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0日,連雲港市海州區幼教中心硯池幼兒園,小朋友在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IC Photo/圖)
「美牙培訓班還能報名嗎?」
「7月22-24日是最近的一場。中國是黃牙大國,美牙行業就像『半永久』的前期,未來三年絕對是爆發期。」
「零基礎能學會嗎?」
「上手很快。我們有標準的教學流程,明星導師來培訓。」
這是2020年6月29日,南方周末記者以美容師身份諮詢美牙培訓時,廣州薇絲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薇絲頓)工作人員「艾米」與記者的對話。
線下三天三夜「集訓」後,一名美牙師便可出師,然後掛牌開店。聽上去匪夷所思,卻是真實發生的事情。這也引起了一場學術團體和行業商會之間的「對戰」。
2020年6月16日,中華口腔醫學會發布《關于堅決抵制口腔醫療商業化亂象的聲明》,公開喊話中華全國工商聯美容化妝品業商會(以下簡稱商會)下屬機構「美牙專委會」,稱其行為「違法違規」,並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
喊話緣起於一次檢舉。有口腔醫療機構向中華口腔醫學會反映,「美牙專委會」面向社會招募「美牙師」並組織美牙師技能證書考核——國家醫師資格證書分類中根本不存在這個證書,更有將做眉毛的文繡師變成美牙師並獲得高額收入的不當宣傳。
成立於1996年的中華口腔醫學會是全國性的口腔醫學學術團體,會員總數超過10萬人,基本涵蓋了口腔醫學的各個分支,喊話行業組織實屬罕見。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薇絲頓正是「美牙專委會」的會員單位。
7月12日,中華口腔醫學會的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中華口腔醫學會一直和商會保持溝通,亦將此事匯報給了國家衛健委等部委,「我們和全國工商聯將在近期聯合對此事進行通報」。
必修課「牙齒風水學」
工作人員「艾米」提供的材料顯示,薇絲頓是一家立足於美業培訓領域的公司,光是美牙師就培養出了上千名,還和國內數千家美容院、美甲店、口腔診所、微整醫院有過合作。
培訓班面向「所有看中美牙市場人員」,其中不乏零基礎學員。原價12800元的課程,特價僅需980元,授課地點就在廣州番禺區的一家豪華酒店內。培訓人員將被分成若干小組,每組12人,學習貼面和「納米齒雕」等王牌課程。通俗理解,快速改善牙齒顏色、形狀或排列,以達到變美效果。
南方周末記者發現,美牙培訓已形成了「培訓—購材—營銷」完整的運營鏈條。這些培訓機構大多以美容或美甲起家,沒有任何口腔醫療相關背景。
「我們贈送耗材,你可以找家人或朋友練手,然後讓老師幫忙把關。如果沒問題,你自己也有把握,那就可以接單了。」義烏齒魔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義烏齒魔方)經理黃官水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工商信息顯示,薇絲頓和義烏齒魔方的經營範圍包含美容服務,但沒有醫療服務這一項。授課的「明星導師」也沒有執業醫師資格證。
超效拓客和牙齒風水學幾乎是每個培訓班的必修課程。不少人因面相而美牙,這成為美牙師的營銷手段。
培訓師會說,一個人的命運能從牙齒的外形判斷。牙齒雪白整潔又與臉型相配勻稱,代表性格開朗樂觀且富有行動力;牙齒不齊整的人做事比較毛躁,會引來不必要的物質和人緣損失。「有的生意人為了順風順水,在美牙師的指點下希望堵住齒間縫隙,改掉典型的破財之相。」BC冰瓷美牙的一位客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排隊時間長、矯正周期長是選擇公立口腔醫院正畸科必須付出的代價。公立醫院僅有拔牙、補牙等部分治療被納入醫保,正畸這樣的高客單價項目則被排除在外。打著七天快速矯正、全程無痛等賣點,一些美容機構瞅準了公立口腔醫院的短板。
「不傷牙,零破壞,耗時短,效果久」,按照德國SY齒科美學醫療集團(以下簡稱德國SY齒科)官網的說法,其是國內第一家以口腔美學為主的連鎖美學機構,在八十餘個城市擁有分公司,擁有近三千個加盟商。不過,工商信息顯示,該品牌所屬的杭州顏格美學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同樣只包含生活美容。
學成後如何向顧客收費?「預算在1萬-2萬元的顧客推薦做冰瓷美牙,2萬-5萬的考慮做全瓷牙。」德國SY齒科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前者需要在牙齒表面貼上一層樹脂;後者維持時間更久,先由顧客咬出一個牙模,然後由廠家按照模具定製牙片,再貼到牙齒上。
一整套話術洗腦下,不光愛美的小姑娘經不住誘惑。新冠肺炎疫情前,廣東省口腔醫院原特診中心主任黃建生就為一名患者拆除了全口的「浮雕牙」。病人是一位功成名就的企業家,抱怨稀裡糊塗就被美容院忽悠,做完沒多久就牙齒酸痛、無法咬合。
商會開道,持「證」上崗?
