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拯救零售,沃爾瑪(WMT.US)和Lululemon (LULU.US)目前誰更值得...

2020-12-26 金融界

來源: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獲悉,談到沃爾瑪(WMT.US)和Lululemon (LULU.US),這兩家公司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成功地駕馭了衛生事件帶來的經濟逆風。危機之下,北美傳統行業遭受巨大打擊,許多公司宣告破產,然而北美零售巨頭沃爾瑪依舊穩如泰山,但該股在過去三年的投資回報率卻沒有那麼驚人,只有77%。相反,Lululemon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考驗,但其銷量仍持續上升。自2007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以來,公司創造了十年10倍的驚人漲幅,三年內該股的投資回報率高達460%。

Lululemon成功的秘訣

分析師認為,Lululemon除了是炙手可熱的運動服裝品牌外,還受到多種增長催化劑的支持,這可能會推動該公司未來幾年的營收和利潤增長。

2019財年公司營收為40億美元,高於2018年的33億美元。分析師預計,到2026年,運動服裝零售行業規模預計將達到2570億美元,這意味著6.7%的複合年增長率。隨著消費支出的改善,這將幫助Lululemon長期保持快速增長。

面對競爭激烈的運動休閒市場,Lululemon如何分得一杯羹?起初,公司僅有瑜伽褲一類產品,通過打造爆款瑜伽褲單品,lululemon成功讓消費者先認知產品,再認知品牌,逐漸造就了其日後的輝煌。另一方面,各大品牌在女裝設計上往往更注重款式、色彩搭配等,服裝的功能性設計往往會被忽略。lululemon卻通過面料工藝和設計解決了運動服的功能性問題,做到時尚感和舒適感兼具。同時,公司花費大量精力打造的瑜伽教練等KOL與社群用戶的緊密聯繫也發揮關鍵作用。運動休閒品牌通常會選擇頂級體育明星作為代言人,利用精美的廣告和鼓舞人心的標語增強品牌認同,但Lululemon卻選擇依賴一些「身邊的普通人」,事實證明他們和用戶的聯結更為緊密。

財報數據顯示,第二季度Lululemon在線渠道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57%,佔總銷售額的61%。目前公司約97%的門店已經開業,並對線上購物系統進行了升級,但隨著衛生事件促使消費習慣的改變,客戶仍更傾向於線上購物。

沃爾瑪業績亮眼

沃爾瑪作為一家百貨巨頭,年銷售額超過5000億美元。受衛生事件影響,儘管食品百貨等利潤率較低的商品的銷售額飆升,但服裝等利潤率較高的商品的銷售額卻出現了下滑,也影響到了企業的盈利。儘管如此,第二季度公司營收仍達到1377億美元,同比增長5.6%。其中,美國地區銷售額增長9.3%,主要受普通商品和食品的提振;美國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長97%,在所有渠道都取得了強勁的業績。

沃爾瑪近年來一直在大力發展線上購物的配送網絡,據媒體報導,去年美國的線上雜貨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2%,而今年,考慮到衛生事件大流行,預計將同比增長40%。

沃爾瑪表示,使用其每年98美元無限次送貨服務的人數已經「有了很好的增長」。未來幾年線上購物的增長可能不會像衛生事件期間那樣激增。但隨著顧客習慣了這種便利服務,這種消費勢頭可能會持續下去。

沃爾瑪一直在穩步增強實力,自2017年以來年營收額不斷攀升。該公司在過去四個季度中有三個季度的收益超出了市場預期。但分析師表示,儘管如此,沃爾瑪的股價仍不高。與不到兩年前市盈率一度高達60倍相比,公司現在的市盈率僅有23倍。如果說沃爾瑪什麼東西最便宜,可能就是它的股票本身了。

開拓新領域

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涉足運動休閒領域,Lululemon不但要面臨運動服飾行業整體低迷的挑戰,還要提防虎視眈眈的電商巨頭亞馬遜(AMZN.US)。此前,有消息稱亞馬遜正在招募大型運動服裝供應商,計劃打造自有運動品牌。

