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分析了25份影視公司2019財報上:現金流回血,st公司轉型實業

2020-12-18 娛樂資本論

作者/劉景慕

對於影視公司來說,2019年可真是太難了。

和2018年相比,被st(退市風險)的公司由兩家增至4家,有的公司繼續惡化,有的公司由巔峰瞬間跌至谷底。不過,依舊有公司,靠著多條腿走路,不但平穩度過又一年的對賭業績,現金流也依然穩健。

在這過去的2019年,上市影視公司發生了什麼?娛樂資本論梳理了A股25家上市影視公司2019財報,想要看看藏著怎樣的資本故事。

2019年,公司的經營兩級分化依舊明顯,最高盈利和虧損之間相差62億,和上年相差57億相比略有增加。在2019年,完美世界、芒果超媒和中國電影居前三甲,淨利分別為15.02億、11.56億、10.61億;最高虧損則「花落」兩位「老大哥」和一個「爆款製造機」——萬達電影、華誼兄弟和北京文化,分別虧損47.28億、39.6億、23.05億。

很明顯感覺到,影視行業的「大洗牌」,仍在繼續。無論曾經名頭如何,依然要拿業績說話。

綜合25家公司的財報,我們發現,若想收穫一家基本面不錯的公司:

首先,請適當收縮業務,以保證現金流的穩定;

第二,比起大批量生產影視項目,注重項目質量和政策風向更加重要,減少計提壞帳的可能性;

第三,懂得及時止損,當業務遇到嚴重經營問題,選擇轉型,或許會有另一番景象。

近50%公司虧損,現金流卻普遍向好,慘澹之中仍有希望

這25家A股影視公司中,13家淨利潤虧損,8家仍盈利卻淨利下降,4家實現淨利潤同比上漲。在這些盈利的公司中,既有始終保持A班位置的芒果超媒、完美世界,也有憑藉《哪吒》等影視作品一波回血的光線傳媒、鹹魚大翻身的華錄百納等。

在財報中,小娛發現了這樣三個現象:

商譽仍在減值,現金流卻逐漸回暖。

在2018年,影視上市公司中,出現巨額虧損的情況,多數因為有大量計提商譽減值。到了2019年,這種情況仍在持續。據統計,商譽金額所有減值的公司有12家,有一家公司甚至將商譽減至零。其他公司的商譽無變化。

這表明了,影視公司的高估值無法再維持,市場仍在為前幾年影視的「資本熱」買單。風險在持續出清。

雖然商譽的減值會在短期內影響公司利潤,但當減值過後,才能夠體現公司真實價值。畢竟,評判一家影視公司真正優劣,在於其經營管理策略,以及是否具有產出優質項目的能力。

不過,從現金流肖像來看,2019年的總體情況,要好過2018年。在2018年,在光線傳媒、慈文傳媒,包括芒果超媒等11家公司中,其經營活動流量淨額均為虧損狀態;而這些公司到了2019年,已有9家的經營活動流量淨額扭虧為盈。總的來看,2019年,有19家影視公司,其經營活動現金流為正,其中不乏爆過雷的唐德影視,以及曾巨額虧損的慈文傳媒。

這說明了,在主營業務上,這些公司在經營性業務上可以盈利,項目也獲得了大量且積極的回款,並不再僅僅依靠理財、變賣資產,或者募資等方式獲利。

但是,仍有超過三分之一公司的現金流依然堪憂。雖然主營業務的經營狀況得到改善,帳面上的錢卻並不多,現金及等價物為負。說明這些影視公司依然處於過分擴張,並且不停償還借款的情況中。

質押風險並未減輕。

在影視股持續下跌的大環境下,控股股東的高比例質押,會使平倉、爆倉風險被無限放大。2019年10月,滬深交易所對質押風險以50%和80%進行分層信披制度,細化風險揭示和防控措施,並引入第三方核查機制。

在這樣的環境下,A股市場整體質押餘額已有所下降。影視股的質押率也有小幅下降。但除了華錄百納從100%股權凍結下降至70.8%、新文化從70%降至40.9%外,其餘質押率並無明顯變化,反而華策由2018年的44%的股權質押率,上升至60.5%。

