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宗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切都要與人為善,講隨緣,學佛之後,這一句隨緣成了口頭禪,不管說什麼,做什麼,當自己不想辯解的時候,不管心裡有什麼樣的情緒,最終都是以一句隨緣結束,這麼隨緣對嗎?
當有一次,聽了法師的開示,才讓我對隨緣有了深入的了解。
那是前幾年發生的事情。記得那時候,我還在家休息,學佛的師兄興衝衝地跑來,說他最近學習楞嚴,並聽了一個法師講的課,感覺講得非常的接地氣,一聽就明白,他非常的喜歡,最近要開法會了,想讓我陪他一起去。
我心裡想:「反正在家也沒有事,隨緣吧!」
01初見法師
在掛單的時候,聽到外面歡快的笑聲,心中還想,有什麼高興的事情嗎?詢問之後才知道,是聖空法師在那裡插花。
安排好住宿之後,我也來到法師插花的地方。法師給我的感覺非常親切,明亮的眼睛,嚴肅的時候看著你非常的有威懾力,笑起來的時候慈眉善目。
以前我以為,法師只是講經,卻沒想到法師會的這麼多。看著法師熟練的插花手法,那不是一天兩天練就出來的,都是日積月累的經驗積累起來的。
大家在和法師一起插花的過程中,有人問了法師幾個問題,法師非常風趣的用簡單的幾句話,就解決了他們心中的疑問,時不時的能聽到大家開心的笑聲,在其中我也被感染,問了法師一個問題,什麼是隨緣?
02隨緣
法師說:隨緣、隨緣不變,不變的是什麼?
是我們內心的慈悲,是我們內心的智慧,是我們內心的目標,是我們內心的願力,是我們內心的動力,是我們內心所做的一切犧牲、奉獻、愛心,永遠不改變。
隨順的是讓別人不要生煩惱,讓別人生歡喜。
因為我們不想跟別人過意不去,不想讓別人煩惱,不想讓別人和我們結冤結。
隨順的主要原因是不想再結冤結了。
如果不能做到隨緣,就在執著、分別;心裡就不平衡,就會抱怨,就會憎恨,就會以自己的意思來做一切無明的事情,就會造業!沒必要!一定要隨緣,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法師不僅給講了隨緣,還把正確的運用方法也告訴了我們。
03做不到隨緣怎麼辦?
做不到隨緣,你也煩惱,我也煩惱,那怎麼辦呢?就要念經。
經是什麼?
「經」是方向、是目標、是路、是指明了我們方向目標的指南針;「經」就是方針、方向、目標。
你做不到,你就要看看,你以什麼樣的方針目標來改變自己。方向有了,方針有了,目標有了,接下來還做不到老是要動念,動什麼念?——老是要分別執著。
好可憐呀!人家說完了,聲音早就沒有了,你還在那裡琢磨!你自己心造出來的。
所以,念頭老是出來,佛就說我們了:三心不可得呀!早就成為過去了,你現在應該把握當下,你還活在過去。
我們控制不了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念頭。長期養成的動念,見了就分別,就執著。不是用的第一義,是用了二生三、三生萬物……
那怎麼辦?念咒!
念咒語、念經,就是把我們的散心雜話停止。內心清淨了,六根清淨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的習性就沒有了。
聽法師的開示:刷新了我的思想,感覺法師好厲害,不僅解答了問題,還告訴了方法,對法師恭敬之心,油然而生。
因為自己多年來佛學,沒想到在理解和運用上偏差很多,如果沒有遇到法師,一直這樣放任自己,最後的結果越走越遠。這個時候才感覺,善知識的指導是多麼重要。
法師也是看到末法眾生的苦,才發願弘揚正法,為大眾講解楞嚴,讓大家能夠按照正確的方法修行,直達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