Lululemon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公司此前宣布,將以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紐約居家健身設備製造商 Mirror。這將擴大雙方從去年開始的合作關係,進一步迎合「後衛生事件時代」的居家健身潮流。公司執行長Calvin McDonald表示,這筆交易將推動Lululemon向更注重體驗的生活方式公司轉變,使其超越了傳統零售商的定位。Lululemon一直致力於健身事業,其現有的許多門店都提供免費的跑步機或瑜伽課程。

沃爾瑪也在向新領域發展。衛生事件導致人們對前往醫院仍保持高度警惕,而沃爾瑪也因此瞄準了店內健康診所的商機,提供初級保健服務。分析師認為,這些診所還可以幫助沃爾瑪在與亞馬遜和塔吉特(TGT.US)等連鎖店爭奪客戶時為商店帶來穩定的人流量。「如果患者來找醫生預約,然後到超市到處逛逛,購買一些日用品,這些診所可能會促進沃爾瑪的核心業務。」

此外,為了對抗亞馬遜的Prime會員服務,沃爾瑪於9月推出了自己的訂閱服務Walmart +。據Piplsay最近進行的一項調研顯示,如果將免費使用階段的用戶也囊括進去的話,從9月15日至30日,大約有3600萬人註冊了Walmart+。

到底誰更勝一籌?

分析師認為,這兩家公司都是零售股投資組合的絕佳補充。儘管與數月之前Lululemon超過200倍市盈率相比,目前公司以12個月獲利計算的市盈率僅超過80倍,這並不完全合理,不過分析師預計,Lululemon可能會以更快的速度帶來更高的收入增長。相比之下,沃爾瑪則是一個安全的賭注。從長遠來看,考慮到運動服飾市場的強勁發展勢頭及數字銷售的前景,Lululemon股價還具備大幅上漲的潛力,相信現在就是投資者可以開始布局的時候了。

