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背後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

2021-01-09 陸牙看電影

剛剛看完,可能之前預期太高了,所以稍微有些失望,但考慮到電影的製作時間只有不到三個月,所呈現出來的效果總體上還是不錯的。

下面我先不劇透的簡單評價一下《金剛川》,後面我主要想講一下《金剛川》背後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

整部電影,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點:

一、三個視角呈現一個立體的故事

在電影上映前,我預測的是《金剛川》可能採用敦刻爾克那種拍攝方法,三個角度交叉敘事,設置懸念、互為補充。

另外,我從演職員表上通過幾位主演的角色,預測的三個角度分別是步兵、工兵和高炮兵。

看《金剛川》的時候,我發現這三個角度和我預測的並不一樣,而是包括了敵人的視角。

對於這一點,我還是挺驚喜的,畢竟我國拍攝的戰爭片,從敵方視角講故事的情況非常少見。

不過除了驚喜之外,我也感覺些許失望,三個視角重複的鏡頭有些多,不知是怕觀眾看不懂而故意 為之,還是因為鏡頭不夠只能如此。

除了鏡頭重複讓人頗感厭煩之外,最主要的還是三個視角間設置的懸念不夠,這就讓人在看第二個 視角的時候就已經缺少了期待的感覺。

然而,當我看第三個視角的時候我又感覺到了驚喜,這裡是全片的高潮,是最熱血、最感人的地 方,只因為一個人……

二、演技炸裂的張譯

看完《金剛川》,才明白為什麼張譯是男一號,而不是吳京,按理說吳京的票房號召力應該會更高 一些;還有,為什麼說鄧超這樣的大咖只是特別出演。

可以說,整部電影都是靠張譯所飾演的張飛撐起來的,如果缺少了這個角色,電影會變得非常平淡。

雖然經過前面兩個角度的鏡頭,我們大致知道故事的走向了,也能預感到張飛的結局。

但當張飛真的進行最後的決戰的時候,我還是感覺內心被強烈的衝擊到了,眼淚也在眼眶裡打轉。

這就是真實的力量,哪怕你知道這是劇情需要的刻意安排,但你仍然不會感覺些許的違和,因為張譯的演技實在是太逼真了!從他的身上你仿佛能看到70年前那些英勇保家衛國的志願軍將士們。

正是因為張譯出色的表演,最後才使我覺得,影片三個視角的設計是巧妙的,前面鋪墊情緒,然後在張譯這點然!

另外,吳京和張譯的對手戲也非常有看頭,兩個人爭炮位、讓炮彈的情節就有觸動到我,當時兩個人的眼神、猶豫和沉默就把這兩個人多年的戰友情全表現出來了。

最後就是鄧超的戲份是真少,後面差不多四分之三的時間他都沒再出場了,所以連配角都不算,只能寫一一個特別出演吧。

三、令人不可思議的人橋

我相信,關於這塊情節可能有很多觀眾剛看完的時候像我一樣, 覺得這樣的情節難以置信,不真實。

電影結束之後,這個問題就-直困擾著我:為什麼《金剛川》要加這麼-段「不真實」的情節?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來說說這部電影背後真實的歷史。

四、韓戰-九五三年夏季反擊戰役

該片取材於韓戰一九五三年夏季反擊戰役。

該戰役是1953年夏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在朝鮮「三八線」附近地區對「聯合國軍」的反擊作戰。

該場戰役的背景是1953年4月,朝鮮戰場的形勢變得對我志願軍和人民軍越來越有利,在戰略上日趨主動;而美軍及其從僕從國軍則在戰略上日趨被動,特別是在正面戰場上已處於無可奈何的尷尬境地。

於是1953年4月26日,「聯合國軍」 同朝中方面恢復了中斷6個月之久的停戰談判。但此時經過美國武裝之後的李承晚政府卻態度越發囂張,不甘就此停戰。

為了打擊李承晚政府的囂張氣焰,促進停戰實現,爭取在停戰談判中的更多主動權,志願軍司令部發出了夏季反擊戰役的指示,以配合板門店的談判。

這場戰役共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5月13日到5月2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第九兵團發起第一次進攻,先後攻擊「聯合國軍」連以下兵力防守的陣地20處。

第二階段: 5月27日到6月15日,第二十、第十九及第九兵團先後發起第二次進攻,先後攻擊「聯合國軍」團以下兵力防守的陣地51處。

第三階段: 7月13日到7月2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第三次進攻,主要實施金城戰役,重創南朝鮮軍4個師。

1953年7月27日,韓戰交戰雙方在板門店籤署《朝鮮停戰協定》。

隨後,金日成元帥、彭德懷司令員向朝中部隊發布停戰命令:「自 1 953年7月27日22時起即停戰協定籤字後的十二小時起,全線完全停火。「.

