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名門之後卻放棄豐厚報酬去寫作,帶領法國散文走向世界

2020-12-13 一文也值

一部法國散文發展史,就是法國文明和思想發展的歷史。

群星燦爛的法蘭西文學天空,拉伯雷、蒙田、巴爾扎克、雨果、左拉、莫泊桑、羅曼·羅蘭、羅蘭·巴爾特等等,作品閃耀思想和藝術的光輝,是人類文明歷史的共同財富。

其中,法國散文是世界散文寶庫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油畫

周作人認為:"散文小品是文藝的少子,年紀頂小的老頭兒子,體現著文學發達的極致"

散文是一種最個人化的文體。它以人類生活和自然現象作描寫的基礎,語言平易,最容易走近讀者,是文學自由品格的極致表現。

01 蒙田:法國隨筆的巨人

恩格斯將文藝復興評論為:"一個需要巨人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

蒙田就是文藝復興中的一個巨人。他的《隨筆集》不僅開創了法國隨筆小品,還成了歐洲近代散文的源頭,對全世界的散文發展都產生了影響。

蒙田

蒙田1533年出生於法國波爾多的一個出生於名門望族,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人到中年,厭惡官場世俗,放棄了自己體面且高新的律師職業,歸隱鄉野。這一去就是九年,一直埋頭讀書寫作。

這九年裡,他先後出版了三卷《隨筆集》,這套書以博學、犀利著稱。書中從懷疑論的思想出發,夾敘夾議,生動有趣,開創了近代散文的多條源頭。

蒙田從人文主義的立場出發,懷疑現有秩序,確立了人的高貴地位。

蒙田認為:"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是人的形式",並且主張"每個人自己創造自己的命運",醒目地體現了散文領域個人意識的覺醒。

蒙田在他《隨筆集》的序言中說:

"讀者,這是一部忠實的作品。開頭就預告你,作者的宗旨完全是私家的:並沒有為你打算,或為自己出名。……我希望表現我原有的、啟然的、日常的面目,不要帶一點做作,因為我是描寫我自己。我的短處可以全盤託出,我的真相,在社會儀尚所允許的範圍內,可以赤裸裸地畢露出來。"

"我通過普遍的自我同世界溝通"。

蒙田從最平凡的、最瑣碎的事物的描寫入手,取材大都是他的日常生活和生平感想,但是透過現象暗示人生與生活的本質道理。

蒙田對自己的文字十分忠誠,坦蕩地袒露他的心靈和感情世界。他的隨筆散文裡是他的心靈天性和他感悟到的社會人生。

02 法國散文史的開創者與推動者

作為法國散文史上的巨子,蒙田的意義是廣大深遠的。

在蒙田之後幾百年的法國散文史中,都有蒙田作品的悠長的迴響。但蒙田對於法國散文的意義和重要性,不但在於蒙田是其源頭,更在於他對這條河流的助力。

在散文這一古老的形式上,個人自由意識的表現,是法國散文以及法國思想的典型體現。

但是文藝復興時期以前的法國散文,與歐洲許多國家的散文一樣,大多流於記事,大多未超出為國王和貴族樹碑立傳的題材範圍,既無多少自覺個人意識的滲透,也很難真實反映人民的歷史面貌。但在席捲歐洲大陸的文藝復興思潮的影響下,法國散文一改古板的歷史面目,成了法國文學中最英勇、最有活力的體裁。隨筆、回憶錄、政論文學、諷刺散文等文學體裁也一起發展。

蒙田在當時的環境中,將個人作為根本,將生活作為對個人心靈意識的解讀,把意識的運用作為散文的最高原則,通過充分的自覺來獲得真正的自由。

散文是一種自由思想著的人格表現的文體。這是散文的本體精神,是散文的內核和靈魂,為個人意識的敞開生長提供了最廣闊的空間。

後來的法國文學界和思想界,很多人都繼承了蒙田對個人、個體的關注與重視。

17世紀的帕斯卡爾繼承了蒙田等散文領域中"人性學家"的思想傳統,在《思想錄》中提出了"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的著名論點,對人的局限性和思想的超越性提出了更深刻、更辯證的見解。