相關焦點

  • 電商拯救零售 沃爾瑪和Lululemon 目前誰更值得投資?
    原標題:電商拯救零售,沃爾瑪(WMT.US)和Lululemon (LULU.US)目前誰更值得投資?分析師預計,到2026年,運動服裝零售行業規模預計將達到2570億美元,這意味著6.7%的複合年增長率。隨著消費支出的改善,這將幫助Lululemon長期保持快速增長。
  • 憑一條千元瑜伽褲,lululemon(LULU.US)市值超過了阿迪達斯
    更令同行感到警惕的是,lululemon還宣布將進軍鞋履市場。其產品線和耐克、阿迪達斯兩者的重合度越來越高。多品類的助力下,lululemon的增速似乎更為明顯。在2019年前三個季度,lululemon都保持超過20%的增速,遠超兩大巨頭耐克和阿迪達斯。亮眼的增速獲得投資者的認可,這也是為何Lululemon的股價為什麼能夠實現高增長的原因。
  • 憑一條千元瑜伽褲 lululemon(LULU.US)市值超過了阿迪達斯
    更令同行感到警惕的是,lululemon還宣布將進軍鞋履市場。其產品線和耐克、阿迪達斯兩者的重合度越來越高。多品類的助力下,lululemon的增速似乎更為明顯。在2019年前三個季度,lululemon都保持超過20%的增速,遠超兩大巨頭耐克和阿迪達斯。亮眼的增速獲得投資者的認可,這也是為何Lululemon的股價為什麼能夠實現高增長的原因。與此同時,耐克決定加碼瑜伽市場,並推出了男士專屬的瑜伽產品和更適合瑜伽的「體驗式零售」,和lululemon進行正面競爭。
  • 看了最新財報才知道,lululemon(LULU.US)為啥能突圍阿迪耐克了
    而如今,隨著lululemon盤子越來越大,在進入更多人視野的同時,這家正當紅的品牌也面臨著成長的煩惱。線上拯救lululemon今年以來,除了受衛生事件影響最為嚴重的一季度,lululemon整體走出了上升勢頭。
  • ...美國零售商恐將只剩亞馬遜(AMZN.US)、沃爾瑪(WMT.US)和好市多...
    「如果我們早點走出困境,那麼其他小型(零售)企業就可以開張了;但如果走出來得晚一些,那麼這個國家將會只剩下三家零售商。」克萊默說道。「到那時只會有亞馬遜,沃爾瑪,還有好市多。「「這是政府不能容忍的事情。」他在CNBC的「Squawk on the Street」節目中說道。
  • 露露檸檬(LULU.US)單靠一身瑜伽服,讓耐克(NKE.US)阿迪都忌憚三分?
    最初,lululemon由創始人奇普·威爾遜(Chip Wilson)於1998年在加拿大溫哥華成立,主要生產高端瑜伽服,目前這些瑜伽服的定價為100美元。不過,如果僅僅是定位於高端小眾市場,並不能成為世界市值第三的運動鞋服公司。更值得探討的是,在雙巨頭(Nike和Adidas)控制的運動服飾市場,為什麼lululemon能從夾縫中成長起來?
  • 十年翻十倍,Lululemon(LULU.US)有何「致富經」?
    在服裝零售業,瑜伽服飾用品品牌lululemon可以稱得上是絕對的黑馬,去年市值一度超過300億美元,趕超彪馬跟安德瑪成為運動鞋服領域裡的第三名。雖說,近兩年來全球零售市場整體一片低迷,但也有例外。得益於全球性的健身風潮,lululemon靠賣瑜伽服成功在運動服飾領域創出一片天。新年伊始,Lululemon的股價就連著好幾天上漲不少,為何它的股價表現能夠接連獲得投資者認可?
  • lululemon(LULU.US)小心了!Nike(NKE.US)推女款瑜伽服系列了
    而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的Infinalon系列不僅將目光轉到女性身上,還推出了新面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為是與另一知名瑜伽服品牌lululemon(LULU.US)展開競爭。據了解,作為一家專注於瑜伽服飾的公司,lululemon憑藉著9種獨創的面料技術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同時也取得了較高的市場份額。
  • 亮眼業績吸引華爾街目光,眾多大行上調沃爾瑪(WMT.US)目標價
    Lejuez發表報告指出,沃爾瑪通過這次衛生事件,為自家的平臺帶來了許多新客戶,為其發展客戶關係和增加錢包份額提供了機會。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Paul Trussell將其目標價由163美元上調至168美元。維持「買入」評級,並指出,沃爾瑪在第三季度取得了「強勁」的業績。
  • Lululemon(LULU.US)如何成長為運動鞋服大市值公司?
    Lululemon 1998年由Chip Wilson在加拿大溫哥華成立,2007年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目前市值為416.3億美元,公司上市至今發展經歷三起三落:高速成長期、業務拓展期、門店擴張期。公司與倫敦設計師合作推出的Roksanda系列,即使零售價高達998美元,依然在北美和國際市場上反響很好,這證明價格並不會成為引入新產品的限制因素。以往的產品定價區間比較狹窄,公司希望擴大價格範圍,在更廣泛的價格點上發揮作用。除了向上拓寬外,公司也嘗試拓展髮帶、發圈等飾品類別,為年輕顧客創造進入品牌的入門產品。
