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莉生前捐獻女性用品刷屏:生前只有罪惡,死後都是善行

2021-02-20 靈音心圖

關於網絡暴力,大家會覺得離自己很遙遠,所以不去在意也沒有停止,就這樣的傷害了他人或許有天也就傷害了自己,所以請大家拒絕網絡暴力!

靈音小編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心理壹點靈(ID:yidianling0)

2020年3月29日,是崔雪莉的26歲生日。

巧的是,隔天,去世五個半月,這個姑娘又上了熱搜。

網友收到了她生前發起的公益項目捐獻的衛生巾、衛生內衣和紅豆熱敷貼等,特意在社交軟體上表達感謝。

一條懷念雪莉的微博,佔據評論頭條的,是罵得最狠的那批人。

那個因為網絡暴力自殺的雪莉原來如此心地善良,讓她遭受這一切的人真是「該死」啊。

生前只有罪惡,死後都是善行。

雪莉在世時,遭受網絡暴力最嚴重的時候,網友似乎把罵雪莉已經成了一件」政治正確「的事情。

只要雪莉的負面新聞出現,就成了他們肆意發言的時機。 

「惡評像流不幹的小溪,源源不斷地出來。」 

雪莉「不配」成為一個偶像,所以,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糾正」、「指責」、「批判」她的行為。

哪怕,這種方式是「暴力」的。

雪莉去世後,這個需要「滾出娛樂圈」的偶像,卻突然成為了正義的使者。

生前劣跡斑斑,只會給娛樂圈帶來負面影響的雪莉。

在死後,突然變成了敢於向世俗觀念挑戰的「勇士」,和受盡折磨卻仍然善良又寬容的天使。

我們以為在「發聲」,其實在被別人的觀點裹挾

生前的雪莉有多麼「可惡」,死後曾辱罵過雪莉的那群人就有多麼的惡毒。

但無論何時,為什麼熱評第一永遠是那些「負面」、「指責」、「批判」的觀點?

假如你在朋友圈,發一條出去旅遊的照片,朋友圈下面有一條讚美你的評價和一條負面評價,你會被哪一條吸引?

我想你的答案會是,負面的那條。

比正面信息更吸引人的,是負面信息,比普通人的負面消息更吸引人的,是曾經幾乎沒有缺點卻又紅透半邊天的明星的負面消息。

研究發現,大多數人都會多留意負面評價,人類的大腦天然對負面信息的反應更強烈。

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負性偏好。

大腦對負性信息優先注意和加工,是為了警醒我們可能有潛在危險存在,好讓我們遠離傷害。

但是,很多時候,這種偏好也會讓我們不自知地被負面言論裹挾,甚至態度也被扭轉,成為網絡暴力的推波助瀾者。

你可能不知道,2020年大年初一,發生了一件痛心的事。

一個在微博上求助的武漢人,遭到了「網絡暴力」。

 

他的父親在醫院沒有得到及時救治,所以,希望在網絡上尋求網友幫助。

可是,那個時候,疫情正值爆發期,網上信息真假難辨,尤其是眼科醫生被刺,讓許多人義無反顧地站在了醫生的一邊。

這條微博下方,辱罵多過關懷。

尤其是在一位自稱是醫學生的網友質疑他把吸氧機說成了「呼吸機」後。

所有的評論,都開始說她造謠。

甚至,在她貼出診斷和處方後,仍然質疑她「職業醫鬧」。

     

每一次的證明,都只換來更多的質疑。

直到凌晨,她發出一條僅有三個字的微博:過世了。

    

原本可能有希望獲得拯救的生命,消逝的最後一刻仍在被議論紛紛。

還記得電影《搜索》中的女主葉藍秋嗎?

