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我去看了《金剛川》。
說實話觀影效果還可以,除了重複鏡頭略多容易疲勞以外,整體上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吳京和張譯的表演,為影片增色不少。最後張譯的表演完全把我帶進去了,看完這段之後情緒久久不能平復。
不過看完電影回家仔細一琢磨,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太對。
在看了一些金剛川戰役的真實史料和一些網友們的觀點之後,我終於明白了電影中的違和感究竟在哪裡了。
說《金剛川》之前,先講個哆啦A夢的經典故事吧。
《哆啦A夢》有一個名篇,叫《再見,哆啦A夢》,主要內容是哆啦A夢要離開大雄,回到未來去了。為了讓哆啦A夢放心離開,大雄決定要證明自己能照顧好自己,於是就去找胖虎決鬥了。
大雄當然打不過胖虎,所以被打得鼻青臉腫,但是這一次大雄的決心十分堅定,屢敗屢戰,拖著遍體鱗傷的身體也要跟胖虎決一死戰。
最後胖虎打不下去了,趕緊認輸溜走。
不是要說《金剛川》麼?為什麼我要提哆啦A夢呢?
因為《金剛川》這部電影,就把交戰雙方塑造成上面的大雄和胖虎。
胖虎真的打不過大雄麼?當然不是,他只是被大雄這股不怕死的勁兒嚇到了,會認輸一是不忍心打了,二是為了擺脫糾纏。
至於大雄,能贏靠的就是不怕死的勁,他的實力根本打不過胖虎,只是胖虎放過他了而已。
在《金剛川》這部電影裡,我們就被拍成了「不怕死的大雄」,對空戰力只有兩門炮,大部隊被兩個美國飛行員逼得團團轉,最後面對燃燒彈毫無還手之力,靠著不怕死的精神架起一座人橋,把美國人震驚到無話可說。
電影中的美軍遊刃有餘,除了一個飛行員是被正常擊落以外,美軍全程優勢,hill最後純粹是浪死的,按片中的意思如果他服從指揮的話幾乎就沒什麼事兒了。
也就是說,電影裡這場交鋒,美軍應該只損失一人一機,即使飛行員不聽命令,也只損失了兩人兩機。
而我們這邊,沒給出具體數字,反正是傷亡慘重。
這戰況完美地詮釋了《西遊記後傳》裡孫悟空那句口頭禪:
「我還沒用力,你就倒下了。」
最後,電影還安排了美國老兵「反思戰爭」,說了很多句話,但主要意思一句就能概括「(敵人)在戰場上太慘了,戰爭真不是個好東西。」
怪不得網上有網友說,帶著孩子去看《金剛川》,孩子看完出來以後說:「美國人放過了我們」。
童言無忌,一針見血。
雖然沒明說,但《金剛川》裡的美軍,給觀眾的感覺就是無比強大的,開著飛機喝著酒輕輕鬆鬆就把仗打了。
而我軍呢,除了吳京和張譯這倆炮兵有點技術,其他人似乎只會玩兒命,騎馬喊隱蔽的,擅離職守的、對著燃燒彈放狠話的,別說戰略戰術和組織紀律了、似乎連智商都不怎麼夠。
而吳京這個炮手雖然炮打的挺準,但完全是個李雲龍似的兵痞形象,戰場抗命不聽勸告,無組織無紀律,最後戰死還是因為炮彈不足(否則按他的技術,還是有可能把飛機打下來的)。
槽點真的太多了,首先從歷史上來講,打金剛川戰役的時候已經是抗美援朝的末期了,我方此時的彈藥補給非常充足,完全不輸美軍,根本不可能出現片中這種只有兩門炮還沒多少炮彈的情況,看不起誰呢?
再說人物行為,吳京先是不聽調遣,在位置暴露之後還不聽勸阻原地不動,這根本不是值得炫耀的事兒,相反是一種抹黑。要是隊伍裡都是這種以自我為中心不聽命令的兵,這隊伍還能打仗麼?這電影裡還有個想獨自行動就戰友的士兵,給你能的,這叫擅離職守!
這毛病也不是《金剛川》第一個犯得了,這些年來各類抗戰神劇都喜歡安排主角不聽指揮,獨自行動然後取勝的劇情,極端點的甚至把首長綁起來了,就為了證明主角的英明神武,「眾人皆醉他獨醒」。
拜託,戰爭不是武俠小說,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歷史已經證明了江湖好漢那一套打不了勝仗。
拿經典電影《上甘嶺》來說,有個情節是戰士用扔罐子的方式迷惑美軍,等到美軍聽到聲音不開槍了以後,八連連長偷偷帶著一個戰士摸出去端了美軍兩個火力點。
但是,等連長回來之後,卻遭到了部下和指導員的批評,理由是他擅離職守,拋棄了指揮位置私自上戰場。隨後,連長在電話裡向領導承認了錯誤。
這段劇情比《金剛川》好太多了,一方面表現出了我們的作戰智慧,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隊伍紀律的重要性,即使立了功也要受到批評。
最令我難受的,是影片最後的人橋。
這座用人當柱子搭起來的橋,乍一看很震撼,也挺催淚,不過等看完電影之後我仔細一想,這感覺越琢磨越不對。
現在我醒過味來了,我們的戰士們才沒有這麼蠢好嘛!
歷史上真實的金剛川,修橋的目的是為了走汽車大炮,所以才需要修一座相對平整且堅固的橋,因為只有足夠的承重才能保證這些大傢伙能安全過河。
修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過車而不是過人,如果僅僅是過人的話,浮橋滑索什麼的方法多了去了,沒必要非得修出一座平整的橋來。
而電影中的人橋,明顯扛不住車,就只能走人,那隻走人的話為什麼非要這座人橋不可?浮橋、橡皮舟、摺疊舟、浮水衣,用哪個不比搭個人橋好?
電影中這座人橋,說是對戰士們的侮辱都不過分,仗不是這麼打的!
看看真實的金剛川大橋是什麼樣子的吧!
這和電影裡的人橋天壤之別啊!
所以說,《金剛川》這部電影,就是借了個歷史的名頭而已,虛構了一個假的不能再假的故事,把美軍放在了高處來俯視、反思戰爭。
噁心,太噁心了。
七十年前我們取得的勝利,不是靠拍頭抹血把美國人嚇走的,更不是他美帝動了惻隱之心不忍下手。而是我們的戰士們用實打實的力量把敵人打回去的!
所以《金剛川》的出發視角就不正,拍出來的東西就只能是彆扭,再煽情也沒用,假的終究是假的。
我還是回去看《上甘嶺》,聽「一條大河波浪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