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華佳彩回血 ST華映能否實現保殼摘帽?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依靠華佳彩回血,ST華映能否實現保殼摘帽?


  「目前華映科技的止血初步成功,也形成了造血功能。」11月4日下午,華映科技集團董事長林俊對第一財經等媒體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華映科技旗下子公司華佳彩已經完成營業收入11.74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淨額為3.16億元,增長比較顯著。

  同日,ST華映(SZ 000536)發布公告稱,2020年11月3日公司收到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支付的股權轉讓人民幣約3.66億元。截至該公告日,公司已收到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及和格實業支付的相關股權轉讓款總計人民幣約24.36億元。

  華映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坐落於福建省福州市的面板顯示部件專業製造商,從事液晶顯示面板及其模組、蓋板玻璃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服務。自去年9月原大股東臺灣中華映管面臨破產重組後,華映科技深陷債務泥潭,核心業務停擺。福建省國資委旗下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解盤後,董事長林俊臨危受命,經過一系列資產的盤活和業務的重整後,形勢開始面臨好轉。

  林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華映科技花了大約一年半的時間,基本將包括資產、團隊、技術等進行了戰略轉移,一系列調整包括業務模式轉換、出售剝離無效資產、增強技術的投入與研發等。

  據了解,華映科技原先的模式是由集團承接原母公司臺灣中華映管的來料加工以及出口的業務模式,目前轉換為以主力子公司華佳彩的面板來帶動其模組銷售、「大面板+小模組」的發展戰略。

  林俊稱,面板帶動模組以增加營收、增加效益的業務模式,「基本上與國內其他的同業,包括京東方、天馬、華星光電等是一致的。」

  林俊表示,原臺灣中華映管對華映科技的欠款將近29億,目前正在訴訟當中。同時,從去年開始,華映科技剝離了一些無效資產,以增加公司的現金流,包括將華映吳江出售給吳江開發區,以及將其全資子公司華映光電通過關聯交易出售給集團第一大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目前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和努力,華映科技的行業格局已經從中華映管破產的事件中恢復過來。」

  ST華映三季度業績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約14.61億元,同比增長26.75%;淨利潤約5.86億元,同比增長139.28%;基本每股收益0.2120元,同比增長139.27%。

  林俊向第一財經等媒體透露,截至2020年上半年,儘管受疫情影響,但華佳彩面板的生產量及銷售收入同比快速增長,產能稼動率和產品良率都保持在90%,面板的完成銷售收入6.58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0.75億。

  據了解,華映科技採用的核心技術為IGZO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技術,該技術最早源於日本夏普公司。林俊稱,華佳彩的金屬氧化物技術基本上自主研發,他透露,目前華映科技每年大概在技術研發上投入的資金達到12%,自主的專利申報的已經有167項,其產品目前具有的高解析度,高幀率等特徵,同時對於觸控產品上而言具有窄邊框低功耗等優勢。

  今年以來,隨著三星、LG面板產業鏈轉移,LCD市場產能得到釋放。而疫情的到來也使得大、中、小尺寸的顯示器銷售需求量增大,華佳彩面臨新的機遇。

  此外,林俊指出,華佳彩開發的內嵌式觸控的技術,今年相關的產品銷售至華為、傳音控股、聯想,亞馬遜沃爾瑪等。

  然而,儘管華佳彩逐漸轉好、華映科技今年三季度報表亦扭虧為盈,但華映科技於前年及去年分別出現了49.66億元和25.87億元的淨利潤虧損,公司股票依然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林俊強調,「今年首要的任務是保殼摘帽。」

  據了解,如果華映科技2020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繼續為負值,根據深交所的有關規定,其股票將自2020年年度報告公告之日起暫停上市。

  對此,林俊表示,「對於今年的扭虧為盈我有較強烈的信心,但是否摘帽也要看今年年報。」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DF522)