    

因為患上癌症而心情低落,在公交車上拒絕讓座的葉藍秋,被網友拍下了視頻。

人肉搜索、私生活窺探。

原來,葉藍秋不僅是「沒有公共道德心」,她還是「沒有道德底線的小三」。

小三的身份曝出,便再沒有人願意聽她辯解。

質疑、指責、謾罵、詆毀,一個已經遭遇生命絕境的人,被網絡言論逼到了生活死角。

《道德暴力》一書中提到,當人們實施暴力時,他們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在道德上是正確的,甚至是必須的。

演員劉亞仁在悼念雪莉時說:

「我越是去回應,就越是會有更大的誣陷和暴力有組織增加,反覆地進行盲目主張,這就像是集體催眠狀態一樣。他們看不到正確或是錯誤,不願打破夢境,一直迴避現實,這樣才能保護他們不正當的存在及領域。這樣的行為不是人權運動,而是暴力組織的行為。」

個體在群體的影響下,容易放棄自己的意見,選擇與群體保持一致;而找到認同的人,情緒更為高漲。

網際網路變成了網絡法庭,當事人成為眾矢之的,千夫所指,我們所謂的「正義」,仿佛變成了誰的口號聲大,誰就是對的,真相早就鮮有人在乎。

     

「這麼多人都做,那應該沒關係吧。」

一名因為網絡暴力而被捕的罪犯,在被抓之後這樣描述自己當時的心態。

他其實,只是發出100萬次死亡威脅的群體中的一員。

這是一部日本放送協會(NHK)製作的紀錄片。

講述的是「全世界遭受網絡暴力第二嚴重的人」律師唐澤貴洋,因為幫助一位高中生應對網絡暴力,而收到過超過100萬次死亡威脅的真實事件。

     

其中一個施暴者被捕後,當面向唐澤貴洋先生道歉時說:

「唐澤先生在網上就像是一個動畫角色。大家都玩得很開心,所以連帶我也覺得做這些事情沒什麼關係。我當時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是犯罪。」

劉瑜說,「沒有一滴雨會認為自己造成了洪災。」

當一個惡行的鏈條足夠漫長,長到處在這個鏈條每一個環節的人,都看不到這個鏈條全貌時,這個鏈條上的每一個人似乎都有理由覺得自己無辜。

大家都玩得很開心啊,這怎麼會是犯罪呢?

這麼多人都參與,憑什麼指責我做錯了?

暴力,是」會上癮「的

1974年,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進行了著名的行為藝術表演——「節奏0」。

她麻醉了自己的軀體但保留著大腦的清醒,站立在觀眾前面。

      

旁邊的桌子上,有72種道具,玫瑰花、畫筆、口紅、刀、槍、皮鞭等等。

實驗開始前,她籤了免除參與者所有法律責任的文書,告訴所有觀眾可以使用任何一件物品,對她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

最初,好奇的人們只是試探,用口紅在她的臉上亂塗亂畫、用刀子劃破她的衣服……

直到,第一個人用刀片劃破了她的皮膚,一切險些無法收拾。

有人往她身上吐痰、有人扒光她的衣服、有人把玫瑰花上的倒刺扎在了她的身體……

有一個男人,甚至舉起了裝有子彈的手槍對準了瑪麗娜的頭部。

幸好,這個男人最終被群眾阻止。

在「不用承擔」責任這一前提之下,很難想像沒有約束力的暴力最後會發展到什麼地步。

暴力,是有傳染性的。現實生活中如此,網絡世界尤甚。

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假設,如果你的朋友有暴力傾向,你採取暴力行為的可能性會增大。

「在網上發布內容就能夠得到他人回復,我感覺這很有意思,尤其說什麼都不用擔心受到責罰,所以不知不覺就上癮了。」 

隔著屏幕兩端的網絡世界,不僅掩蓋了真實信息和面貌的網絡暴力,也掩蓋了可能需要承擔的責任和風險,讓暴力行為更加容易「上癮」。

演員劉亞仁在悼念雪莉時說,「她沒有理由被看待成患者,也沒有理由被推擠成英雄 」。

雪莉事件之後,最應該引起的反思是:

什麼是真正的「發聲」?怎麼避免被「網際網路信息」裹挾「?

