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成都車展,蔚來上午正式發布了 EC6 價格和配置詳情。
發布會後我們跟李斌做了一場一對一的訪談, 大約一個小時。下午 4 點,又參加了一場李斌和秦力洪共同出席的媒體見面會。
近距離訪問拿到了很多料、很多細節、進而有了很長的文字。
譬如談了與特斯拉的競爭,有火藥味的。
在問及蔚來是否如特斯拉那樣也出單電機車型時,李斌說這不符合邏輯,你電動車還出單電機就是耍流氓,蔚來絕對不做單電機...
秦力洪下午則說,從銷售均價來看,蔚來車主比特斯拉高端。蔚來目前平均均價在 45 萬左右,而特斯拉在 30 萬左右。
譬如說到了蔚來的使命 。
「開這麼個公司肯定要賣十幾萬臺以上,要不搞它幹啥。」秦力洪說。
李斌則說雖然不太好精確預測,也沒有這個能力,可能也不合適,但他相信會很快。「我們公司的初心和使命,也不僅僅是十萬臺而已。」
所謂使命,用李斌話來說,就是中國發展到今天總要有企業去挑戰更高的目標,而不是投機取巧去做些事情。
所謂更高的目標,一個是國產豪華品牌。
過去這麼多年來,中國汽車產業誰燒錢燒出了一個高端品牌 ?
李斌說,特斯拉在研發上一年投小二十億、三十億美金,蔚來投幾十億人民幣對標 Tesla,蔚來效率是高。「如果說要投幾億、十幾億人民幣,說能跟特斯拉競爭,你信我都不信。這個是需要長期投入。」
另一個是全球影響力。
李斌透露蔚來的國際化進程已經在推進中,「成立了內部跨部門組織,做全球規劃,接近想清楚,接近進入執行階段。現在是產品的準備、人員的準備。」
而如果在全球買,「如果只是賣幾千臺,進去幹嘛?起碼賣個十萬臺」,蔚來會依據產品,結合外國的場景和用戶習慣,會有一些顛覆式商業模式的創新。
「從 15 年想到現在,我基本上想明白。」
譬如談到了蔚來、甚至他本人,會不會因為發展勢頭好所以有點飄 ?
李斌的回答是:「我為什麼會飄?沒有的沒有的。」
他說蔚來整個公司估值才有特斯拉的 5%,在中國的銷量都還沒打過它。哪有這個資格。「這個真是不是謙虛,我覺得還差了十萬八千裡呀。」
「你知道什麼時候這話能問一問嗎?是我們什麼時候站在世界之巔,我的銷量已經 number one 了。我現在只不過是從重症監護室到了普通病房可以開始在鍛鍊了,只能說是這樣子,這才哪到哪。」
譬如談到了蔚來當下需要面對的困難。
李斌覺得當下的事情並不困難,難的是未來的事情。
「其實有很多很多特別難的時候,現在是最難的時候,這不是傲嬌,真的,因為真正的難的不是解決當下的問題,真正難的是解決以後的長期的問題。 」
李斌說今年反而會壓力會大很多,因為蔚來第二代的技術平臺,第三代的東西開始在規劃。「汽車它是娘肚子裡就定了賣多少臺。」
現在定義的未來,它要有足夠的競爭力?需要去保證對未來的投資決策是對的。「因為你只有一次機會,這才是真正的壓力。」
當然,還談到了Baas。
下午的媒體見面會大家輪番提問。
李斌透露說,蔚來正在籌建電池資產管理公司。EC6 交付的時候,Baas 政策會出來。
而 Baas 「我認為會是全世界電動汽車產業商業模式的躍升。」李斌說蔚來資本也投資了做換電的公司。今後中低端的車可以換電,,高端車則只有蔚來能換電。「你想買個高端車,但換不了電。這是我們長期來看體系化的優勢。」
至於對用戶的直接好處,則是買蔚來的車首付和月供肯定都大大減少。
他甚至覺得「電池資產管理是最大的生意。用戶一年一萬元的月租,按照 20%保有量或者兩億多輛車來算,就是兩萬億的生意。跟中石化、中石油一個體量。」
而談到 Baas,自然會談到蔚來的換電站。
李斌說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二代站的研發就會完成,到時蔚來會加速換電站的鋪設。
怎麼個加速法?蔚來今年一代換電站大致是一個星期新增一個換電站,到時可能是一天一個換電站。大致標準則是「按照 500 臺車一個換電站」來做。
訪談中,李斌、秦力洪很直接很直白,給我的感覺甚至很昂揚。
開頭再說兩個細節。
一個是李斌在蔚來到底領多少工資?
