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法國《蒙田隨筆》,我最喜歡這句話,太精闢了

2020-12-13 教育人王福明

【原創首發,歡迎轉發】

◎文/編 烏江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題記

讀罷《蒙田隨筆》,原本想好生地寫點感想和體會。哪知愚人天賦欠佳、能力不足,正如前篇所言,好作罷,當起文抄公算了。

作這份特殊的文字工作前,我還要作點說明。為了讀者明白哪是蒙田的原話,我特地用符號「[]」括起來另立成段;第二自然段才是凡人所思所想———「教育人王福明說」。

今天閒來無事,繼續幹「文抄公」工作。

01蒙田的精闢之句

【死亡本身則是不可避免的。】

教育人王福明說:是的。死亡是人生命發展的規律,自然是不可避免,也是逃不脫的。死亡也是沒什麼可怕的。

【死亡又有多少種襲擊方式?時時刻刻需要提防,人是難以預料的。】

教育人王福明說:死亡是不可預料的。死亡隨時來臨。可怕的車禍、地震、海嘯、泥石流、洪水侵襲等等飛來的橫禍。每時每刻死神都在卡我們的脖子。

【不要把死亡看成是一件意外事,要看成是一件常事,習慣它,腦子裡常常想到它。】

教育人王福明說:正確。把死亡看成是一件常事,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別害怕,習慣就對了。

【死亡在哪裡等著我們是很不確定的,那就隨時恭候它。】

教育人王福明說:死亡是不可預料的。在什麼時候,在哪裡,誰也不知道。所以要像賀X拉斯說的那樣:「照亮你的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讚美它帶來的恩惠與意外的時間。」是得,好好生活每一天,珍愛每一天,認真每一天。因為,說不清哪一天,死神就來卡你的脖子呢。

【死亡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

教育人王福明說:說得妙!死亡就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正如蒙田說:「正如我們當年哭鬧著到來,正如我們艱難地走進這個生命,正如我們進去時換下了以前的面紗。」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歲月長短,而在於如何度過。】

教育人王福明說我非常欣賞蒙田這句經典之語。正如他說:「有的人壽命很長,但內容很少;當你活著的時候要提防這一點。你活得是否有意義,這一點取決於你的意願,不是歲數的多少。」

以上整理於法國蒙田的《探討哲學就是學習死亡》篇筆記。

02結束語

至此,法國《蒙田隨筆》的筆記整理已全部完畢。文抄公工作也應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烏江整理於2019年5月29日晚9:00於火陋)

大家就是大家,經典就是經典,蒙田的教育理論太精闢了!

