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糾纏的速度超過光速了嗎?答案顛覆認知!

2020-12-21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光速特別是超光速現象大家都特別關心,比如2011年歐洲粒子中心的中微子超光速現象公開以後,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因為奧佩拉團隊取得的結果比光速快0.0025%,但最後被證明是個超級烏龍!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早就告訴我們,宇宙中不可能存在超過光速現象!

但其實大家都誤解了,光速不可超越只是信息傳遞不可超過光速,而與之無關的現象超過光速則並沒有什麼問題,那麼為什麼不能超過光速,又有哪些超過光速的現象,不妨來盤點下!

為什麼不能超過光速?

很多人一提到超光速就拿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說事,但事實上狹義相對論的關鍵要素之一,洛侖茲變換來自於大神洛侖茲的傑作,他在1895年時提出了在運動方向上長度收縮的概念,來解釋1887年麥可遜-莫雷在以太漂移中的零結果!當然洛侖茲的解釋是令人信服的,但很可惜他仍然在死守以太的概念,儘管當時已經對於光速呼之欲出,但洛侖茲失之交臂!

洛侖茲在1899年和1904年對洛侖茲變換做了補充和修正,並且在1904年以論文《以任意小於光速的系統中的電磁現象》中的洛侖茲變換已經非常接近於現代的洛侖茲變換概念!1905年6月份,愛因斯坦拋棄了以太的概念,假設光速不變和狹義相對性原理,推出了狹義相對論!

當然其中的長度變換仍然是洛侖茲變換,而根據洛侖茲變換則可以推出在狹義相對論之後愛因斯坦發表的《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這狹義相對論整個體系中是環環相扣的,它們的核心就是兩條基本假設,當然其中一項推論也很簡單,光速不能被超越,否則將會導致質量無窮大和長度變成負數......

宇宙中有哪些現象是超光速的?

儘管信息傳遞的速度不可超過光速,但宇宙中超光速現象還是非常普遍的,它們的因素各不相同,有的是不同介質中導致的,有的則是不傳遞信息的現象!

核電站中的切倫科夫輻射

1934年前蘇聯物理學家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契倫科夫發現的一種輻射,其特徵是介質中運動速度超過光的一種電磁輻射,所謂的光速不可超越指的是真空中的光速,而介質中的速度(水中為0.75c)則小於真空光速,而核反應堆中的粒子在水中的速度可以超過光速,此時切倫科夫輻射就產生了!

但這僅僅是在不同介質中,看起來就像是田忌賽馬,我在真空中幹不過你就在水中幹掉你,而光在水中不是因為速度降低了,而不是不斷激發再發射再激發.....這光的速度明顯就降低了!

德布羅意物質波

這就不得不提一下德布羅意獲得諾貝爾獎的畢業論文了,這可能是物理史上絕無僅有的!他的理論是這樣的,根據愛因斯坦的方程,如果電子具有質量,那麼它內稟的能量就是質能方程預示的:

E=MC^2

當然這裡我們還得套入普朗克著名的輻射量子能量計算公式:

E=HV,那麼可以推導出:

MC^2=E=HV,所以V=MC^2/H

所以電子就存在一個頻率,也就說電子是個波,電子居然是個波....其實所有的微觀粒子行為都是波粒二象性,這點大家可以去翻翻量子力學,那麼當電子以V0速度前進時,它將伴隨一個相波:

V=C^2/V0

這個速度比光速快上很多倍,但不要著急,這個相波不傳遞任何信息,它並不違反相對論!這是德布羅意波,它的波長計算公式如下:

λ=(C^2/V0)/(MC^2/H)=H/MV0

紅點的速度為相速度,旅店的速度為群速度

所以它的速度比光速高很多倍,但卻不具任何傳遞信息的意義。

宇宙膨脹速度超過光速

目測這已經被大家科普N次了,宇宙膨脹速度其實並不高,根據2013年普朗克衛星測定的速度,大概只有67.15千米/秒·百萬秒差距,即宇宙在每隔326萬光年的距離上,膨脹速度才增加67.15千米/秒,如果將它計算到每千米上,簡直就是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速度!

但事情就壞在宇宙實在太大了,假如按照當前速度膨脹的話,宇宙大約在145億光年外膨脹速度超過光速!而根據對宇宙的大小與形狀評估,現代天文認為宇宙是平坦且無限大的,所以這145億光年外膨脹速度超過光速就成了可能!