這說明了,股東償還債務的能力依然普遍較弱,並尚未對增量業務的開展保持審慎心態。影視市場仍未完全回歸理性。

一家退市,st增加,出清還在繼續。

連續暴雷的印記傳媒,於2019年10月宣布退市。這是第四家因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跌破面值(1元)而被退市的股票,也是A股首家影視面值退市公司。此外,「st」家族新添驊威文化(已改名鼎龍文化),當代東方、中南文化依舊處於被退市邊緣。

但是,儘管鼎龍文化已被st,但其卻在積極向鈦礦業轉型,並在該業務上獲得了已經營收。審時度勢適時轉型,或許也是個選擇。

這樣看來,業務能力欠缺、生產作品能力有限的公司被淘汰的速度將會越來越快,泡沫持續被擠出。看起來一片蕭條,但長遠來看,此時才是考驗一家公司永續能力的時候。當「毒」排盡,推動低效產能的儘快出清,才會讓過分擴張的影視公司回到健康的經營狀態。

拍網大、開MCN、回歸製造業,對衝風險的一百種方式

在影視行業慘澹經營下,不少公司打起新開業務線的主意。短視頻、網絡電影、遊戲等,成了這些影視公司的熱門新產業;另一邊,一些原本由製造業轉型而來的影視公司,又在計劃著回到老本行。

華誼兄弟:MCN不是救命稻草,定增才是

連續兩年虧損的華誼兄弟,儘管在2019年,淨利潤虧損39億,同比下降262.32%,但在2020年一季報中也表示,已開始布局線上短視頻及MCN業務,進軍短視頻平臺。此外,財報表示,公司參投的英雄互娛遊戲公司,也在報告期內確認了相應收益。

但是,從現金流上看,華誼兄弟在經營上的危機愈發明顯。在2018年,尚可以通過主營業務來獲得營收,同時兼顧投資和分紅,然而到了2019年,華誼兄弟的經營活動淨額同比減少84.48%,現金及等價物淨額直接虧損16億。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活動淨額有所增長。

這說明,主營業務收入已無法覆蓋成本,公司開始依靠變賣資產過活。財報顯示,2019年,華誼已賣出3家子公司部分股權,共作價6.3億左右,並先後以8部影片的應收帳款作為質押,向銀行申請了9.5億授信貸款。

華誼的第二大主營業務——實景娛樂,也並不賺錢。2019年,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版塊營收3467萬元,同比下降76.81%。

再加上在2019年新增的20億短期借款,貨幣資金餘額卻只有5.54億元,完全無法覆蓋一年內的負債。遊戲和短視頻這股風,根本救不了華誼,頂多就是戰略投資。華誼需要的,還是實實在的大量現金流作為支撐。比如通過阿里、騰訊、陽光人壽等王牌「兄弟團」定增的23億。

萬達電影:43億建影院,籤李小璐做網紅,都是一次豪賭

主意打到MCN身上的,不止華誼一家。2020年2月,萬達宣布,將與願景娛樂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印特瑪特,孵化頭部網絡紅人,內容將涵蓋短視頻、電商、直播、廣告、遊戲五大業務版塊。據了解,李小璐就是該機構的獨家籤約藝人。

除了短視頻業務外,由於2019年萬達的廣告收入同比下降22.05%,萬達也將效仿分眾傳媒,在萬達商圈設立梯媒廣告。

作為另一位「老大哥」,萬達電影在2019年實現營收154.35億元,淨利潤虧損47億元,同比減少324.87%。其實,虧損的原因,主要由於公司計提了商譽減值準備,為59.09億元。實際上扣除商譽,萬達的淨利潤還是盈利了11.41億元。

從現金流來看,經營活動流量淨額同比下降13.56%,但現金及等價物淨額卻增長了122.76%,為2.75億。初步看來在經營、投資的成本上得到了控制,並收縮了投資規模。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萬達已經連續兩年,沒有給股東分紅了。

但是不要忘了,2019年萬達電影最大的任務,就是在重組以後,萬達影視完成相應業績承諾。然而財報顯示,萬達影視在2019年實現業績3.01億元,並未完成8.88億的業績承諾。對於地獄開局的2020年,10.69億元的業績或許更難完成。這樣算下來,承擔全部補償責任的萬達投資,或將賠償萬達電影超過14億元。