按照美牙專委會副主任曹京海的說法,「中國國際美博會」等展會上出現的美牙攤位讓商會意識到,美牙是門頗受公眾青睞的生意。商會經過近一年的初步調研,粗略估算出國內有上百家機構從事美牙培訓,按每家培訓一千名「美牙師」計算,從業者多達10萬。
2019年11月,美牙專委會成立。「商會認為我們應當引領美牙行業,規範這個行業的發展。」曹京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不過,口腔醫學界對這一「引領」普遍持否定和批判態度。「對牙齒的任何處置均須在有資質的醫療機構中實施,這屬於口腔醫療行為,不存在所謂『非醫療美牙』的概念。」中華口腔醫學會在聲明中寫道。
中華口腔醫學會還認為,美牙專委會的行為嚴重違反了國家相關規定——2020年4月,國家衛健委等八部委聯合發文,明確指出嚴肅整治美容服務亂象,醫療美容服務和人員、器械都需獲得相應資質。
「中華口腔醫學會不認可我們,這沒關係。」2020年7月1日的電話採訪中,曹京海對此並不放在心上。在他看來,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井水不犯河水。他將中華口腔醫學會的聲明視為「眼紅」,「疫情過後口腔診所的生意普遍不好,經營成本又高於美容院,我們的培訓班可能動了他們的蛋糕。」
美牙專委會一直將美牙視為緩解社會就業壓力的妙招,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過後,迅速在各省成立分會,並攜手各省的「主任單位」開展全國範圍的「美牙公益行」。前述德國SY齒科、薇絲頓均為主任單位。
一些培訓機構早已不滿足於紮根總部市場,廣東省主任單位薇絲頓正在各省會城市招募加盟商。「我們要做行業的龍頭老大,美牙領域的美團。」工作人員「艾米」自信滿滿。
課程結束後,培訓者可報考「美牙師技能證書」,頒發證書機構正是美牙專委會。省市級主任單位,多為該證書的代考機構。
深紅色的證書封面印有「商會和美牙專委會聯合頒發」的字樣,內頁加蓋商會鋼印和公章。據美牙專委會官方微信的描述,證書具有合法性與權威性,可在國內外技術交流中參考使用。2020年4月起,考試已經在一些代考機構舉行。
「艾米」將證書理解為官方背書,「相當於美牙行業的從業資格證,以後美牙師都要持證上崗。」
「這不成了自己給自己發證嗎?」多位口腔科醫生質疑其合理性。中華口腔醫學會亦在聲明中表示,國家醫師資格證書分類中根本不存在美牙師證書。口腔執業醫師資格證,這是國內從事口腔工作唯一合法的證書。
美牙還是毀牙?