原本寫讀後感,寫著寫著就成了抄書工了。因水平有限,讀得不深,悟得不透,只是順加自己的一些感悟吧。

歡迎閱讀教育人王福明更多的文章:1.《讀《蒙田隨筆》的教育精句,這些妙語對父母教育孩子非常有用

2.《讀法國《蒙田隨筆》妙語:吃苦是檢驗恆心的標尺,學會向美色抗拒

3.《讀法國《蒙田隨筆》的筆記:多與書籍打交道,是人生旅途中的儲糧

4.《讀法國《蒙田隨筆》的筆記及感悟

5.《讀法國《蒙田隨筆》:最好的教育,莫讓情緒操控

相關焦點

  • 讀法國《蒙田隨筆》的筆記及感悟
    我說的真實,不是一切直言不諱,而是我敢於說的一切;隨著年事增高,敢說的事也增多,因為依照習俗,大家也允許這把年紀的人更加自由閒聊,更加放肆議論自己。】教育人王福明說:真實是一個坦率、純正的表現。我非常贊成蒙田說的:隨著年歲的增長,膽子也開始大膽起來,敢說的話也敢說了。
  • 讀法國《蒙田隨筆》的筆記:多與書籍打交道,是人生旅途中的儲糧
    我是一個非常愚鈍之人,記憶力差得出奇,讀了書什麼都記不得人。但讀到文中美好的思想和深刻的見解,我會興奮、我會勾勾劃劃,還會塗塗寫寫;讀到文筆清新美麗使我滿足與想像。最不勉強人的工作是最好的工作【讓我們的心靈最放鬆與最自然的做法是最美的做法,最不勉強人的工作是最好的工作。】
  • 讀法國《蒙田隨筆》妙語:吃苦是檢驗恆心的標尺,學會向美色抗拒
    教育人王福明說:蒙田說得太好。雖鄙人沒有多少財產———不,是沒有什麼財產;但,通過觀察生活中的人或事,大凡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弟兄姐妹搞得轟轟烈烈、對薄公堂就是因為財產的問題,彼此間親情就開始從這一點點地疏遠。
  • 一位教師,讀《蒙田隨筆》的筆記之(一)
    【原創作品,歡迎轉發】◎文/編 烏江讀《蒙田隨筆》筆記之(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在讀國學大師季羨林《談人生》時,他提及了最著名兩篇作品。其中一篇是法國大文豪米歇爾.德.蒙田的《蒙田隨筆》。我在閱讀時就立即在自己手機的備忘錄裡記下了這本書名。說來也蹊蹺,最先我讓玉在網上購買,結果她好幾次都沒找到有此書。真有些大失所望。後來,一次去涪陵,順便去逛了書城。找了半天后也未找著,後諮詢服務員幫我才找到他。
  • 法國著名思想家蒙田10則經典名言,充滿智慧與哲理,值得收藏
    在法國散文史上,開創隨筆式作品之先河的人,非蒙田莫屬。在16實際的法國,蒙田的作品就是當時人們的枕邊書,滋潤過太多法國人的心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蒙田筆下那些平易通暢、親切生動、富有生活趣味的文字吧!
  • 過起隱居生活的波爾多貴族蒙田,卻寫出了《隨筆集》影響至今
    說起法國的波爾多,除了有名的葡萄酒和名人孟德斯鳩之外,還有一位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他就是蒙田。蒙田的著作以他的《隨筆集》最為著名,這三卷書作為蒙田思想的代表,對後來的培根、莎士比亞有很大的影響。他行文無拘無束、隨筆思路開闊,被人們視為隨筆寫作的巨匠。
  • 蒙田:名門之後卻放棄豐厚報酬去寫作,帶領法國散文走向世界
    散文是一種最個人化的文體。它以人類生活和自然現象作描寫的基礎,語言平易,最容易走近讀者,是文學自由品格的極致表現。01 蒙田:法國隨筆的巨人恩格斯將文藝復興評論為:"一個需要巨人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
  • 蒙田| 多讀書,然後忘掉你讀的那些,把自己變笨一點
    如同福樓拜所說,閱讀蒙田 「不要像孩子一樣想從中得到樂趣,也不要像野心家一樣想從中得到指示。你閱讀他的目的只有一個:為了生活。」▲蒙田(1533.2.28-1592.9.13),法國文藝復興後期、十六世紀人文主義思想家、作家、懷疑論者,主要作品有《蒙田義大利之旅》 《隨筆集》《熱愛生命》。在十六世紀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這樣受到現代人的崇敬。
  • 楊靖︱蒙田的假面
    當代蒙田研究專家、瑞士洛桑大學政治思想史教授邊凱瑪裡亞·馮塔納在《蒙田的政治學:〈隨筆集〉中的權威與治理》(2008)一書中將《隨筆集》稱為「隱微的寫作」,可謂深得其旨。蒙田蒙田(1533-1592)生活的年代,由宗教改革和教派紛爭所導致的南(胡格諾)北(天主教)內戰(史稱「法國宗教戰爭」)是時代的主旋律。
  • 法國文藝復興後期,人文主義懷疑論者,觀察人類情感的記錄者蒙田
    在這一時期中,人們開始挑戰了對於神權和宗教。大家逐漸意識到了天賦人權的意義所在。開始展現出一大批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的文學巨匠。今天我們要來了解的就是在十六世紀中,歐洲歷史上隨筆寫得非常有影響的一位法國思想家。他就是米歇爾·德·蒙田。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
  • 世界名著中最深入人心的35句話!