當普羅大眾是一件太過「便(bian)宜」的事,以至於我們很多時候都忘了,自己也需要有思考和辨別真相的能力。

網際網路時代,「及時」、「多樣」、」自由「是好事,但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邊界和思考。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壹點靈,關注個人成長,壹點靈讓你離自由更近一點。轉載請聯繫壹點靈(ID: yidianling0)授權。

EAP | 心理諮詢 | 團體 | 公益 | 場地租賃 | 文章 

掃描左圖二維碼關注

靈音心圖 公眾號

  看看文章,學學心理學  

  你可以  

  不需要心理諮詢師, 

   但必須了解心理學! 

掃描左圖二維碼關注

靈音心圖 互動號

  ✔ 諮詢、預約  

  ✘ 有空陪你聊聊天  

  

  直接撥打熱線電話:  

  4008-314-527  

  

上海靈音心圖心理諮詢中心 

地址:普陀區長壽路393號崑崙商務中心1015室  

地鐵7、13號線長壽路站,公交13、63、948、830路  

點擊「原文閱讀」↓↓↓進入官網、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網友收到雪莉生前捐贈的女人用品:天使去了天堂還給人間灑下希望
    近日雪莉在生前所做的公益項目已經開始有了回音,這個公益項目是她專門為了低收入女性提供女性用品而創立的。有許多網友在公共平臺上說收到了「從成為天上星星的雪莉」那裡寄來的衛生棉,衛生內衣褲等女性衛生用品。這十萬件援助物承載著雪莉的愛,留在了人間。
  • 已故雪莉紀錄片公開!回顧生前影劇作品:《德魯納》為最後遺作
    有著白皙皮膚開朗笑容的南韓女星雪莉,在去年10月14日於自家公寓自殺身亡,得年25歲,消息一出震撼演藝圈,至今仍不少粉絲思念著她,自殺原因之一,源自於她生前遭受許多網絡霸凌及謾罵,導致心理疾病越來越嚴重,再也快樂不起來最後選擇走上絕路,在韓國不少藝人,因為網絡惡評和酸民攻擊,還有工作上的巨大壓力,不少人都患有抑鬱症、躁鬱症、憂鬱症
  • 雪莉紀錄片正在製作中!講述她的生前故事,多位好友也會接受採訪
    該影片將會向向觀眾講述她生前的故事,讓粉絲能夠再一次了解雪莉。據悉,雪莉的同事和朋友們也會接受採訪,採訪內容也屬於紀錄片的一部分。而媒體的配圖是一張雪莉的美照,照片中的雪莉正在參加活動。妝容精緻的雪莉看起來十分美豔,黑色裙子搭配白色西裝時尚感滿滿。當天的雪莉笑容非常燦爛,不少網友看到這張照片又忍不住懷念這個「水蜜桃女孩」。
  • 山東15歲男孩因白血病去世,生前提出免費捐獻遺體,家人含淚籤字
    世間有很多美好,值得我們用力去記住,就像這位來自山東的15歲男孩一樣,面對死亡毫不退縮,在生前對他的家人提出了遺體免費捐獻的想法,隨後男孩因為白血病去世之後,他的家人完成了他生前留下的心願。去年他在醫院檢查後,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但是他並沒有因此對生活失去希望,而是自患病以來,他一直都在積極配合醫院的治療,始終對生活保持著樂觀的態度。有時候身體總會給他帶來難以言說的傷痛,但是他始終沒有對他親愛的家人表現出來,而是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對家人微笑著。
  • 疑冢尋蹤:生前欺天絕漢統,死後欺人設疑冢
    其次,「因高為基,不封不樹」,且「無藏金玉珍寶」,曹操的墓葬不止因陋就簡,也未曾建造紀念性的建築物,所有後事都是嚴格遵從曹操生前遺願來操辦的,可以說,與其生前尚儉作風一脈相承。據說,曹操一生提倡節儉,他對家人和官吏要求也極嚴。兒子曹植的妻子還曾因為身穿綾羅,被他按家規下詔「自裁」。宮廷中的各種用過的布料,更是破了再補,補了再用,從不輕易更新。
