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豪放灑脫的一首詞不是《念奴嬌·赤壁懷古》,而是……

2020-12-13 財經品讀

宋朝蘇軾開一代豪放詞風,最早我是從中學課本的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體會到其豪放之氣的。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屬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隨著對蘇詞的涉獵了解,有一首詞,我覺得比《念奴嬌·赤壁懷古》,更能反映蘇軾的豪放灑脫性格。它就是《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之所以向投資者介紹這首詞,是因為投資中有很重要的一條法則,要求投資者利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和勇氣。它不僅要求投資者從事實中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要按照它行動,即使其他人可能懷疑或有不同的意見,而且要求投資者,在適當的知識和經過檢驗的判斷指導下,要有果敢行動的勇氣和能力。

但是,很多投資者恰恰懂得利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卻不懂得正確地堅持自己的獨立判斷,也缺乏採取果敢行動的能力,缺乏扣動扳機射殺大象的勇氣,從而錯失很多投資良機。

因此,面對波動不定的金融市場,面對未來可能的激流險灘,缺乏勇氣的投資者,最好多讀幾篇蘇軾的這首《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從中體會和汲取勇敢行動的智慧和力量,從而把握機會,收穫更大的投資回報!

相關焦點

  • 明朝第一才子寫下一首詞,足以媲美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明朝與宋朝是兩個相距比較近的朝代,而且兩個朝代在某些方面,還有共同點,特別是文化方面,明朝更是繼承了宋朝的傳統,很多的文人除了創作詩歌之外,他們更多的還是把經歷放在詞的創作上,這個時期的詞,比起宋朝來顯然地位有所提升。
  • 《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比較閱讀
    《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宋詞中的經典名篇,出自於「豪放並蒂、壯美曠達雙士」的蘇軾和辛棄疾之手,兩詞氣勢恢宏,同屬豪放詞,均借懷古而抒情。一、創作背景的比較 誦其詩,賞其詞,需知人論世。《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兩詞,均借懷古之酒杯澆心中之塊壘,達自我之情愫,這與兩位作者的人生經歷和個人遭遇息息相關。 《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創作於元豐五年,當時作者四十七歲,因「烏臺詩案」被貶謫於黃州已兩年,仕途失意,歷經人生浮沉。
  • 蘇軾最豪放的一首宋詞,堪稱豪放之祖,句句奔放曠達,無人超越
    一般認為,宋詞可以分為兩大派系,一派豪放,一派婉約,而豪放派最有代表性的詞人當屬蘇、辛二人,即蘇軾和辛棄疾。結合蘇軾一生詞作來看,最豪放最有代表的詞作又是那首讓人讀來酣暢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一首詞生發懷古幽思,寫出蘇軾本人日漸消磨的心態,如果只是這樣,蘇軾的詞也將不堪一讀,所以我們就看到了在急轉而代之以曠達之心。那是對人生對歷史的追問,是對生命的體驗。意境開闊,感慨深沉蘊藉,筆力雄渾。看江流滾滾,人生漫漫,發如夢之慨嘆。
  • 《念奴嬌·赤壁懷古》-試講稿-高中語文
    喜歡就關注收藏我吧 鐵樹老師各位考官,上午好,我是面試高中語文的X號考生,今天我試講的題目是《念奴嬌·赤壁懷古》。下面開始我的試講。上課,同學們好,請坐。那宋代詞人蘇東坡來到歷經滄桑的赤壁古戰場,同樣情難自禁,醉書一曲《念奴嬌·赤壁懷古》讓世人傳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蘇軾的這篇傳世佳作——《念奴嬌·赤壁懷古》。二、初讀我們首先一起來朗讀一下這首詞,來解決兩個問題:1.讀音問題。
  • 蘇軾最大氣豪邁的一首詞,能與之媲美的詞寥寥無幾
    宋詞大致可分為兩派,以李煜、柳永、李清照等詞人為代表的婉約派和以蘇軾、辛棄疾等詞人為代表的豪放派,而說起蘇軾最經典的豪放詞,無外乎兩首,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獵》,但若再加上大氣二字那無疑是《念奴嬌·赤壁懷古》更勝一籌,借古抒懷的表現手法再加上蘇軾豪邁大氣的寫作風格,讓這首詞將寫景
  • ...手遊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詩句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指的
    導 讀 三國殺手遊3月27日每日一題的問題是: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詩句:「雄姿英發。
  • 這首詞可媲美蘇軾的《念奴嬌》,氣勢磅礴很有韻味,一定要讀一次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氣勢磅礴,開篇第一句「大江東去」,便是讓人感受到那蘇軾獨特的才情,整首詞意境高遠,每一句都是經典,不僅抒情,同時還充滿了哲理,有著蘇軾對於人生的理解,這首詞放在《全宋詞》裡,那也是可以排前五。而且這首詞還常年收錄在課本裡,成為了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首宋詞。
  • 蘇軾赤壁懷古,究竟是人生如夢、人生如寄,還是人間如夢呢?
    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究竟是「人生如夢」,還是「人間如夢」?其實大家都知道蘇軾的這首詞有很多個版本,一般的宋詞選本中都會有一些標註。不過未必標註的那麼全面。首先,從最常見的版本開始。一、宋人的討論南宋胡仔(1110~1170) 距離蘇軾(1037年—1101年)去世不算太長,他的《苕溪漁隱叢話後集》這一版《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今天最常見的版本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 被貶後的蘇軾,來到江邊觀景,寫了一首詞,開篇第一句就心潮澎湃