一開始李斌說領一塊月薪,但不符合勞動法,所以按照上海最低工資標準走,大概 2400 多元一個月。但後來孩子上學,開具不了收入證明,蔚來開會給他調了下,保證孩子能上「中等收入的學校」。
另一個是跟特斯拉的 SpaceX、starlink 有關。
中國關閉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事我們今天都在聊。李斌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特斯拉在中國做生意,馬斯克起碼要承諾 Starlink,包括 SpaceX 不能用來對付中國,甚至包括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數據….
還有一個必須要說。
前陣子蔚來 App 上出了個熱帖。
一位深圳車主因為當地換電站臨時取消了 24 小時換電,突然暴怒、在蔚來深圳千人車主群裡大爆粗口。他本人在蔚來 App 上也發了帖,結果引來眾多車主圍攻。
今天在談到如何用價值觀驅動用戶企業前進時,我問李斌怎麼看?
他說:「誰沒點生氣的時候。我跑了半天來了,結果發現關門了,爆幾句粗口也很正常,我有時候也爆粗口,只不過有每個人表達方式不一樣,這沒啥。」
在他看來,重要的是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我們做的好,(不滿)這樣的比例就會少,我們做的不好,不去持續改進,這樣的事情就會多。」
接下來,是這兩場訪談的詳細整理,來自電動星球News。
一、EC6 有信心怎樣硬懟 Model Y
EC6 毫無疑問是直面與 Model Y 競爭的,我們的訪問也從這裡開始。(備註:蟹代表蟹老闆,李代表李斌。『
蟹:EC6 是直接與 Model Y 競爭的,今天的定價是怎樣出來的?
李:一般來說的話,Coupe 車型,因為它相對來說銷量小一點。比如寶馬奔馳它的 Coupe 車型,像 GLC 和 GLC Coupe、寶馬 X3 和 X4 對吧,它量肯定少一點。
因為它量少一點,各種成本還要分攤,一般價格高一點,這個是通行的做法。Model Y 的話,因為特斯拉之前沒有像我們 ES6 這樣的,比較符合主流市場一個 SUV,所以它就直接是 Model Y 一款。
所以我們肯定是 ES6+EC6 兩款一起去打 Model Y。畢竟 Model Y 的信息也越來越多了,我們覺得還是有信心。今天的價格來看的話,基本上是定到位了。
如果按照奔馳寶馬他們的定價策略,肯定應該會更貴一點,但是我們考慮到 Model Y 要國產,我們應該說是把它定到位。因為我們又不願意降價,不願意搞後續亂七八糟的事,我們定價都是一步定到位。
還有 7 月 23 號以後,根據國家新的國補,30 萬以上的車型,只有換電的車型能享受補貼。現在 Model Y 它是不能換電的,所以這個又給了我們大概一萬八的價格空間,總體上我們還是有信心的。
蟹:我剛才看到有朋友已經在下訂了,現在有數據嗎?
李:肯定有,但還不能給你看。
蟹:之前財報電話會議上,你說當時蔚來手頭的訂單肯定不止 5000 ?那麼現在呢?不止 5000?還是 6000,7000,8000?
李:就別說那麼細了。但我能說的就是,這幾天上市之前預定的數量,還是超過我們預期的,這是實事求是的講。因為我們今天公布完了以後,兩千抵五千就沒了,所以前兩天還是有很多。
蟹:跟 Model Y 的價格相比,您覺得有競爭力?
李:我覺得大家比價格的時候要客觀一點,比如說我們所有的車都是四驅的,都是雙電機的。那特斯拉其實雙電機的車是比較貴的,它是單電機的車比較便宜。我們其實是運動版,就入門級車型我們都是雙電機的。其實還是很不一樣。
在下午的媒體座談會上,關於這個話題也被人提及。
李斌再一次闡述了他的觀點,主要三點。
第一,蔚來所有車都是雙電機,但 Model 3、Model 不是,有可能入門價格是單電機。
第二,蔚來是可換電、車電分離的,近期會有 Baas 方案出臺,「在 EC6 正式交付時,Baas 方案肯定會出來。」而不含電池的車,首付和月供,會按更低價格去算。在用戶購買成本上,是一個很大的優惠。
第三、只有換電車型能拿到國家補貼。個人 1.8 萬的國補。
二、電動車用單電機是耍流氓?
