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喜歡說「隨緣」,隨緣的真實含義你知道嗎?

2020-12-11 聖空甘露

佛教宗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切都要與人為善,講隨緣,學佛之後,這一句隨緣成了口頭禪,不管說什麼,做什麼,當自己不想辯解的時候,不管心裡有什麼樣的情緒,最終都是以一句隨緣結束,這麼隨緣對嗎?

當有一次,聽了法師的開示,才讓我對隨緣有了深入的了解。

那是前幾年發生的事情。記得那時候,我還在家休息,學佛的師兄興衝衝地跑來,說他最近學習楞嚴,並聽了一個法師講的課,感覺講得非常的接地氣,一聽就明白,他非常的喜歡,最近要開法會了,想讓我陪他一起去。

我心裡想:「反正在家也沒有事,隨緣吧!」

01初見法師

在掛單的時候,聽到外面歡快的笑聲,心中還想,有什麼高興的事情嗎?詢問之後才知道,是聖空法師在那裡插花。

安排好住宿之後,我也來到法師插花的地方。法師給我的感覺非常親切,明亮的眼睛,嚴肅的時候看著你非常的有威懾力,笑起來的時候慈眉善目。

以前我以為,法師只是講經,卻沒想到法師會的這麼多。看著法師熟練的插花手法,那不是一天兩天練就出來的,都是日積月累的經驗積累起來的。

大家在和法師一起插花的過程中,有人問了法師幾個問題,法師非常風趣的用簡單的幾句話,就解決了他們心中的疑問,時不時的能聽到大家開心的笑聲,在其中我也被感染,問了法師一個問題,什麼是隨緣?

02隨緣

法師說:隨緣、隨緣不變,不變的是什麼?

是我們內心的慈悲,是我們內心的智慧,是我們內心的目標,是我們內心的願力,是我們內心的動力,是我們內心所做的一切犧牲、奉獻、愛心,永遠不改變。

隨順的是讓別人不要生煩惱,讓別人生歡喜。

因為我們不想跟別人過意不去,不想讓別人煩惱,不想讓別人和我們結冤結。

隨順的主要原因是不想再結冤結了。

如果不能做到隨緣,就在執著、分別;心裡就不平衡,就會抱怨,就會憎恨,就會以自己的意思來做一切無明的事情,就會造業!沒必要!一定要隨緣,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法師不僅給講了隨緣,還把正確的運用方法也告訴了我們。

03做不到隨緣怎麼辦?

做不到隨緣,你也煩惱,我也煩惱,那怎麼辦呢?就要念經。

經是什麼?

「經」是方向、是目標、是路、是指明了我們方向目標的指南針;「經」就是方針、方向、目標。

你做不到,你就要看看,你以什麼樣的方針目標來改變自己。方向有了,方針有了,目標有了,接下來還做不到老是要動念,動什麼念?——老是要分別執著。

好可憐呀!人家說完了,聲音早就沒有了,你還在那裡琢磨!你自己心造出來的。

所以,念頭老是出來,佛就說我們了:三心不可得呀!早就成為過去了,你現在應該把握當下,你還活在過去。

我們控制不了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念頭。長期養成的動念,見了就分別,就執著。不是用的第一義,是用了二生三、三生萬物……

那怎麼辦?念咒!

念咒語、念經,就是把我們的散心雜話停止。內心清淨了,六根清淨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的習性就沒有了。

