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禮貌
我微笑的直起脊背
以優雅的姿態用筷子夾起壽司
輕輕地蘸了一下手邊混合著芥末的醬油
中國人講究小口進食,細嚼慢咽
我便如是做,一口一口
我以為我做的很得體
高貴的樣子讓人側目
卻不曉得
她們在邊上暗自腹誹
很多時候
我們都以自以為是的方式
做著自以為對的事
卻不知道被他人默默地嘲笑多少
日本料理一向是美食界的頭魁
哪怕是小小的壽司
也多是匠人多年摸索後的悟道
事實上壽司在製作上功夫花的深
吃,也是不得馬虎的
如果去到一個高級日料店
尊重其飲食文化便是一種內在的修養
不要噴香水或使用過香的護手霜
公眾場合切勿吸菸
勿佩戴過多首飾
不可吸菸可以理解,為何香水首飾也會受到限制?
其實原因很簡單,壽司講究的是食材的原味,如果香味過盛,便會干擾你感受壽司的本味。壽司食用過程中需要用手取壽司,所以佩戴過多的首飾會有所影響。
一般我們所說的壽司是傳統的握壽司,於吧檯前坐定之後,便可以點餐,看師傅現做,我們現吃。
日料的點餐方式通常分三種
單點(okonomi)
套餐(okimari)
主廚推薦(omakase)
單點:如果你對壽司頗有了解,那麼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單點,但如果不是特別喜歡某種食材,同一種壽司一般不超過兩貫,畢竟壽司的重點就是享受各種變化!
套餐:如果不是資深吃客,一般建議選擇套餐,懶人食用的最佳選擇,價格固定,壽司師傅搭配好的壽司集錦。
主廚推薦:這是最高級的壽司吃法,邀請師傅用他最好的材料給你驚喜,新鮮的大明蝦、紅毛蟹,珍貴的海膽等,點了之後,會發現全是驚喜。
顏色由淺及深
味道由淡至濃
通常壽司會按照味道由淡至濃的順序擺放,因為濃鬱的味道容易掩蓋味淡的食材,為了避免破壞食用時的味覺敏感度,食用壽司時壽司的擺放順序很是講究。
以魚肉來說,一般先吃油脂較少的魚肉,後吃油脂較多的魚肉,從顏色判斷,一般是先吃白身魚,再吃紅身魚。
最後才到雞蛋卷壽司及各類手卷。如果是自己單點一定要記得這個順序,不然會導致口感混亂,整頓壽司都會變得索然無味。
壽司拿蘸吃聊四步走
每一個細節都能見證你是否「會吃」
1 拿壽司
筷子or手
其實這兩種吃法都可以,但是筷子容易將壽司弄散,破壞壽司米的密度,影響口感。所以更推崇用手吃,其實最方便、最傳統、最不會破壞壽司口感的便是用手吃了,吃完還可以光明正大的舔手指,這是對壽司的讚美。
有人會覺得用手拿壽司,一不衛生,二手上會有壽司殘留的味道。其實正統的日料店都會為您準備好溼毛巾和餐紙,餐紙用來擦嘴,而這裡的溼毛巾便是用來擦手的,每吃完一貫壽司擦下手,絕對能夠區別各種風味了。
2 蘸調料
醬油&芥末
「醬油」是吃壽司的重要配料,這裡的醬油並不是普通的醬油,而是專門的壽司醬油,為了不掩蓋壽司的鮮美,壽司醬油比一般的醬油更加清淡和鮮香。
使用醬油時,一般用魚身三分之一處蘸醬油,這裡千萬注意一定不能用米飯蘸醬油哦,那樣會很破壞食材的味道的。
「芥末」是日料當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事實上芥末是我們中國人叫的,日本料理中配的芥末,其實是山葵末,而通常所說的wasabi就是山葵。山葵比較高級,因為山葵相對比較稀少,所以價值比較高。
山葵的辣味是揮發性的,較難保存,講科學求逼格的是現磨現吃。山葵醬是不能放在醬油裡攪拌的,否則一瞬間味道就會破壞掉,有品的吃法應該是沾一點在生魚片上,用另外一面蘸醬油。
事實上,一般高級的料理店壽司師傅在製作壽司時,會幫您直接在壽司中配好定量的芥末和醬油,以帶出食材原本的鮮味,為您做最好的安排。是的,您什麼都不需要懂,只需要吃即可。
3 吃壽司
一口一個,及時吃
溫度是影響壽司口感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壽司被呈上來便是最佳食用時期。米飯依舊溫熱,魚肉的脂肪才剛剛被師傅的手暖熱過, 上來立即吃掉,才不辜負美味。