  • 梵谷37歲自殺,王小波45歲病亡,為何生前潦倒死後被封神
    死後聲名鵲起一朝封神死亡似乎喚醒了什麼,王小波突然獲得了生前從未享受的殊榮,各報刊紛紛發表紀念、研究文章,他的文字不斷結集、出版。死後的王小波火了,徹底的火了,一批批年輕人模仿他的筆調,並自稱「王小波門下走狗」……這與梵谷的經歷何其相似!
  • 你所不知道的冥婚:生前得不到尊重,死後被迫「出嫁」
    對於冥婚,我們應該唾棄,因為幾乎每一樁冥婚之下,都是一個魂無可依,死後都得不到尊重的弱勢女子。就如方洋洋一般。因為思維遲鈍,他被婆家花費13萬(其中舉債10萬)將其「娶」回家,為的是給張家傳宗接代。生前縱有千般愁,死後一切俱成空。本來以為死了就清淨了,結果她的叔叔把她的屍首給「嫁」了。與其說是怕她死後孤單,我卻更願意相信,他是為了那幾千塊錢。一個生前遭受虐打都無人關心,死後卻冒出一大堆親戚「討要說法」的可憐人,有誰還憐憫她靈魂無歸處,估計沒幾個人相信。
  • 慈禧生前生活用品曝光:圖4是慈禧的「按摩器」,圖8是其御用汽車
    鑲滿珠寶的「花盆底鞋」。照片中慈禧的這兩雙鞋子上面都有珠寶裝飾,上面的那雙鞋子底部鑲滿珠寶,下面的這雙鞋子鞋幫綴滿珠寶。即便如此精緻,這種鞋子慈禧也不會一直穿,因為像這樣的鞋子她還有四十多雙,而且每雙都精緻無比,全都鑲嵌著珍珠、寶石。
  • 三毛死後,生前一封「遺信」揭開真相......
    三毛生前忘年交,「臺灣第一才子」眭澔平公布了《三毛的最後一封信》和三毛生前打給自己的電話錄音。正是這些,讓三毛死因之謎再次成為全民熱議的焦點。只是,與信的遲遲被發現一樣,三毛打給眭澔平的電話留言也是直到三毛死後才被眭澔平發現。
  • IU與好姐妹雪莉,生前值得紀念的同框照片,好懷念啊!
    第一次聽到雪莉死亡消息的時候,很多人都以為是誤報。過2小時後,她的所屬經紀公司SM娛樂發表了關於雪莉離開人世的消息,死亡消息被證實後轟動了整個韓國娛樂圈。雪莉朋友們紛紛表示哀悼,同時雪莉相關的照片和過去跟雪莉關係好的朋友們上傳的照片都受到很大的關注。據悉,IU和雪莉拍的同框照片最引人注目,她倆平時是很要好的姐妹,IU甚至在自己的單曲裡寫進雪莉相關歌詞。
  • 25歲雪莉生前重度抑鬱,她為什麼會對生活徹底絕望
    可見,大家普遍認為,雪莉的悲劇和她的母親,或者說原生家庭脫不了關係。雪莉生前的日記本中有這麼一段話:小時候受到的傷害,好像一直一直存在心底,給我巨大的影響。在紀錄片中,雪莉曾被採訪時說:從小就開始工作,好像沒有人覺得我年幼,肩上的重擔很多,有很多害怕的時候。很感謝練習生期間,姐姐們的照顧,那時可以依靠的只有姐姐。
  • 生前未盡贍養義務死後爭奪老父遺產
    而父親死後,兒女卻以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的身份,將車禍肇事一方告上法庭,索賠40萬元  【歡迎登錄杭州日報網城市周刊頻道  發表您的看法http://week.hzrb.cn/】  男子遭遇車禍,  腦部腿部不同程度受傷  1958年出生的陳切,生前居住在無錫市新區碩放鎮。
  • 神奇寶貝:他們生前可能是人類,死後變為神奇寶貝
    但某些神奇寶貝除了是蛋孵化成的外還有可能是人類死後變成的,這細思極恐的設定,讓人不寒而慄,讓我們看看都有誰。耿鬼我們知道,耿鬼是非常調皮的,總是很喜歡惡作劇,在動漫中總是出現在各類房屋、洞穴的陰影裡以及像陰影一樣的黑暗地方。
  • 雪莉:我討厭女人被不平等對待,韓國女明星雖逝,愛心物資已送達
