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穿中國的郯廬斷裂帶,發生過最大地震,未來百年內會大地震嗎?

2020-12-23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郯廬斷裂帶是中國東部最長的一條北北東向的斷裂帶,這可以說是一條非常長壽的以剪切運動為主的深斷裂帶,近期仍然存在新的構造運動方式,它的不同分段中活動程度不一的一條超長地震活動帶。

為什麼會發生地震?有哪些類型的地震?

在介紹郯廬斷裂帶之前,先來科普下為什麼會地震以及有哪幾種類型的地震。

簡單的說地震就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震動,有很多中原因都會造成地震,比如各個板塊之間相互擠壓,或者板塊中間存在破裂或者斷裂帶,甚至也有人工誘發的地震,水庫蓄水或者地下核爆都能形成,但一般來說天然地震破壞力更為強大一些,根據這些類型的不同,地震可以分為:

1、構造型地震 2、火山地震

3、誘發地震 4、塌陷型地震

5、人工地震

其中構造型地震佔了所有地震的絕大部分,火山行地震的威力也不容小覷,其他類型形成一般都是有感甚至是無感地震,僅僅是地震儀可以感知。構造型地震地殼變動超過巖層承受極限導致錯位或者斷裂而引發的地震,它可能存在與板塊邊緣,也可以存在於板塊內部,一般引發構造地震的斷裂帶很長,所以它的影響面積很大,破壞性也可能很大。全球超過90%的地震都是構造型地震。

為什麼會引發構造地震?

大陸漂移是板塊運動,繼而引發構造地震的主要原因,整個地球直徑1.27萬千米,大約只有在表面以下不到100千米才是真正的巖層,再往下就是軟流層和熔融態的地幔,因為巖漿會在對流效應下運動與造陸效應(大洋地下的山脊就是運動造就的),會導致覆蓋在表面的地殼移動和錯動,繼而引發構造型地震。

板塊運動的能量來源

地震的威力怎麼來區分?

一般我們經常能聽到兩個名詞,一個是震級,一個是烈度,很多朋友都搞不清楚這兩個名詞,其實一句話就可以搞明白,震級是表示這次地震的總釋放能量大小,烈度在地面破壞力大小,簡單的說,我們將一顆地雷埋在一米深以下爆炸和100米深爆炸的區別。

震級是一樣的,但對地面破壞力就不一樣了,目前已知震源最深的地震是1934年6月29日發生於今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東邊的6.9級地震,震源深度達720千米,一般情況是震源越深,對地面破壞力越小,因此這種位於地幔層的地震,地地面沒有什麼破壞力,所以地震分類中有:淺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一般破壞力最大的是淺源地震,大部分淺源地震就只有數千米到十幾千米不等(深度70千米內的稱為淺源地震)。

烈度等級差異

關於郯廬斷裂帶以及歷史上發生哪些超級地震?

本文開頭簡介了郯廬斷裂帶很長,從南到北總共延伸了大約2400多公裡,共分為北段(黑龍江肇興—瀋陽),中段(瀋陽—宿遷)和南段(宿遷—廣濟),穿越中國東部不同地區,規模龐大,構造複雜,斷裂帶自三疊紀末期誕生以來,大大小小的地震不斷,最近記載的就有

公元前70年6月1日,山東諸城一帶發生7.3級地震;1668年7月28日,山東郯城發生8.5級大地震;1957年10月6日渤海中部發生7.5級地震;1969年7月15日,渤海中部發生7.4級地震;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發生7.3級地震;其中1668年7月28日(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19-21時)山東郯城的8.5級地震規模極大,震中位於山東省郯城、臨沭、莒縣一帶,震中烈度為12級(上文有介紹震級和烈度的差異),這破壞力史無前例,是我國大陸東部板塊內部一次最強烈的地震,地震釋放的能量超過唐山大地震的11倍,造成了極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山東郯城麥坡地震遺址

另一次著名的地震是遼寧海城7.3級地震,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暫時還是唯一)被預測的地震,發生於1975年2月4日北京時間19點36分,震中位於遼寧省海城縣,芮氏規模7.3級,震源深度16千米,由於提前進行預測並發布了短臨預報,儘管人員傷亡仍然慘重,但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郯廬斷裂帶地震有規律嗎?