不知道這家新銳MCN印特瑪特,會不會給萬達電影完成2020年的業績承諾增添一點希望。而萬達在4月發布的,用於新建影院的43億定增預案,或許也是一次抄底豪賭。

華策影視:積極擁抱網絡電影,小紅唇計提減值準備1.7億元

2019年的華策影視,以「走量」取勝,且明顯增加了網絡電影的比重。小娛粗略算了一下,在2019年開機、後期的影視內容共30部,已播出34部。其中上映的網絡電影5部,另有8部在後期製作中。此外,在2020年的上映及開機計劃中,網絡電影有16部,是院線電影的一倍。在所有影視上市公司中,華策主投或參投的的網絡電影數量,是最多的。

2019年的眾多項目,讓前期投入過多,這也是淨利潤虧損14.67億元的主要原因。23.6億的應收帳款和21.3億的存貨,應該大部分都壓在了影視項目上。而網絡電影回款快、回報率高的特點,卻可以為公司減輕一部分現金流負擔。實際上,除華策外,慈文、華誼、光線等公司,均加大了投資、製作網絡電影的比重。

加重高投資回報率業務線的同時,華策也加速了經營不善業務的出清。華策曾4個億投資的視頻電商平臺小紅唇,由於2019下半年的業務轉型,公司對其進行了減值測試,投資計提減值準備1.7億元。

在財報現金流量表中,2018年,公司無論是投資還是募資活動,都處於收縮狀態,沒有過大的支出。到了2019年,放開了投資活動和股東分紅,並償還了一部分短期借款。

財報顯示,報告期內,華策花了1.4億,在浙江購置了非流動資產,用來解決辦公需求和未來經營發展需要。看起來,公司仍有餘力繼續擴張,資金仍較為雄厚,對於未來發展也比較樂觀。在2020年一季度,華策影視也是疫情之下少有可以達到盈利的公司。季報表示,盈利的原因,主要由於報告期內有電影、電視劇確認收入,如《拾光裡的我們》《完美關係》《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以及藝人經紀、遊戲授權、廣告等衍生業務。

驊威文化、鹿港文化:實業你好,影視再見

影視行業的蕭條,也加速不少上市公司的逃離。從財報中的信息可知,一些上市公司正在轉移主營業務重心,收縮影視業務,以期轉型至實業。

由於實際控制人變更,而改名為鼎龍文化的驊威文化,由於已經連續虧損兩年,而在2019年被加上了st,存在退市風險。

財報顯示,2019年淨利潤虧損8.3億,主要由於遊戲、影視業務虧損,以及計提了第一波、夢幻星生園等影視娛樂分公司的商譽減值所致。財報顯示,鼎龍文化將公司5.3億的商譽全部計提減值。目前公司商譽價值為零。

影視業務很慘澹,但對製造業公司的收購和建設卻如火如荼進行著。2019年,鼎龍文化在醫療、旅遊等領域新設了三家子公司,另外增資5.4億元,對雲南中鈦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投資,持股比例為51%。

資料顯示,雲南省鈦礦資源豐富,預計未來十年,國內氯化法鈦白粉年產將達到150-200萬噸,屆時對鈦礦的需求將大量增加。

在鼎龍文化的主營業務表中可以見到,商品貿易的佔比已經超過了文化教育與娛樂業,達到65.43%。

無獨有偶,以紡織業起家的鹿港文化,在被影視資本市場狠狠上了一課之後,決定回歸到紡織業了。在財報中,鹿港文化對於淨利潤虧損9.66億元的解釋,是影視板塊的三家子公司天意影視、世紀長龍以及互聯影視共計虧損6.63億元所致。

其中部分影視項目出現了逾期拍攝或發行延期的情況,讓公司盈利能力急劇下降,應收未能及時收回。此外,公司對天意影視、世紀長龍分別進行完全計提商譽減值共3.4億元,目前這兩家公司商譽價值為零。

這一切似乎都在為鹿港文化專注紡織業,收縮影視業務做著準備。年報中,鹿港文化表示,公司在2020年將回歸紡織主業,收縮影視、酒店等業務,大幅度降低影視項目的投資。

帳面超有錢,他們為何成為「現金奶牛」?