18世紀的布封,用人性論的眼光,將動物擬人化,直接影響了達爾文進化論思想的形成。布封對整個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描述和解釋,有力地推動了散文技巧的發展,對獅、虎、熊、馬、狼、狗、狐狸等動物的描寫,至今具有經典意義。

03 散文:包容宇宙,思考世界

散文能夠深入一切題材,又始終呈現著心靈的廣大宇宙,對生存保持一種既包容而又挑戰的姿態。

蒙田在寫作散文時,不斷的創新和豐富本國的散文傳統,把寫作變成一種自由與解放的實踐活動,真正實現感受、語言和形式的解放。

法國近代以來的散文家都是個人自身意識的品味家,追求的是個人感受和意識的自由表達。他們重視自我的體察,重視意識與語言形式的互相尋找,重視意識對現實的補償和超越。

蒙田從懷疑出發,以隨筆散文的形式,表現出強烈的自傳色彩。這與德國、俄國等文學的高度道德嚴肅性的傳統相去甚遠,也與英國、美國的幽默、抒情的傳統有很大區別。

散文是自由思想著的人格。對於個人獨特性的追求,展現了法國散文獨特的美學建構。

至於之後的許多人,如盧梭並不以自譴自責會損害自己的高貴,波德萊爾不過是依據"應和"的藝術觀把個人投射到"對應物"中,瓦雷裡的作品具有非個人化的特點,但骨子裡卻體現著對超脫世俗自我的專注等等,即使有人是為了美學的目的追求非個人化的表達,也仍然是自我意識運用的一種現代形式。

近代法國散文可以說是世界散文的典範,不論是語言或思想,都是裡程碑的典範。法國散文形成了自己心靈生命化的傳統,既狂放不羈又機智優雅,既意味深長又有極豐富的感性,充滿著智慧和歡樂。