今天這句話我發到微博上,後來又修改了下。但想了想,還是把它寫進去。媒體最忌諱的是瞞著。
完整記錄如下。
1、用戶拯救了蔚來
蟹:去年 7 月其實蠻難,這一年如果讓你去總結,你覺得有什麼大事?難事?難以抉擇的事?又有什麼收穫。
李:過去一年最大的感悟,就是最難的時候,真的是用戶拯救了蔚來。在我們最難的時候還敢買蔚來的用戶,確實是我們最大的收穫。做對的事情還是我們的初心。
不管是正向研發,走正道,服務好用戶,做用戶企業,定位高端,我覺得戰略選擇都是對的。
蟹:有張老照片,是去年公積金調整時的照片?作為 leader 可能有很多艱難決策的時刻,你印象中有特別深刻的嘛?
李:我知道你說那張照片,那個是別人加了一個場景。只不過是我那天下班比較晚。
蟹:為什麼會提到這個?因為我們訪問一個離開蔚來員工,他對這個事情印象特別深,他說看到照片感覺斌哥不管怎麼樣,都會支持他們基層的員工。
2、現在是最難的時候
李:那當然是。其實有很多很多特別難的時候,但現在是最難的時候,這不是傲嬌,真的,因為真正的難的不是解決當下的問題,真正難的是解決以後的長期的問題。
從去年我頭髮變白了不少,皺紋多了不少,但是我並沒有特別睡不著覺的時候。
特別是去年 9、10 月份,我看到我們的訂單開始往上漲,我其實心裏面就踏實很多,因為用戶沒有拋棄我們,只要用戶沒有拋棄我們,就有希望,說明我們的路是對的。
但今年反而壓力會大很多,因為第二代的技術平臺,第三代的東西開始在規劃。
汽車它是娘肚子裡就定了賣多少臺。所以簡單來講,你現在看到 EC6 其實把去年都定下來了,你看到 ES6,16 年就定完了。
我們現在定義的未來,它要有足夠的競爭力。因為你只有一次機會,這才是真正的壓力。
3、蔚來絕對不出單電機
李:這是很長期的過程,你要做很多決策,你真的只有一次決策的機會,你做的是一個對的決策,將來就能收穫,如果今天種的種子就弄錯,種的是芝麻,將來收穫西瓜怎麼可能行呢?所以真正難的是這些東西。
我們肯定不是只想一個月賣個幾千臺對吧?肯定不是這樣的,我們想的肯定是對面那個 T 開頭公司,肯定得賣的比他多。
還有比如說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比如說無數人都說,說今天 EC6 發布完了,什麼時候能出個便宜的車,出個單電機?很肯定的說我們永遠不出單電機的車,永遠。
蟹:說得這麼狠嗎?
李:因為這不符合邏輯,你電動車還出單電機就是耍流氓。因為雙電機解決了一個汽車以前從來沒有做到過的事情,就是動力系統的一個當務之急。
因為只要是機械的東西,就一定有失效概率,不管是十萬分之一還是百萬分之一,飛機一個發動機和兩個發動機是不一樣的,特別是你結合 ADAS 去看這件事情,必須要有冗餘,就能理解這個邏輯了。
我們從來就不規劃單電機的事。
三、 電池資產管理是大生意,一天一個換電站
1、電池資產公司
在今天中午專訪時,李斌並沒有回應 Baas 的問題。到了下午這個問題成為了熱點。
李斌透露,有關 Baas。蔚來已經討論了 5 年。
最早的時候政策沒有 Ready,又不能開兩張發票。蔚來壓力太大,最後採取金融方案。
過去一兩年,經過跟很多部門積極溝通,到現在「真正可以實現車和電池分開賣,所有事情就通了。」
但是,誰來出電池的錢?蔚來目前正在籌建電池資產公司。
「我認為這是全世界電動汽車產業商業模式的躍升。蔚來資本也投資了做換電的公司,奧動新能源。今後中低端的車,都可以換電;高端車,奔馳寶馬奧迪,我相信他們是不做的,只有蔚來能換電。這是我們長期來看,體系化的優勢。」
而對於用戶而言,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買蔚來的車,首付和月供肯定都大大減少。
至於電池的月租,他打了一個比方,譬如燃油車一個月油費要 2000 塊,但使用 Baas 方案可能不到一半。
他說,電池資產管理會是一門大生意。譬如「一年租賃費 1 萬塊,按照百分之二十保有量或者兩億多輛電車來算,就是兩萬億的生意,跟中石化、中石油一個體量。」
2、從一周一個換電站到一天一個換電站
既然談到了 Baas,就繞不開換電站。
蟹:換電站今年會是一個重點嗎?