地震的預測是一個全球性難題,到現在為止唯一一次就是上文所說的海城地震,曾經我們認為掌握了地震預測,但1976年的唐山地震狠狠的給了人類一記耳光,所以到現在為止,地震不可預測仍然是共識。

中國主要地震帶

郯廬斷裂帶在歷史上地震不斷,但也無法找出一點規律,比如時間重複上,還是地點重複上,都毫無規律可言,自1400年以來,郯廬斷裂帶為中心200千米範圍內,總共發生M7.0-7.9級地震5次,M6.0-6.9級地震11次,M8.5級地震1次,頻率以中段為最高,北段只發生過一次5.8級,南段相對水平比北段稍高。

郯廬斷裂帶附近的礦產

郯廬斷裂帶中段還有一個特徵,就是小規模地震很少,發生的都是大地震,因為郯廬斷裂帶的中段處在強烈擠壓併兼有右旋扭動的斷裂段上,正面遭受應力極大,容易積累大量能量,因此要麼不發生地震,一旦發生則是大地震或者超大地震。

儘管我們不能準確預測地震發生時間,但仍然可以根據斷裂帶的發育評估未來是否有可能會發生大地震,構造地震大都是地層斷裂,一次大地震能量釋放後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對於這種長期積累應力的斷裂帶,比如在海城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次大型或者超大型地震,它可能至少需要上千年的積累才有可能發生第二次。海城地震從1975年開始到1978年餘震徹底結束,未來可能會平安一段時間。

但這隻代表海城地區,比如唐山地區的長周期地震大約是300年,但也有打破規律的,就一般而言,這個區域下一次發生地震可能至少需要250年以後。但在未來何時會發生,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

