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元月,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在武漢發生並蔓延至全國,全國人民由此經歷了一個刻骨銘心的春節。這特殊又坎坷的路途上湧現了很多溫暖人心的戰"疫"故事。近日,《大灣區時報》記者採寫了一系列馳援武漢代表人物的報導。他們在這次災難面前,彰顯了平凡人偉大的力量和閃爍了人性的光輝,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壯麗的詩篇。
(《大灣區時報》訊,特派記者許水活)近日,武漢童府媽媽學社相關成員忙碌著一部新冠病毒抗疫戰的口述史,希望有一天能夠得以出版。目前已有200多名人員加入口述史微信群。3月10日,《大灣區時報》記者採訪了該群80後武漢公交車司機董易文,他每天跑300公裡,三更半夜急送物資的故事感動了許多網友。
22人,1個月,接送醫務人員上下班1080人次,接送確診輕微病人474人,運送醫療設備和醫用物資約600噸——這是他所在的武漢洪山青年突擊隊"守護天使志願者"們交出的答卷。
每天跑三百公裡
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疫情籠罩之下,很快市內的地鐵、計程車、公交車全部停運,市民紛紛自發無償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匯聚成這個寒冬裡的一股暖流。
董易文所在的車隊自發組織,成立於1月23日。近一個月時間,他們每天穿梭於武漢市的大街小巷,每臺車基本上跑三百公裡左右。一臺車配有一名司機一名志願者。兩個人抬到車上,然後再送到醫院和社區,再把這些貨物抬下來。有時一天拉的物資多的達7噸,最少也有2噸。
董易文告訴記者:"通過這段時間的勞動鍛鍊,我們的肌肉都結實了很多。我們的防護服都是自己買的。剛開始還可以買得到,但隨著疫情變得越來越嚴重,我們就買不到了,所以要節約使用。有一段時間,武漢醫療物資還很缺乏,醫護人員穿上防護服工作往往就是8個小時,不能上廁所、不能喝水、也吃不了飯。我們一名隊友防護服腋下都穿破了還在穿,但是沒辦法,破了也得照樣穿。"
每天他們在路上和時間賽跑,不論風霜雨雪,他們也肩負使命出發。早上五點多就開始去接送醫護人員上班。到達武漢的緊急物資有時是三更半夜,他們也要趕時間去配送,回到家時已疲累得澡也不想洗就睡覺了。
委屈與感動同在
剛開始參加這個志願者車隊工作的時候,董易文家裡人很反對。"第一時間"意味著對疫情的可控性、傳播性、致亡率一無所知。當他母親知道他加入了志願者車隊,第二天早上就匆匆地趕到他家,直接把車鑰匙和門鑰匙都拿走。
"我們還有個志願者,他的女朋友怕被傳染,極力反對,最後,他選擇堅持下去,跟她分手了。還有的志願者回家後小區物業不讓進,說你在外面到處跑,進這家醫院那家醫院,擔心把病毒帶給小區的其他業主。這一個月時間,我們加油,吃飯,什麼都是自己掏錢的。他們的一些不理解,我們心裡感到還是蠻委屈的。" 董易文說。
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有一天早上天空下起了雪,路上已結了冰,但是,他們隊友們沒有一個缺席,依然和往常一樣準時出車,準時趕到目的地去搬運物資。還有一天,他們出了20多臺車拉7000箱衛生巾,由於包裝很佔空間,需要比平時多跑幾趟,他們忘記來回跑了多少路程,只是感到飢餓的時候,顧不上什麼形象,直接到車上拿麵包和火腿腸吞了起來。
2月20日,是董易文女兒7歲的生日。"當我們車隊裡一些同志知道這事之後,說你在外面執行任務,不能回去陪伴她。於是,他們拍個短視頻發給我家的小姑娘。那時真的很感動。當時,車友們額頭全部布滿汗珠,我那個防護服就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把拉鏈拉下來透透氣的。穿這個衣服幹活真的好熱,特別是中午天氣炎熱的時候,搬一下貨物衣服就全部溼透了。"
一起吃苦無怨無悔
董易文,是武漢公交集團公司559路公交車一名普通駕駛員。但現在令他感到自豪的是,還成為一名洪山青年突擊隊"守護天使志願者"。
隨著在一起做志願服務的時間越長,他和隊友們感情就越深厚。武漢公交集團黨委書記打電話叫他回來,希望他繼續把這種精神延續下去。
"說真的,跟大家在一起這麼久已習慣,我不是很願意回去的,應該說是捨不得吧。雖然我們互不相識,但是互相幫助,一起去搬貨上車,一起出發,到中午沒飯吃我們可以一起挨餓。我們在路上開車連喝一口水都很謹慎,很多人一天下來都沒有什麼時間休息。一個隊友因為長時間疲勞駕駛,一次把三環上的護欄給撞壞了。他在群留言此事,我們忙到晚上十一點才趕過去幫忙補胎和抬護欄。" 談起這些經歷,董易文深有感慨。
"我認為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你的學識有多少,也不在於你在處事論道方面多麼會說話。只要擁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真正地服務到每一位有需要的人民,這樣才會創造出生命最大的價值來回饋社會。面臨這次生死考驗,我們武漢守護天使志願者們做到了。" 他如是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