李:是這樣,我們現在運營上要更加的精細化。比如說在換電站的投資方面,布局方面肯定要跟著保有量走。適度超前,既不能落後,也不能提前太早,提前太早有資產閒置的問題。
第二個,我們一代換電站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包括效率、體驗、成本 。
現在其實主要的重點在研發二代站,比如說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然後體驗更好,這個研發出來了,我們才會進一步的大規模的鋪設。二代站從研發到量產也需要一個爬坡,也需要一個過程,所以我們希望的話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完成二代站的研發,研發完了就開始大規模的部署。
所以明年我們會提大幅提速。我們現在部署的還是一代。一代站的話,比如說一代貴很多,然後又沒有二代效率高,體驗沒它好,我布的又太多了有點浪費。
二代肯定要等研發完才會加快部署,錢的使用效率會更高。今年主要還是用一代站,但我們現在基本上每個星期開一個,到年底還是會開不少的。
我們現在還在想怎麼充換結合,體驗提升,已經在很多地方在試點。
比如在華東有些地方已經在試,在排隊的時候,邊上是不是就可以免費充電?沒有值守的時候,邊上的這些能不能有一些飯店,有一些充電樁是免費開放的,我們也在做。
蟹:我感覺從去年蘇州第一個超充站開了之後,我感覺有點慢,超充有沒有一個大致的計劃?
李:我們的超充邏輯跟別人不太一樣,因為我們是接進第三方超充樁的,接了幾十萬根外部的樁。超充這個事,因為它不是換電那樣獨有的,超充是大家可以共享的。
我們自己的充電樁和別人的充電樁,肯定是綜合起來看,並沒有一個非常具體要布置多少。因為很多超充都是和合伙人合作的,我要考慮他的經營的這個情況。
比如重慶的一個車友,他投資了 100 多萬,在重慶布了一個,他做的特別開心,他說我們現在超充樁,反正這個營盈虧平衡了,賺錢了。
我覺得每部署一個超充樁,不光是給蔚來車主充,也給別人充,所以我們得考慮他的一個投入產出,我們幫他做商業計劃。大部分超充合伙人運營情況都是非常不錯的,所以我們的邏輯跟別人有點區別。
但我們今年有另外一個事我們會去做,就是我們的 20KW 的直流樁,我們把它作為非常重要的目的地服務,我覺得這個會特別強悍。
20KW 一個小時可以充 20 度電,然後他只是 380 伏接電,也沒有那麼高的要求,成本也不高,我可以很快速的部署。現在量產還有點小困難,但基本上也差不多解決完了。量產產能上來以後,我們把會作為比較重要的一個目的地補能的手段。
20KW 兩個小時可以補 40 度電,吃個飯補了 40 度電,挺好的,這是我們很重要的武器。
所以如果你看蔚來的補能,它是個綜合的、體系的東西。有發電站、超充樁、直流樁、家用樁,第三方樁,然後有一鍵加電、移動充電車,我們是一個總體的東西,我很難說這個怎麼樣那個怎麼樣。
至於到底明年會怎樣快速部署?
秦力洪說,目前蔚來的部署速度是一周一點幾個換電站的。
「每天一個換電站,肯定是我們的目標。它便宜。至少我們應該往目標去努力。」
至於密度,則大致是按照 500 臺車一個換電站來進行的。
四、 ADAS研發重心在上海,特斯拉也做不到全天候全場景
1、軟體迭代
蟹:問一下軟體情況,目前我們在 ADAS 或者智能研發上面的進展有沒有投入?比如 OS 2.7 會有什麼變化?現有的一些 bug 會不會解決,比如像斷網、360 攝像頭、行車記錄儀的問題,這些東西在 EC6 上面會有一些新變化嗎?