  • Lululemon(LULU.US)線上銷售增長強勁,現在是買入良機?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一些零售品牌的第二季度營收可能會因關閉而出現兩位數的大幅下降,但Lululemon在電子商務領域實現了指數級增長,這應會減輕這一打擊。正如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所指出的,電子商務銷售額同比增長70%,大大超過了過去12個月電子商務銷售額41%的增長速度。這一數字推動電子商務銷售額超過了該季度總銷售額的50%。
  • Lululemon(LULU.US):一條瑜伽褲的底層增長邏輯
    一般來說,服裝行業通過實體店鋪和消費者進行聯繫,傳統理念中,單店鋪的覆蓋半徑有限,需要通過新開店的外延方式去觸達更多消費者,但是由於不同地區、國家存在的文化差異,如果品牌想要快速滲透到更廣泛的區域,通常會利用加盟商協助開店。
  • 超級產品:零售爭霸戰 亞馬遜和沃爾瑪的線上線下競爭
    不同於國內線上平臺對線下的引流和降維覆蓋,國外零售線下對線上的」反道而行「尤為明顯,其中作為超級產品的沃爾瑪和亞馬遜最能引起用戶的關注。有個最明顯的變化,亞馬遜的用戶消費比例,在2017年至2019年的用戶群體期間,從80%降到40%,而沃爾瑪的用戶消費比例卻從47%增長至55%。
  • 沃爾瑪會員制能拉下亞馬遜的電商寶座嗎?
    身為實體零售王者的沃爾瑪,面對電商龍頭亞馬遜的步步進逼終於祭出殺手鐧。有消息指出,沃爾瑪預計在7月內推出會員服務Walmart+,企圖挑戰Amazon Prime的地位。今年2月時,就有媒體披露沃爾瑪正秘密籌備Walmart+會員計劃,期望藉此與亞馬遜在電商領域一決雌雄。
  • Lululemon(LULU.US):後公共衛生事件時代的財務業績何時才能「撥雲...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儘管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但是目前投資者仍然對lululemon athletica (LULU.US)的第一季度財報抱有很大期望;儘管最近幾周該公司旗下的許多門店仍未營業,但是這家來自加拿大的運動服裝零售商在公共衛生事件下表現出來的一些潛在增長點仍然讓許多投資者眼前一亮
  • 沃爾瑪電商是什麼_沃爾瑪電商平臺怎麼樣-雨果網
    2)權威與信譽作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已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品牌,通常以家庭為 目標消費者。如果銷售其頂級產品類別,如電子產品,家居裝備和家用電器,以及運動和戶外設備,沃爾瑪特別適合。3)費用低與亞馬遜不同,沃爾瑪目前不收取月費。沃爾瑪收取廣告費用,具體取決於產品類目。像eBay一樣,費用在15%左右。
  • 從Lululemon(LULU.US)豪擲5億美金收購一面鏡子說起,消費者到底在...
    這個收購邏輯很簡單,可以視為同一消費場景下的產品延伸,二者可以取得很好的協同效應,比如在lululemon店內賣Mirror,在Mirror上面賣lululemon。尤其是,lululemon的消費者可藉此更好地看到自己身著lululemon健身的樣子和表現,從而增強對品牌的體驗和粘性。事實上,當我第一次聽說智能健身鏡這個產品時,我就覺得這是一款最完美的健身硬體,其意義遠超跑步機、動感單車等健身器材,因為這些產品都有可能買完就被消費者扔在家裡吃灰,變成陽臺上的晾衣架,而健身鏡以其直觀的展示和反饋,更可能粘住消費者持續使用。
  • Rest Of Us | 每日一曲
    photograph I left on my high school tees藏在我高中時留下的照片裡They always said nobody makes it out of this town you see他們總是說沒人能逃出這個城市But who I am ain't a picture of who I could be但我是誰不是我能成為誰的照片
  • RBC:上調沃爾瑪(WMT.US)至「買入」評級,升目標價至170美元
    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22日,為了減少節日季禮品退貨的不便,沃爾瑪(WMT.US)宣布與FedEx(FDX.US)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推出一項免費退貨服務。
  • 分析師:勞氏(LOW.US)比好市多(COST.US)更值得入手
    智通財經APP獲悉,作為倉儲式商場之王,Costco(COST.US)擊敗了沃爾瑪(WMT.US)的山姆會員店。而家居裝飾用品連鎖店勞氏(LOW.US)儘管並沒有其競爭對手家得寶(HD.US)一樣規模龐大,但其執行長Marvin Ellison(前家得寶高管)的加入,正讓兩家公司的競爭變得更加熱火朝天。對於大多數長期投資者來說,買進Costco和勞氏都是完美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