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謀殺?三毛死後,生前一封「遺信」揭開真相......

2021-02-19 記者李滿


三毛死前與林青霞等合影

1991年1月4日清晨,臺灣榮民總醫院7樓婦產科單人特等病房,醫院清潔女工準備打掃浴室,可當她推開浴室門時她完全呆住了:坐廁旁點滴架的吊鉤上,半懸掛著一個女人被尼龍絲襪吊頸的身體。

這個女人,正是當時乃至今天都影響極大的著名女作家三毛。這一年,三毛年僅48歲,這一年,是三毛摯愛荷西離世的第12年。

當天上午8點前,收到消息的三毛母親趕到了現場,緊接著,當天10點15分警方也趕到現場。

「身穿白底紅花睡衣的三毛已被放在病床上」、「脖頸上有深而明顯的絲襪吊痕,由頸前向上,直到兩耳旁。舌頭外伸,兩眼微張,血液已沉於四肢,呈現灰黑色。」只是當天法醫給出的相關描述。法醫推測,三毛的死亡時間是凌晨兩點。

但這一情況與事先到達現場的三毛家人的說法,卻根本不同。

三毛的母親在和記者描述現場時說:三毛死時面容安詳,絲襪松松垮垮地套在脖子上,頸部沒有明顯勒痕。這一描述與警方最後給出的:因病厭世自殺存在明顯出入。

也正因此,三毛的死因成了一個未解之謎。隨後,作家張景然在書中和採訪中指出了:自殺說的種種疑點,從而推翻了社會上流傳和臺灣警方認定自殺的結論,張景然認為:三毛實際上也許是死於謀殺。

時間到了2008年3月26日,這一天,正是三毛誕辰65周年紀念日。三毛生前忘年交,「臺灣第一才子」眭澔平公布了《三毛的最後一封信》和三毛生前打給自己的電話錄音。正是這些,讓三毛死因之謎再次成為全民熱議的焦點。

三毛

原來,在三毛離世的前幾天,她曾偷偷地把她人生中的最後一封信,夾在她的最後一本新書《滾滾紅塵》中,送給了來醫院看望她的眭澔平。直到三毛離開人世,眭澔平才在西伯利亞飛馳的火車上發現了這封信。

在這封簡訊中,三毛寫到「我走了,這一回是真的」等話語,表露了自己想離開人世的心跡。信裡,三毛用「小熊」稱呼眭澔平,落款是「愛人三毛」。也直到這一天,三毛的家人才知道,原來三毛生前的最後一封信和最後一通電話都打給了「小熊」。

只是,與信的遲遲被發現一樣,三毛打給眭澔平的電話留言也是直到三毛死後才被眭澔平發現。或許,如果能早一點看到信,或者眭澔平能接到電話,三毛不會這麼早離開。面對眾說紛紜的三毛死因,眭澔平認為:三毛的死,源於抑鬱症。

實際上,世人一直不知道的是,在丈夫荷西死後,三毛一直飽受抑鬱症的困擾,只是,當時「抑鬱症」這個詞,還未形成廣泛認知。但三毛死前有嚴重抑鬱症,已經被多方證實。

三毛的大姐陳田心在接受魯豫採訪時說,三毛曾問她「你要不要吃快樂藥?」並告訴大姐自己一直有吃「快樂藥」。而快樂藥是當時臺灣流行的一種治療抑鬱症的藥物,「快樂藥」又叫百憂解,學名為氟西汀,是一種選擇性5-羥色胺再吸收抑制劑(SSRI)型的抗抑鬱藥。

圖為快樂藥

學過心理的都應該知道,一般情況下需要藥物輔助治療時,就代表抑鬱症已經已經到了中、重程度。根據後來三毛家人、朋友的採訪可以判斷,三毛的抑鬱症確實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因為她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歇斯底裡、精神錯亂等等症狀。

時間再回到三毛死前兩天,因為手術需要注射麻醉藥物,三毛暫時停止了服用「快樂藥」。在手術後,身體的疼痛讓三毛心情更加脆弱起來。我們大膽推測,這種時候,脆弱的三毛和普通人一樣,翻遍了通訊錄,卻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