    近日,有不少網友發文說已經收到韓國女明星雪莉在生前捐出去的女性用品:裡面有女性衛生巾、內衣/褲、衛生棉、暖寶寶貼等專門為女人設計的各種衛生用品。他補充說:「雪莉的心願是希望低收入家庭和青少年女性都可以方便地拿到這些衛生巾,甚至想在普通的公眾衛生間裡擺放供女人使用的有機衛生巾。她還勇敢地號召大家用透明的塑膠袋去裝著衛生巾外出,這樣的事情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不必覺得羞愧。」
  • 鄭南榕生前遭猜忌、嘲笑,死後竟被民進黨「造神」
    海峽導報(@臺海大師兄)每年4月7日,都是綠營政客集體賣弄悲情的時刻,對他們而言,這一天的重要性僅次於「二二八」,是民進黨「精準打擊」國民黨的另一部「提款機」。就在今天,蔡英文、賴清德、遊錫堃等民進黨頭面人物都不約而同出來「悲傷」一番,還煞有介事地向島內民眾喊話「要繼續守護珍貴的民主」。30餘年來,在民進黨持之以恆地包裝下,鄭南榕已成為民進黨的「革命先驅」、「臺獨英雄」。
  • 生前被賜世襲公爵,死後被追封為王,張輔憑什麼獲得如此榮耀
    在這些戰死之人中有一個人最為特殊,他就是英國公張輔,說其特殊主要在於他的經歷和生前死後所獲得的的榮耀。有明一朝父子二人皆被追封為王的不多,張輔與其父張玉就是其中之一,能被封王本已是無上的榮耀,張輔憑藉生前的付出,不僅僅為自己爭取了這個榮耀,還為自己後代爭取了可以世襲公爵的恩賜,這對一個家族的傳承不可謂不重要,那麼張輔生前到底做了什麼呢?又憑什麼獲得如此榮耀呢?
  • 6種生物死後的骨架,大熊貓是真沒想到,完全失去了生前的憨態
    6種生物死後的骨架,大熊貓是真沒想到,完全失去了生前的憨態。 說到生物骨架,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因為這是生物特有的一種結構組分,人和高等動物的骨骼在體內,由許多塊骨頭組成,叫內骨骼。而節肢動物、軟體動物體外的硬殼以及某些脊椎動物(如魚、龜等)體表的鱗、甲等叫外骨骼。
  • 具荷拉生前日記內容曝光 直呼母親名諱
    具荷拉生前日記內容曝光 直呼母親名諱時間:2020-07-27 13:28   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具荷拉生前日記內容曝光 直呼母親名諱 據臺灣媒體報導,韓國歌手具荷拉於2019年11月遺憾離世,然而消失多年的生母卻突然出現爭奪遺產,最近還上節目捍衛自身立
  • 生前作品被稱「死囚車」,死後與魯迅齊名
    」生前寂寞,死後爆紅歷史上從來都不缺少這樣的人,而王小波卻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也會加入這個行列。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於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他是家裡的第二個兒子,一出生就長得挺特別。這裡只有甘蔗、橡膠和水稻,以及旱季裡永不停歇的熱風。在這種環境下,他覺得非常苦悶。同時他又是個21歲年輕的男子,對於未來有夢想,對現實有性饑渴。
  • 【生命文化教育】生前告別,從路桂軍醫生的「生前葬禮」說起
    文 | 雷愛民生前告別不是今天才有的新鮮事物了,無論在現實生活中還是電視電影裡,生前告別或者說生前葬禮,都已經走進了人們的視野。生前告別在港臺地區又叫「生前喪禮」,在日本稱之為「生前葬」,生前葬在日本業已成為殯葬服務中的一個項目。但是,為什麼要進行生前告別,即便是一些舉行過類似儀式的人,也不一定明白其中的豐富含義,他們只是這樣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