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太細穿刺不成功?靜脈穿刺「三板斧」請記牢!

2022-01-17 護士網

來源:護士網(微信號:hushi120)原創投稿 作者:小米粥清淡 轉載請保留本行文字!

投稿郵箱:29527741@qq.com。領稿費請加小編微信號:yyxxzz520

早上被一件瑣碎的事情影響了心情。這個時候一個男子來到窗口採血。我發現他的血管特別的細。

「你的血管真細」

「哪能呢?每次採血都痛快。」

他的話讓我覺得詫異,明明血管不好,他怎麼能這麼說呢。

於是選了一根血管,沒有穿刺成功。

我囑咐他按壓,於是又選了一根靜脈,居然也沒有穿刺成功。病人此刻一句埋怨的話都沒有。

可是我覺得不太好意思,就讓身邊的同事給他扎。

我來到同事所坐的窗口。

一個大爺遞過來化驗單。坐下來的是一個年紀很大的大娘。她患有牛皮癬,把胳膊放在脈枕下,我的頭髮絲好像都豎了起來。

但是我還是紮上了止血帶。可以說根本就看不到血管。

「你就往這裡扎,我剛出院,護士們都是在這裡扎的。」大娘說。

我往她指的肘正中靜脈,我看了看。觸摸了一下,一點的感覺也沒有。

於是我拿起針開始了盲穿,結果可想而知了。失敗了。

在查看那邊的胳膊,血管都很細,可以說是毛細血管。選了5號半的針頭,一針是見了血,可是流到採血管到1豪升之後,就怎麼也不肯流了。

無奈拔下了針頭。這個時候護士長走了過來。

她告訴我一定不要著急,不能讓病人在受苦了。

於是我們左邊手背,右邊手背都綁好了止血帶。只是用心對比選最好的血管。手背的血管短、還不直。護士長用心踹磨了一會,果斷的進針,見了回血。很順利的採血管接滿了血,我這才如釋重負的鬆了一口氣。感覺到整個後背都溼透了。

事後,我認真的回憶了一下,檢討了一下自己。其實第一個病人的血管不好,但是我可以在讓他換一個胳膊。而不是聽他的一面之詞說血管好扎,每次都很順利。沒有換另外的胳膊,應該是自己潛意識裡的好強心裡在作祟。在第一針穿刺失敗的情況下,也沒有能認真的調整一下心態,所以第二針失敗在所難免。

同身邊的同事求助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又遇上一個特別血管不好的患者。

沒有從失敗的陰影走出來,再次靜脈穿刺失敗應該說是在所難免的。

不得不說,我們做不了情緒的主人。可是我們總是要找到一些辦法。比如說遇到血管特別不好的病人,一針沒有見血的時候,扎第二針一定要放慢速度,仔細評估。

還有就是向身邊的同事求助,不要覺得失了面子。

還有就如我一樣,再遇到一個特別不好的血管,更應該不著急了,穩紮穩打,穩定情緒。可以及時的請護士長幫忙。或者讓身邊的同事協助自己找到一個好的血管。

一個兒科被稱為「一針」的護士向我傳授了一些靜脈穿刺的經驗,送人玫瑰手留香。我願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第一針先扎血管好的

假如今天的心情特別的不好,建議你先扎血管好的病人。如果第一個病人就發現了血管不好,請你不要顧全面子,主動向同事求助。

二:不要給熟人扎了

心情不好的時候,記住一定不要給熟悉的人扎點滴,你心裡不平靜顧慮的自然是多。更加的渴望一針見血。這個時候很難靜脈穿刺成功。

三:循序漸進以後會很好

假如一連幾個病人都能一針見血了,這個時候在遇到血管不好的,我相信假如是盲穿,成功的機率也是很大的,如果遇到熟悉的人,也會完全沒有顧慮。

很多時候靜脈穿刺失敗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病人的血管不好僅僅是原因之一。更多的是環境比如病房患者陪護多,眾人大聲說話吵嚷、比如病人的話、或者是家屬的話給你造成了困擾,甚至還有病房的光線過暗、你個人的心裡素質等。要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在工作中掌握好方法。相信你也會成為「一針」護士。

距考試不到倆月!

看啥資料?咋複習?

加微信後告訴我考什麼,

拉你進群!

