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醯胺纖維俗稱尼龍(Nylon),英文名稱Polyamide(簡稱PA),是分子主鏈上含有重複醯胺基團的熱塑性樹脂總稱,包括脂肪族PA、脂肪-芳香族PA和芳香族PA。
尼龍是美國DuPont公司的著名化學家卡羅瑟斯(Carothers)及其領導下的一個科研小組研製出來的,是世界上首次研發出的合成纖維。1939年DuPont公司在其總部所在地公開銷售尼龍絲長襪時引起轟動,因為用這種纖維織成的尼龍絲襪既透明又比絲襪耐穿,當時被視為珍奇之物爭相搶購。人們曾用「象蛛絲一樣細,象鋼絲一樣強,象絹絲一樣美」的詞句來讚譽這種纖維,此後,尼龍纖維織品的銷售遍及美國各地。尼龍的出現使紡織品的面貌煥然一新,它的合成是合成纖維工業的重大突破,同時也是高分子化學的一個非常重要裡程碑。
常用的聚醯胺纖維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二胺和二酸縮聚而得的聚己二酸己二胺,其長鏈分子的化學結構式為:H-[HN(CH2)XNHCO(CH2)YCO]-OH,這類錦綸的相對分子量一般為17000-23000。另一類是由己內醯胺縮聚或開環聚合得到的,其長鏈分子的化學結構式為:H-[NH(CH2)XCO]-OH。
聚醯胺纖維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包括力學性能、耐熱性、耐磨損性、耐化學腐蝕性和自潤滑性,且摩擦係數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於加工,易於使用玻璃纖維和其它填料填充改性。聚醯胺主要用於合成纖維,其最突出的優點是耐磨性高於其他所有纖維。由於聚醯胺具有無毒、質輕、優良的機械強度、耐磨性及較好的耐腐蝕性,因此廣泛應用於代替銅等金屬在機械、化工、儀表、汽車等工業中製造軸承、齒輪、泵葉及其他零件。聚醯胺熔融紡成絲後有很高的強度,主要做合成纖維並可作為醫用縫線。在民用上,可以混紡或純紡成各種醫療及針織品。錦綸長絲多用於針織及絲綢工業,如彈力絲襪等各種耐磨的錦綸襪,錦綸紗巾、蚊帳、錦綸花邊、彈力錦綸外衣。尼龍作為工程塑料中最大最重要的品種,具有很強的生命力,主要在於它改性後實現高性能化,其次是汽車、電器、通訊、電子、機械等產業自身對產品高性能的要求越來越強,相關產業的飛速發展,促進了工程塑料高性能化的進程。發展新型材料一直是化學家所追求的目標,尼龍的需要改進的方面有增強導電性,發展高強度高模數纖維,發展衣料服飾用絹綢仿蠶絲素材,發展輕盈感新尼龍素材以及彈性新複合材料,發展防水透氣新材料以及具有抗菌防臭素功能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