    之後的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當然這都是後話,今天我們主要看看蘇軾對於宋代詞的發展的貢獻。蘇軾在宋詞的地位之上之所以如此之高,就是因為他開創了宋詞的豪放創作之風。其實總管詞的發展情況,會發現在蘇軾之前的詞,大多都是以婉約之氣為主。因為詞一直以來都是用來唱的,為了適應歌妓的需要。
  • 45歲蘇軾再見赤壁水,貶居黃州2年忽覺大徹大悟,作下一首懷古詞
    蘇軾45歲被貶黃州兩年餘,雖然也有一些愁緒,但更多表現出的是豁達的情懷,他遊山玩水享受人間,一日來到黃州城外赤壁磯,忽然發覺年華易逝,時光如白駒過隙小橋流水一般蜿蜒流去。心情頓感悵然,作下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
  • 豪放派的對決,蘇軾、辛棄疾各寫下一首《西江月》,比試高低!
    原因有二:一是蘇軾沒上過戰場,他做的豪放之詞大多是懷古之作,比如《念奴嬌赤壁懷古》。而辛棄疾是武將出身,二人所描繪的內容不可同日而語。二人都做過一首婉約風的《西江月》。所以今天就拿出這兩首《西江月》與讓大家分享,看看二者一些孰優孰劣。
  • 蘇軾半夜喝醉了酒,一個人跑到江邊靜坐,還寫下一首充滿哲理的詞
    蘇軾與李白是有幾分相似,兩個人都是嗜酒如命,而且才華橫溢,不過兩個人的命運卻又是大不相同,李白儘管沒有受到重用,但是他活得瀟灑,一輩子無非是遊山玩水,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但是蘇軾不一樣,他顛沛流離,由於反對王安石變法,最後在湖州知州的任上給宋神宗上了一封謝表《湖州謝上表》,可能是用詞有些過激
  • 友人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故意刁難問個問題,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到任之後,蘇軾鬱鬱寡歡,所以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下散心,就是在一次次的遊玩中,他寫下了《赤壁賦》跟《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為了打發時間,蘇軾跟家人們一起開墾了一片荒地,種田織布,過起了普通百姓的生活,雖然沒有錦衣玉食,但是生活卻是很開心,也正是在這一段時間,蘇軾給自己起了「東坡居士」這一別號。
  • 蘇軾的這首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曾被...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蘇軾「接地氣」的一首詞,或許藏著高級的人生哲學,人間有味是清歡
    說起蘇軾,你們或許會想起他《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江城子·密州出獵》中的"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又或許是《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中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等等一些列的豪放派的代表作。
  • 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了無數失意之人
    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了無數失意之人蘇軾,仿佛是一個永不被打敗的戰士。蘇軾的一生,起起伏伏、跌跌撞撞,有過至高的榮譽,也曾當過囚犯,但他仍保有樂觀平靜的心態,在生活的泥潭中過得灑脫。孩童時代我們吟誦著他的《惠崇春江晚景》:"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 蘇軾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失意之人
    "高中時代,《前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越長大越發現蘇軾的一生就像一部史詩般存在。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無數失意之人「烏臺詩案」是蘇軾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擊,他淪為階下囚,當時蘇軾都認為自己必死,開始寫信交代後事,但由於「太祖誓碑」中有「不殺士大夫」這一條,加上王安石、歐陽修等人的勸諫,蘇軾免於一死,被貶黃州團練副使。
  • 蘇軾被貶官,去江邊散心,寫了一首大氣磅礴的詞,第一句是經典
    蘇軾曾寫過牽黃擎蒼、挽弓射月的豪邁,也寫過千裡嬋娟、天涯芳草的柔美。蘇軾是宋詞豪放派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的詞風獨具一格,在宋詞上有很高造詣。今天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也是其豪放派詞作的代表作。全詞如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蘇軾,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寄情於書畫之中
    蘇軾,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寄情於書畫之中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世稱"蘇東坡"。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不僅詩詞文章寫得好,在書畫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蘇軾在中國書法史上是個很重要的存在,為我國書法奠定了基礎,蘇軾的書法在北宋是具有開拓性意義的。蘇軾生於1037年1月8日,1056年二十一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翌年,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 蘇軾筆下九佳經典名句:句句超逸灑脫,富含哲理
    蘇軾,宋代著名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在詩文詞賦書畫方面都俱為一代大家。尤其擅長寫詞,其詞風格多樣,或豪壯清雄,或清秀婉麗,對詞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東坡居士筆下的十佳經典名句,句句唯美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