最後,她打給那個她喚作「小熊」的、比她小了17歲的男人眭澔平。而之所以喚他「小熊」,是因為這個31歲的才子非常善於傾聽自己,讓她覺得溫暖。她和他,住的地方僅僅10分鐘腳程。也因此,兩人經常一起聊天,當然多數時候,是三毛在嘰嘰喳喳地說,眭澔平在一旁默默聽著。

三毛與眭澔平

在最脆弱無助的時刻,在手術後難熬的孤獨長夜裡,三毛想到了「小熊」,這個讓她覺得溫暖的存在。她一遍遍地撥打著那個早已背熟的電話號碼,但偏偏每一次,她都只能在嘟聲後留言

如果你回臺灣了,我是小姑,你如果回臺灣了,請你打醫院,如果回來了,小熊,你不在家,好,我跟你說我是三毛,如果你明天在臺北,請你打醫院,再見。眭澔平,我是三毛,你在不在家,人呢?眭澔平,你不在家,好,我是三毛...

三毛的電話打了無數次,但每一次,她熟悉的聲音都未響起,於是她只能在留言裡反覆地自言自語:你不在家。你在不在家,人呢?你不在家。

在這些被曝光的電話錄音裡,我們聽到,三毛的聲音漸漸沉了下去,沉到了嗓子以下。最後,三毛悵然若失地放下電話。當晚,她跟母親多要了一顆安眠藥助眠。凌晨一兩點,三毛醒了。

黑夜是孤獨者的戰場,對於三毛來說,沒有比靜到可怕的黑夜再讓她難以忍受的了。病中蕭索,欲訴無從,黑暗中,孤獨漸漸吞噬了三毛:世之茫茫,舉目荒涼。有人幽居心上,有人早已離場。三毛的腦子裡,被各種畫面充斥著,有荷西、有乾爸、有母親、有撒哈拉沙漠、還有她摯愛的寫作.、還有她幼年經常玩耍的墓地

三毛

「有沒有一種方法能毫無痛苦地死去」?這是三毛這幾十年來一直琢磨的事情,她甚至為此做過無數次的嘗試,尤其在荷西死後。要不,我再試試吧,反正離天亮還有那麼遠。於是,三毛取出絲襪走進了衛生間。

這是三毛大姐陳田心的猜測,她說:「三毛從小和別人不一樣,她一直在不斷嘗試死亡,八歲的時候她曾把頭扎進水缸裡,後來發現太難受就出來了。」所以,這最後一次的絲襪吊頸,大姐認為這也是三毛的一次嘗試。陳田心認為:三毛天生敏感,這也是她得抑鬱症的原因之一。也因此,在這種脆弱的時候,她又一次想到了死,但她可能也還是只是想試試,結果,試著感覺還好,「那不如就這樣,歸去吧!」陳田心這樣說。

陳田心和眭澔平都認為,三毛是自己選擇了死亡,而起因,是抑鬱症和對死亡好奇心的雙重作用。

作為三毛讀者,我們也更願意相信:這個與眾不同的人,只是自己選擇了一個特別的離開方式罷了,畢竟,這樣,才夠三毛!

