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是女人的最愛,因為戴上鑽石就會更加璀璨亮眼、光彩奪目!
鑽石的英文名叫Diamond,語源來自古希臘語「Amadas」,寓意著徵服,可以說女人完全被鑽石徵服,作為寶石女王,因其折射率非常高,因而閃耀無比,象徵著「永恆的愛」的鑽石,自古以來,受到了眾多女性的追捧。
鑽石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石頭。它們純淨的美令人讚嘆。在以前鑽石更多是代表著尊貴,地位和身份,只有少數人擁有。它們獨特、美麗、純潔和動人的故事,又讓它們顯得很神秘。小科帶就帶你欣賞世界上最著名的鑽石之美。
說了這麼多,那你知道鑽石到底有多少「坑」嗎?
聽到這個「坑」你是不是有點驚訝?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鑽石有多坑,而是告訴你鑽石到底有多少「坑」,是真正的「鑽石坑」!
先來說說世界最大的鑽石坑,是來自俄羅斯的米爾礦坑,這個坑的礦場竟然能夠滿足全球寶石市場3000年的需求。上世紀70年代,前蘇聯地質學家在西伯利亞東部一片直徑超過100公裡的隕石坑下面,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坑「珀匹蓋殞石坑」。該礦場的直徑約為35英裡,迄今已有約3500萬年的歷史,儲量估計超過萬億克拉,比目前已知的全世界鑽石礦儲量的總和還大10倍,能滿足全球寶石市場3000年的需求。
當然除了最大之外,這個坑也是最富的坑,被稱為「鑽石城」,米爾礦的礦藏的估值約為130億英鎊(約1111億人民幣),這個估值是將此礦的剩餘產量加上已產出鑽石的總價值後的推算得出,所以它也是世界的最昂貴鑽石礦。
「鑽石坑」最多的國家是澳大利亞
力拓位於西澳大利亞東部金伯利巖地帶的阿蓋爾鑽石礦山,是世界上最高產的鑽石礦山,同時也是是世界上主要的粉鑽和紅鑽來源,佔全世界紅鑽和粉鑽年產量的90%。阿蓋爾礦山同時還出產香檳色、白蘭地色和藍色鑽石。在世界上的鑽石產地分布圖上,自1979年澳大利亞西部發現鉀鎂斑巖中含有金剛石起,至1986年,澳大利亞的金剛石產量已居霸主地位,但寶石級僅佔其產量的5%。澳大利亞鑽石主要分布西澳新南威爾斯的bingara和copeton,尤其是阿蓋爾(argle)礦床儲量為5.5億克拉。
靠「鑽石坑」致富的國家是波札那和南非
朱瓦能礦位於波札那的朱瓦能金伯利巖筒,屬 Debswana 公司(德比爾斯和波札那政府各持50%股份)所有,是世界著名的第三三大金伯利巖筒,地表面積達52公頃,儲量達2億克拉。1982年投產。該礦山產值佔Debswana總收入的60%-70%。
博瓦茨那除了朱瓦能礦之外,還有Orapa鑽石礦,該礦擁有鑽石儲量1.5億克拉,按照每克拉7000美元計算,鑽石礦的價值約為1萬億美元。
同樣南非也盛產鑽石,金伯利鑽石礦坑,從1866年至1914年,50000名礦工使用鐵鏟等工具進行挖掘,共挖掘出2722公斤鑽石。南非產出的鑽石素以顆粒大,質量佳而著名。從礦山開採出來的鑽石英鐘毛胚中有50%可以達到寶石級。五十幾年前,南非的鑽石產量居世界首位。隨著時間的推移,南非的鑽石產量逐年減少。1987年南非鑽石產量為1000萬克拉是世界總產量的10%左右。
「鑽石坑」最早的國家是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鑽石的國家,3000年前,印度是鑽石的唯一產地。自2500年前至18世紀初印度克裡希納河、彭納河及其支流是世界唯一產出鑽石的地方,歷史上許多著名鑽石如光明之山(kohi-noor)、奧爾洛夫(orloff)和大莫臥兒(great mogul)都來自印度。由於無度開採,時至今日印度的鑽石產量已經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了。
不過很遺憾的是,雖然我國國土面積大,地大物博,但是在金剛石資源儲備這塊是嚴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