相關焦點

  • *ST華映稱「初步止血」但每年仍面臨8億折舊費
    、淨利潤連續兩年虧損瀕臨退市邊緣,但目前正在慢慢回血。  其2020年三季報顯示,除了經營性回血,華映科技通過出售子公司,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達13.04億元,已經順利扭虧。林俊表示,公司目前基本上已經從中華映管破產的事件中恢復過來了。
  • 尋求自救的華映科技 現在怎麼樣了?
    ,以下簡稱華映科技)董事長林俊對中國財富網等媒體表示,截至2020年9月底,華映科技子公司華佳彩面板業務完成銷售收入11.74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截至2020年9月底,華佳彩面板業務完成銷售收入11.74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16億元。   至此,華映科技「止血」取得了初步成效,華佳彩已初步形成造血功能,也讓公司看到了未來持續經營發展的希望。
  • 「大面板+小模組」戰略顯成效 華映科技業績扭虧多款產品亮相高交會
    林俊介紹,面板行業目前主流技術分為三種:一是OLED的面板,三星是最主要的OLED面板製造商;國內目前還有兩種技術,一種是以天馬為代表的LTPS的低溫多晶矽技術,另外就是華映科技目前做的是金屬氧化物MOx技術。這三種的技術特點不一樣,目前華映在投華佳彩的這條線首先在六代線裡面,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因為同時可以做Asi和IGZO,就是華映科技現在MOx金屬氧化物的一條生產線。
  • *ST華映12月23日快速上漲
    以下是*ST華映在北京時間12月23日09:57分盤口異動快照:12月23日,*ST華映盤中快速上漲,5分鐘內漲幅超過2%,截至9點57分,報3.25元,成交
  • 渤海信託申請以質押股權抵債,國資接盤×ST華映
    8月11日晚間,*ST華映(000536.SZ)發布公告,近日,公司收到股東通知,寧德中院根據渤海信託提交的以物抵債書面申請做出相關執行裁定書,將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映百慕達」)持有的華映科技1.296億股股票作價1.91億元,交付渤海信託抵償債務。 公司股票用於抵債,信託受益權也轉眼變成了股權。
  • *ST恆康「真假保殼」透視:「救兵」另有所圖?深交所下函關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深度|*ST恆康「真假保殼」透視:「救兵」海王集團另有所圖? 深交所下函關注投了個寂寞?*ST恆康保殼倒計時中。還剩22天,*ST恆康要如何進行保殼,或許需要進入者海王集團再開動腦筋。12月8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海王集團擬通過受讓併購基金份額及免除罰息等方式,確保公司2020年實現盈利的約定是否構成對公司2020年度的業績預告;說明健康金控擬受讓兩支併購基金份額的具體安排及資金來源、受讓方是否具備履約能力等事項。
  • *ST公司「賣」字當先保殼難度加大
    ——賣股保殼。*ST恆立將出售資產「保殼」,作價2.33億元將全資子公司嶽陽恆通實業有限責任公司80%的股權,出售給長沙豐澤房地產諮詢有限公司。此次出售,將在*ST恆立的合併報表上形成收益金額1.7億元。  賣股權的保殼方式在A股並不鮮見。
  • *ST恆康「真假保殼」透視:海王集團另有所圖?深交所下函關注
    還剩22天,*ST恆康要如何進行保殼,或許需要進入者海王集團再開動腦筋。12月8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海王集團擬通過受讓併購基金份額及免除罰息等方式,確保公司2020年實現盈利的約定是否構成對公司2020年度的業績預告;說明健康金控擬受讓兩支併購基金份額的具體安排及資金來源、受讓方是否具備履約能力等事項。
  • *ST恆康「真假保殼」透視:「救兵」海王集團另有所圖? 深交所下函...
    還剩22天,*ST恆康要如何進行保殼,或許需要進入者海王集團再開動腦筋。   另有業內資深投資人士向21新健康記者指出,9000萬轉讓資金屬於非經常性損益,不能作為保殼資產。「市場上確實存在很多賣資產突擊保殼的,但從會計準則而言,非經常性損益不能計入淨利潤,很多成功(案例)是因為監管層沒有抽查到,若抽查到,情況屬實,就意味著保殼失敗,如此前的新都(退)。」
  • *ST華映(000536.SZ):控股股東擬變更為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
    公司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及其相關方收到福州中院《執行裁定書》[(2019)閩01執963號之二],將被執行人華映百慕達名下持有的華映科技股票1.53億股股份(佔華映科技總股本的5.53%)交付渤海信託抵償債務。作為信託受益人的公司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通過渤海信託計劃擁有華映科技1.53億股股份受益權。
  • 真假保殼?退市邊緣的*ST恆康現重大信批違規 「救兵」海王集團或是...