↓↓↓↓↓↓

相關焦點

  • 穿刺進階-「鎖骨下靜脈置管」| 放映臺·協和八
    應證「上期答案」關節穿刺A. 正常關節液呈無色透明狀  錯誤  應為淡黃色、透明B.
  • 靜脈穿刺竟然可以反著來,逆向穿刺法要注意什麼?
    據超超說,這個採用逆向穿刺進行靜脈輸液的是一位C肝病人,血管條件很差,責任護士就在患者的手背上留置了 24 G 留置針一枚。由於該段靜脈也是又細又短,不夠直,又用了一條膠布進行皮膚牽拉,這樣滴速倒也通暢。那麼,靜脈逆向穿刺是否可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本文將通過文獻複習進行總結。
  • 8種人群的靜脈穿刺大法!(附圖)
    碰到不友好的患者,一針下去沒紮好,或許你就攤上事了!不妨在休息的時候,跟著小編一起再來回憶回憶這些基本知識點,掌握以下8種類型的靜脈穿刺方法。見於體質健壯者血管特點:富有彈性,易於固定。部位:手背部。穿刺法:壓緊血管上端後推動血液,待血管充盈後壓緊固定,再穿刺。注意事項:由於血管較難尋找,穿刺時必須耐心認真,必要時穿刺前先行熱敷,使血管擴張顯露。見於心、腎疾病患者血管特點:不顯露,但充盈較好。部位:手背、足背。
  • 只需 5 招,輕鬆掌握頸外靜脈穿刺
    第二天夜班,還是這位患者,突發意識障礙,休克,需要大量輸液,我再次成功的進行頸外靜脈穿刺,為患者快速建立靜脈通道,為搶救節約了時間。從此我就愛上了頸外靜脈穿刺技術,並且勤於練習,在臨床中多次成功運用。學會熟練掌握這門技術後,記憶中有兩件印象深刻的事情一直影響著我。
  • 靜脈輸液,護士竟然倒著扎!逆行穿刺是否可行?
    採用逆向穿刺法,進針後針柄位於手背,支撐面積大,即使穿刺血管彎曲、短,只要針尖斜面進入血管,就比較穩定,固定很容易,對手指的活動影響不大,患者手可置於舒適位置。 此外,逆向穿刺時取自然位,進針後不需松拳,有效避免了血管輕微回張而出現穿刺滲漏,可保證輸液過程順利完成。
  • 為什麼儘可能避免左側頸內靜脈和鎖骨下靜脈穿刺?
    麻醉醫生在臨床上經常要進行深靜脈穿刺,一般麻醉醫生經常選擇進行頸內靜脈穿刺,ICU的醫生則選擇進行鎖骨下靜脈穿刺。事實上國內的很多醫院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院都是這樣做的,也就是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會穿刺左側的頸內靜脈或者左側的鎖骨下靜脈。
  • 對於有難度的血管,護士該怎樣提高穿刺成功率?
    哪些動靜脈內瘻屬於難穿刺的血管呢?   我們所說的有難度的血管條件穿刺,是針對哪些血管條件的動靜脈內瘻,才稱得上「有難度」。1/  首先,成熟而良好的動靜脈內瘻血管條件應具備著:吻合口癒合好,震顫良好,無異常增強、減弱或消失;瘻體段靜脈走行平直、表淺、易穿刺,粗細均勻,有足夠可供穿刺的區域和長度;血管壁彈性良好,可觸及震顫,無搏動增強或減弱、消失;內瘻血管自然血流量>500ml/min,血管內徑≥5mm,距皮深度<6mm。
  • 世界首例頸內靜脈穿刺反向封堵術獲成功
    西安新聞網訊 在心房進行卵圓孔反向封堵手術就像倒著走路或開車玩「倒庫」一樣……近日,西安交通大學一附院結構性心臟病科張玉順手術團隊歷時五小時,成功實施了全球首例頸內靜脈穿刺反向完成經導管卵圓孔未閉合併房間隔膨出瘤封堵術獲得成功,創造了一項新的奇蹟!
  • 穿刺前還在請患者握拳嗎?護士習以為常的行為究竟是對還是錯?
    「請您握拳」也成為護士們穿刺時習慣脫口而出的口頭語,然而在這個行為背後,我們有沒有想過讓患者握拳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我們的這種習慣有何依據呢?就此問題筆者提出以下疑問供大家思考:疑問一:握拳真的可以使靜脈充盈,增加穿刺成功率?
  • 尿毒症患者動靜脈內瘻穿刺,提防3個問題,以免對透析造成影響
    可以說動靜脈內瘻是接受血透析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線,穿刺是否順利可影響病人的痛苦感體驗以及透析順利程度。一般一次性穿刺成功能增加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減少不必要的痛苦體驗。不過穿刺時易出現多種問題如腫脹、引流不暢或疼痛等,不要慌,只要做好正確應對即可。
  • 舒適護理在嬰幼兒靜脈穿刺中的應用體會
