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楊書貞實習生馬騰嬌
目前,鄭州正在加緊進行大棚戶區改造,這也給未來「綠城」風貌變化提供了無限可能。如何讓「綠城」有綠城的特點,如何向國際化城市風貌看齊?8月17日,鄭州市規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於強化大棚戶區改造項目城市設計工作的指導意見》,正式給城市建築風貌「定規矩」,對大棚戶區改造項目城市設計做出控制引導。
棚戶區地塊改造項目要各有風格
「棚戶區樓宇項目設計不能想咋幹就咋幹,要探索具有鄭州城市特點的設計,做到出新、出彩。」發布會上,鄭州市規劃局局長袁聚平表示。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大棚戶區改造項目的所有地塊都會統一編制地塊城市設計方案,項目整體天際線、建築形態、建築風格、建築色彩等都將有新的變化。《意見》要求,每個地塊改造項目都要各有風格,有所區別。包含多個街坊或地塊的改造項目,應有針對性地對各個街坊或地塊提出風貌要求,不同街坊或地塊中的建築形態、高度、色彩、風格等應有所區別,避免大面積雷同建築出現。
超8棟改造項目外立面至少要有兩種色彩
據悉,多棟樓宇項目在高度上要呈現「梯級變化」。同一項目的同一街坊內,緊鄰城市快速路、主幹路、主要河湖水系及城市公園廣場的第一排新建建築,出現5棟及以上高度相同或近似,其中應至少有2棟建築滿足高層建築高差比不小於20%、不大於60%(以高度最高者為計算基數),形成梯級變化,避免「一刀平齊」,創造層次豐富的建築群體輪廓。
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地塊建築規模超過8棟的改造項目,要有不少於兩種造型特色、兩種建築色彩的外立面,建築立面通過造型變化、細部處理和色彩搭配等方式進行差異化設計。
住宅外立面主色調應以米白和冷灰色為主
未來的鄭州城是什麼色彩?發布會上,首次發布城市建築色彩的「定位規劃」。本著「色調應淡雅明快,不宜濃重灰暗」的原則,住宅建築外立面主色調應以米白和各種淺淡的冷灰色等低彩度、中高明度的中性色為主,儘量採用明朗的色系。不宜採用彩度過高或明度過低的顏色,避免大面積暗沉色系的使用。禁止使用極端色彩。
樓頂避免單一的平頂形式
「規矩」細化到樓頂該如何建。袁聚平在會上表示,高層商務辦公、酒店等建築頂部宜採用收分、退臺、坡頂等處理方式。居住類建築頂部宜採用坡頂、平頂結合,局部收分等處理方式。屋頂設備應進行隱蔽化設計。
袁聚平特別強調,高層商務辦公、酒店等建築的標識與牌匾要提前謀劃,與建築做一體化設計,「別等著廣告牌安上了,又出現不搭調再返工的情況」。標識與牌匾應採用耐久性材料,並與建築風格協調一致。
此外,在建築外立面的材料使用上,《意見》鼓勵採用堅實耐用、富有質感的外裝材料,牆面宜採用石材、鋁板、高檔面磚等,底部宜採用石材、金屬板材、仿木質材料等。
同一棚戶區改造至少委託 3家單位設計方案
會議對房產商提出「強制性要求」。同一大棚戶區改造項目,需委託三家及以上具有規劃或建築甲級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方案設計,鼓勵聘請設計大師、高水平優秀團隊進行方案設計。上報審查設計方案時應同步上報三維模型城市設計或建築設計方案。
據了解,大棚戶區改造項目還將完善專家審查與論證制度。重點地區、重點地段的項目邀請專家對建築方案的外觀風貌進行審查和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