一九五三年夏季反擊戰役共歷時兩個半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共斃傷俘「聯合國軍"12.3萬餘人,擴展陣地240平方千米,有力的打擊了美韓聯軍的鬻張氣焰,迫使敵人對我方作出了實施停戰協定的保證,促進了停戰的最終實現。

五、金剛川上炸不垮的木橋

1953年5月20日,正值夏季反擊戰役的第一階段, 志願軍I兵第十團第連連長張振 智奉命帶領連隊趕到了金剛川上的巖裡渡口。

金剛川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 而巖裡渡口.上的大橋則是我後方通往金城前線的必經之路,部隊後勤物資必須經過這裡運抵金城前線。

由於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敵人上用飛機,下用兩個炮群用近乎毀滅式的轟炸對這裡進行了嚴密封鎖,敵人的目的就是切斷我前線部隊的生命線!

而張振智接到的命令則是在敵人的轟炸封鎖之下,在8天的時間內在巖裡渡口架起一座載重橋,並保證它暢通無阻!

5月20日下午張振智帶著大家察看地形,發現金剛川上原先的大橋和一座人行便橋早就被炸得找不到影子了,他們只能用周圍的樹木緊急修造一座木橋。

5月21日一早,架橋戰鬥展開,負責伐木的三排便被敵偵察機發現。一 群敵機撲過來進行狂轟濫炸,他們想要把附近山林的樹木全部炸毀,好讓志願軍戰上沒有材料架橋。

只見山上儘是煙火,黑壓壓的把天地連成一片。

張振智倒是不慌張,帶著大家先隱蔽,他對大家說:「敵人扔下炸彈, 炸斷了很多樹木,我們就省事了,把他們炸斷的樹木頭尾收拾一下, 拿過來就能用。「

那段時間,敵人對這裡很有"感情",日夜不停地打炮,炸得那一帶彈坑連著彈坑,分不清公路和平地,泥土已變得焦黑,連個隱蔽的地方也沒有。他們給木排披著偽裝,通過水路運到橋點。

就這樣直到5月27日,經過7天7夜的奮戰,全連官兵在張振智的帶領下提前一天架起了一座載重橋。

然而5月28日一早,敵人的炮彈又密密麻麻地轟J過來,隨後敵人又出動了「黑寡婦」飛機向這座比生命還重要的載重橋投彈!

煙霧中,7孔橋被炸掉了5孔,剩下的2孔在水中顫悠悠的。

而此時,正值夏季反擊戰役進入到了更加焦灼的第二階段,敵人正向我軍前一日才剛剛攻下的883.7高地西北兩山腿反撲,前線隊的彈藥很快就要打光了,再不送上去,就會影響整個戰役的走向。

17時,參謀長向張振智傳達了必須在晚上6點40分之前修好橋的命令。

張振智二話沒說,第一個跳下河,指揮全連官兵二次架橋。

敵機在空中盤旋,炸彈在附近爆炸,可是沒有人理睬它。張振智頭部、肩部多處受傷,但他依然堅持不下火線,繼續指揮架橋。

在張振智的帶領下,全連上下都憋著勁兒幹,平時十幾個人抬的材料,當時六個人抬起來就跑,就這樣終於提前一刻鐘完成了任務。

8天時間裡,張振智帶領全連在每天落彈300多發的巖裡渡C架起了-座炸不垮的橋梁,架橋中負傷不下火線,被授予「二級模範」、「工兵英雄" 等榮營稱號。

他就是電影《金剛川》中工兵連長閆瑞的英雄原型!

六、縮影

看過電影並且看完了我前面介紹的真實背景的知友-定發現了,《金剛川》 拍的明顯不符合歷史啊?

比如張振智連隊搶修巖裡渡口的事,應該發生在1953年5月,而不是金城戰役(1953年夏季 反擊戰役第三階段)期間的1953年7月;

比如張振智連隊修的應該是一座 主要用於物資供應的載重橋,而不僅是勉強夠人通過;

比如部隊通過前最後一-次炸毀橋的敵機機型不應該是B29等等。

沒錯,《 金剛川》的故事是管虎改編的,它並不是真實的歷史;