    【摘要】 目的:針對嬰幼兒的痛覺特點及心理特徵,在靜脈穿刺時實施舒適護理,降低患兒的疼痛感,減輕因穿刺疼痛而造成的恐懼感,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方法:選取 2018 年 6-9 月在筆者所在科室進行首次靜脈輸液的患兒共 300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 150 例。兩組在靜脈穿刺過程中均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即在進行靜脈穿刺時利用安慰奶嘴轉移注意力法和玩具、音樂、視頻轉移注意力法,比較兩組患兒疼痛強度、恐懼程度表現及一次穿刺成功率。
  • 穿刺部位的選擇——竟然很多人做錯了!
    刪除請聯繫小編微信號:yyxxzz520關於如何選擇輸液穿刺部位,你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嗎?傳統的觀念認為,靜脈輸液其穿刺部位宜選擇手背、前臂靜脈,成年人不建議在下肢穿刺輸液。長期靜脈輸液、老年、兒童、消瘦、血管條件差的患者,需有計劃地選擇和保護大血管,使長期輸液受損的血管得以恢復,遵循「由小到大、由遠心端到近心端」的使用原則,使得穿刺範圍更加廣泛。
  • 橈動脈穿刺,這些成功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穿刺難度大的情況包括:老年、女性、肥胖、低血壓及血管迂曲、脈搏細速、觸摸不清楚等情況。動脈穿刺置管包括兩個步驟:第一步是擊中動脈,第二步是置管。穿刺失敗包括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擊不中動脈,開玩笑的說法是穿了很久連個紅細胞都沒穿到。第二種情況是擊中動脈無法成功置管,出現動脈損傷和血腫。The first is the best!
  • 透析穿刺針斜面向下穿刺的對比試驗,結果讓我驚呆了
    編輯:清修 禪定    愛·多多2021年08月10日
  • 「女人答應「乳頭穿刺」的風險提示」|嚴肅談性.
    在看文章之前,小安想問大家幾個問題:你知道什麼叫「乳頭穿刺」嗎?如果知道,那麼你又是否能接受這種行為呢?
  • 四大穿刺術(胸腔穿刺、腰椎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
    不合作的病人未糾正的凝血疾病對麻醉藥過敏病情危重(心肺功能不全等)穿刺部位皮膚感染相對禁忌證:機械通氣和肺大皰患者.4.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緣的穿刺點自皮至胸膜壁層進行局部浸潤麻醉。 5.術者以左手示指與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膚,先將針座後連接的膠皮管用血管鉗夾住,然後垂直胸壁進行穿刺,進入胸腔後再接上注射器,鬆開止血鉗(這時用止血鉗固定穿刺針),抽吸胸腔內積液,抽滿後再次用血管鉗夾閉膠管,而後取下注射器,將液體注入彎盤,記量或送檢。
  • 國內外少見頸靜脈穿刺反向封堵術在西安完成
    12月16日,西安交通大學一附院張玉順手術團隊歷時五小時再創奇蹟,成功實施了頸靜脈穿刺反向完成經導管卵圓孔未閉合併房間隔膨出瘤封堵術。國外曾有報導經肝靜脈穿刺入路的方法,但患者中度貧血、肝功能很差,家屬有顧慮。 張玉順教授分析後認為,常規封堵卵圓孔很簡單,但該患者因為入路問題變得非常複雜。既往碰到類似問題,通過上腔靜脈封堵過房間隔缺損,有一定的經驗,但反覆查閱文獻未發現封堵過卵圓孔,主要原因是從上腔靜脈封堵卵圓孔,就像「倒著走路或爬山」,比預想要困難得多。
  • 血液透析患者一年需要穿刺 264 針,偏偏內瘻阻塞了,這可咋整?
    普通群眾聽聞上述數字,直呼「震驚」!原來,血液透析治療並非電視劇裡演得那麼容易,這其中的學問遠比數字「吸睛」!醫生們就研究出造瘻技術, 將上肢動脈和皮下表淺靜脈縫合在一起,藉助動脈的壓力,經過一段時間使靜脈動脈化,提高血液流速,以便於在血液透析時穿刺該靜脈,這就是「動靜脈內瘻」。瘻就像是連接患者和透析機的閥門。一旦瘻管不暢或閉塞,患者則面臨著無法與透析液進行交換的情況,會出現代謝性酸中毒、高血鉀、心功能衰竭等嚴重併發症,最終導致死亡。
  • 「大內高手」的穿刺「秘笈」
    曾隨高手「出戰」,親眼目睹了高手之「範兒」。 這是一位長期臥床的八旬老人。消瘦。用文學詞彙來形容,叫「瘦骨嶙峋」,或者「骨瘦如柴」……又一次高難度的靜脈穿刺被順利「拿下」。 「如此高超的『絕技』,有何『秘笈』?」我不止一次好奇地發問。
  • 學習資料:胸膜腔穿刺術
    如損傷肋間動脈可引起較大量出血,形成胸膜腔積血,需立即止血,抽出胸腔內積血。肺損傷可引起咯血,小量咯血可自止,較嚴重者按咯血常規處理。膈肌損傷,肝臟等腹腔臟器損傷穿刺部位過低可引起膈肌損傷,肝臟等腹腔臟器損傷。胸膜反應部分患者穿刺過程中出現頭昏、面色蒼白、出汗、心悸、胸部壓迫感或劇痛、昏厥等症狀,稱為胸膜反應。多見於精神緊張患者,為血管迷走神經反射增強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