相關焦點

  • 史上我國東部最大地震是在哪發生的?
    史上東部最大地震損失慘重在我國東部,有史以來發生過的最大地震是8.5級郯城大地震,震中就在山東省臨沭縣乾溝淵村,由於極震區波及到郯城、莒縣、臨沭一帶,地震的發生時間又是距離現在很久的1668年,所以對於當時具體的災情嚴重程度沒有一個準確的估量
  • 南平今日發生地震!福建有這三大地震斷裂帶
    被地震刷屏了對不對?有網友疑惑這是真的嗎?地震震級一共劃分為九級:●一般情況下小於3級的地震稱為弱震;●3級到4.5級的稱為有感地震;●4.5到6級稱為中強震;●6級以上的地震根據大小分別是強震、大地震和巨大地震。
  • 海原大地震100周年:中國地震科學工作由此肇始
    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12月16日是寧夏海原發生8.5級大地震100周年紀念日,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組織寧夏回族自治區地震局科普解讀稱,中國具有科學意義的地震工作即肇始於此次地震,並在此後的近百年中持續發展。1920年海原大地震災情情況。
  • 「白銀—海原大地震百年祭」登上《美國國家地理》
    磁窯古鎮南山屲山脊錯斷1920年12月16日,我國西北地區發生了舉世震驚的8.5級寰球大地震。從甘肅白銀到寧夏固原,237公裡的大地震斷裂帶,27萬多同胞不幸遇難,甘寧大地失聲痛哭。1920年大地震,哈思山南麓多處山脊和衝溝水平錯斷7米以上,窩子灘西最大錯位達11米,垂直錯斷最大2.5米。「搖路」由此得名。一百年前的12月16日晚八點五分,甘寧大地發生了8.5級寰球大震。巨震持續了十幾分鐘,極震區面積兩萬多平方公裡,斷裂帶從寧夏固原硝口村到甘肅景泰喜泉鎮綿延237公裡,釋放的總能量為2.2億噸TNT當量。
  • 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紀念日:中國地震科學工作由此肇始
    2020年12月16日是寧夏海原發生8.5級大地震100周年紀念日,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組織寧夏回族自治區地震局科普解讀稱,中國具有科學意義的地震工作即肇始於此次地震,並在此後的近百年中持續發展。
  • 山東突然地震!顧不上穿衣服,樓下全是人…有人從26樓衝下去!
    2月18日17時07分,在山東濟南市長清區(北緯36.47度,東經116.64度)發生M4.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山東省地震局在對地震監測資料分析研判的基礎上認為,原震區再次發生4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 關於地震的傳說,我國哪個省發生地震可能性最小?由一次破壞性地震...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這次地震的震區內就有多條斷裂穿過,其中的喀什河斷裂就是這次地震的發震構造,這條斷裂的中段曾在1812年發生過尼勒克8級地震。    青藏高原地震區是中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強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據統計,這裡8級以上地震發生過9次;7-7.9級地震發生過78次。均居全國之首。
  • 緬甸專家預估多個大城市或將發生大地震後,個別地區發生異常
    日前,緬甸地震委員會專家對外發布地震聲明,專家們預估緬甸未來大城市會發生7級以上地震。專家預估會發生地震的城市有仰光、曼德勒、內比都、勃固等城市。專家們表示,以上位於實皆地震帶的緬甸主要的城市未來可能發生7級或以上地震。 在得知專家的預測後,不少人呼籲小編多關注地震信息。這不,最近國內發生的地震,還真有點蹊蹺。 【緬甸中文網訊】國家氣象與水文管理司發布消息稱,12月21日19點30分左右,實皆省實皆市發生3.2級地震。
  • 【玉樹地震十周年】地震,在玉樹劃了一道傷口
    玉樹地震是近四十年來汶川地震之外我國大陸人員傷亡最嚴重的地震,也是青海省有歷史記載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經濟損失最大的一次地震事件。那麼,此次地震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地震會發生在這裡?這次地震有什麼特點?我們通過下面這一段段文字把這些問號逐個打開。1.
  • 河源發生地震!網友:整棟樓在晃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1月25日5時10分,在廣東河源市源城區發生2.1級地震(有感),震源深度6千米,震中位於北緯23.74度,東經114.61度。>↓↓還有不少網友說地震震感強烈↓↓歷史地震:根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目錄,震中周邊200公裡內近5年來發生3級以上地震共9次,最大地震是2020年1月20日在廣東梅州市興寧市發生的3.7級地震(距離本次震中143公裡)