甚至老高、關磊、張飛、劉浩等角色也都是電影虛構的,但我在這些角色的身上看到了真實的志願軍英雄的縮影。

—————————劇透分割線—————————

1、「一級戰鬥英雄"楊連第

電影中鄧超飾演的老高名叫高福來,是步兵連連長,被上級安排配合I兵連修橋。

正當他在橋上指揮部隊的時候,敵機投下的定時炸彈引|爆了,高連長不幸壯烈犧牲。

老高的這個角色應該是在致敬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 楊連第:

楊連第,天津市四區北倉村人,1949年參 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解放戰爭中,曾榮獲「登高英雄」稱號。1950年9月,光榮出席全國英模代表會議。同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志願軍鐵道兵一師一團-連副連長。戰鬥中,他所在的部隊在朝鮮前線各鐵路大橋間進行搶修,多次出色完成修橋任務。1952年5月15日,他在指揮連隊搶修清川江大橋時,不幸被敵機投下的定時炸彈的彈片擊中頭部而犧牲。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他生前所在連被命名為"楊連第連」。

2、「一等功臣"、「二級戰鬥英雄」孫明芝

《金剛川》這個圍繞著修橋-過橋的故事,主角卻不是魏晨所飾演的工兵連長,而是張排和關班所帶領的高炮戰土們,正是這些防空部隊的戰友不怕犧牲、帶傷堅持戰鬥掩護了工兵部隊的修橋。

而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孫明芝就是志願軍防空部隊的突出代表:

孫明芝,山東萊陽人。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他11次榮立戰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任志願軍二二+ 七軍二四0團高射機槍連副連長, 是志願軍用高射機槍擊落美軍飛機的第一人,並創造出一個月內擊落3架、重創1架的輝煌戰績,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一等功「二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胸前掛上了朝鮮國旗勳章。在艱苦的戰爭歲月中,孫明芝5次負傷,失去了右眼,成為二等Z級殘疾軍人。

3、「鋼鐵戰士」 蔡金同

張飛被敵機轟掉了半個身子之後,仍然用一根木棍支撐著挪到關班所在的高炮陣地,並憑藉頑強的意志力繼續同敵機作戰。

這讓我想起了中國人民志願軍"鋼鐵戰士」蔡金同:

1951年11月10日,在阿谷裡伏擊戰中,在小山頭擔任警戒的戰士蔡金同,突然發現一股美軍從東面遷回過來,企圖截斷我伏擊小分隊的退路。危急時刻,蔡金同大膽地暴露了自己,孤身一人與迂迴之敵展開了"激烈戰鬥。美軍多路進攻,蔡金同防不勝防,身上六處負傷,腸子流了出來。生死關頭,英雄的壯舉出現了:蔡金同以驚人的毅力,將腸子塞進肚內。美軍被眼前的這一幕嚇呆了。蔡金同猛然端槍向敵人猛掃,美軍抱頭鼠竄,我小分隊安全轉移。此戰,蔡金同斃敵、傷敵14人。戰後,志願軍政治部授予他「鋼鐵戰士」榮譽稱號。

4、「一級英雄戰鬥」全軍掛像英模邱少雲

李九霄所飾演的劉浩,在面臨敵人燃燒彈攻擊的情況下,抱住修橋的木材巋然不動;張飛在打完最後一發炮彈後,坦然地坐在炮位上,面對敵人的燃燒彈毫無懼色。

雖然歷史上美軍在轟炸巖裡渡口的時候可能並沒有使用燃燒彈,但在朝鮮戰場上的確有無數志願軍烈士犧牲在這種狠辣的武器之下。

邱少雲烈士的英雄事跡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家喻戶 曉的:

5、 「二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王合良、薛志高

電影中跟著劉浩的小戰士在燃燒彈轟炸後受傷傷了眼,但是仍然堅持修橋、不下火線,這樣的英雄事跡在中國人民志願軍中比比皆是,比如"二 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王合良、薛志高:

6、甘搭「人橋」的工兵戰士

如同前面介紹的這些情節一樣,《金剛川》 中「人橋」的這一情節, 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也是真實存在的,並非完全虛構。

比如,甘肅日報的記者徐俊勇今年就曾採訪過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王宏賢的事跡:

敵人為了切斷我軍後勤運輸保障線,白天不斷派出飛機轟炸橋梁、道路。「運送物資的大橋和道路全部被敵機炸毀,為了保障戰場上物資供應不受影響,我所在的部隊決定晚上搭橋保障運輸。「王宏賢說,天黑後, 4個連隊通力合作,分工明確,抱著樹樁的戰t很快下水,將樹樁豎立起來,其他戰士迅速鋪上木板,一座座簡易 橋梁很快被搭建起來。「通過用戰士身體和木樁搭建的橋梁,運送物資整整持續了一年多時間。」王宏賢回憶,整個冬天也都在下水搭橋,冰冷的河水刺痛著戰士們的雙腿,雙手雙腳被凍裂是常事,但戰土們還是將樹樁做成的橋墩子抱得穩穩的,確保汽車順利通過,將物資運達前線戰場。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王宏賢表現突出,受大站通令嘉獎一次,大站物資獎勵一次,連隊嘉獎兩次,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獎勵三等功一次。