食用壽司的時候,千萬不要因為含蓄分幾口咬慢慢吃哦。將魚生那一面朝下,置於舌頭上,一口吞下,上下咀嚼,充分享受魚生、米飯和醬油芥末融合釋放的美妙滋味。
好的壽司大小都是剛剛好可以一口一個滴,所以千萬不要擔心壽司太大,或者擔心影響形象哦。
btw,有頸椎病可以多吃壽司,瞧瞧上圖這架勢,大家有木有覺得吃幾次保證頸椎病全無啊!哈哈
溫馨小提示:吃完一些壽司,嚼一下薑片,術語叫「重置」口味,清除口中殘留的味道,以便更好的品嘗接下來的壽司。
一般吃壽司不用茶水重置口感,因為會顯得不夠專業,而且有暗示壽司難以下咽的微妙含義。
4 聊
日本料理的一大特色就是吧檯就餐,和料理師傅面對面,那麼溝通便是不可缺少的。
就餐過程中,如果有什麼要求,可以直接向師傅提出,如果食物很符合您的心意,也請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讚美哦,師傅一定會很開心的。
還有,星鰻壽司是絕對不能蘸醬油吃的,可以看到呈上之時已經刷上一層醬油,這是用星鰻熬煮出來的高湯製成,不可再蘸醬。
最後、簡單說說刺身和壽司中那些常見的配菜
紫蘇,日料中最常見裝飾葉,特別是在刺身之中,每一盤都能看到紫蘇。
在上圖這份日式定食中,紫蘇宛若流蘇的花兒點綴其上。花朵下邊是芥末,紫蘇葉子鋪在白絲、日本人叫大根絲,其實就是白蘿蔔絲上,一般還會配一小蝶子醋泡姜。
紫蘇、白蘿蔔、醋泡姜、芥末著四味作料與不好消化的生魚片搭配在一起,平衡了海產品陰寒的特性,簡直完美。這麼完美的組合,是怎麼來的呢?我們常聽聞「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其中的「膾」,就是指生魚片。孔子的意思是膾切的越細越好吃,因為生吃的鮮魚屬於典型的好吃難消化,所以切的越細越好。早先,《舊唐書·李綱傳》:「飛刀膾鯉。」描繪的就是廚子好手段,切制生鯉魚片的樣子。後世,辛棄疾賦詞說到:「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流露出羨慕前輩為了一口美食,乾脆不要功名利祿,跑回老家去吃鱸魚刺身的心態。按照《禮記》的規矩,「膾,春用蔥,秋用芥」。享受生魚片既要不失美味,又要好消化的方法除了細切肉片以外,就是用辛溫芳香的中藥佐餐。現在,大家吃生魚片的時候都知道要蘸著芥末吃,是唐朝的吃法。芥末辛辣芳香,走竄開竅,在外能讓人涕淚交流,在內能溫暖腸胃,發動氣機,以便消化生冷。紫蘇是辛溫芳香的,善於解魚蟹的毒,很多人吃海鮮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瘙癢等症狀,服用紫蘇就能緩解。著名的中成藥藿香正氣水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紫蘇。就著紫蘇葉吃生魚片,可以說是防患於未然。
醋泡姜功效類似於芥末,但是比較溫和,可以溫胃散寒,止痛止嘔。搭配生白蘿蔔可「清上焦之熱」,幫助魚肉的消化(魚生火,肉生痰)。
生魚片本來就是中國特產,吃完生魚片嚼嚼蘿蔔絲,算是收尾。一頓生魚片有這四味中藥相佐,才算是中正平和,看似毫不起眼的配菜,也有著矯正食材偏性的功能,由此觀之,真是藥食同源,一脈相承。
日本人擅長學習,尊重傳統。若是問起飲食的奧妙,他們可能都不知道為什麼,但是他們尊重地原樣保留了古代的飲食文明,保留著我們失去的傳統。
壽司的食用方式就先和各位說到這兒啦
祝大家了解正確的食用禮儀和方法
以藝術的眼光欣賞壽司
做一名真正的合格的吃貨
即愛吃、又會吃
還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吃
本文部分內容節選自
圖片來自網絡
點擊文字查閱【趣日本】系列
趣趣寒假部分活動及回顧(點擊文字進行閱讀)
趣趣國慶部分活動(點擊文字進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