中華口腔醫學會的聲明雖因特定事件所起,但並不僅僅針對具體某種「美牙」行為,而是直指近年來的口腔醫療商業化亂象。
「想擁有明星同款美白牙齒嗎?」「永久改變你的黃牙、氟斑牙、四環素牙」「擺脫捂嘴笑,盡情露齒吧!」為了開拓市場,網紅們力推「冰瓷美牙貼面」「牙齒浮雕」,商家紛紛貼出美牙前和美牙後的對比圖片。
「才兩三百塊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朋友圈出現的家用冷光美牙儀,宣稱只需將美白劑塗抹在牙齒上,待牙託通電出現冷光後含在嘴裡,每天半小時,一周便可讓牙齒變白。
「聽起來炫酷的黑科技,實則是商家創造出來的營銷噱頭,這些項目在正規口腔醫療機構中並不存在。」西安交通大學口腔醫院正畸科主治醫師亓坤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宣傳小視頻讓口腔科醫生直呼離譜——不起眼的店鋪裡租個床位,消費者直接躺下。美牙師沒戴手套,從塑膠袋裡拿出開口器,操作到一半還摘下了口罩。
「這些操作者連最基本的感控意識都沒有,很容易出現交叉感染。」從事口腔工作近20年的黃建生說,口腔是一個有多種細菌存在的環境,多年前行業對感染風險重視不夠,牙醫一度是肝炎攜帶率較高的群體。
早在2013年,亓坤和多位口腔科大V就在微博上發起聯合抵制,當時影響最大的營銷項目要屬「美容冠」——大量磨除健康的牙體組織,戴上烤瓷冠或全瓷冠強行改變牙冠的方向和位置,以達到所謂排齊的效果。
「健康的牙體組織儘量不要磨除,這是口腔治療的一大原則。」亓坤把做「美容冠」比作搭「長江大橋」——健康的牙齒磨小後宛如橋墩,再套上牙冠連接起來。
這些年,口腔科醫生拆過無數座「長江大橋」。「看上去光鮮亮麗,一張嘴你只想退避三舍。」亓坤說,「美容冠」做得不好,牙齦容易發生炎症,牙周組織容易遭到破壞,產生牙齦紅腫、牙槽骨吸收、口腔異味等問題。等待美牙者的還有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無窮無盡的後遺症,甚至還會引發咀嚼肌和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等不良的連鎖反應。
從2016年左右起,飽受詬病的「美容冠」搖身一變,以「仿真牙」「美容牙」等名頭再次出現。
最近幾年,「3D牙齒美白」「4D全瓷牙貼面」「6D納米炫齒浮雕貼面」等項目頗為火爆。實際上,這是正規口腔醫學中「樹脂貼面」的一種商業化宣傳。貼面是一種牙齒修複方法,針對牙齒表面缺損、變色牙、畸形牙等,在少磨牙或不磨牙的情況下,將薄片修復體粘在牙齒表面,以恢復牙體的正常形態並改善其色澤。
最近幾個月,麗潔口腔門診部的一位牙醫連續接待了好幾個想把浮雕牙「卸貨」的患者,患者抱怨做完浮雕牙後牙齦腫脹,一刷牙就流血。
「一問嚇一跳,美牙的竟然是美甲師,自稱去韓國進修過。」這位牙醫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貼面技術對精度要求很高,要做到牙齒邊緣平滑,保留牙間的清潔通道。而美甲師無口腔解剖基礎、不了解咬合關係,不但讓牙齒看上去都是毫無層次感的「馬桶白」,還會引起咬合幹擾,造成不必要的牙齒損傷,甚至引發牙周炎,最終導致牙齒脫落。
美牙不等於「美甲、美發」
美牙亂象的根源在於兩種不同認定:它到底屬於生活美容還是醫療美容?