這個超光速仍然無法傳遞信息,是空間膨脹方向上的累積上的一個增量。

鬼魅般的量子糾纏

大家都認為量子糾纏能夠超越光速,其實這有不小的誤解。

其實關於量子糾纏最早是從愛因斯坦的EPR佯謬中引申出來的,這是愛因斯坦攻擊玻爾對於量子論的哥本哈根解釋不完備所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1935年3月,愛因斯坦和波多爾斯基以及羅森三人共同在《物理評論》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叫做《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的描述可能是完備的嗎?》提出了這個困擾了量子論將近半個世紀的難題!我們不妨來捋一捋這個好玩的實驗!

愛因斯坦和波多爾斯基與羅森

一個不穩定的大粒子衰變的兩個小粒子,然後在不觀測情況下將它們移動到宇宙的兩端,假設這種粒子有兩種分別為左右的自旋,那麼當其中一個粒子左旋時,另一個粒子必定會右旋,因為要保持總體守恆嘛!

那麼問題來了,此時已經在相隔遙遠的宇宙兩端,誰又能告訴這兩個粒子都必須相反自旋呢?所以愛因斯坦認為,當這兩個粒子在分離時狀態就已經是確定了的,否則就會違反相對論,出現不可描述的超距作用!

但玻爾認為兩個粒子在觀測尚未開展時,無論相距多遠都處在疊加態,當觀測時才會坍縮,因此距離對於這種鬼魅般的作用是不存在的!

簡單的說,玻爾認為在觀測以前無論相距多遠都是疊加態,當觀測時才會坍縮成為兩個不同的狀態,愛因斯坦沒有和玻爾一致的量子論認識層次,因此玻爾第一次有了一種秀才遇到兵的感覺,但玻爾只能嘲笑愛因斯坦和他認識不在同一個層次,因為EPR相繆的論證需要到45年後的80年代法國奧賽理論與應用光學研究所的阿斯派克特實驗才證明了玻爾的理論是正確的!

量子糾纏不屬於超光速,不過真正的超光速現象實在是司空見慣的,比如你拿支雷射筆,打開後划過月球,請問假如能看到光斑的話,這個光斑是否超過光速在移動?答案是肯定的,其實這就是相波的以一種表現形式,你無意中非常形象的展現了德布羅意的相波運動,你應該得「金酸梅獎」