    ——毛姆 《人生的枷鎖》6、有人說災難不幸可以使人性高貴,這句話並不對;叫人做出高尚行動的有時候反而是幸福得意,災難不幸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使人們變得心胸狹小、報復心更強。——毛姆 《月亮和六便士》——蒙田 《蒙田隨筆全集》13、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是一個人懂得如何作自己的主人。 ——蒙田 《蒙田隨筆全集》14、人最難做的是始終如一,而最易做的是變幻無常。 ——蒙田 《蒙田隨筆全集》15、快樂總摻雜著痛苦,人類無法享用純正、完美的東西。
  • 人最難做的是始終如一,而最易做的是變幻無常——蒙田語錄
    ——蒙田 《蒙田隨筆全集》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是一個人懂得如何做自己的主人。——蒙田 《蒙田隨筆全集》人最難做的是始終如一,而最易做的是變幻無常。——蒙田 《蒙田隨筆全集》沒有一定的目標,智慧就會喪失;哪兒都是目標,哪兒就都沒有目標。
  • 哲學家蒙田的「慢活」人生
    「我大概是最沒有資格談論記憶的人,因為我幾乎沒什麼記性。我想天底下應該沒有人跟我一樣健忘。」蒙田坦承這給他添了不少麻煩,而最讓他懊惱的是,如果外出騎馬時腦子裡剛好浮現絕妙的想法,此時苦於手邊無紙筆,就只好任由珍貴的點子從腦中消失。蒙田又說,要是他能記得更多夢境裡的東西就好了,他引用泰倫提烏斯的句子:「我的腦子到處都是裂縫,才想到什麼,馬上就從四面八方流出去。」
  • 名家談閱讀特輯——米歇爾·德·蒙田
    米歇爾·德·蒙田 1533年~1592年 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思想家、作家 代表作有《隨筆集》(也叫《嘗試集》,《蒙田散文》)。 蒙田在37歲那年繼承了其父在鄉下的領地,一頭扎進那座圓塔三樓上的藏書室,過起隱居生活來。蒙田把自己的退隱看作是暮年的開始,是從所謂「死得其所之藝術」的哲理中得到啟示的。
  • 我想自己決定,怎麼愛,怎麼活 |「為你讀詩」
    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園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緒一時轉到與散步無關的事物上去,我也會很快將思緒收回,令其想想花園,尋味獨處的愉悅,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們為保證自身需要而進行活動,這種活動也就給我們帶來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顧及這一點的。它推動我們去滿足理性與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規矩就違背情理了。我知道愷撒與亞歷山大就在活動最繁忙的時候,仍然充分享受自然的,也就是必需的、正當的生活樂趣。
  • 毛姆隨筆集《書與你》:一份短小精悍的書單
    由毛姆當年應《星期六晚郵報》之約所寫的讀書隨筆集結而成,旨在為當時的讀者提供閱讀建議。毛姆以小說家的特殊才能為他筆下的那些大作家們描繪了簡約而生動的肖像,並鼓勵讀者為樂趣而讀。全書篇幅雖不長,但充滿,值得反覆閱讀。
  • 最該讀培根的是青年人,人生也許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書名來源於法國散文家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 1533-1592)出版於1580年的《隨筆集》(Essais)。將這部散文集稱為Essays是培根的自謙。因為這個詞在法語裡的原義是「嘗試」,也許可以譯為「試筆」。他的意思是,我的這些文章裡的想法並不成熟,只是些嘗試性的探索與思考。
  • 十句話穿透人心總結精闢 點醒人生的心靈雞湯,句句感人至深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十句話穿透人心總結精闢 點醒人生的心靈雞湯,句句感人至深 我們每個人都害怕面對自己的內心,因為一個人的內心都是有自己貪戀的一切,這也會讓我們變得自私,下面就是我們總結的關於十句話穿透人心總結精闢與十句穿透人心心靈雞湯的全部內容,現在一起來看看吧
  • 劉冠宏:讀《夏至未至》隨筆
    讀《夏至未至》隨筆  我讀完這本書,好像自己又重新經歷了一場戀愛。「那些男孩,教會我成長。
  • 《平凡的世界》最精闢的10句話,雖然很短,但道明了生活的真諦
    今天,我給大家說說,《平凡的世界》中最精闢的10句話,雖然很短,但道明了生活的真諦!命運總是不如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難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並不都是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