066.SH)等多家上市券商紛紛披露年報。其中,海通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44.2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95.23億元,同比增長44.87%、82.75%。中信建投則分別實現營收和淨利潤136.93億元、55.02億元,同比增長25.54%、78.1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更是達到366.9億元,同比暴增714.77%。
  • 2019年38家快消品上市公司營銷預算Top排名:總計近8000億人民幣|...
    此外,年報亦透露,中國目前為保樂力加的第二大銷售市場。18伊利伊利2019年報暫未公布,Morketing Research根據2018年及2019年已公開數據預測伊利2019年的廣告及營銷支出為117.6億-120.62億。2019年前三季度伊利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86.77億元,同比增加11.98%。
  • 2019年38家快消品上市公司營銷花費Top排名:總計近8000億人民幣
    30安踏體育安踏體育2019年營銷費用為35.96億元人民幣。財報顯示,2019年安踏體育營收增長40.8%至339.3億元人民幣, 連續兩年增速超過40%;營業利潤增長52.5%至86.9億,其中安踏主品牌營業利潤為46.8億元,增長26.2%;斐樂FILA品牌營業利潤達40.2億元,增長87.1%;公司淨利潤創新高為人民幣53.4億元,增長30.3%,連續三年增長30%以上。
  • 小文具,大作為——晨光文具2019年報點評
    來源:雪球之前寫過恆瑞、海天及珀萊雅的年報點評,今天我再來寫一寫我的另一支持倉股——晨光文具晨光文具今晚發布了2019年年報,先看一下幾個關鍵指標2019年晨光文具營收達111.41億,同比增長30.53%,歸母淨利達到了10.6億,同比增長31.39%
  • 54家國內主要百貨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收排行榜
    《聯商網》選取了國內54家百貨上市公司的2018年上半年財報,根據財報,上半年54家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492.91億元,合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0.40億元。綜合整體來看,54家百貨上市公司營收上漲的有35家,淨利上漲的有31家,其中營收淨利全部上漲的有22家,營收淨利雙線下降的有10家。
  • 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下)
    此外,4家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還呈現以下特徵:1、偉星新材的帳上現金非常充裕,2017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的貨幣資金為14.3億、10.1億和13.4億,是總資產佔比最大的科目,而且2018年用於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達6.69億,2、中國聯塑的情況類似,帳上現金充裕,2017年至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