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寫的,正是你想說的
點擊上面藍色字【媽小咪】可以關注我
這是一個超級自嗨的公眾號
生活小事中裝逼
人生大事上裝傻
文 | 媽小咪 圖 | 網絡
這是媽小咪的第113篇原創文章
01
白天帶兒子,陪父母,參加了阿禾的婚禮。
父母見到阿禾的父母,寒暄著,恭喜恭喜,這下輕鬆了,總算把這個件大事完成了。
阿禾的父母點頭稱是。
如果用法定的晚婚年齡來定義,結婚的早晚 ,阿禾應該算是個「老姑娘」,幸好,在臨近三十歲的時候,把自己妥妥的嫁出去了,否則,「黃金剩鬥士」的名號,又得陪著阿禾度過2018年的春節。
前兩年,參加婚禮的時候,心裡總會有些許悸動,尤其是新人講述戀愛故事,總仿佛置身於春天的草叢裡,花兒在招手,鳥兒在歌唱,會情不自禁的懷念年輕的時候。
在這個男人之前,阿禾有過一段很多年的感情經歷,為了對方,阿禾舍父母,棄故鄉,跟對方去了他熟悉而她陌生的城市,在那裡,誰也不知道阿禾經歷了什麼,只知道,五六年過後,阿禾依然孑然一身,帶著幾大包行李,回來了。
絕口不提過去。
彼時,阿禾在許多人眼裡,已是老姑娘了。
給她介紹對象的人,一波接一波,阿禾有時候會同時和幾個男人交往,有時候一個也不搭理,那些介紹人,看到阿禾的態度,漸漸不敢再出手。
在眾多相親對象中,阿禾挑中了現在這個男人。除了身高和所謂體面的公務員身份,無一特長,也非阿禾一直喜歡的那種。
回來後的阿禾,許多人不喜歡她。在人前,阿禾高傲得像個公主,仿佛誰都入不了她的眼,走不進她的心,她就像一隻把自己關在籠子裡的鳥兒,一邊嚮往自由,一邊不敢飛翔。
偽裝出來的東西,總是在細節面前不攻自破。
每件事情的碎碎念,買東西時的選擇恐懼症,打死不承認的失敗,一切事情思前想後的糾結,事事必須佔儘先機的自我,婚前超於常人的淡定……無一不在告訴我們,阿禾內心裡,漸漸流失的安全感。
看著穿著中式禮服的阿禾,化著精緻的妝容,小姐妹們三三兩兩的進房間陪她說話,阿禾一一應承著,這是一個女人,一輩子最珍貴的回憶,這種珍貴,不是身體上的第一次,不是心靈上的成長,是一輩子無法重複的唯一。
我努力感知著新婚的喜慶,在心裡祝願阿禾能夠好好的。
02
酒席後,我這個獨身多年的離婚女人,便成了酒足飯飽之後的談資。
這麼多年,怎麼還不考慮找一個呢?
不要那麼挑了,你帶個兒子,一個人,還想找個什麼樣的?
你三姑的嫂子家的侄子還未婚,三姑讓你抽空去見見。
……
在冬日裡,溫暖的陽光下,我就像一件打折的處理品,一群人苦口婆心的,讓我認命,打個折,有人要,總好過一個人硬扛。
這樣的畫面太熟悉。無論社會怎麼進步,思想怎麼超前,女人的年齡,一直是決定女人價值的先決因素。
二十五六歲沒對象的女生,家人會擔心,旁人會操心。三十幾離婚,還沒找到第二春的女人,家人亦是擔心,旁人換做同情;若四十大幾,還是形單影隻,那麼,家人也會漸漸放棄,只要是個男人,就歡喜大吉了。
有多少人死在旁人的這種關心中。
一個人,到底好不好呢?