在美牙專委會看來,美牙從來就屬於生活美容範疇。曹京海反覆強調,美牙師採用樹脂貼面達到美化和修飾牙齒的目的,這種在牙齒表面的操作屬於非侵入類的方式。「如果一個人患有牙齦炎或牙周炎等疾病,我們會建議他去口腔醫療機構處理。」
「純屬狡辯,說明他們根本不懂。」黃建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不同於美甲,貼面需要清潔、拋光牙齒然後酸蝕,增加牙齒表面的粗糙度以加強粘接力,根本不是非侵入性治療。
而在中華口腔醫學會看來,根本不存在「非醫療美牙」的概念。任何未取得口腔醫師資質人員對牙齒的侵入性操作,都會不可逆地破壞牙齒及口腔軟硬組織結構,影響口腔乃至全身健康。
中華口腔醫學會在聲明中表示,口腔醫療是一門嚴謹精細的手藝,從業者必須經過不少於5年系統正規的口腔醫學專業教育,並在醫療機構中實習滿一年才能參加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證考試,取得證書後必須在有資質的口腔醫療機構註冊,才能從事相應工作。
聲明發表後,十個省市的口腔醫學會下屬的口腔美學專委會也聯合發表聲明,堅決抵制口腔醫療中的商業亂象。
「美字後面一把刀,且先不論專業設備的使用是否合法合規,也不談滅菌消毒,單單把美齒和美甲、美發混為一談,就已埋下了無數禍根。」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的一位牙醫感嘆。
黃建生介紹,治齙牙、排齊歪牙的首選是正畸——通過輕柔、長期的正畸力量移動牙冠和牙根,最大程度兼顧美觀、功能和健康。最近幾年,隱形矯正風潮悄悄颳起,年輕人再也不用擔心戴著醜醜的「鋼箍」。
2017年3月,遊泳運動員孫楊發布了在澳洲外訓時的照片。粉絲們發現,原來的「鯊魚牙」不見了,孫楊露出了至少八顆矯正後的牙齒。據參與治療的杭州口腔醫院醫生介紹,悄無聲息地把牙整齊了,靠的就是「隱適美」技術——牙套透明光滑、隱蔽性好,矯正者戴用時美觀舒適。
被創造出來的需求?
很少有人會留意到,佔據面部最大面積的不是眼睛或鼻子,而是口腔——將近三分之一。包裹在面部肌膚下的牙齒和頜骨形狀,決定了整個面部的走向。
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曾經深刻地影響了14億國人的口腔健康:只有牙疼才需要去醫院。20年前剛做牙醫時,找黃建生看病的都是牙疼到吃不下東西的患者。這幾年,傳統的「拔、鑲、補」少了,美學矯正需求漸旺。
不可否認,「一口美牙」是多數人的追求。關注醫療創新創業的動脈網在《2020年口腔醫療白皮書》中提到,牙齒不夠白、不整齊、笑容等口腔形態美,已成為困擾口腔消費者的主要難題。牙齒矯正、牙齒美白均為線上銷售的熱門產品。在重視口腔健康的歐美國家,孩子牙齒不整齊去口腔診所矯正已成為一種常態。
在黃建生看來,相當比例的美牙是被「創造出來的需求」。美牙者諮詢階段,他一定會著重了解:哪裡不滿意?為什麼不滿意?他儘量在交談中判斷求美者的需求是否合理,能否通過美牙改善,「美牙有風險,處理不好會有各種後遺症」。況且,「好萊塢白」——牙齒比色卡中最白的顏色並不適合所有人。
他給出的建議是:如果別人建議你去美牙,建議慎重考慮;如果你每天一睜眼對著鏡子就覺得牙齒難看,甚至影響社交,那麼可以考慮。
中華口腔醫學會的一位專家告訴南方周末記者,7月8日,學會組織專家向國家衛健委匯報了涉及口腔醫療的非法行醫現象。國家衛健委表示,將聯合有關部門嚴厲打擊,「全國工商聯已經責令美牙專委會停止美牙培訓」。
7月9日,南方周末記者以學員的身份撥打了美牙專委會電話,一位工作人員承認培訓確已暫停,「等風頭過了,再等候通知吧」。
南方周末記者 馬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