現金奶牛,在二級市場中,指代那些經營情況佳,現金流良好的成熟型公司。蕭條的影視市場中,這樣的公司已經鮮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光線傳媒:中二拯救世界,哪吒拯救光線

2019年最火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莫屬。製作成本只有6000萬,卻撬動了50億票房。作為影片的出品方、發行方、主投方,光線傳媒成為最大的贏家。

2019年,光線總營收收入達到28.29億,同比大增89.7%,扣非淨利潤達8.6億,同比上升404.54%。看得出來,扣除了出售新麗帶來的非經常性損益,光線的經營性業績大幅增長。

在光線傳媒財報中,影視劇收入前五名的項目收入總額為23.15億,佔總收入81%,分別是《哪吒》《瘋狂的外星人》《聽雪樓》《千與千尋》和《天氣之子》。而《哪吒之魔童降世》若按照以光線投資比例70%來算,光線單在這部影片上的收益就有10-12億元。

收入的確認,也直接拉高了光線的現金流。2019期末,經營活動流量淨額達16.19億,同比增長439.92%。同時現金及等價物淨額也在6.4億。此外,光線傳媒2019期末長、短期借款均為零,商譽也無變化,帳面現金非常充裕,在經營上也趨於穩定。

在項目儲備上,光線預計2020上映的儲備影片有《姜子牙》《八佰》《妙先生》《蕎麥瘋長》等13部,預計製作的電影項目有《大魚海棠2》《鳳凰》《魁拔》《深海》等41部,其中《哪吒2》也在前期策劃中。光線多年苦心布局的動畫電影,看起來終於要迎來爆發期。

芒果超媒:不投資不分紅只賺錢,芒果在憋什麼大招

芒果超媒自上市A股以來,一直是「績優生」,無論市場如何變化,一直在盈利。作為公司重組上市以來第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芒果的2019年成績單很漂亮。

依靠OTT/IPTV牌照、眾多新媒體平臺渠道,以及業務線龐大,自有生態內即可成本相抵等優勢,讓芒果又一年保持了盈利。2019年總營收125億,淨利潤11.5億,同比增長33.59%。

通讀財報不難發現,在這25家上市公司中,芒果超媒也是帳面上現金最多的公司,現金及等價物淨額高達25.2億,同比增長338.02%。

其實,2019年芒果的現金流要比上年健康一些。儘管18年也在盈利,但帳面上只有投資活動現金為正。到2019年,在經營活動上也有了現金收入。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此高的現金儲備,背後其實是公司對於對外投資、募資的收縮,以及借款的減少,導致了投資和募資活動現金流出的大幅降低,才出現了經營活動、投資、募資活動現金淨額均為正的情況。

芒果超媒應收一項中,較期初增加16.5億元,財報中解釋稱,大幅增加主要來源於新媒體平臺運營和內容製作發行的收入。另外,在2019年,芒果超媒也並沒有重大股權併購事件,只是用5000萬投資了一家廣告公司。

綜合以上信息,普遍來說,可以有這兩種解釋:1、上市公司可能即將進行大規模內部業務擴張;2、資金將隨時轉做他用,甚至現金流是通過關聯交易而達成。

2019年,芒果超媒得到一筆19.8億元募資,這同時也是芒果現金流大幅增加的主要來源。根據財報,募資的主要用項,主要是針對快樂購電商平臺服務、呼叫中心擴建、信息技術系統平臺升級、交互系統、芒果TV雲存儲等新媒體平臺服務項目的建設。

這樣看來,真相或許只有一個:芒果超媒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內部業務投資。不過,也別忘了,當年芒果超媒借殼重組上市的四年業績承諾,2020年是最後一年了。儘管在在前三年,5家打包上市標的全部超額完成,但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能否完成業績,還是個未知數。

( 下期預告:變「賭徒」的北京文化,被前高管舉報後,還能順利等到下一個爆款嗎?唐德終於甩掉了《巴清傳》,可輕裝上陣。而疫情之下,那些上市院線公司,又該如何自救?想繼續聽財報裡的故事,請明天繼續關注娛樂資本論)

