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為了逗孩子開心而問他們很多問題,其中最常見的估計就是:「你是哪裡的人,是誰家的寶貝?」有些孩子可能還沒有這些概念,一時半會答不上來。但還有些機靈鬼很快地回答出來自己的國籍和父母的名字,令人十分驚喜。
前段時間幫媽看到一個混血小蘿莉的視頻,裡面的寶寶實在太可愛了,在被媽媽叫「老外」時竟然生氣地反駁:「我是中國人!」場面非常搞笑。
小楊和外國老公結婚兩年後生了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公主,平時小傢伙一本正經,小楊總愛逗她玩。有一次小楊教女兒讀識字課本,看到裡面的五星紅旗時,小楊說:「這是我們國家的國旗,不是寶寶的國旗。」
寶寶覺得十分奇怪就問媽媽:「我是媽媽的女兒,媽媽是中國人,我也是中國人啊?」小楊靈機一動問女兒:「爸爸是老外嗎?」聽到女兒說「是」以後,媽媽說:「那你是爸爸的女兒,所以你也是老外呀。」寶寶這下糾結了,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最後生氣地反駁說:「我就是中國人,媽媽一定在逗我。」小楊見女兒這副可愛的小模樣,笑得更開心了。
這個視頻傳到網上後,網友們紛紛大讚混血小寶寶,誇她聰明,一點都沒被媽媽繞進去,長大以後一定是個非常有邏輯的孩子。其實,爸爸媽媽日常生活中多與孩子對話有諸多益處,除了能鍛鍊他們的語言能力外,還有這2個好處。
1、培養親子關係
孩子小時候會非常依賴父母,經常會問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要表現出不耐煩的神態,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大的傷害,會讓他們覺得自己被最親近的人嫌棄了,打擊信心。父母要多包容,多聽孩子內心的想法,這樣也能拉近親子關係。
2、開拓孩子的視野和思維
孩子小時候的知識來源於父母,父母多與孩子對話,孩子能從中學到一些有用的常識,能了解更多外界的東西,這讓他們的視野也得到了開拓。
同時父母的對話還能讓孩子的思維得到延伸。孩子們都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會在對話的過程中不斷地思考想像,大腦也一直處於運轉的狀態,思維會向外發散。所以父母要多和孩子溝通,能讓他們變得更聰明。
生活中依然有很多家長把小孩子們當作不懂事的娃娃,但實際上,現在的孩子都比較早熟,他們已經懂得很多東西,因此家長們要多與孩子對話,了解孩子的內心,積極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