相關焦點

  • 5個顛覆認知的科學理論被科學家證實,每一個都讓人們感到神奇
    一、量子疊加態,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包括宏觀和微觀,我們能夠看到的世界是宏觀世界。而在宏觀的背後還有一個我們看不見的微觀世界。上個世紀,科學家就發現了微觀世界的存在,提出了量子力學理論。量子力學是研究探索微觀世界的一把鑰匙,當科學家走進微觀領域之後,發現了不少神奇,顛覆我們認知的理論。
  • 光速到底是不是速度的極限?我們有可能超過光速嗎?答案讓人意外
    我們可以超越光速嗎?速度唯一限制速度的因素是遇到比你慢的東西阻礙你,或者阻力比提供加速度的力大。一旦你離開我們的隊列,就沒有什麼可以阻礙你的加速。超越光速僅僅需要較小的阻力:比如氫氣雲、塵埃和一兩顆會終止高速加速的奇怪行星。當然,有終極限速的想法似乎是荒謬的。雖然以地球的標準來看,光速是非常高的,但光速的大小並不是關鍵;自然界中任何一種速度限制都沒有意義。例如,假設一艘宇宙飛船幾乎以光速飛行。為什麼你不能再發動一次引擎,讓它跑得更快——或者如果有必要,用更強大的引擎建造另一艘船?
  • 還以為光速是最快的?科學家:這4種現象跟光速比,堪稱「瞬移」
    一直以來,很多的科學家都表示,在人類所認知的宇宙中,任何物質幾乎都無法超越光速,換句話說,即人類已知的質量粒子都是無法超越光速的。小夥伴們可能已經開始質疑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真如科學家們所認為的那樣,人類已知的質量粒子都無法超越光速嗎?
  • 【宇宙探秘】量子理論揭示:每個人或許都有一個量子糾纏的人,你找到他了嗎?
    隨著科學的發展,一切問題都可以從科學的角度得到一個不同的答案,我們是否可以用物理學來解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呢?微觀粒子不僅僅隱藏著巨大的能量,它們的運動規律也和宏觀世界中不同,甚至還會表現出一些宏觀世界中完全沒有的現象,比如「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是一種只會發生在量子系統中的現象,在我們身邊找不到任何相似的例子。
  • 新的量子悖論:量子力學的恐怖,皆來源於人對「真實」的認知
    會發出聲音嗎?有人說,不會有聲音。如果有人聽到此聲音呢?如果認為這實際上是可以發出聲音的,則「針落無聲」的認知需要修改為「針落有聲」,如此提出了一個「落針的悖論」。最近在《自然-物理》上發表的一篇重磅論文,提出了一個新的量子悖論,再次使量子力學這門公認的與其它任何科學不一樣的科學、看起來更為奇特、怪異、與恐怖,目前在國際科學界引起了廣泛的熱議。
  • 如果出現超光速物質,整個世界將完全顛覆,你相信它存在嗎?
    因此,光速極限是指任何有靜質量的物質都無法達到光速,更不能超過光速。這個理論人們試錯了100年,都沒有找到一例反證,所有的觀測和實驗數據都支持這個理論。一度時期,科學界曾經認為中微子運動達到甚至超過光速,後來證明是實驗數據錯誤。因為中微子的靜質量雖然很微小,但大於零,其速度只是非常接近光速。
  • 如果人類的奔跑速度超過光速,能夠改變過去嗎?答案出乎意料
    在一些科幻電影裡面,我們常常能夠看到很多家鄉情況的出現,這些情況大多是人類目前還沒有掌握的科技或者是突破的科學領域,處於一個探索和攻克的階段,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突破光速。光速可以說是地球上最快的速度了,不過在宇宙中論最快,它可能還算不上,電影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人類以光速或者是超過光速的速度奔跑,好像能夠為所欲為,不過如果人類真的達到了光速奔跑,那麼他能夠改變過去嗎?科學家這樣說。
  • MIT設計出新的量子糾纏原子鐘 推動計時精度的極限
    原子鐘是我們今天所擁有的最準確的計時工具,最精準的原子鐘150億年的誤差不超過一秒。但總是有改進的空間,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用一種新的量子糾纏原子鐘證明了這一點。
  • 曾被稱作巫術的量子糾纏理論告訴我們:你的意念可以改變整個世界
    在量子力學實驗中,人們發現粒子在相互作用後,單個粒子會將自身的信息以光速或大於光速的速度傳遞給其他粒子,而造成其他粒子的改變,粒子的特性會成為所有粒子的共性,這種現象被稱之為量子糾纏。愛因斯坦將這種詭異的現象稱之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不過他否認了量子之間有任何信息傳遞的機制,在愛因斯坦看來,沒有事物的速度能夠超過光速,而量子糾纏作用速度卻比光速更快。
  • 光速最快?不,已知的三種現象完虐光速,如何解釋?
    更為神奇的是,光子的運動不依賴於任何的參考系,不依賴於任何的觀察者,它相對於任何事物都在以光速運動。    也就是說,即使你達到了99%的光速,在你眼裡,你依然會看到光在以光速在遠離或者靠近你。這一點非常違反知覺,也許光有它自己特有的參考系,只是人類並不清楚。那麼在整個宇宙中就真的沒有什麼東西的速度能超過光速了?
  • 顛覆常識!用量子糾纏、雙縫幹涉,可構造1種預言未來的系統
