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鐵磁體或是存儲器用更理想的材料

2020-12-21 電氣新科技

存儲器是計算機硬體系統五大組成部分之一,它像人的大腦一樣具有記憶功能並能在計算機的運行過程中自動完成指令、數據和程序的存儲。隨著電子信息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磁性存儲器正在不斷革新,非揮發性、高存取速度、低製造成本、製程簡單、存儲密度高、耗電量低與可以無限擦寫等將是未來存儲器市場發展的主要趨勢。

準磁性材料中的反鐵磁體,因在計算機內存中能保存比傳統磁體所允許的更多數據潛力,吸引了廣大科研工作者的目光。大家普遍認為磁性存儲器,或許可以從那些有望以更大密度實現更可靠存儲的材料中獲得推動。

當前,傳統鐵磁體被廣泛應用於包括非揮發性磁性隨機存儲器(MRAM)在內的各種現代存儲技術中。與其他內存技術相比,使用MRAM讀取和寫入數據的速度可與靜態隨機存儲器SRAM媲美,在存儲容量上可與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抗衡,但MRAM消耗的功率更少,且像快閃記憶體一樣是非易失性的,這意味著它不需要穩定的電源來保留數據。

MRAM將信息存儲為電子的自旋,這是與電子固有角動量有關的屬性。鐵磁體具有不成對的電子,它們沿兩個方向中的某一方向旋轉或指向,鐵磁體中的大多數電子指向同一方向。MRAM基於電子自旋產生的巨磁阻(GMR)特別是穿隧磁阻效應(TMR)工作,以磁性結構中的自由層磁化方向不同產生的磁阻變化來存儲「1」和「0」。

鐵磁體的缺點是它們可能會受到外部磁場的影響,這可能導致位意外翻轉。除非相鄰鐵磁體之間有足夠的空間,否則相鄰鐵磁體的自旋會相互影響,這限制了MRAM以較低的成本擴展到更高密度的能力。

從理論上講,反鐵磁體(包括錳、鉑和錫等常見金屬的化合物)可以解決限制MRAM廣泛應用的問題。與傳統鐵磁體特性不同,同一反鐵磁體中的電子自旋並非全部指向同一方向,相鄰原子上的電子指向彼此相反,從而有效地相互抵消。

反鐵磁體中所有自旋的集體取向仍然可以記錄位,但是磁體整體上沒有磁場。因此,反鐵磁體不會相互影響,也不會受到外部磁場的幹擾。而且,由於反鐵磁體的自旋動力學要快得多,因此比特可以以太赫茲頻率在皮秒內切換,這比鐵磁MRAM中千兆赫茲頻率所需的納秒要快得多。從理論上來說,反鐵磁體可以將MRAM的寫入速度提高三個數量級。

在過去的5年中,由於證明了可以使用電流控制反鐵磁體中電子的自旋,並可使用與標準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製造技術兼容的組件來實現這一點,反鐵磁體在內存中的應用潛力獲得了肯定,這直接促成了對不同類型反鐵磁體和開關技術的大量研究。

2020年初以來,反鐵磁體的使用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西北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的研究人員展示了鉑錳的細小柱子開關,並表示想製造一種與CMOS兼容的設備;德國達姆施塔特技術大學的研究小組描述了一種用於切換鑽頭的新型MRAM技術,即自旋軌道扭矩,該技術也可以用於切換存儲在一個鑽頭中的鑽頭;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地轉換了具有特定類型電子的反鐵磁體(錳錫合金)中的位,該鐵被稱為韋爾費米子,這些費米子的自旋狀態相對容易測量,並且使該設備比其他反鐵磁設備簡單得多。

業內人士認為,對反鐵磁體的研究工作已經開始,在將反鐵磁體用於商業設備之前,還必須解決許多技術難題,如電流產生的熱量似乎會在某些反鐵磁器件中引起電壓模式,看上去與電子自旋開關可能引起的電壓模式相似,而區分兩者對數據的讀取至關重要。因為從反鐵磁體讀取數據仍然比讀取鐵磁體中存儲的數據慢得多、也更困難,這需要找到更有效的讀取方式。