相關焦點

  • 三毛自殺真相
    自1991年她去世以來,作家三毛的真正死因一直備受爭論。根據三毛母親的回憶,她的死很可能是一場意外。作家三毛去世之謎三毛是臺灣著名女作家。她有很多作品,特別是她的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相信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即使沒讀過。這位才華橫溢的女作家在醫院去世,享年48歲。作家三毛死亡的真正原因一直被討論。
  • 三毛自殺的原因
    有很多喜歡三毛的人,一談到三毛的自殺,就持反對或輕視的態度了,這讓我很失望,我認為這樣不算是真正了解三毛的……作為真正愛三毛的人,應該體諒、理解她的選擇。並不是我「贊成」自殺。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經歷、性格性情、客觀條件……,真的不能一概而論。大多數自殺是懦弱偏激的行為,但三毛絕非一般意義上的自殺。很多不了解三毛的人卻把兩者混為一談,因此而輕視她。三毛的書,不是宏論巨著,文學地位不高,她本人也自謙是「作者」而非「作家」。
  • 陳布雷自殺真相如何?
    這位自殺者,就是曾主編過《天鐸日報》、《商報》、《時事新報》並以鼓吹革命、積極反帝見稱於世,後又擔任蔣介石侍從室二處主任、秘書長等要職的國民黨上層人物——陳布雷。他找到了自己的歸宿:自殺,就是他最後的選擇。陳布雷自殺的當天,國民黨中央報社即以「陳布雷氏昨日心臟病逝世」為題發布了消息,但事情的真相遠非如此。
  • 都說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故事是假的,那一切都是三毛自己臆想的?
    當年三毛自殺的消息在整個學界都鬧得沸沸揚揚,所有人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解開三毛自縊之謎。尤其是這個已經不存在了的荷西有人曾經追尋其旅途足跡,想要找到書中其丈夫荷西,卻發現並無其人。引得一批又一批的讀者重走三毛路,為了證實荷西的故事。
  • 我和三毛的生日:兼評《三毛真相》的偏見
    生日將至,再次想起三毛,想用文字表達,不僅因為她有趣的靈魂、特立獨行的個性、流浪漂泊的傳奇經歷,更因為美籍華人馬中欣的《三毛真相》。      去年初夏,我在成都「聚知齋」舊書店淘得馬中欣《三毛真相》一書。這個也曾萬水千山走遍卻未能如三毛一樣火遍華人世界的旅行家,尋訪當年三毛走過的足跡,通過採訪,披露了所謂的三毛真相,完全顛覆了三毛在讀者心中的形象。
  • 三毛與荷西的姐弟戀,真如她書中寫的那麼浪漫?作家:都是在作秀
    三毛身為一位近現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名字充滿詩情畫意,但同時也是一場悲劇,她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陷入悲痛和孤獨之中,並為之苦惱,直到1991年,在臺灣榮民總醫院自殺,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在三毛的著作《撒哈拉的故事》和其他的著作中,人們還認識了另一個男人,那就是來自西班牙安杜哈爾市荷西的三毛的摯愛。
  • 三毛自殺:世間最難是深情無人能接
    三毛回憶自己「當時已是半瘋」。婚前他等了她六年,婚後他們一起當了六年神仙眷侶。然後,美好煙消雲散,多災多難的三毛,她再度成為春閨夢裡迷途的候鳥。瓊瑤非常掛念她,見面纏了三毛七個小時,要她答應不自殺。孀居的三毛追求者眾,有東南亞企業家,有文化圈人,還有人遠赴重洋追到偏僻的加那利群島三毛家門外,她一概淡淡的婉拒。她一度心如止水。
  • 梵谷37歲自殺,王小波45歲病亡,為何生前潦倒死後被封神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在37歲的梵谷自殺的一百餘年之後,遙遠的東方,一位年僅45歲的作家病亡了,他叫王小波。生前不被文化圈認可的王小波和《黃金時代》與生活在被人們稱為黃金時代的梵谷一樣,王小波生前雖然已經陸續發表並出版了一些作品,但並不被國內的同行們認可。王小波在大家眼裡,只是一個北京大學、人民大學的小講師,他還沒有打入文化圈。