李:因為第一代平臺,包括 ES6 和 EC6 的它的智能化部分都是通用的,所以要改的話,其實都是一樣的,跟是 ES8/ES6 和 EC6 沒關係。當然我們團隊跟晶片的這些合作夥伴還在緊密的合作,肯定是能改進的。我們把它當成非常重要的事情往前推。
蟹:那你們 2.7 會不會有一些大的變動?
李:我認為軟體迭代肯定是持續的過程,有點像看蔚來的成長一樣,每個月好像都有點慢,但往回看半年看一年,變化都挺大。下一個是 2.7,它不是叫 3.0 的,所以大家期望值要管理一下。
蟹:3.0 什麼時候會出?今年會有嗎?
李:這個得再等一等。今年目前沒有 3.0,但我們將來肯定會有。
我覺得是這樣,軟體方面還是把聯網穩定性進一步提高,這是我的首要任務,因為確實會影響體驗,但是沒辦法,我們當年選的通訊模塊,當時選的是最好的,但是歐洲的公司弄起來就是辛苦,反正我們每星期跟他們開會。
別的有一些是受硬體的約束,比如說像 360,像行車記錄儀確實比較難,但有一些是屬於軟體能改的,我們可能需要更長期的去看一下。
2、ADAS 研發放到國內
蟹:研發的事情,我想再追一追。ADAS 這套體系的研發,現在重心到底是在國內還是依然在北美?
李:事實上從去年調整完,我們總體上來說,ADAS的部門,國內比美國要多了,我們現在基本上小200人。國內的話160人,美國的話不到40,基本上是這樣。我們其實已經已經是以上海為主。
進展我覺得不錯,我們在這方面肯定還會增加更多的人。
3、可用邊界不能激進
蟹:關於 ADAS 問的稍微再具體一點,比如像雨天,ACC 加 LCC 會退出?
李:這個其實是策略問題,跟能力沒關係。但是我是認為 ADAS 要保守一點,這是我的看法。
因為我們用的已經是 ADAS 裡邊,除了特斯拉以外,我們已經用的是最好的晶片,控制體系,傳感器了,但我還是認為應該保守一點。
比如說我們用 Eye Q4 已經是最高檔的了,EyeQ4 也好分好幾檔,有入門的,有高端的,我們用的肯定已經是高端的了,所以有的時候我看有一些有些人那麼激進的去用,我其實還是有點擔心,這跟技術沒關係。
蟹:但這樣可能車主的幸福感會降低很多?
李:是這樣的,其實評價 ADAS,第一個可用性,還有一個就是事故的概率。你肯定是 balance,你要一味的去提高可用性的邊界,你一定會增加事故的概率。這就這麼簡單,你把邊界把它打開,你肯定風險概率就會增加了,這是個策略問題。
我們在可用性和風險之間,是犧牲一定的可用性,獲得更低的一個風險的概率,應該準確的講是這樣的。我舉個例子來說,雨天路上的積水很多,你是很難去預測的。
因為現在的可信度,現在為什麼我們強調它是 ADAS,因為它是個輔助的功能,所以我們在看 ADAS 可用性的時候,我們不要離開天氣和場景,你想做到全天候全場景,我覺得誰也做不到。
4、特斯拉也做不到全天候全場景
蟹:特斯拉也做不到?
李:不可能,特斯拉把 FSD 全開放了,肯定都做不到。這很簡單,這段時間雨水那麼大,路都沒有了你怎麼弄?
所以全天候全場景從來都是個假命題,但是怎麼不斷的提高它的可能性,我們現在用戶累計加起來 NP 已經用了 5500 萬公裡,我自己有時候開車,特別是開高速用它也挺舒服的,它反而讓你的注意力更集中。
所以我是我總體上是認可我們現在的 ADAS 的策略。如果傳感器、算力,整個的冗餘的策略,硬體能夠支持更大的邊界,那就是下一代的事情。
四、蔚來飄了嗎?
1、不滿意的絕對量會提升
蟹:接下來這個問題可能稍微難回答一點。蔚來是用戶企業,去年最難的時候,蔚來車主做了很多事,免費打廣告,交網絡主動發聲,向親朋好友推薦蔚來。但現在他們對於軟體進展並不滿意,覺得遲遲沒有解決?