相關焦點

  • 影視財報2019(下):爆款救不了公司,但國資可以
    財報的故事,還沒講完。昨天說到,要想獲得一家基本面不錯的公司,需要適當收縮業務,保證現金流穩定;注重項目質量和政策風向,減少計提壞帳;懂得及時止損,業務遇到嚴重經營問題,及時轉舵。而今天要說到的幾家公司,正是踩了這些「坑」。
  • 北美影視公司2019財報分析:迪士尼稱雄,新「五大」格局已定型
    文|華誼兄弟研究院2020年第一季度逐漸進入尾聲,好萊塢各大影視公司2019年財報也相繼出爐。華誼兄弟研究院(ID:HBresearch)將根據各公司財報,一窺過去一年各家業務發展及成績。2019年北美電影市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來勢洶洶的流媒體「巨浪」未對院線電影造成明顯衝擊。
  • 體育上市公司2019年報觀察①:32家公司營收1766億元,現金流正在...
    新華體育匯集梳理了A股、港股、美股以及在新三板掛牌的英雄互娛、恆大淘寶,一共32家公司的2019年財報。通過大數據分析和科學計算,新華體育獨家發布《體育上市公司發展力排行榜》,分別從營收、淨利潤、現金流淨額、研發投入、研發強度、淨資產收益率和市值排行等維度,勾勒行業和公司背後的發展「畫像」。
  • 體育上市公司2019年報觀察:32家公司營收1766億,現金流正在回暖
    新華體育匯集梳理了A股、港股、美股以及在新三板掛牌的英雄互娛、恆大淘寶,一共32家公司的2019年財報。通過大數據分析和科學計算,新華體育獨家發布《體育上市公司發展力排行榜》,分別從營收、淨利潤、現金流淨額、研發投入、研發強度、淨資產收益率和市值排行等維度,勾勒行業和公司背後的發展「畫像」。
  • 25家動漫公司財報一覽:超三分之一靠補貼,近半依賴大客戶
    今天在微博上刷屏的某十二俠,又讓人感覺回到了雷鋒俠式的各地風起雲湧的動漫產業園時代。但這個現象也在冥冥之中展現了當下動漫行業的現實:依賴政府補貼。預言家遊報統計了25家動漫公司2019年的財報後發現,有9家動漫公司政府補助都超過了公司的淨利潤。
  • 25家動漫公司財報一覽:超三分之一靠補貼 近半依賴大客戶
    預言家遊報統計了25家動漫公司2019年的財報後發現,有9家動漫公司政府補助都超過了公司的淨利潤。如果政府在這一塊的補貼一旦退坡,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我們也從財報中看到了他們艱辛轉型的痕跡。要知道,去年可是有著《哪吒之魔童降世》這樣票房過50億的動畫電影,但動漫公司的日子依然不好過。
  • 為什麼完美世界成為受疫情影響最小的文娛公司?丨財報季
    作者/鄧穎翀手握遊戲和影視兩張王牌的完美世界,眼下成為文娛公司們豔羨的對象。昨日,完美世界發布2019年的財報及2020年第一季度報,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25.74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6.14元,同比上漲了26.41%。
  • 橫店影視第四季度扭虧,全年淨利仍下滑,院線公司拐點尚未出現
    另一方面,其帶來的供給側出清、整合速度加快,也給頭部院線公司帶來更進一步的機會。那麼,拐點何時出現? 3月12日晚,院線公司橫店影視發布2019年財報。報告期內,公司營收28.14億元,同增3.27%;歸母淨利潤為3.1億元,同比減少3.48%。
  • 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2020第二季度財報出爐,逐個分析
    從7月底到8月初,美國各大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了Q2季度的財報。 因為大多數好萊塢公司是在3月中下旬開始,才開始受到疫情嚴重波及的,因此4-6月的Q2季度,也可以說是受到影響最嚴重的階段。美國第二季度GDP跌幅也創造了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新低,對於六大娛樂巨頭來說,這三個月過的如何呢?
  • 又有A股公司被交易所公開譴責:*ST金鈺涉嫌財報造假
    12月5日,*ST金鈺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於12月4日收到證監會《湖北監管局關於對東方金鈺股份有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的決定》。其中表示:1、2019年定期報告披露不準確。公司在2019年半年報、三季報中確認了黃金製品銷售收入4.78億元。
