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成功的人背後,都有著辛酸的故事,我們只是看著他在檯面上的光鮮,而沒能看到他在舞臺下面的艱難。
一個成功的操盤手也是如此,通常經歷過虧損、痛苦、迷茫、爆倉、絕望,最後有所領悟,鳳凰涅槃,破繭重生。
像其他行業一樣,能成功的畢竟是其中的勤奮、執著、有悟性的人,大多人都是過來客。
任何行業都需要努力和堅持,才能成功,當然都講究在正確的道路上努力。
但是,交易更強調要在正確的道路上努力,因為其他行業如果方法是錯誤的,你最多也只是重新選擇新的行業,你失去的只是部分青春時間,你的本金仍在,收入仍在。
但是股市不同,一旦你的方法是錯誤的,你再努力,你失去的不僅是青春時間,而且是大量的金錢。
你努力學習抄底摸高,不斷地去努力,試圖經過自己的長期努力,能夠空在高位,多在低位,但是摸頂抄底從一開始或許就已經決定了你的失敗。
哪怕摸頂抄底成功99次,或許只要失誤一次就等於一切都結束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所以通過綜合分析才能更好的預測主力的動向,下面通過分析盤口語言讓你增加一種分析手段。
什麼是盤口語言?
簡單的說就是,主力操盤留下的痕跡。
盤口語言不是簡單的進出盤觀察,而是價量配合,分時主攻盤量能,下跌時的量能變化狀況等種種變化的綜合。
所以盤口細節,看,是可以的,但更要拋開這些東西去看,直接去切入本質,切入他們的成本,看看他們是否有出貨空間,很多問題就簡單了。
看趨勢,即密切關注大盤趨勢的變化
股市中非常重要的通道理論告訴我們,在大多數情況下,股價會沿著某一趨勢運行,直到政策面或者宏觀經濟面、企業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這一趨勢才會逐步改變。
通道理論認為,由於「慣性」作用的存在,趨勢的改變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就完成,所以,投資者在看盤時,可按照大盤的趨勢來進行交易。
當股票處於上升通道中,就繼續持有等待獲利,而一旦趨勢發生改變,就要及時改變交易策略。
看成交量
股諺雲「量在價先」、「天量天價,地量地價」,說的就是「成交量比成交價更重要」這個道理,因為成交量可以決定成交價及其後的股價走勢。
一般來說,在股價或指數上升的過程中,成交量應該有所放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維持其原有的走勢。
如果把股價或指數的上漲看作是列車行進速度的話,成交量就是列車的動力,股價或指數的上漲就好像是列車在走上坡路,沒有動力是萬萬不能的。
而下跌就好像是列車在走下坡路,不需太大的動力或根本不需動力,因為慣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此時成交量不再放大,增量資金不再入市,成交量也開始萎縮,就表明大部分資金開始逐漸出逃,股價或指數的下跌也在預料之中。
開盤價的形態
高開(有跳空缺口):
高開是指股價以高於前一日收盤價若干價位的開盤,在當日分時圖上形成了一個向上的跳空缺口。
強勢上攻的兩種形態:
「N」型走勢:即開盤後股價快速上衝後又快速回落,隨即又快速上衝,分時圖上呈現一個「N」字型走勢——說明開盤後股價遭遇拋壓,但隨即又被入盤託起,顯示多頭力道強大,當日看漲。
「W」型走勢:與「N」字型走勢類似——只是多了一次探底,在分時形態上形成一個「W」形走勢。
低開(有跳空缺口):
低開是指股價以低於前一日收盤價若干價位的開盤,在當日分時圖上形成了一個向下的跳空缺口。
洗盤上攻形態:
即低開後股價快速上衝到缺口附近,稍有回落後又快速上攻以回補缺口,分時圖上也呈現一個「N」字型或「W」走勢——說明低開是為了嚇出獲利盤和套牢盤。
當拋盤被入消化後股價開始回到紅盤區,顯示多頭力道強大,當日看漲。
低開後迅速回補缺口,並且集合競價往往是內外差不多,或者外盤大於內盤,這就說明是莊家自己在對倒開盤,是莊家的運作。
這種往往是洗盤的低開,短線投資見到低開就殺進去,當天就能賺百分之五以上甚至百分之十以上。
「盤口語言」進出口訣
1、高開低走W底,不破昨日收盤價,暴露了主力當天開市後早盤有意做盤的意圖。
2、低開高走上破昨天收盤價,主力刻意低開吸貨並修正技術指標,當天做盤意圖明顯。
3、早市走高后強勢橫盤整理,不理會大市漲跌,主力控盤能力強悍穩健,其後走高必然。
4、早盤沿均線爬波,經典走勢,其後在均線上強勢橫盤,為後市衝高蓄勢能量,尾市衝擊走高必然。
5、早盤三重底不破昨天收盤價,中盤上一臺階箱體整理,尾市衝擊漲停,教科書式的做盤典範。
6、底開高走後在昨日收盤價橫盤,讓昨天進場意志不堅定的跟風盤出局,換手充分後再上一臺階,操盤穩健,逐級推高。
炒股經驗之談:
《孫子兵法》說:「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先處在不可能被敵人打敗的位置,再等待敵人露出破綻被我打敗。
股市裡,真正的炒家從不追漲殺跌,他們總是埋伏在低位,而且是盤的低位,主力要麼走平,要麼抬轎,反正不可能走低。
而他要麼小賺,要麼大賺,反正不會虧損。
與此正好相反,大多數散戶朋友卻往往很勇敢地高位進入,輸贏的機率各佔50%,
一進去就靠祈禱過日子。
巴菲特夠厲害吧?進股票賺成世界第二首富。
有人嗤之以鼻,說老巴那是死悶不叫「炒」股,他沒有「炒」股票的技巧。
我想不明白,大智若愚不叫技巧,到底什麼才叫技巧?
真正的技巧就是沒有技巧昧追求所謂技巧很容易走火入魔,整天琢磨著十八般武藝樣樣學會,恨不得全天候作,結果是輕率進入,輕率拋出,積小虧成大虧,天天賠錢。
巴菲特在行情不好時寧願休息幾年,我們的大多數散戶朋友卻休息幾天都不捨得,爭分奪秒的,一天不下單就手癢。
難怪報紙上說,絕大部分股民在行情好時能賺一點錢,行情變壞就悉數歸公,還得搭上老本。
有幾個人能超脫到大盤好時穩賺把,行情壞時捂緊口袋呢?
碼字很辛苦,認同觀點的可以點讚,點讚支持一下,謝謝。
大家可以點擊頂部藍色關注兩個字,關注我,有問題也可以給我發消息,我每個交易日都會給大家分享股市解讀!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下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