李:我覺得是這樣。第一個就是,作為軟體定義的汽車,它本身會有自己的一個迭代和改進的新的邏輯。其實如果我們去看智慧型手機,其實它和以前的那種,一上來什麼東西都做好的邏輯是不太一樣的。
昨天我們跟成都的第一個提車的車主還聊了,他說當時好像覺得剛開的時候就覺得只有車能開,別的好像啥都沒有。如果你去看和兩年前相比,我們經過幾十次的升級迭代,其實一直都在變好,我們有能力變好,其實也一直在變好。
我們現在畢竟快 5 萬用戶了,有不滿意的用戶的絕對量肯定增加了很多。我們又不是一個封鎖消息的車企,從來都不會去否定要改進的地方。所以你會很自然的看到這樣的一些聲音,我沒覺得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這是意料之中的。
首先這是個新的一個產品迭代的邏輯,第二個來講,我們確實有很多地方還在改進中。那麼第三的話有一些用戶他有不滿意,對我們有這樣的期望,我覺得非常的合理,都正常。
2、爆個粗口很正常
蟹:但我再問一下,您覺得深圳車主因為換電站臨時取消 24 小時換電,進而暴怒,罵人,罵你們,你也覺得合理?
李:我覺得很正常。
小 5 萬人,每個人一天要多少個場景?這世界它不是一個烏託邦,這很正常,我沒覺得這有什麼問題?
我們自己要反思,先拋開用戶怎麼樣,我們要儘快加人,能夠延長服務時間,對吧?先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
還是那句話,做一個用戶企業,永遠要問的事情是自己可以怎麼做的更好?
很多時候挑戰就是用戶越來越多,場景越來越多。用戶都有幾個變量,同樣一個人,他不同時間不同狀態,心情可能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千萬不要烏託邦的概念,我們不是一個烏託邦。
我記得我很早以前的一個說法,我們要認識到人性中不夠美好的一面,但是還是選擇相信一些美好的東西,這是兩件事情。
3、誰還沒有個生氣的時候
蟹:當時很多人噴那個深圳車主,就是說你有一鍵加電為什麼你不叫?我覺得你這個講法是對的。,你要允許人心中有不美好的一面。
李:對,你可以不換,但他也不一定叫不美好,就是誰沒點生氣的時候。我跑了半天來了,結果發現關門了,爆幾句粗口也很正常,我有時候也爆粗口,只不過有每個人表達方式不一樣,這沒啥。
用戶多了,場景多了。你想首先一個人的心情變量就無數的因子,你把用戶變量、場景的變量、心情的變量考慮進去。
我覺得遇到這件事情重要的是什麼?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我們做的好,這種東西它比例就會少,我們做的不好,不去持續改進,這種事情就會多。
其實這個就跟淨化水一樣,永遠不要指望一丁點雜質都沒有的水,你要做的事情是不停的去淨化,讓它不停地接近這個。
4、我們有什麼資格飄?
蟹:有人說蔚來現在有錢了,李斌會不會飄了?或者說李斌不會飄,但蔚來員工會不會飄了?
李:我為什麼會飄?沒有的沒有的。我們整個公司的估值,你即使從估值的角度來講,我們才有特斯拉的 5%,我們在中國的銷量都還沒打過他。我們哪有這個資格,這個真是不是謙虛,我覺得還差了十萬八千裡呀。
你知道什麼時候這話能問一問嗎?是我們什麼時候站在世界之巔,我的銷量已經 number one 了。我現在只不過是從重症監護室到了普通病房可以開始在鍛鍊了,只能說是這樣子,這才哪到哪。
其實現在我們把現在這叫做資格賽階段,我們可能上來被人踢了個 10:0。假設有 5 輪比賽,第一輪小組賽我們被人慣得慘不忍睹。我們現在可能就是搞了半天下半場進了幾個球,但第一場肯定是輸了。
蟹:怎麼定義第一場輸了?
李:我們去年遇到了這麼多事,當然並沒有輸掉全局對吧?但是肯定是沒有達到我們原來的期望。也不叫輸了,反正就沒達到目標。
所以我覺得我們團隊也還好,團隊有飄嗎?我覺得還好,其實團隊不叫飄,我其實擔心的最大挑戰就是用戶增多,場景增多,這種場景服務的情況就幾何級數的上升。
我怎麼去能夠讓每一個團隊的成員面對用戶的時候,都能保持一貫的高水準,讓不符合蔚來標準的服務的東西儘可能少。其實這是比較難的,就怎麼讓我們團隊保持可持續的熱情。
5、價值觀驅動的管理體系
蟹:我覺得最難的不僅是一貫的高水準,可持續的熱情我覺得很難。你找到方法了沒有?
