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窗簾,個人認為應該儘可能從簡,基於此點,我總結了一個純屬個人的意見,同學們可以酌情參考。很多同學一提窗簾第一反應就是布簾,其實窗簾除了布簾還有竹捲簾、畫捲簾、百葉窗等很多種。具體安裝窗簾的時候,大家應該根據居室的功能、窗戶的形狀大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不是一味的把所有的房間都安裝布簾。下面提到的建議中,有的泛泛的指窗簾,而有的則是專門針對布簾的。
(一)窗簾,尤其是布簾的安裝,要在家裡所有基礎裝修全部結束,且做完拓荒保潔之後,千萬別因為心急,提前安裝,這樣可能會把布簾變成一塊碩大的幹抹布。
(二)窗簾的色彩應注意與居室(特別是牆面顏色、居室大小、床上用品顏色)和諧搭配。原則上,小房間適合淺色窗簾,大房間適合深色窗簾。
(三)窗簾的圖案選擇應考慮空間大小、室內淨高。原則上,小房間的窗簾花型不宜過大;大房間可適當選擇大的花型。
(四)現在選擇落地窗簾的同學越來越多了,大家要特別注意的是,落地窗簾的下擺應高出地面3—5釐米左右,過長導致拖地,窗簾下擺容易弄髒,而且嚴重影響窗簾的垂感;有同學選擇齊著窗臺做窗簾,死抗著負責任的告訴你:非常非常的不好看。
(五)帶有褶折的布簾寬度最好是整面牆寬,能夠遮擋窗戶兩側的牆面,而且整體感要好。
(六)關於紗簾。紗簾是被我早早就Pass掉的一個項目,原因出自我同事的一句話:紗簾從安裝到現在基本沒用過。要說紗簾一點用沒有肯定是不客觀的,比如說視覺上,一些同學喜歡紗簾的那種朦朧感。所以,裝與不裝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
(七)布簾添加的配件很多,比如:花邊、垂墜、布帶、鉛線、掛鈎、掛球、綁帶……從實用角度講,除了像布帶這樣必須要有的,還有像垂墜兒或鉛線有所選擇的配件,其他很多都是華而不實的累贅,且也是窗簾商家主要的利潤點所在。所以,可以考慮適當省略。
(八)這裡重點說一下窗簾的花邊。細心的同學會發現,窗簾門店展示的窗簾很少有不帶花邊的。如果你第一次看見花邊一定會認為它很好看,不過死抗著再次負責任的告訴大家:花邊是最容易讓人產生「審美疲勞」的附加產物。花邊在以後的生活中除了給你家的洗衣機增加負荷之外,不會再有其他的用途了。所以,死抗著不建議大家選擇花邊。我家的布簾只加了布帶和鉛線,我也一直很喜歡這種平實的感覺。
(九)布簾一般分「定高買寬」和「定寬買高」兩種賣法,同學們在購買自己喜歡的布簾的時候首先應該向商家詢問是怎麼個賣法。舉個例子:同樣是30元/延米的布簾,「定高買寬」要比「定寬買高」節約大米。而且,「定寬買高」的布簾幅與幅之間不可避免的接線看起來也不是很美觀。如果不是自己特別喜歡的款式,建議大家還是選擇「定高買寬」的布簾。
(十)一般來說,窗簾和窗簾杆是同時安裝的,不過也有同學家預先安裝了窗簾杆。所以,前面提到的落地窗簾的下擺應高出地面3—5釐米左右,一定要把握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一個裝過窗簾的朋友家實地測量一下(精確到釐米),然後在做窗簾的時候,把自己核算的準確尺寸(做多高的窗簾)告知商家。
(十一)竹捲簾和畫捲簾,常用於有窗臺的窗戶上。它們的價格主要根據竹藝和畫面的質量來決定,這兩款捲簾北京市只有兩個廠子做,競爭也不算激烈。購買時同樣需要把附加費一項與商家事先溝通好,比如竹捲簾上面的裝飾邊、畫捲簾的捲簾杆等都是要單收費的。
(十二)窗簾杆,整個北京市的窗簾杆都是一個老闆從廣東一火車一火車皮拉來的,一般家裝最常用的那種粗鋁合金管的窗簾杆是「福發」牌的。所以,如果是同一系列的窗簾杆,質量就不用調了,大家選選顏色,比比價格就可以了。
(十三)窗簾杆有一個臨界尺寸要求,2米7以下長的窗簾杆,安裝的時候左右各有一個固定端就可以了;但如果窗簾杆的長度超過了2米7,就需要在中間加一個固定端,以防止窗簾杆變形。對於窗簾杆超長的同學,在商家上門安裝的時候尤其應該注意此環節。
(十四)窗簾滑道,「雙鴻」這個牌子的市場佔有率最高。窗簾滑道有納米軌(約10元/米)、普通軌道(約6元/米)之分,兩個總價不會差太多,不過用起來感覺還是不一樣的。所以,建議同學需要安裝滑道的話,就選擇納米軌,做工好,且收拉的感覺確實很舒暢。
最後說一句,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由於你的裝修資金不夠充裕,裝修過程腦袋裡肯定會想如何節約大米的問題。我裝修的時候在考慮如何節約大米的同時,也在考慮哪些環節不能節約大米。死抗著後來總結出來一點:但凡是家裝中的樞紐環節,同學們在選擇的時候,最好不要「節約」該花的錢。比如開合用的合頁、收拉用的軌道、上下水管件(「五金篇」會再次提到),這些差價不過幾塊錢的東西,質量的差別卻很明顯,買了便宜貨回家不但省不了多少錢,使用起來還會給你的生活添亂。所以,我不會花100多元選擇瓷磚,但我在選擇合頁、軌道、上下水管件的時候絕對不會吝嗇手中的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