    另有業內資深投資人士向21新健康記者指出,9000萬轉讓資金屬於非經常性損益,不能作為保殼資產。「市場上確實存在很多賣資產突擊保殼的,但從會計準則而言,非經常性損益不能計入淨利潤,很多成功(案例)是因為監管層沒有抽查到,若抽查到,情況屬實,就意味著保殼失敗,如此前的新都(退)。」
  • 亞星化學資產負債率逾90% 出售資產「賣子」保殼
    」保殼】成功扭虧為盈後,濰坊亞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600319.SH)卻因環保問題被當地環保部門列為「紅標」重點監管。  在經歷兩年虧損之後,亞星化學於2016年度實現扭虧為盈,成功摘帽。不過,《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此次亞星化學雖然實現「摘帽」保殼,但其已連續9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負值,扭虧為盈的背後,主要是因為出售了部分子公司股權,以及收到1億元的政府補貼和接受了股東1.35億元的現金贈與。
  • 保殼十萬火急 *ST仰帆為何還鬧內鬥?
    保殼十萬火急,這家公司為何還鬧內鬥?吳正懿 商戰貴在鬥而不破。但個別深陷泥淖的上市公司,在保殼的關鍵時期核心股東居然還在互相掐架,讓六千多名中小投資者十分揪心。*ST仰帆9月11日公告顯示,關於向間接控股股東借款500萬元的議案雖獲董事會審議通過,但有兩名董事投下反對票,理由幾乎一致:借給上市公司錢可以,但不能收利息!
  • 保殼關鍵期*ST新海擬變實控人 董事長:不轉賣即退市
    原標題:保殼關鍵期*ST新海擬變更實控人 董事長張亦斌表示「不轉賣即退市」 來源:華夏時報網3月3日晚間,*ST新海(002089.SZ)發布公告(下稱「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馬玲芝與國都創業籤署了《股權轉讓框架協議》,馬玲芝女士與其一致行動人張亦斌擬將持有的公司3.43億股股份(佔馬玲芝與其一致行動人張亦斌先生持股的
  • *ST華映:召開公司2020年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的提示性公告
    *ST華映:召開公司2020年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的提示性公告 時間:2020年12月15日 20:51:04&nbsp中財網 原標題:*ST華映:關於召開公司2020年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的提示性公告
  • 重組路途坎坷 這家公司賣房「賣子」謀保殼
    重組一波三折的*ST亞星(600319),臨近年底仍在積極謀求保殼。11月29日,*ST亞星公布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報告,擬將其持有的亞星湖石75%股權對外出售,以此來減少公司虧損並提高公司經營能力。
  • *ST新海出售子公司保殼 董事長:海四達或上市、可作退出路徑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ST新海出售子公司保殼 董事長表示「投資公司海四達或獨立上市,可作公司退出路徑」記者 徐超 見習記者 王穎 無錫報導處於保殼關鍵期的*ST新海(002089.SZ),在兩次延期後,終於在6月8日晚間披露了2019年年報。
  • 我們分析了25份影視公司2019財報上:現金流回血,st公司轉型實業
    近50%公司虧損,現金流卻普遍向好,慘澹之中仍有希望這25家A股影視公司中,13家淨利潤虧損,8家仍盈利卻淨利下降,4家實現淨利潤同比上漲。在這些盈利的公司中,既有始終保持A班位置的芒果超媒、完美世界,也有憑藉《哪吒》等影視作品一波回血的光線傳媒、鹹魚大翻身的華錄百納等。
  • *ST金宇5月28日重組上會 「北控系」掌舵後迎來第二次保殼大考
    對*ST金宇來說,無論是原實控人成都金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宇控股),還是如今的「北控系」,近十年來掌舵上市公司最核心工作就是重組和保殼。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ST金宇最近一次成功保殼是2017年,「北控系」成功舉牌入主後,通過主導收購智臨電氣成功幫助*ST金宇實現保殼,但上市公司這筆交易卻不幸踩雷,後遺症諸多。3年之後,「北控系」再次主導重組,*ST金宇的命運又將何去何從?證券時報·e公司將持續跟蹤報導。
  • 安徽等19個省區市的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隨著四川全省貧困縣的清零,中國已有四川、寧夏、雲南、新疆、河北、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河南、湖南、海南、重慶、西藏、陝西、青海、湖北、江西、安徽等19個省區市的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寧夏11月16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第78次常務會議上,自治區政府正式批覆同意西吉縣退出貧困縣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