    但是實際上量子力學發展起來以後,是可以依賴於量子糾纏,構造出一個預言未來的系統。圍繞著量子糾纏代表的本質性含義,愛因斯坦和玻爾有長期的爭論。而且關於量子糾纏是為什麼發生,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確定的解釋。量子糾纏有兩大重要特點:第1個就是超越距離,跨越了地域,瞬間完成;第2個就是相互糾纏的量子之間找不到任何聯繫。瞬間完成意味著速度無限快!關於量子糾纏的速度,進行測量的科學團隊有很多,最後的結論都是沒有上限。所以我們認為它的速度是趨向於無窮的。
  • 從量子糾纏的角度看世界
    本文通過引入故事介紹了量子糾纏的概念, 然後結合理性知識分析量子糾纏的前因後果,最後給出一定的猜測和量子糾纏本質與世界的聯繫。關鍵詞:量子糾纏;粒子;本質            「很高興與你配對,按照量子法,我們不能再分開了噢,除非……」小熊一邊鼓搗著自己的參數一邊說。「除非什麼,快告訴我。」小丸急切地問道。仿佛它們都知道自己的命運不在自己手上,遲早會分離。「除非我們被抓住,否則我會永遠記得你的。」小熊突然嚴肅的答道,隨後又問,「那你呢,會記得我嗎,會記很久嗎?」小丸聽完後開心的笑了起來,「你是不是傻,按照量子法,我當然會執行啊。」
  • 科學家捕捉到首個量子糾纏實像,愛因斯坦口中遙遠的幽靈是啥樣?
    所以時至今日,科學家們試圖對此進行深入研究,隨著量子力學的不斷發展,我們也了解了更多有關宇宙的信息。尤其是在對靈魂是否存在的問題上,量子力學似乎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多的答案。實際上,量子具有十分詭異的特性,它不但存在「波粒二象性」、「量子糾纏」、「量子疊加」、「量子吸引」、「量子幹擾」等特性,完全違背了牛頓力學的相關定律。
  • 從多高的地方落下,物體的速度才會超過光速?
    狹義相對論告訴我們物體是不可能達到光速的,因為會有一個質增效應,接近光速時質量趨近無限大,因此無論怎麼加速都不能讓它再加快一點速度!但有網友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天體的引力和它們的質量成正比,質增效應導致引力增加,物體靠近速度會更快,如果有一個足夠大引力和無限遠的自由落體距離,物體會超過光速嗎?
  • 墨子號量子衛星,讓量子糾纏走出實驗室
    墨子號量子衛星,讓量子糾纏走出實驗室一提到量子,大家都是一頭霧水,那麼到底什麼是量子呢?如果你還不懂的話,再給你打個比方,汽車,火車,飛機這些是交通工具,那麼速度就是個衡量的量。汽車,火車,飛機是實體的東西而速度是變化的,看不到莫不著的。一、量子是量化的注意:某些物理量不能連續而只能以某一最小單位的整數倍發生變化,這個最小單位叫做各該量的量子。有時又將與某種場聯繫在一起的粒子叫做這個場的量子,如電磁場的量子就是光子。
  • 量子糾纏是指量子糾纏的傳遞
    全球量子技術產業,排名第一的是法國,第二是英國,第三是日本。我們就接觸過一些,之前帶過的一個單元,東京大學,qcd實驗室裡的一位量子算法專家,和我們聊過:量子糾纏的物理與量子信息學的分布式實踐-量子糾纏是單態薛丁格方程的不確定性解,或者說是不確定性服從的哈密頓算符的歸一化導數。
  • 量子速度不變性原理
    我們將「光速不變性原理」看成是量子力學的重要原理,以光子運動的「量子效應」來理解光速在不同參考系中的不變性。光速不變性不是指光在不同媒介傳播時表現的不變性,實際上光在不同媒介的傳播速度可變,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達到最大值,而在其它媒介質的傳播速度小於光速,光速不變性指的是真空中的光速與觀察者的運動狀態和所在的參照系無關,或者說當某位觀測者測量光速時,觀測者在運動狀態A和運動狀態B、在參考系A和參考系B測量的光速符合哲學不變性的「等效原理」。
  • 超越光速的幾種方式
    無論你在宇宙中的何方,無論你相對於某一件東西的運動速度有多快,真空中的光速永遠是一樣的。人們經常從中得到這樣一種暗示,即沒有物體的運動速度可以超過光速。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事實證明通過多種方式,取決於我們對「物體」、「超光速」和「運動」的不同定義,物體的運動速度可以超過光速。
  • 愛因斯坦的這句名言顛覆認知
    誰也不知道自己每次做出的選擇是對是錯,因為宇宙很大,每一個瞬間都會出現無數個選擇,並且這些選擇會相互影響帶來不一樣的結果,「蝴蝶效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是在這裡,筆者要提出一個疑問,你能肯定自己做出的選擇,就是自己要選的那一個嗎?愛因斯坦說過一句名言:「上帝不擲骰子」,為什麼他會說這樣一句話呢?
  • 貨幣實質上是一種讓我們彼此糾纏的量子現象
    這些都會始於對「多少」這個簡單的詞組含義的分析,也就是拉丁語中的「量子」。貨幣量化「量子」這個詞由來已久,100 多年前我們用它來描述另一種交易——亞原子粒子的能量交換。最終它顛覆了之前對宇宙提出的最根本的假說,讓我們看到,宇宙不是一成不變的機器,而是更為複雜、更加糾纏、更有生命力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