  • 艾德證券財報提醒:樂享互動、福祿控股本周招股,甲骨文等公司將...
    美股財報日曆在這兩份財報日曆之中,艾德一站通對51Talk(COE)、Lululemon Athletica(LULU)和甲骨文(ORCL)這三隻個股進行梳理,做了財報前瞻,希望能給投資者們提供信息參考
  • 27億賣掉健身器材品牌 安踏瘦身回血
    這一次,安踏通過出售Precor快速「回血」,剝離非核心業務,聚焦鞋服類產品,拖累安踏業績的亞瑪芬體育能否迎來轉機?2019年,安踏體育聯合騰訊等組成投資者財團,以46億歐元的價格併購了亞瑪芬體育,成為中國服裝行業及體育用品產業歷史上最大的一筆收購,當時安踏持有亞瑪芬體育57.95%的股份。不過,在2019年底,安踏體育以折價的方式出售了亞瑪芬體育5.25%的股票權益。此次交易後,安踏體育持有亞瑪芬體育52.7%的股票權益。
  • ST人樂擬以4.64億元轉讓西安實業公司全部股權
    ST人樂(002336)(002336.SZ)發布公告,公司自身經營發展需要,為改善公司資產結構、促進公司可持續健康發展,公司擬轉讓全資子公司西安人人樂實業有限公司(簡稱「西安實業公司」)100%股權。
  • 27億賣掉健身器材品牌 安踏背負資金壓力瘦身回血
    這一次,安踏通過出售Precor快速「回血」,剝離非核心業務,聚焦鞋服類產品,拖累安踏業績的亞瑪芬體育能否迎來轉機?出售非核心資產根據協議,交易完成後,Precor資產將由買方Peloton Interactive,Inc.擁有100%權益,而Precor將不再為於上市規則項下安踏集團的附屬公司,且將不再為亞瑪芬體育的附屬公司。
  • 冰與火的一季度,遭重創的上市影視公司到底虧了多少錢?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影視公司的業務按下「暫停鍵」,全國影院票房幾乎歸零,大量劇組暫停工作,不少公司已經難以為繼。數據顯示,2020年初至今,有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或吊銷,是2019年全年註銷或吊銷數量的1.78倍。今年前兩個月,影院類企業新增不到8000家,與2019年同期相比,新增數量下滑25%。
  • 安踏27億賣掉健身器材品牌Precor 快速「回血」聚焦鞋服類產品
    這一次,安踏通過出售Precor快速「回血」,剝離非核心業務,聚焦鞋服類產品,拖累安踏業績的亞瑪芬體育能否迎來轉機?  出售非核心資產  根據協議,交易完成後,Precor資產將由買方Peloton Interactive,Inc.擁有100%權益,而Precor將不再為於上市規則項下安踏集團的附屬公司,且將不再為亞瑪芬體育的附屬公司。
  • 2019年度「最慘公司」:欠薪 撤資 退市與股價腰斬
    回看2018年至2019年小米財報,不難發現小米的收入增長從上市後就逐步放緩,從最高的131%增速降到27.2%,其主要原因來自於智慧型手機的收入減少。此外,與2018年相比,今年小米明顯降低了新款手機的發布頻率。無法解決的巨大庫存量重現了2015年的小米危機,甚至此次更加嚴重。2018年第四季度,其周轉天數達到了44天。
  • 依靠華佳彩回血 ST華映能否實現保殼摘帽?
    原標題:依靠華佳彩回血,ST華映能否實現保殼摘帽?   「目前華映科技的止血初步成功,也形成了造血功能。」
  • 如何定義一家成熟的SaaS公司?
    SaaS的快速迭代和近年來基於雲原生等產品特點,天然滿足客戶在開發和分析上的需求;IT投入隨數位化轉型逐漸提升,客戶希望降低試錯門檻和總成本可控:以前部署一套系統需要上百萬前置投入外加每年一定比例的服務費,現在只需要籤訂一到兩年的首期合同,每年投入隨即降低一個數量級。
  • 2015年江蘇聯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債券2020年跟蹤信用評級報告...
    五、財務分析 財務分析基礎說明 以下分析基於公司提供的經中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審計並出具標準無保 留意見的2018-2019年審計報告,報告均採用新會計準則編制。2020年下遊需求仍將小幅增長,或將進一步帶動公司收入 增加,但我們也關注到公司業務中關聯交易佔比較高,經營易受關聯方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