相關焦點

  • 中德首次製備出人工反鐵磁體
    中德科學家日前在氧化物自旋電子學領域取得重要突破,首次製備出基於全氧化物外延體系的人工反鐵磁體,並觀察到隨外加磁場的分步磁化翻轉模式。該成果被刊登在近期《科學》雜誌上。 人工反鐵磁體不僅是多種新型自旋電子學器件(如磁隨機存儲器等)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研究反鐵磁材料基礎問題的重要載體。
  • 節能的磁性隨機存儲器:為自旋電子器件帶來新機遇!
    嵌入塑料材料中的MRAM晶片(圖片來源:新加坡國立大學)不同於傳統 RAM,MRAM 中的數據由磁性存儲元件存儲。這些元件由兩塊鐵磁板構成,每塊板都能保持磁化,中間用一層薄薄的絕緣層隔開。這種結構稱為磁性隧道結(MTJ)。
  • 反鐵磁性氧化鐵可遠程傳輸數據
    來源:科技日報一個國際合作研究小組已成功觀察到,絕緣反鐵磁體——反鐵磁性氧化鐵具有遠程傳輸數據的性能。反鐵磁體是一組磁性材料,擁有比傳統鐵磁部件更快的計算速度。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基於現有材料和半導體技術的常規裝置在運行時會過熱,導致速度達到極限,從而限制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反鐵磁性氧化鐵可解決這一問題。反鐵磁性氧化鐵是鐵鏽的主要成分,作為一種可以傳輸磁波的電絕緣材料,不會有電流通過產生過多熱量的不利影響。
  • 最新研究:開發基於反鐵磁體的自旋電子器件
    反鐵磁性(antiferromagnetism)是磁性材料的磁學性質的一種。在這種材料中,相鄰電子自旋呈相反方向排列,其磁化率因而接近於零。1932年由Louis Néel首次發現。例如,鉻、錳、輕鑭系元素等等,都具有反鐵磁性。
  • 反鐵磁性材料中能否存儲信息?能!
    與鐵磁材料相比,反鐵磁材料中的微觀磁矩產生了取向變化。在資訊時代,我們需要存儲的信息越來越多,與此同時終端設備越來越小。然而,矽基傳統電子存儲技術正在達到極限。自旋電子學,特別是反鐵磁材料,為信息存儲提供了另一種選擇:電子不僅可以存儲信息,電子自旋也可以包含磁性信息。這樣的話,同樣的空間可以存儲加倍的信息。然而,反鐵磁材料是否可以存儲電子信息,一直存在爭議。
  • 聊聊磁體和磁場(下)
    對於電磁鐵,增加通電線圈的匝數n、增大通入的電流I ,都能夠加大磁感應強度B ,以獲得更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鐵芯和磁極的尺寸,以增大磁通穿過的面積S。圖13為演示用環形電磁鐵的結構。用軟鐵製成厚壁的圓環A和圓形頂蓋B,在圓柱形軟鐵芯C上用粗導線繞制約百匝線圈。將C固定在B下中心位置,再置入A中固定,並使C與A的下端表面處於同一平面。
  • 反磁鐵研究取得了巨大飛躍,頻率有望提升至萬億赫茲
    圖片:UCF研究人員將取得磁體極限作為一種製造更快的電子產品的手段,於4月10日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概念驗證結果。中央佛羅裡達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UCF)是多學科大學研究計劃(MURI)項目的領先大學。
  • 東北大學材料學院在反鐵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反鐵磁材料由於材料內部相鄰的不同磁晶格的磁矩相互抵消對外不表現宏觀磁性,這使反鐵磁材料的操控、探測和應用都存在巨大的困難。最近幾年,隨著相關新理論和新技術的發展,反鐵磁材料具有的超高抗磁場幹擾能力以及超快動力學等特點受到了廣泛關注。
  • 【收藏】材料詞彙:中英文對照
    charge of an atom, and is particles (Pronton,Nentron and Electron) 原子的組織圖 Atom Constitutes 周期表 Periodic Table 原子鍵結 Atom Bonding 金屬與合金 Metal and Alloy 鐵及非鐵金屬
  • 鉑金和鈦鐵石榴石基結構產生新的磁阻效應
    這些器件可以在某些材料中使用電子自旋對數據進行編碼、存儲、處理和傳輸。 自旋電子學的操作依賴於磁傳輸效應,如巨型磁阻(GMR) 和隧道磁輻射 (TMR),它們能夠以磁場的形式通過給定材料傳輸電子。自旋電子器件通常由兩個導電鐵磁層組成,由非磁性金屬層(即自旋閥)或絕緣層(即磁隧道結)隔開。
