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回國的時候,結束與朋友的聚會後回家的路上肚子一直不舒服。頭腦突然有些發昏,我緊緊地捏著把手,感覺額頭已經開始出汗,又始終不敢閉上眼睛。心想還有三站就到了,千萬不要在地鐵上暈倒!還好,不久後眼前的模糊也開始恢復清晰,我慢慢地走出地鐵回家。
我想應該是那次事件給我留下一點陰影,以致每當獨處或身體有些不適的時候,我總是會擔心,萬一有一天我在公共場合暈倒怎麼辦?大家都會看著我躺在地上吧,有人會送我去醫院嗎?身上的東西會被偷光嗎?聯繫不上我的家人該怎麼辦?……今年1月份,回國的前幾天裡我高燒不退。飛機起飛前的三個小時裡,由於空腹吃了布洛芬,我汗流不止,胃一直翻騰。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懼感從我腳上延伸到頭部,我的手腳開始不停地顫抖,怎麼也克制不住。渾身發冷,就好像……遇見了攝魂怪一樣(當然我從沒見過攝魂怪)。後來我被送去了急診,但檢查結果是一切正常。經歷了這次之後,我開始害怕獨處。不敢一個人在家,不敢一個人外出。偶爾會心跳加快,手腳出汗,嚴重時頭昏腦脹,渾身發抖,感覺自己就快要死掉。我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嚴重的病。便到醫院做全身的檢查,症狀仍在,卻查不出什麼問題。我想,如果不是身體出問題,莫非是心病?於是開始就我的症狀,在網絡上查閱,發現有一種病的病徵非常吻合,叫做焦慮症(植物神經絮亂、神經官能病、恐慌症等等)。▍▍▍▍
回到比利時我又做了有指向型的檢查,結果醫生確認我患上了 焦慮症 , 伴隨驚恐發作 。
醫生說,現在生活中這個病其實是很常見的,雖說是焦慮症,但也包含了一些恐懼症。我們常聽到的有密閉恐懼症,曠野恐懼症,密集恐懼症,深海恐懼症、特定事物恐懼症(比如有些人怕雞、怕龍蝦、怕蜘蛛、怕飛機、怕血等等)。這些東西會讓他們失去控制,恐慌不安、甚至瀕臨暈倒。
而我怕的就是暈倒。怕在公共場合暈倒被搶劫,怕一個人在家暈倒沒人知道,怕同學聚會上暈倒被送去醫院,怕坐飛機暈倒飛機迫降隔天登上頭條,怕過橋暈倒掉下河裡……有時無法控制自己,隨時都在擔心什麼時候會發作,變得敏感多疑,抑鬱陰沉,不想去任何地方,對任何事物不感興趣,不想與任何人見面。
▍▍▍▍
天啊,我一直以為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尤其樂觀,從沒料想過竟也會患上心理疾病。不過我始終還是樂觀的,開始積極地尋找各種治療的方法,閱讀相關書籍,從焦慮症自救手冊,神經官能症的原理,到恐懼症發作治療方法,積極心理學等等。此前我的博士研究有涉及到心理學的某部分,那這次索性讓我更透徹地了解這個病,而且開始對自己做治療:
生理方面的方法包括運動、飲食、腹部呼吸、健康作息等。而心理方面的根據是認知行為療法。主要的練習有恐慌日記、脫敏訓練、相反行為法則、進階式暴露訓練。我開始嘗試一個人待在家(雖然馬上就手腳流汗無法集中),從家門口走去車站(沒走幾步就全身發熱,嚇到腿軟),見朋友(從一見到多個)。而最後,也是我最怕的,是去一個陌生地方旅行。
出發之前,我又開始擔心,如果我在飛機上暈倒了怎麼辦,如果我在酒店暈倒了怎麼辦,如果我在餐廳暈倒了怎麼辦……但是我知道,只有堅持度過這關,我才能真正地自由。最後,拖著無力的雙腳,流著滿手的汗,我踏上了這次的童話王國之旅。
▍▍▍▍
旅行的第一天,我和小夥伴在酒店周圍的餐廳就餐。不知道是那餐廳窗外俯視地面的高度,還是丹麥驚人的物價,或者是對未知旅程的不安,在餐廳裡我又發作了。但是之前的經驗讓我學會了去適應和忽略肚子的不舒服、顫抖的雙腿和流著汗的雙手。這一次我驚奇地發現,發作的時間變短了,程度也比之前輕了很多。雖然心裡一直在想:還是回酒店休息去吧,但是意志卻讓我選擇繼續堅持下去。
那一天裡,我在一點點挑戰自己的恐懼中,走完了大半個哥本哈根。而之後的幾天,雖然時不時就會有發作的前奏,但我卻越來越適應了這種感覺,慢慢對這種緊張感脫敏了。發作從原來的10分鐘縮短到1分鐘,甚至根本就沒有發作。自信心回到了身上之後,我邀約了好友相聚、看了場畫面激烈的電影、乘坐各種密閉的交通工具……
▍▍▍▍
在確診的一個半月後,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和輕鬆。雖然我知道,焦慮症還會像「姨媽」一樣時不時來「探望」我,但至少已經學會了與它相處。不用再恐懼它,如果要發作的話,就發作吧,無論在飛機上、電梯裡、辦公室裡、廁所旁,我都無所謂了。有人說,只有膽小的人才會得焦慮症、恐懼症。但我想說,這些人同時又是最勇敢的。他們在一邊手抖、流汗、心悸、頭脹、頭暈、害怕,感受著死亡的氣息同時,卻還要去上課、上班、接送小孩、照顧家人。知乎有一個患者說,他無法走出家門,一出門就會頭暈目眩,但是為了生計,他最後只能閉著眼睛,扶著牆一邊的走。這難道還不勇敢嗎?
好吧,飛機就要降落了,我也準備好開始自由的新旅程。
你好,焦慮症。再見,焦慮症。
2 0 1 6 . 3 . 7 樹 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