相關焦點

  • 法國文藝復興後期,人文主義懷疑論者,觀察人類情感的記錄者蒙田
    今天我們要來了解的就是在十六世紀中,歐洲歷史上隨筆寫得非常有影響的一位法國思想家。他就是米歇爾·德·蒙田。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現在就讓我們回顧那一段歷史歷史,做一個關於米歇爾·德·蒙田的簡單探討,看看這個文學巨匠蒙田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吧!
  • 過起隱居生活的波爾多貴族蒙田,卻寫出了《隨筆集》影響至今
    說起法國的波爾多,除了有名的葡萄酒和名人孟德斯鳩之外,還有一位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他就是蒙田。蒙田的著作以他的《隨筆集》最為著名,這三卷書作為蒙田思想的代表,對後來的培根、莎士比亞有很大的影響。他行文無拘無束、隨筆思路開闊,被人們視為隨筆寫作的巨匠。
  • 楊靖︱蒙田的假面
    英國歷史學家彼得·伯克在《蒙田》評傳中宣稱這位法國啟蒙思想先驅具有「兩副面孔」:「非傳統的觀念處處藏鋒,但看起來卻一臉虔誠。」當代蒙田研究專家、瑞士洛桑大學政治思想史教授邊凱瑪裡亞·馮塔納在《蒙田的政治學:〈隨筆集〉中的權威與治理》(2008)一書中將《隨筆集》稱為「隱微的寫作」,可謂深得其旨。蒙田蒙田(1533-1592)生活的年代,由宗教改革和教派紛爭所導致的南(胡格諾)北(天主教)內戰(史稱「法國宗教戰爭」)是時代的主旋律。
  • 名家談閱讀特輯——米歇爾·德·蒙田
    1533年~1592年 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思想家、作家、懷疑論者。 代表作有《隨筆集》(也叫《嘗試集》,《蒙田散文》)。 蒙田在37歲那年繼承了其父在鄉下的領地,一頭扎進那座圓塔三樓上的藏書室,過起隱居生活來。蒙田把自己的退隱看作是暮年的開始,是從所謂「死得其所之藝術」的哲理中得到啟示的。
  • 法國著名思想家蒙田10則經典名言,充滿智慧與哲理,值得收藏
    在法國散文史上,開創隨筆式作品之先河的人,非蒙田莫屬。在16實際的法國,蒙田的作品就是當時人們的枕邊書,滋潤過太多法國人的心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蒙田筆下那些平易通暢、親切生動、富有生活趣味的文字吧!
  • 讀法國《蒙田隨筆》的筆記及感悟
    今晚到此為止,明日要去參加教研會。以上是法國蒙田隨筆的《論悔恨》篇的摘抄。讀法國《蒙田隨筆》讀書筆記及隨感》2.讀法國《蒙田隨筆》:最好的教育,莫讓情緒操控》3.讀法國《蒙田隨筆》的筆記:教育學生儘可能不用「禁止」等詞語》
  • 在這個貴族銷聲匿跡的時代,法國「名門之後」眼中的「貴族精神」
    曾參與多屆春晚服裝造型設計的中國著名服裝設計師許茗和法國普羅沃斯特家族的後裔蒂埃裡·普羅沃斯特是一對伉儷。作為法國西北部一個擁有數百年家譜記載與歷史傳承的大家族,普羅沃斯特家族親身參與了法國近代歷史上多個重要事件,在著名的油畫《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中就有一位畫中人是該家族的成員。在實業、傳媒、文化、軍事等領域都湧現出許多傑出人士,算得上法國的「名門望族」。
  • 讀法國《蒙田隨筆》的筆記:多與書籍打交道,是人生旅途中的儲糧
    教育人王福明說:我很欣賞和贊同蒙田說的這話。跟健康快樂的人交往,自己也會變得健康快樂,積極向上。此句是法國蒙田隨筆的《論想像的力量》篇。命運讓我接觸到我生活中千百件不可或缺的東西我就是不樂意,偏偏要去追求一兩件我鞭長莫及的東西,或者甚至是一個非我所能冀求的怪念頭,我豈不是愚蠢到了家?】教育人王福明說:喜歡並欣賞蒙田這句樸實而蘊意非常深刻的語言,也給自己的生活指明了方向。
  • 因為功利心,我差點放棄寫作
    一次的挫折算不了什麼,在我做出了適當調整之後,沒有放棄熱火朝天的功利心,繼續埋頭寫著,一個月過去了,仔細一算,本月收益2塊錢,連電費和流量費都不夠啊,我徹底的懵了,然後漸漸開始崩潰,想著自己犧牲了所有的休息時間,換來的卻是這樣一個後果。
  • 讀法國《蒙田隨筆》,我最喜歡這句話,太精闢了
    以上整理於法國蒙田的《探討哲學就是學習死亡》篇筆記。02結束語至此,法國《蒙田隨筆》的筆記整理已全部完畢。文抄公工作也應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讀法國《蒙田隨筆》妙語:吃苦是檢驗恆心的標尺,學會向美色抗拒》
  • 讀法國《蒙田隨筆》妙語:吃苦是檢驗恆心的標尺,學會向美色抗拒
