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慢慢」用這個方法治療焦慮症、強迫症,反而快
心理學家李宏夫在《戰勝強迫症》書中講到,焦慮症、強迫症是一種嚴重的負面情緒狀態,患者基本的內心體驗是難以控制的害怕,如;提心弔膽,極端驚恐或恐懼不安等。患者可能有一種期待性的危險感,感到某種災難降臨,甚至有死亡的感受。許多人同時還伴有抑鬱的症狀,對目前和未來的生活缺乏信心和樂趣。有時情緒激動,失去平衡,經常無故地發怒,與家人爭吵,對什麼事情都看不慣,不滿意。
處於焦慮、強迫中的人,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急躁、不安,這種急躁、不安,表現在各個方面,他們沒有耐心聽別人把話說完,沒有耐心讀完一本書,不能在電腦前坐上一個小時專心的工作,更不能容忍各種排隊,堵車。在諮詢的時候,如果他提出問題時,你正在回復別人的問題,沒有馬上回復他,當你5分鐘之後處理完別人的留言,再來回復他的時候,你會驚奇地發現,他已經把你給拉黑了,你已經不是他的好友。真是讓人哭笑不得。這種沒有耐心,不能等待,還表現在他們對治療方法上,經常見到的情況是,他找到一種方法,只練習了幾天或者幾次就會放棄,根本靜不下心來練習,或者說沒有耐心去練習,然後,就會覺得這個方法不管用,再去急急忙忙地尋找新的方法。總會聽到那些焦慮、強迫的朋友問我:老師,我都練習好幾天了,怎麼還不好呢?
是啊,怎麼還不好呢?這世上再好的靈丹妙藥吃下去,也要有一個吸收的過程啊,再好的方法,也有它的練習要求和時間要求。我們積累也這麼多年的負面情緒,想通過幾天甚至是幾次輕描淡寫的練習,就達到完全康復,那是不現實的。你見過幾天就長成的參天大樹嗎?你見過沒有經過幾十年的學習和積累,就成為行業大師的人嗎?
所有的成功和成長都需要時間,而這個時間是急不來的,總有它自己的規律所在。
有一句話叫「慢慢來,反而快「,當我們能夠活在當下,專心做一件事時,不管是工作,學習,還是通過心理方法調節我們的情緒,幫我們擺脫焦慮症、強迫症,只要時間到了,最後都會實現。
在人的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之間有一條溝,你掉進去了,叫挫折;你走出來了,叫成長。成長沒有好壞,它只是讓你的世界變得更廣大。
焦慮症、強迫症並不可怕,只要方法對了,最終是可以好的,可怕的是你遇到了好的方法,卻沒有耐心堅持,最後還在原地轉圈,這未免太過可惜。
接下來,給焦慮、強迫的病友分享一個非常實際、有效的方法「觀息法」,只要堅持練習2周以上,一定會獲得很好的改變。
觀息法練習步驟:摘選《戰勝強迫症》一書。
1、選擇安靜且不被打擾的環境,以盤腿姿態端坐,挺胸抬頭,閉上雙眼。將注意力專注在鼻孔處的呼吸進出上,就只是觀察鼻孔處的一呼一吸。
2、無論呼吸長短、冷熱、粗細,無論呼吸明顯還是不明顯的,是流暢還是不流暢的,就只是如實地觀察當下呼吸的自然顯現,保持平等心即「不判斷、不分析、不思考、不糾纏」。
注意事項:
1、無論頭腦出現什麼念頭,就只是保持覺知(知道),保持「平等心」,持續將注意力專注在呼吸上。身體不要依靠任何東西,保持抬頭挺胸。
2、練習中,不要尋找任何效果及感受,只是觀察呼吸的進出,不做任何的思考、分析。
3、每次練習20-30分鐘,每天保持早、晚各一次。
希望這篇,心理學家:「慢慢」用這個方法治療焦慮症、強迫症,反而快,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