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揚州,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不了解揚州的人看到這句話或許會心生詫異,但這確實揚州流傳已久的一句民謠,蘊藏著揚州人的慢和悠。
當年,乾隆六次南巡每次都到揚州,可見那時揚州不僅是富有,景好、人好,還有風味無限的美食小吃。
早上皮包水
當早上的第一縷陽光穿透樹葉照進窗戶,揚州的大街小巷就開始躁動起來了,在熱鬧的吆喝聲中,人們開啟了新的一天。
習慣飲早茶的有兩個地方,廣東和江蘇揚泰地區,「揚」即揚州。揚州人似乎很少有在家吃早飯的,老到80老翁,小到孩提,都會在不經意之間湧入大小不一的茶社當中。
揚州有名的幾家茶樓:冶春茶社(御馬頭店)、綠楊邨茶社(原西冶春茶社)、共和春、花園茶樓、金帶圍、錦春大酒店。
「早上水包皮」算是揚州生活的一大特色,也就是揚州的早茶文化。大致四類:茶、麵點、冷菜(以餚肉為代表)、熱碟(以燙乾絲為代表)。
在揚州吃早茶,一定要慢,要「閒」,找一個茶社,泡上一壺好茶,入口溫潤,沁鼻的茶香蔓延全身,開啟美好的一天。
品嘗一下揚州的湯包,用吸管慢慢的吸盡湯汁,包子皮蘸著醋大口吃下,也是回味無窮。
好吃的餚肉是用豬前蹄肉製成,不會過鹹,吃得出肉香,滷料的香氣也很明顯。
最經典的燙乾絲,揚州特有的大白幹被切成至少 28 片,又切成細絲,用熱水燙上 3 遍,澆上調料。基本每桌必點。
在揚州品味早茶文化,不僅是一種吃,更是在於那份柔柔的情。
除了以上推薦,揚州茶點還有更多,其街頭巷尾的茶社更是琳琅滿目。
晚上水包皮
晚上去揚州的澡堂泡個澡,這就是所謂的「水包皮」了。
揚州是聞名遐邇的「搓背之鄉」,揚州搓背,是揚州沐浴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獨特的中醫療法。已經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它的手法有嚴格的國家標準。
水包皮不僅是洗澡,還包含修腳、捏腳、刮腳、捶背、品茗、小吃、聊天、理髮、刮鬍子、閉目養神。
現在揚州,雖早已沒有富甲天下的光環,但吃早茶的傳統風俗和「搓背之鄉」的盛名卻被很好的延續下來,延續著老蘇中的慢生活,延續著瀰漫在整座城市間的煙火與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