聽法師的開示:刷新了我的思想,感覺法師好厲害,不僅解答了問題,還告訴了方法,對法師恭敬之心,油然而生。

因為自己多年來佛學,沒想到在理解和運用上偏差很多,如果沒有遇到法師,一直這樣放任自己,最後的結果越走越遠。這個時候才感覺,善知識的指導是多麼重要。

法師也是看到末法眾生的苦,才發願弘揚正法,為大眾講解楞嚴,讓大家能夠按照正確的方法修行,直達菩提。

相關焦點

  • 佛說: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佛說: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有些東西是你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搶也搶不來。所以,對於人生中的一些事,不比過於計較,計較的越多,對你的傷害反而更大,與其這樣,倒不如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對於愛情不必過於強求,緣分到了,自然你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 真正的「隨緣」是什麼?你是一個「隨緣」的人嗎?
    就是一切的存在都是一種條件關係,這種條件關係,它是相互影響的。隨緣具體指的是什麼呢?我們一般人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多半取決於我們主觀的認識。隨緣,實際上就是要跳出你自己的感覺,具備一種理性的開放心態,去客觀的認識一切現象,隨緣不是隨我,就是要擺脫這種自我的主觀因素。隨緣它也不是一種被動的,比如說有什麼緣出現了,我就跟著什麼緣跑,人家叫你去打砸搶,你就去打砸搶,隨緣嘛,然後明天有人叫你去幹好事,那我去就幹好事兒吧,隨緣嘛,其實這恰恰不是隨緣,而是一種沒有智慧的表現。
  • 佛學常識:俗家和佛家都講「隨緣」,意思卻不相同
    說現在的孩子膽子大得可以,昨天班上不是考試了嗎?回家他便順口問了他一句:「考得怎樣啊?少爺。」小鬼很淡定,抬頭望了老爹一眼,回答道:「天知道,隨緣吧!」朋友在反思自己平時是否管教得太鬆了,導致孩子有點不尊重他。他知道我平時喜歡研究佛學,也知道「隨緣」這個詞,是從佛學當中演變出來的。於是想請教我,「隨緣」的意思,難道就真的指純粹的「聽天由命」嗎?
  • 「隨緣」真正的含義是什麼?無緣時又該如何結善緣?
    「隨緣」這一詞彙被廣泛的引用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對話中,但用久了往往會逐漸模糊了本來的含義。隨緣是什麼意思?隨緣絕對不是隨便,隨便是無所謂,怎麼樣都行,不想動腦筋考慮。隨緣,在佛家是指隨順因緣、順應根機之緣而定行止。
  • 佛說:萬事皆有定數,一切隨緣
    他們不懂得一個道理,一個簡單的出奇,卻難以做到的道理:萬事皆有定數,一切隨緣。佛說:萬事皆有定數。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很多可遇而不可求的東西,能不能如願得到,其實都有定數的。 不屬於你的東西,縱使你拼的頭破血流,他也會離你遠去。
  • 溫兆倫的《隨緣》為何如此受歡迎?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隨緣》超越了溫兆倫之前的所有歌曲,包括成績也很好的《沒有你之後》和《從未試過擁有》、也跨過他之後演唱的所有粵語歌曲,成為他最重要的代表作。《隨緣》MV截圖《隨緣》被廣泛喜歡的原因《隨緣》有多受歡迎,看一下它現在在音樂APP的數據便可知道。
  • 修身養性:隨緣是人生的大智慧
    你、我、他都在緣的網絡之中。常言說,「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萬裡之外,異國他鄉,陌生人對你哪怕是相視一笑,這便是緣。也有的雖心儀已久,卻相會無期。緣,有聚有散,有始有終。有人悲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既然要散,又何必聚」緣是一種存在,是一個過程。「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無憂。
  • 禪語:隨緣,惜緣,不攀緣
    所以,這一生要懂得一切隨緣,因為緣分的到來有它既定運行的軌跡,它是不會被任何人所左右的。人生在世,不要太過強求,也不要太過執著。要知道,是你的,縱使九曲十八彎,也仍然會來到你的身邊;不是你的,無論你再怎麼不擇手段,再怎麼費盡心機,它仍然不會是你的。
  • 隨緣,不是放棄追求
    在這個世界上,凡事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也不可能萬事如意,總有許許多多的煩惱和憂愁不時的縈繞著我們,如何面對,我想還是隨緣的好。花不能常開,月不能常圓,雲不能常留,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平常百姓,既不可以呼風喚雨,更不可能主宰世界,但卻能把握住自己的內心。
  • 人生路上,隨緣吧!