  • 真相和意義:再讀三毛
    自從馬中欣寫了《三毛真相》之後,就時常見到有質疑甚至嘲笑三毛的聲音。
  • 三毛自殺:世上最難是深情無人能接
    三毛為什麼自殺,這是三毛迷們的謎團。瓊瑤非常掛念她,見面纏了三毛七個小時,要她答應不自殺。孀居的三毛追求者眾,有東南亞企業家,有文化圈人,還有人遠赴重洋追到偏僻的加那利群島三毛家門外,她一概淡淡的婉拒。她一度心如止水。
  • 1次求婚被拒,2任丈夫死亡,4次自殺!22張高清圖概括三毛的一生
    荷西死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的父母一直擔心她會自殺,所以為了以防不測,他們第一時間將三毛帶回了臺灣。後來的三毛,曾經再回來過,回到她和荷西曾經住過的家裡。只是,他們的過往,再也回不去了。荷西死後,三毛的變化除了以上這些之外,她包括喜歡跟孩子合影這一件,在流浪期間,她合影最多的就是孩子了。孩子,或許也是後期三毛的精神寄託之一。
  • 《三毛真相》:荷西不是三毛的唯一,所以,這份愛情是假的!荒謬
    1998年,馬中欣出版了《三毛真相》。
  • 那些因抑鬱症自殺的作家和詩人
    而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自殺人數最多的國家。單是中國大陸每年死於自殺的人數就有15萬人左右。也就是說,中國大陸平均每天不少於400人採用各種手段結束自己或長或短的生命。專家指出,實際情況遠遠要高於這個數字。因為有許多自殺者選擇出走後自殺或偽裝成意外事故,使自己的親屬不至於感到窘迫——至少也可以稍許減輕親屬的痛楚。而且,許多親屬礙於面子,也總是千方百計掩蓋死者自殺的真相。
  • 絲襪上吊之謎:三毛自殺前的最後一封信和最後一個電話
    聊起「三毛」,很多人會反問:哪個?沒錯,這世界上起碼有兩位名震天下的三毛:一位是漫畫裡的貧窮小男孩,一位是現實中的自殺女作家。
  • 雪莉生前捐獻女性用品刷屏:生前只有罪惡,死後都是善行
    那個因為網絡暴力自殺的雪莉原來如此心地善良,讓她遭受這一切的人真是「該死」啊。生前只有罪惡,死後都是善行。生前劣跡斑斑,只會給娛樂圈帶來負面影響的雪莉。在死後,突然變成了敢於向世俗觀念挑戰的「勇士」,和受盡折磨卻仍然善良又寬容的天使。
  • 關於三毛的真相
  • 三毛自殺前在成都街頭,眼神中充滿哀傷,4個月後在醫院上吊
    三毛一生流浪,愛人即知己1943年出生在重慶的三毛還不叫三毛。那時的她還叫陳平。見過三毛的人都知道,三毛長得並不算漂亮,甚至連這個名字都透露著寒酸氣,帶了幾分顛沛不定的味道。三毛與荷西知己既去,何為玉碎三毛是個極其瘦小的女子,絲毫不會讓人察覺到這樣一個人會經歷那麼多故事。荷西死後,那時的三毛就像枯萎的花朵,毫無生機。
  • 謀殺他人,結果謀殺了自己
    2003年9月,一位名叫羅納德的人跳樓自殺。當場死亡。死者是從11樓的樓頂跳下的,如果是直接墜落地面,他的死也沒什麼疑因了,可是他恰好落在第8層保護窗戶清潔工的安全網上。僅僅3層樓的高度怎麼會讓他當場就死亡了呢?何況還是落在層網上.經過法醫的檢查,羅納德.奧斯帕井非死於劇烈的碰撞,致命原因是是被一顆子彈打中了頭部!
  • 臺灣行:三毛的屋子三毛的夢
    只覺得好喜歡這個地方,竟是沒有任何傷感的,看到三毛生前的照片與自畫像,也仍是安然喜悅,雖然是自畫像,但覺得畫中的女子是她又不是她,非常的漂亮,確實是靈魂美麗的女子。畫像旁的門上釘著一張帘子,我和天衣都有一點墜墜,朦朧地覺得裡面大概是臥室,非常私密的。天衣輕輕揭起帘子,我望進去,卻只是雜物,不禁啞然。
  • 賈平凹:哭三毛、再哭三毛
    我剛剛將書寄去的時候,三毛死了。我邀請她來西安,陪她隨心所欲地在黃土地上逛逛,信函她還未收到,三毛死了。三毛的死,對我是太突然了,我想三毛對於她的死也一定是突然,但是,就這麼突然地將三毛死了,死了。人活著是多麼的不容易,人死燈滅卻這樣快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