  • 巴布亞紐幾內亞出現地震空白區未來2至3個月需注意強震
    2至3個月內將可能發生一次7.5級至8級地震。這個區域位於澳大利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的區域,官方查詢的資料顯示1900年至今該區域總共發生過16次7級或者7級以上的地震活動,最大地震為1971年7月26日新愛爾蘭島東部海域8.1級地震,該區域最近一次7.5級以上的地震是2000年11月16日新愛爾蘭島東南海域7.8級地震。
  • 2月28日唐山又發生2.1級地震,為什麼地震會發生,而且難以預測?
    但是,這小小的移動足以使得板塊運動時造成巨大的裂縫,而且發生的地區不定;這種超強的壓力極易引發地震,所以說監控這些小的運動真的特別困難。而且板塊運動引起地震的原因有許多種;比如說,不同的巖石上並列著不同的地質斷裂帶,有些在高壓下比較強,而有些比較弱;不同的巖石對摩擦力和高溫的反應都不同,有部分會熔化並釋放出潤滑滾燙的巖漿,而滾燙的巖漿會減小斷裂帶之間的摩擦力;但有些會保持乾燥且易在高壓下變得更堅硬,而這一切都歸咎於地心引力的不同,以及通過地幔滾燙巖石流。
  • 高雄發生百年來最大地震 威力相當於4顆原子彈
    臺灣媒體圖片:高雄地震位置,紅色代表當天發生臺灣媒體提供的地震區域示意圖  環球網4日消息,高雄今天上午發生芮氏6.4地震,相當於4顆原子彈威力。據臺灣氣象部門地震測報中心觀測,這是高雄地區自1900年以來最大地震,且是罕見的潮洲斷層錯動造成。
  • 防災減災日②|八進北川地震遺址的思考:斷裂帶房屋仍有隱患
    汶川地震後,人們發現,老縣城恰恰就在地震主破裂帶上,強烈的地震地面震動和大型滑坡,徹底摧毀了老縣城。這表明城鎮建設選址具有極端的重要性。汶川地震後在討論北川縣城重建時,中央決定將新縣城建在永昌鎮,徹底避開了已知的大型地震斷裂帶。新北川幾萬居民徹底擺脫了大地震的威脅。應該說這是汶川地震災區重建的最亮的亮點。通過規劃規避大地震災害風險是最經濟、最人道的解決方案。
  • 臺灣發生芮氏規模6.7級地震 近9年最大
    10日晚間9時許發生芮氏規模6.7地震,是今年最大震外,也是9年來最大震。新竹市建中一路23巷29號舊國賓戲院附近,1棟大樓旁的鐵架等物震落,停在下方的6輛車被砸。(讀者提供)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地牛大翻身,撼動全臺!12月10日晚間21時19分宜蘭東方27.2公里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7級、全臺逾半縣市最大震度達4級,屬中型有感地震,搖晃近1分鐘,也是11年來最大的一次地震!臺灣氣象部門統計預警,未來1周不排除規模4.0以上餘震。
  • 日本又發生5.5級地震,已是本月第三次,9.3級大地震預言或成真?
    這次地震雖然並未對日本產生海嘯威脅,但有相關消息稱,可能在接下來有比此次震級更強的六級地震發生。進入本月以來,日本已經接連發生了3次地震,等級均超過了5級。雖然這並不意味著日本接下來會發生預言中的9.3級大地震,但也著實不是什麼好消息。為何日本這麼多地震?
  • 中國「最險」的高速公路,橫跨12條地震斷裂帶,被稱為天梯高速
    雅西高速公路是連接雅安市和西昌市的高速公路上,總延長兩百四十米,從北京到昆明的高速公路和八條西部大通道之一的同時,甘肅蘭州至雲南的憨直的高速公路在四川國內的重要組成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什麼雅西高速公路是中國最「危險」的高速公路?
  • 中日美在40分鐘內相繼地震!震級以及緯度相近,2020年怎麼了?
    2020年是一個不平凡的鼠年,在過往的鼠年中相繼發生過各種自然災害,而今年也不例外。疫情覆蓋面廣,殺傷力大,世界因此不淡定。從2020年的春季開始,各種災害相繼出現,就在12月12日,中國新疆發生地震,日本本州發生地震,美國內華達州發生地震,震級和緯度幾乎相同,這一切都是巧合嗎?
  • 關於1月4日四川樂山犍為4.2級地震回答網友疑問
    據中國地震局測定2021年1月4日10時58分在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發生4.2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3千米。
  • 烏魯木齊發生4.2級地震,40分鐘內日本美國也接連地震
    楚天都市報12月13日訊(記者孫澤宇)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20年12月12日15時11分,新疆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發生4.2級地震(北緯43.65度,東經87.37度),震源深度20千米。圖源於中國地震臺網此次地震的震中位於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西南,靠近烏魯木齊縣永豐鎮,距離烏魯木齊市區約26公裡,震中5公裡範圍內平均海拔約1318米。地震造成烏魯木齊震感強烈,昌吉、庫爾勒等地有明顯震感。截至目前,當地暫未接到地震災害影響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