    文/覓北人生路上,隨緣吧!人這一生,很多事情都是我們無法掌控的,我們遇見的所有人,我們碰到的所有事情,都是上天為我們安排好的。一個人的心態不同,也會對事情的態度不同。心態差的人,遇到事情總會往消極的方向去看,總覺得整個世界都在針對他;而心態好的人,遇到事情就會朝著積極的方向去面對,他相信風雨過後就會有彩虹。
  • 隨緣是一種平和的生存態度,也是一種禪的境界,到底什麼是隨緣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亦如此,有緣分的人一見如故,情投意合;沒有緣分一看就不喜歡,就無法相處。也可以這樣理解:每個人的磁場是不一樣的,磁場相同,就容易相處,磁場不同,就會互相排斥,那就無法相處。這些都是相同的道理。緣分就是緣分,不要任何解釋,也不需要任何理由。人的緣分也是一種因果關係,在佛法裡就有「三世因果」。
  • 璞玉人生,隨緣自適(你做到了嗎)
    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又提倡無為思想,他主張一切隨緣,順應自然的變化,使事物保持天然的本性,不人為幹涉,最終實現「無為而無不為」。  琢玉,使得蒲松齡擁有雄厚的文學功底;隨緣,使得他將畢生所學酣暢淋漓地揮灑而出。  還有孔子,還有李白,還有鄭板橋,皆是如此。
  • 人生隨緣才自在
    文章圖片素材源自網絡 侵刪作者:子墨人生隨緣,就是心性寬容和釋然,不過分計較,不鑽牛角尖,是胸襟寬闊,秉性純真,懂得順其自然的道理。——題記有人說:「人與人之間,人與事之間,就是一個緣字,聚散起滅都是源於緣。」
  • 佛說:世事無常,一切隨緣
    世間所發生的所有事,其實都有其緣法。我們掌控不住,那些隨著緣分而來的東西,在緣分走了之後反而也會跟著離去,非人力能夠掌控。我們是人,而並非是神,沒有翻雲倒海的能力,沒有上天入地的本事,更沒有想要什麼就能有什麼的力量。人有的只是堅韌,有被一切無常打倒,但還是依舊堅持的站起來的勇氣。每一次的受傷,只會讓人變得更加強大,讓人繼續向前發展,向未來進步。
  • 隨心,隨緣,隨性!(寫的真好)
    隨心古人云:「境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萬物的一切變化皆源自我們的心境,內心美好,世界自然安靜祥和。詩神蘇東坡的一生可謂是十分坎坷,但他卻能將生命活得多姿多彩。他的仕途十分艱辛,中途遭遇流放,但天生樂觀的蘇東坡卻總能在逆境中尋找美好,將生活過的無比詩情畫意。被貶黃州時,種地,養魚塘,自給自足,每天睡到自然醒,每逢陰雨天時睡睡懶覺,生活極其快哉。不僅如此,吃到美味的野菜時,會感慨道:「人間至味是清歡。」
  • 當代佛系青年現狀:戀愛隨緣,一心賺錢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現實的90後並不像網絡上所說的那樣疲憊。那麼現在的青年人究竟是以一種什麼樣的狀態生活著呢?佛系。什麼是「佛系」用一段話來描述佛系的含義:不發、不評、不轉;不撕、不怒、不傳。雖然不清楚這些數字中,青年人佔據多少,但是看看這邊單身的年輕朋友,就知道絕大多數人都是適婚年齡的年輕人了。「戀愛隨緣」應該是非常符合「佛系青年」的一個標籤,他們往往叫著渴望擁有愛情,卻從來不會主動出擊,就連愛情真正到來時,也可能會主動遠離它,因為一個人的生活似乎也不錯。
  • 交友隨緣是一種境界
    「隨緣就好」是人所共知的一個處事交友的原則,老百姓常說的「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沒有莫強」、「緣來如山,緣去如煙」、「人隨風俗草隨風」、「藤繞著樹長,水繞著山轉」就是這個道理。我不是一個命理的信奉者,卻深信這句話的正確性。我以為這裡的命,不是天命而是「小我」之外的客觀存在。當然,在非常時期,人是應當跟命相爭的,所謂一命相搏就是這個道理。
  • 人生如過客,一切隨緣!
    忘記那些讓你生氣的事情,忘記那些讓你難過的事情,忘記那些曾刺痛你內心的事情,別人無法對自己感同身受,所以我們更需要自己去釋懷,唯有學會隨緣,才是對內心真正的善待。面對緣分,隨緣它的緣起緣滅。面對人生中的意外,學會客觀接受,然後去改變,去適應,就是從容面對。
  • 後半輩子,隨緣就好
    人們常說是你的,終究會是你的,不是你的,哪怕你撞破了頭,也求不來。所以用一顆平常心去待人接物,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我們都懂。這也正是淡然從容的心理,不必那麼計較得失,一切隨緣,順應自然就好。02人來人往皆是緣分,有些人只在你的生命中短暫停留,有些人卻註定會陪你一生,是去是留,隨緣就好。
  • 不勉強,不糾結,一切隨緣
    生活並不總是」1+1=2」的事,也許你在許多人的眼中的確是很優秀,但在他(她)的眼中卻是一般,不要責怪他(她)的眼光不好,更不要責怪他(她)過於挑剔,只不過是無緣罷了。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他的錯。那就請隨緣吧,瀟灑地揮揮手,愉快地說聲再見,友好地祝福一下彼此。愛不是佔有,而是自由。其實,縱使得不到,若能很好地欣賞,彼此留下一個好的印象,也未嘗不是人生的一種幸運,一種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