  • 二維室溫鐵磁/二維有機反鐵磁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磁性材料是自旋電子器件的基礎。二維磁性材料的研發為未來尺寸更小、能耗更低的自旋電子學器件的實現提供了可能,因而成為材料物理領域的新寵。目前,該領域有兩個方面的研究備受關注:其一是提高二維體系的居裡溫度,最好能到室溫以上;其二是拓展二維磁性材料的類型,除了無機的還需要有機的,除了鐵磁的還需要反鐵磁的。  目前,大多數二維磁性是通過機械剝離三維磁性晶體來實現的。
  • 日本發現鐵系超導材料的超導狀態和反鐵磁性狀態可以同時存在
    據《日刊工業新聞》2014年3月28日報導,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與東京工業大學組成的研究小組共同研究發現,鐵系超導材料在超導狀態下,當電子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呈現反鐵磁性狀態。該研究對於超導機制的進一步闡明提供了有力線索。
  • 15個磁性材料相關概念解釋(基礎版)
    近期有不少人留言說懂磁帝的文章很實用,但遇到需要查詢的問題時,要翻很多篇文章,為了方便大家,本期懂磁帝將對已經講過的磁材知識做個總結,幫大家梳理並溫習一下磁性材料相關的基本概念~1.磁性實驗表明任何物質在外磁場中都能夠或多或少地被磁化,只是磁化的程度不同。根據物質在外磁場中表現出的特性,物質可分為五類:順磁性物質,抗磁性物質,鐵磁性物質,亞鐵磁性物質,反鐵磁性物質。
  • 2020年我國磁性材料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稀土永磁材料前景較好
    近年來,我國磁性材料市場不斷發展,逐漸成為了磁性材料生產大國。鐵氧體永磁材料產量下滑能對磁場作出某種方式反應的材料稱為磁性材料。按照物質在外磁場中表現出來磁性的強弱,可將其分為抗磁性物質、順磁性物質、鐵磁性物質、反鐵磁性物質和亞鐵磁性物質。鐵氧體磁性材料為磁性材料的重要分支,2015-2019年中國鐵氧體永磁材料和軟磁材料產量總體呈較為波動態勢。2019年我國鐵氧體永磁材料產量為52.81萬噸,同比下降3.17%;鐵氧體軟磁材料產量為26萬噸,較2018年保持平穩。
  • 順磁性材料可以降低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
    埃姆斯實驗室現在已經確定了一種新型磁鐵——順磁性材料——基於更容易獲得的稀土。「我們已經開發出新的方法來更好地預測哪些材料可以製造出好的磁鐵,」研究小組負責人兼艾姆斯大學教授託馬斯·洛格拉索說。「實驗上,我們可以『修復』被稱為順磁性的近磁體系統。我們從具有室溫鐵磁性的合金或化合物開始。很多時候,這些材料含有很高比例的鐵或鈷。」
  • 新型的鐵電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已被成功研製
    美國普渡大學工程師們開發的新方案,它旨在將存儲器與處理器結合成為一個設備。這樣一來,晶片上就會騰出更多的空間,從而運轉得更快速、更強大。在這個方案中,過去常常用於處理信息的數百萬個微型開關(電晶體),成為了集存儲與處理功能於一身的設備。
  • 只讀存儲器與隨機存儲器的區別是什麼
    打開APP 只讀存儲器與隨機存儲器的區別是什麼 百度知道 發表於 2020-12-03 10:17:17   只讀存儲器與隨機存儲器的區別
  • 表磁與磁體性能的關係
    對於一些尺寸特別大或特別小、形狀特殊的磁體,不適合常規測量,這時測表磁就顯得很重要了。關於表磁,以下兩點是大家必須要知道的:表磁是高斯計與磁體表面某一點接觸時測得的數值,是磁體本身對測量工具的一個數據反映,不代表磁體整體的性能。
  • 2020年中國磁性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各種門類磁性材料產量均居...
    能對磁場作出某種方式反應的材料稱為磁性材料。按照物質在外磁場中表現出來磁性的強弱,可將其分為抗磁性物質、順磁性物質、鐵磁性物質、反鐵磁性物質和亞鐵磁性物質。鐵氧體磁性材料為磁性材料的重要分支,2015-2019年中國鐵氧體永磁材料和軟磁材料產量總體呈較為波動態勢。2019年我國鐵氧體永磁材料產量為52.81萬噸,同比下降3.17%;鐵氧體軟磁材料產量為26萬噸,較2018年保持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