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譚萍 攝影 許俊文
孩子中午放學不用接,直接在學校吃飯。一天不用來回奔波好幾趟,讓家長方女士感覺輕鬆不少。
2019年9月,鄭州市內九區率先啟動中小學午餐供餐。一年多時間過去了,如今,鄭州學校午餐供餐進展如何?12月21日,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從鄭州市教育局獲悉,截至目前,鄭州市內九區已實現午餐供餐全覆蓋。
校內自建餐廳,娃娃們午餐吃得咋樣?
午餐時間到!近日,在高新區外國語小學的「蘭山餐廳」內,學生們排隊進入取餐,安靜有序。
土豆燉肉、咕嚕肉、番茄炒蛋、蝦米紫菜湯,配上主食大米,還有水果和酸奶,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好吃!」六(1)班學生白家同邊吃邊豎起大拇指,「吃不飽還能回碗!」
為保障學生在校吃上熱乎的午餐,去年寒假期間,高新區外國語小學在校園內開建餐廳,今年春季開學,由孩子們自己命名的「蘭山餐廳」正式啟用。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了解到,根據自願報名,該校有1000餘名學生在校午餐。根據學生家長自願申請,每天都有陪餐家長對當餐飯菜的製作和質量進行監督,校長或教師代表每天也須陪餐。
這樣的場景,如今已成常態。
在校午餐供餐,鄭州有哪些「高招」?
校內改建、自建食堂,聯合周邊、就近供餐,公開招標、集中配送……2019年秋季起,為讓孩子們吃得安全又放心,鄭州市內九區結合本地實際,創造性地推出了多種供餐服務模式。
2019年10月8日,鄭東新區69所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通過企業陪餐和學校食堂升級擴容的方式,全部實現午餐供餐。
2019年11月11日,鄭州市二七區開始試點供餐。供餐方式為學校食堂和企業配餐。
2019年12月2日,鄭州市金水區金沙小學等10所學校實現校外企業供餐。12月17日,該區首家「衛星廚房」在文化綠城小學建成投入使用。即,由具有校外供餐資質的企業「中央廚房」對食材原料進行初加工,每天配送至由該企業運營的學校「衛星廚房」,再進行熱調理烹飪、餐盒分裝,送到學生手中。目前,金水區學校通過校內食堂供餐、校外企業配送、「中央廚房+衛星廚房」供餐、臨近學校食堂供餐等4種方式提供午餐供餐服務。
2019年12月中旬,經開區通過校內改建、自建食堂,聯合周邊、就近供餐,公開招標、集中配送等多種措施,開始午餐配送供應。
中原區、管城區、惠濟區、高新區、航空港區……午餐供餐,鄭州市內九區積極行動起來。
午餐後,學生在學校都幹點兒啥?
除了午餐吃的啥,餐後時間同樣是家長們關心的問題。
以金水區為例,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了解到,金水區學校研究制定了詳實的供餐方案,不僅明確了午間供餐的職責分工、供應方式、供餐費用、時間、實施流程,以及安全監督與日常管理,還在用餐禮儀、勞動教育、學生管理、餐後活動方面進行了詳細安排。比如,金沙小學餐後由老師們組織學生進行閱讀、練字。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