    從反面去學習蘆葦的生長之道:開始時仔細冷靜,後期需強勁和堅韌的動力和衝勁。我們教育學生學習蘆葦生長之道。建議做班主任的老師們,把這個道理講給學生聽聽,相信有益處。以上是法國蒙田隨筆的《論意志的掌控》篇所摘。07結束語文抄公整理於,待日繼續。
  • 蒙田| 多讀書,然後忘掉你讀的那些,把自己變笨一點
    如同福樓拜所說,閱讀蒙田 「不要像孩子一樣想從中得到樂趣,也不要像野心家一樣想從中得到指示。你閱讀他的目的只有一個:為了生活。」▲蒙田(1533.2.28-1592.9.13),法國文藝復興後期、十六世紀人文主義思想家、作家、懷疑論者,主要作品有《蒙田義大利之旅》 《隨筆集》《熱愛生命》。在十六世紀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這樣受到現代人的崇敬。
  • 毛姆靠寫作賺了十幾億:我寫作賺錢的能力,來自於對肉體的執迷
    所以他決定,棄醫從文,放棄醫院的工作,正式開始寫作。毛姆靠寫作賺了十幾億:我寫作賺錢的能力,來自於對肉體的著迷後來也出不斷創造出優秀的作品,逐漸有錢有名的他,開始追逐上流生活。他的私生活特別混亂,他自這樣描述:「我幾乎不停地戀愛,從15歲到50歲。
  • 李秀娟:溫暖的世界|散文
    原來外面的世界如此開闊、敞亮,德善之人大有人在。回到小院後,儘管她活動的範圍是狹窄的,可眼光卻放大了,心地變寬了,心中無比感念那位素不相識的好心人的幫助。她甚至不敢奢求會有見面的機會,但求那種鼓勵會一直支撐著她打起精神,擯棄自卑的心理。眼見她女兒就要升入中學,憑師資、憑教學質量,農村落後於縣城。因此,她心裡有了大膽的想法,送女兒去縣城讀書!
  • 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的代表作《悲慘世界》,介紹下寫作背景
    今天我們要說的作品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的代表作《悲慘世界》。跟《巴黎聖母院》比起來,《悲慘世界》的篇幅更長,世界觀也更複雜。如果說寫《巴黎聖母院》時候的雨果,還在努力講好一個故事,那麼到了寫《悲慘世界》時,他就隱約扮演起了造物主的角色。
  • 稿費豐厚,知名刊物《星星》詩刊(原創、理論和散文詩版)徵稿啦
    實力派選發詩歌寫作語言相對成熟,個人烙印鮮明,辨識度較高,對世態萬物有獨特見解的優秀詩人佳篇。情感細膩,語言精準,她們將以柔軟的詩歌觸鬚描述時下女性視覺下的多維多元的世界,呈現不一樣的女性詩歌寫作風範。鄉村帖本欄目刊發抒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戰、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三農」新篇章,抒寫有個人體驗的獲得感、幸福感,書寫農村變遷,田園風物的上佳詩作。
  • 《天府周末》年度圖書榜十大散文隨筆集|毛姆張賢亮閻連科……向...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我們如何發現一個作家、學者的內心世界?一千個讀者可能有一千種方法,但除開他們的小說、劇本、學術研究,記錄他們所思所想的隨筆散文或許是一條更為有效的路徑。2020年,我們看到尼爾·蓋曼、毛姆、張賢亮、閻連科、季羨林等人的隨筆、散文相繼出版,向我們敞開了通往一個又一個有趣靈魂的路。
  • 哲學家蒙田的「慢活」人生
    蒙田坦承這給他添了不少麻煩,而最讓他懊惱的是,如果外出騎馬時腦子裡剛好浮現絕妙的想法,此時苦於手邊無紙筆,就只好任由珍貴的點子從腦中消失。蒙田又說,要是他能記得更多夢境裡的東西就好了,他引用泰倫提烏斯的句子:「我的腦子到處都是裂縫,才想到什麼,馬上就從四面八方流出去。」散發的浪漫蒙田蒙田經常為有記憶障礙的人辯護。
  • 閻連科 | 通過寫作進城之後,又想成名成家
    在日本的亞洲文學,或說世界文學,大江健三郎、谷川俊太郎和村上春樹,約是最為醒目的鏈環。他們3個人中,詩人谷川俊太郎年齡最長,能說出上邊的話,一是因為他的年歲,二是因為他的作品,三是他對自己作品生命的自省和自信。由此我就想到,於一個作家而言,關於時間、關於死亡、關於生命,可從三個方面去說:一是他自然的生命時間,二是他作品存世的生命時間,三是他作品中虛設的生命時間。
  • 品讀|蔣藍:散文的常數和變數——讀澤讓闥散文集《人焉廋哉》
    文/蔣藍我一直認為,21世紀漢語散文的核心是竭力回到真誠,這才是散文的最高精神。這跟當下盛行的非虛構寫作有一脈相承之處。真誠、真實、真在,構成了我的散文向度。非虛構寫作對我來說,已經成為近十年寫作主要用力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