也就是說,因為時間緊迫,木橋簡陋,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志願軍的工兵戰土們確實會下到河水中抱著橋墩子,以保證部隊在過橋時橋梁的穩定性。

而《金剛川》最後的鏡頭可能有所誇張了,人不只要扶著橋墩,還要當作橋墩支撐著木板。

只是,在翻看了這麼多志願軍英雄的事跡後,我真的不敢說這樣的情沒發生過了.....

志願軍英雄們的事跡讓我震驚,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傳奇 ,不是像我這種生活在和平年代中的人們所能想像的!

但我相信他們的英勇事跡,我相信還有更多無名英雄的偉大事跡永遠被埋葬在了異國他鄉而不被人知。

他們不怕犧牲、衝鋒在前,不為利、不為名,只是因為四個字:保家衛國!

他們能夠創造奇蹟,戰勝強敵,因為他們有大無畏的精神!

就像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在入朝作戰前帶領連隊所發出的錚錚誓言那樣: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1

相關焦點

  • 《金剛川》戰役結局是什麼 是一場怎樣的戰役
    電影的背後的金城戰役,是中國志願軍打得最痛快的一次戰役「金剛川」的歷史背景是金城戰役,這是韓戰的最後一戰,中國志願軍在14天內消滅了53,000名敵人,迫使美國和韓國老實返回談判桌,準備接受停戰。自從抗美援朝以來,金城之戰也是中國志願者火力第一次能夠壓制敵軍,也是志願者轉入陣地以來規模最大一次戰役,在抗美援朝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 《金剛川》,用真實的力量,反應了一段真實的歷史
    《金剛川》就從一個側面解答了這個問題,或者說是這個疑惑,原來,當時的戰鬥居然可以慘烈的到了如此的程度,當時中國剛剛建國,用劇中美國飛行員的話來說,甚至沒有建造一輛自行車的能力,而美軍經歷了二戰之後,已經幾乎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這種強大,不僅僅是體現在武器裝備上。
  • 吳京,張譯,鄧超 強強聯手演繹,《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故事比電影更炸
    2020年我最期待的愛國電影是《八佰》是《奪冠》是《我和我的家鄉》,更是這部紀念抗美援朝,致敬歷史英烈的史詩級電影《金剛川》 電影取材改編自抗美援朝歷史中的一段真實故事,其中「金剛川橋」也有歷史原型,1950年,新中國成立初期,國際上正處於美蘇爭霸的緊張局勢,美國妄想對中國實行
  • 金城戰役:《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歷史
    輕輕一陣風,喚醒沉睡了千年的軀體;輕輕一陣風,拂去歷史神秘的面紗。站在時間的肩膀上,我與歷史對話。 當朝鮮戰場的時針指向1953年的時候,種種跡象表明,戰爭快要結束了。
  • 《金剛川》張飛歷史原型是誰 張飛發生了什麼事件
    《金剛川》張飛歷史原型是誰據悉,《金剛川》中張飛的原型是抗美援朝志願軍工兵第3團3營9連連長張振智。張振智1922年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1946年參加革命,晚年的時候曾經有記者問他:「你最難忘的一次戰鬥是哪一次?」張振智毫不猶豫的回答道:「金城戰役」。
  • 防彈山年團應該好好看看吳京的《金剛川》好好學學歷史,然後道歉
    而本電影的拍攝場景以及電影中的歷史正好與前段時間韓國跳舞天團防彈少年團再一次獲獎發言中的爭議發言相吻合,而《金剛川》演繹的才是真正的歷史,編者希望防彈少年團能夠正視歷史。在電影中認真學習歷史,然後道歉。
  • 《金剛川》 紀錄電影今日上映 熱血鑄就六大看點
    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同時回顧了歷史上的金城戰役。  「我們和《金剛川》」6大看點曝光  在《金剛川》裡,為了保證大部隊在凌晨5點前到達金城前線,所有志願軍必須排除萬難通過一座橋。
  • 聊聊熱映的《金剛川》一部有血性的電影
    網上評價褒貶不一,有網友說這部電影歪曲了歷史事實,沒有根據歷史上金城戰役真實事實進行拍攝,畫面多次重播,甚至對我們「最可愛的人」有些含沙射影的污衊,還有網友說導演的這種改編水平是在赤裸裸的侮辱觀眾的智商。
  • 聊聊熱映的《金剛川》 一部有血性的電影
    網上評價褒貶不一,有網友說這部電影歪曲了歷史事實,沒有根據歷史上金城戰役真實事實進行拍攝,畫面多次重播,甚至對我們「最可愛的人」有些含沙射影的污衊,還有網友說導演的這種改編水平是在赤裸裸的侮辱觀眾的智商