去年某個夏天的晚上,家裡洗衣機突然漏水,整個地面一層積水,帶兒子洗完後,讓他先去床上看會書,待我將一切清理妥當之後,回到房間,兒子手裡拿著書,頭歪向枕頭邊上睡著了,彼時的我,一陣心酸。
若是有個男人在身邊,偌大的床上,不會獨留兒子一個人自己看書看睡著。
某個晚上,家裡的煤氣用完了,從未換過煤氣,不知道怎麼是好時,我挨個的敲開鄰居家的門,在敲到第三家的時候,一位面相十分嚴肅的老師傅答應幫我換煤氣。
前兩個月的一個晚上,兒子晚上突然發燒,家裡的退燒藥用完了,我哄好燒得滿臉通紅的兒子,讓他一個人睡在床上,我踩著拖鞋,跑去藥店買來退燒藥。
上個月,兒子兩次生病打點滴,我陪他打好針後,獨留他一個人在診所掛水,我回家做飯,拿給他吃。
怎麼看,怎麼都心酸,對不對。
一個人的寂寞,好過兩個人的孤單。有時候,我以為,這樣的事情多了,是不是內心就麻木了,失去了渴望一個人的感覺呢?
其實,不然。我仍然會渴望有那樣一個人。但絕不是替我帶孩子、幫我換煤氣,這些可以獨立完成的事,多少都不可怕。
所有身體上的磨練,不過是過眼雲煙,不足為懼,唯有望不到盡頭的失望,才是最可怕的。
03
正如,此時,是23時10分,室內溫度8℃。
剛剛做完二十個蛋黃酥(前兩天做的送人了,博哥要吃,所以又做了)的我,坐在餐桌前,打開筆記本電腦,敲擊著鍵盤……
在我身後的廚房裡,有一臺正在工作的烤箱,它滴答滴答響,我等著糕點溢出漫漫的香味,腳下的取暖器,呼呼的響,房間裡,兒子的翻書聲,沙沙的響,屋外走廊裡有搬運貨物的聲響,大概是正在裝修的鄰居還在清理東西。
或許有人會說,我不過是故意安排很多事,看上去很忙的樣子,而不至於在冷冽的夜晚,孤影自憐。
當我還是兩個人的時候,我也會這麼想。 一個人,為什麼要做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事。
糕點嘛,去外面買就好了,高效又實惠。毛衣嘛,商場去買就好了,漂亮又省時。書嘛,看得再多,也換不來半碗米粒。
之所以用這些所謂的愛好,將生活排得滿滿的,不過是想掩蓋內心的孤單罷了。
後來,我成了這樣的人後,原來不是這樣的。
我在織毛衣時,想像著成品出來的樣子,內心是滿足和期待的。
我在做糕點時,每道工序,我都願意慢慢拿捏到位,內心是平靜的,大腦是專注的。
而看書的時候,我亦會不自然的走進其中,身臨其景。
當然,並非第一天就是如此。這樣的感覺,是漸漸而來的。
我喜歡這樣的平靜,就足夠了。這一切,並非我事先安排好的,就像我決定做蛋黃酥,只是突然的想做,就開始了,這大概正是我希望的,隨心隨意,在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不需太過用力,安靜的做完這一切,就好了。
一個內心安靜的人,才能沉下心去做任何事。一個內心平靜的人,才能接受外來的一切饋贈。
就在不久的去年,若是誰催我再婚,我定是理論一番,一邊用雞湯灌他,一邊用反駁拒絕他,現在,我更願意安靜的聽,聽他們的關心,在心裡感謝他們。
現在的我,更能坦然的接受,他們的幫助,我弱的時候,我需要獨處的時候,我會主動提出,需要幫助,而不是強忍著,刻意的打掉牙齒和血吞的悲涼。
現在的我,更能理解來自他們的擔心,或許方法不對,或許過於著急,那都是作為親人應該的,畢竟,他們看到的最遠處,也只能肉眼所能及的。
現在的我,更願意用行動告訴他們,我一個人能行。如果將來有一天,有一個人出現,我是開心;如果將來那個人遲遲不見,我也不會有太多的遺憾。
慢慢地,看到自己。是過去的種種,給了我這樣的機會,是獨身生活,給了我這樣任性的空間。
還有,我希望阿禾也能找回她自己。
-END-
作者簡介
一個嚴重的「拖延症」患者
一個「熊孩子」的媽媽
急脾氣,慢性子
又喜歡玩毛線、看書、寫字
這些需要時間打磨的事情
在一個人帶娃的路上
希望和孩子一起成長
看世間滄桑,看雲淡風輕
掃碼也可以關注我
如果你特別喜歡上面的文字
我不介意你用銀子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