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最期待的愛國電影是《八佰》是《奪冠》是《我和我的家鄉》,更是這部紀念抗美援朝,致敬歷史英烈的史詩級電影《金剛川》
除了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聯合執導外,其實頂配豪華陣容也足夠吸引眼球:56.8億票房的《戰狼2》的主演吳京;31億票房《八佰》的主演張譯,李九霄;更別說國民偶像鄧超;每個人單拿出來都是絕對能打,儘管從拍攝到製作一共只有三個月的時間但聚集了中國頂尖團隊的他們,也盡其所能給予觀眾最好的觀影體驗。
電影取材改編自抗美援朝歷史中的一段真實故事,其中「金剛川橋」也有歷史原型,1950年,新中國成立初期,國際上正處於美蘇爭霸的緊張局勢,美國妄想對中國實行「包圍」政策,借朝鮮內戰的機會幹涉他國內政,吞下朝鮮半島這塊肥肉,不是它的真正目的,而是想要以蘇聯為跳板入侵中國,最終實現他稱霸世界的野心,就在這危急關頭中國決定派出支援朝鮮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電影紀念的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金城戰役,這場戰役的主角叫張振智:江蘇省東海縣人,出生於1922年。1946年 年僅23歲的他參加了革命,而很多同齡人也同他一樣踏上了保家衛國的道路,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 ,唯一想的是,就是通過那座橋,俺們這些人真的沒有一個怕死的」你二十歲的時候在做什麼?而張振智已經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作為連長立功無數,回國後還受到主席的兩次接見。
《金剛川》所講述的故事發生在金城戰役,志願軍前線的彈藥很快就消耗殆盡,軍用物資的運送也遭遇難關,危急關頭張連長收到了指令要在八天內建好一架橋梁,小隊考察了很久最終決定將橋建在懸崖下的一段河岸,因為這裡不僅是敵方觀察死角而且建成後也便於隱藏,但真正實施的過程因為原料不足,物資不足,人手不夠,所以異常艱辛,經歷了七天七夜的奮戰,偉大的志願軍們用生命和美軍的炮彈硬碰硬,完成了建橋任務,但最困難的是如何保護這座橋,美軍的炮彈如雨點般落下大橋修了炸炸了修,為了讓前線軍用物資送上去 數以萬計的偉大將士們將鮮血撒在了這片土地,灑進了這條江中,最終成功完成了上級下達的任務。
據統計美軍為了炸毀這座橋,出動了24駕戰鬥機在兩個小時內投下七百多枚炸彈,而在整個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美軍共投了1000多枚炸彈,炮擊了2500餘次,而在影片中也真實再現了這一偉大史詩。
電影《金剛川》著重還原了志願軍戰士們不怕犧牲,頑強抗爭的精神。幾位主演提前半個月接受訓練,學習使用槍械甚至攀爬施工塔吊,吳京在訪談中曾說張譯為了演死屍,坐在那化妝都要畫四個半小時,為了讓電影更真實飾演炮手的張譯更是為了掌握高炮的操作技巧,不僅數次模擬使用並且結合實際中的情況,再對電影中的一些細節進行調整,如高炮怎麼應對敵機俯衝,這使得電影有一種濃濃的真實感,高炮就是高炮手的命要演出那種狀態,就必須與他為伍,而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張譯依舊是將自己電影人的身份貫穿到了極致。
在電影中有一個情緒高漲的點,是他捕捉到了敵軍的行蹤然後卯足勁大聲的一句「點火」這一句讓屏幕前的觀眾都感到渾身充滿了力量。由於製作周期的緊張,張譯更是通宵拍的這段戲並且一次又一次重複,連吳京在訪談中都曾表示自己對張譯的佩服,吳京說「他對於戲的那種瘋狂,我 真的是自愧不如,這次我們給譯哥起了一個外號叫作』張再來『他在拍戲的過程當中呢比如說 導演說OK,譯哥OK了,譯哥一定會說 導演 我再來一條,咱保一條」
最終這部《金剛川》也如期呈現在我們面前,貓眼評分9.4分,就是對他最好的證明雖然在整部電影情節架構上還有或多或少的問題,但電影所表達的愛國主義的精神卻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