李:我們覺得其實從公司來講,我一直在推動的東西叫價值觀驅動的管理。在這些事情上肯定是第一自己要帶好頭對吧?然後管理團隊要帶好頭,上行下效。
我能做的事情就是把跟我相關的這些團隊的成員,能夠讓他們儘可能去保持一個高的水準,然後讓他們去影響更多的人
在公司內部的管理、招聘培訓管理這些細節上真真正正的去 follow 初心,建立一個用戶企業的管理體系,價值觀驅動的管理體系。
我肯定是負首要責任的,是因為你是在公司的頭。你要讓整個公司按照你的想法,按照你的初心,去像一個人那樣去對外,非常難的一件事情,做到了那就是一個偉大的公司,但做不到就會越來越變成一個平庸的公司,這當然就是壓力和挑戰。
蟹:「飄」的背後其實是有這樣的擔憂。比方服務水準下降,熱情的下降。會不會有一些並不是真的那麼相信蔚來價值觀的,也還在蔚來體系裡面?
李:目前我覺得還好,你看我們比去年少了好幾千人,用戶多了一倍,我們還基本上勉強還能支撐。目前我覺得我們團隊還是不錯的,都屬於一起經歷過比較難的時候。
反而我們篩下來的大部分同事,我認為跟以前相比是更相信這個事兒,這是我的看法,並不代表我們什麼事情都做得好了。
5、蔚來要避免三件事
蟹:今年因為服務的車越來越多,其實對服務的壓力也越來越多,服務能力還是要靠投入的人?蔚來今年會有這樣的計劃嗎?
李:我們在內部過我們半年的工作計劃,比如說服務端的人,還是要根據業務的需要,根據保有量的需要,然後增加招聘。研發的人服務的人,都需要增加一些招聘。
我們不會因為去年遭遇的這些事情就去就有這個創傷,所以我現在提醒我們自己內部說,我們最需要避免幾件事情,就是忘掉初心,然後還有一個就是激情消退,第三個也要避免的叫創傷後遺症。
蟹:怎麼說?
李:創傷後遺症就是畏畏縮縮的就不敢幹啊,那不行。我們就不能有創傷後遺症的。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投資人說特別想問我一句話,你經過去年這些事,膽子是變得更大了,可能更小了?我說肯定更大了,這還用說,對吧?
不能有創傷後遺症,不能忘掉初心,激情不能消退,但是也不能有創傷後遺症。創傷後遺症就是不敢投入,畏畏縮縮,不敢想像未來,不敢設定高的標準,肯定不行。我們不會降低對自己的要求,也不會變得膽小。
該花的錢堅決要花,不管是研發還是包括長期的換電等等這方面的一些服務體系,該花的堅決要花,但不該花的堅決不花,那麼這個難題就在於怎麼識別是該花還是不該花。
不該花的,比如說低效的投入,我們就要特別謹慎,對吧?或者說低效的員工低效的資產,這個肯定就不要花。
6、以前、現在和未來的員工
蟹:那我還想問一句,那些離開蔚來的員工,你歡迎他們還回來嗎?我們之前訪問召回一周年,包括訪問蔚來的投資者的時候,其實很多是蔚來員工,去年因為各種原因在某個時間段離開了蔚來。
李:我們也有回來的啊,這個就看他什麼原因離開的,我們要看一看,有的可能違反了公司的一些原則的,就難一點。有的他他就是因為公司困難的時候。我不介意這個事情,這為什麼要介意這個事情?
蟹:有沒有一種會覺得背叛?或者說最難的時候臨陣脫逃啊什麼的?
李:這種就想多了,那也可以理解成他幫公司省了錢。但還是要 case by case 啊,他如果有能力,如果符合公司的需要,也認可公司的我們的願景,價值觀,有什麼不好的,我們有不少同事回來。
蟹:現在目前可以透露,目前蔚來整個公司人員嗎?預計到今年年底大概有多少人?
李:我們 6000 多人,不到 6700,我們控制的挺嚴,很謹慎。現在都是研發的崗位上肯定還要增加人,有一些服務方面肯定會增加人,我們肯定會增加一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闆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21042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註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註冊會員登錄後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繫方式,便於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huanghe@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