  • 和《八佰》相比,《金剛川》到底差了什麼?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金剛川》這部電影。同為管虎導演的作品,同為主旋律電影,這一點讓觀眾們很難不去將這兩部電影比較。《金剛川》總體投資超過4億元,由管虎,郭帆和路陽三位導演聯合指導,講述的就是志願軍在1953年的金城戰役前夕,拼命在金剛川上用汗水和血液架起一座橋梁的故事。
  • 《金剛川》電影即將在線觀看,戰爭大片超級有看頭!
    《金剛川》的導演、主演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管虎(《八佰》)、郭帆(《流浪地球》)、路陽(《繡春刀》)三人共同執導,演員陣容強大,歷史故事扣人心弦,表現了中國軍人精神不倒。
  • 「我們和《金剛川》」上映,這些電影幕後紀錄片也值得看……
    12月18日,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正式在全國上映,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同時回顧了歷史上的金城戰役。
  • 《金剛川》發布幕後特輯以光影書寫歷史告慰英靈
    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的電影《金剛川》正在全國熱映中,截至11月8日,影片票房已近9億,躋身國產戰爭電影票房第四名。不俗的票房與口碑成績,不僅意味著市場與觀眾的認可,更是影片歷史情懷與時代價值的體現。
  • 《金剛川》電影在線觀看,當貝投影儀F3分享在線觀看詳細方法
    《金剛川》也是類似《八佰》的戰爭片。它是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由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鄧超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金剛川》剛下院線,超級戰爭大片全網首播非常值得期待,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金剛川》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講述志願軍戰士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今日上映
    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同時回顧了歷史上的金城戰役。電影海報(來自片方)「我們和《金剛川》」6大看點曝光該片從現實與歷史兩個視角出發,帶領觀眾走進電影《金剛川》劇組,以電影拍攝為時間線,以「橋」的建設與炸毀為重要核心段落,紀實性地跟蹤拍攝電影劇組的臺前幕後,展現電影主創團隊如何攻堅克難
  • 《金剛川》電影完整版免費觀看,當貝投影儀F3分享免費大屏看抗戰...
    《金剛川》電影完整版免費觀看,當貝投影儀F3分享免費大屏看抗戰大片!《金剛川》的導演、主演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管虎(《八佰》)、郭帆(《流浪地球》)、路陽(《繡春刀》)三人共同執導,演員陣容強大,歷史故事扣人心弦,表現了中國軍人精神不倒。
  • 電影《金剛川》經典臺詞對白
    電影《金剛川》體現出了志願軍們寧死不屈,奮不顧身的精神,而這部電影也將載入史冊,小人物也將會被我們永記心中。 今天小編整理了電影《金剛川》經典臺詞對白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電影《金剛川》經典臺詞1、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做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
  • 《金剛川》,視角不對,煽情白費
    在看了一些金剛川戰役的真實史料和一些網友們的觀點之後,我終於明白了電影中的違和感究竟在哪裡了。 說《金剛川》之前,先講個哆啦A夢的經典故事吧。 《哆啦A夢》有一個名篇,叫《再見,哆啦A夢》,主要內容是哆啦A夢要離開大雄,回到未來去了。
  • 金剛川:如鯁在喉,如芒在背。
    昨天下班後去看了金剛川後,感覺如鯁在喉,如芒在背,和大家交流下,求同存異。 說實話,我都有點不知道該從哪個點開始吐槽,從其中一個角度說說吧: 我認為改編自歷史真實題材的戰爭片,首先要儘可能的忠於歷史,...
  • 電影《金剛川》震撼上映,7天票房破5億,它創造了怎樣的奇蹟?
    《金剛川》這部電影是一部紀念抗美援朝,致敬戰爭英烈的史詩級電影。 這部電影除了管虎 , 郭帆 ,路陽三位導演聯合執導外,還有吳京,鄧超,張譯等超豪華陣容,每個人單拎出來都是絕對能打,儘管拍攝時間很短,按這個團隊也盡其所能給了觀眾最好的觀影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