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導,馬來西亞再次改變主意,不會和新企繼續合作修建高鐵項目,新隆高鐵中將不會有新加坡作為終點站,而是從馬來西亞的柔佛新山直接到吉隆坡。這個高鐵項目按理說,對雙方都是有益的,但這樣態度180度的大轉變,可以預見的是,將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雙方的後續合作。
據了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國針對高鐵項目早在數年前就已經籤訂了協議,如果馬來西亞不能遵守這一協議,那麼將會支付一定的賠償,但兩國之間的談判還會依舊進行下去。目前馬來西亞是打算自己建造一條高鐵線路,拒絕與新加坡和相關企業合作,很大程度上是認為這樣的跨國合作所需要的資金過於龐大,無法承受。
原先外界猜測,目前全球範圍內的高鐵大國主要包括日本,法國,德國以及中國等,考慮到個股之間的優勢以及外交需求,這份訂單本身由中日韓三國共同拿下的可能性很大。對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來說,這將是一次非常好的合作機會,而對於參與到建設中的的企業來說,這也是技術交流的平臺。可讓人意外的是,馬來西亞竟然沒有和外界猜測的一樣,而是自己選擇建設。
對於整個亞洲地區來說,以新加坡等經濟發展較為良好的國家為基礎,構建貫穿亞洲的交通線路能夠最大限度提升沿線所有國家的人口流動從而促進經濟發展,這顯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兩國交流合作一直長期保持,儘管這次由於馬來西亞的單方面行為導致改變主意,但從整體上來看,對於兩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然而,說到承包,就不得不提及中國和柬埔寨的機場合作。柬埔寨看上了中方的基建實力,隨後便取消了和法國的合作。可以說,在RCEP已經籤訂的當下,亞洲地區的經濟發展前途顯然是一片光明的,各國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推動下,也必然能夠通過合作逐步實現社會進步。作為一個國家甚至是一個地區的重要交通工具,高鐵在未來必然會成為區域相鄰的國家之間互相往來的主要渠道,作為一個擁有全球領先的交通網絡以及高鐵建設經驗的國家來說,中國企業在這個過程中顯然能夠最大限度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限於目前各國之間的經濟發展還存在嚴重的不平衡,因此在高鐵這樣的大投資,但是收益卻很少的項目上產生分歧是非常常見的。中國企業目前所做的更多都是幫助單獨國家修建一些基礎設施和機場之類的必要交通手段,跨國之間的合作現在看來還是有些困難的。不過需要相信的是,隨著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不斷發展,作為亞洲乃至全球經濟的發動機,中國的發展必然會帶動整個亞洲地區的經濟和社會進步。
當然,經濟合作本就是以互信為基礎的,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前已經籤訂了相關的協議,當下馬來西亞的所作所為讓對這個項目充滿期待的各個企業和國家都產生了一定的失望感覺,希望兩國之間的談判可以繼續下去,盡力促成該項目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