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
不可恃寵生嬌
職場中,人們都想得到上司的賞識,成為上司的「寵臣」,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在這個「願望」沒有達成之前,人們渴望至極,但在達成之後,也要注意不要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恃寵生嬌。
在影視劇中,對於那些恃寵生嬌的封建朝臣,人們常稱之為「奸臣」;在現實生活中,對於那些恃寵生嬌的人,人們也常將其稱為得志小人。用的都是包含貶義的詞彙,可見人們對於恃寵生嬌者的厭惡。
在職場中同樣也是如此,對於恃寵生嬌的人,不僅同事反感,上司也同樣反感。
員工與上司之間,存在著職位上的差別,在很多人看來,他們常被視為「兩個不同陣營」的人。一個人如果恃寵生嬌,在同事面前表現出驕縱傲慢、目中無人的姿態,勢必會引起同事的反感。在同事們看來,這樣的人是「叛徒」、「走狗」、「對立陣線的人」。即使一家公司上下和氣,沒有員工、上司之間「不同陣營」的區別,但一個人恃寵生嬌所表現出驕縱,也是「違和」的,會招致其他同事的鄙棄。
在上司看來,他對一個人賞識,除了單純的讚許之外,更希望這個人能再接再厲,在工作上再創佳績,並不希望這個人恃寵生嬌,破壞同事之間的和諧氣氛。對於那些破壞工作氣氛、影響整體工作效率的人,上司是難以容忍的。
一個人想在職場中發展,要上有上司的指引、提攜,下有同事們的支持、鼓勵,如果恃寵生嬌,就會「上下皆失」,還談何發展?這樣的人即使能夠取得上司一時的賞識,但其短暫的成就也會像黑暗中的煙火一樣,只有短暫的絢爛,隨即只剩下無盡的黑暗。
可見,恃寵生嬌的行為是極其愚蠢的,會讓一個人將好事變壞,落得個人心盡失。
一些真正聰明的人,絕不會那麼做,他們得到上司的賞識,會常懷「兩顆心」:一顆是感恩之心,一顆是虛懷之心。
感恩之心,會讓他們倍加珍惜上司的賞識和同事們的幫助,並向他們回饋自己的恩情。這樣一來,他得到的不是人們的厭棄和嫉恨,而是人們的認可與接納。虛懷之心,會讓他們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們會因此而尊重他人,謙和地與他人相處。這不僅有利於建立融洽的工作氣氛,也能使他們獲得更多發展的機會。
楊曉曉在一家文化公司上班,與上司的關係一直不錯,尤其是她細膩、唯美的文字,總是讓上司讚不絕口。 有一次,楊曉曉加班加點,完成了一套關於小動物的兒童讀物,書中不僅分門別類介紹了多種小動物的具體情況,還用清新、純真的文字把科普內容表現得活潑動人。上司為此多次表揚了楊曉曉,楊曉曉也成了同事眼中的「紅人」。楊曉曉剛聽到上司的表揚時,十分開心,畢竟自己的努力與付出得到了認可,可後來她就不這麼想了。她認為,上司的多次表揚,雖然肯定了自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其他同事的努力。這不僅會激起其他同事的不滿,還容易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因此,她暗下決心,要儘量避免這種情況發展下去。一次開會的時候,上司又表揚了楊曉曉。楊曉曉不失時機地表達了對上司的感謝,並向上司說道:「我很感謝您的稱讚,但也希望您了解,我的成績是在同事們的幫助下取得的,他們的付出是不可忽視的!同時,我也有很多的不足,正在努力地學習,如果將來在工作上有什麼差錯,還希望您和同事們幫助我……」楊曉曉態度謙和、言辭誠懇,一席話說完,上司向她投去了讚許的目光,同事們也不約而同地一起為她鼓掌。
楊曉曉之所以能夠得到上司的賞識和同事們的支持,關鍵就在於她沒有恃寵生嬌,而是在必要的時候表現出了自己的謙和,懂得感恩,照顧了其他人的情緒。
課堂大總結:爭取上司的賞識,是每個職場人的權利,但切記不可恃寵生嬌。面對上司的賞識,要能沉住氣,表現出謙虛、感恩的姿態。這既是為自己留了一條後路,以免自己在「得寵」後遭遇危難;也是在拓展自己的境界和人脈,能幫助自己獲取更大的成功。
我想跟你分享喜樂,陪你成長,也希望你能見證我的成長。
專注於職場研究,用故事述說職場人生(請關注,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