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一種野果,北方也有人賣,草果是什麼?為啥30元一斤很暢銷

2020-12-23 三農小七

#萬象大會#

導讀:它本來上南方的一種野果,北方也有人賣,很多覺得它就是北方的特產,您知道草果是什麼嗎?為啥30元一斤在市場上還很暢銷呢?

農村就是一座寶庫,這寶庫裡啥都有,有暖暖的鄉情,熱情互助的左鄰右舍;地裡還有吃不完的蔬菜,家裡還存放著純天然的瓜果,以及吃不完的糧食……

而山上,則有數不清的野果,很多野果的價值非同凡響,只是一些農民還搞不清楚它們具體有什麼用。山裡的野果很多,熟悉的比如楊梅,野生枇杷,地枇杷,刺梨,獼猴桃等等,多不勝數,然而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都知道它的價值,還有一些野生的野果,價值其實也特別大,只是很多人都把它忽略了,比如一種叫「草果」的野果,就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

草果是什麼?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草果的植物植株是什麼樣的,這種植物是南方的還是北方的呢?由於它廣泛地出現在東北的市場上,特別是年貨期間,東北的市場上也很多,所以,很多人都覺得這個草果就是東北山區的特產!

草果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屬於姜科豆蔻屬,喜歡叢生,一叢多達幾十上百苗,植株的高度可達3米以上,喜歡生長在溪邊,莖、葉、根、花、果實均具有辛香味道,葉片狹長,長橢圓形,開花很漂亮,典型的穗狀花序,一支開花30朵左右,花很漂亮。

草果的果實為蒴果,剛開始為綠色,成熟後呈紅色,種子為多邊形,稜角較多,味道非常香,一般初夏開花,果實成熟期為冬季。

很多農民對於草果並不熟悉,因為它一般都生長在深山裡,一般在這些地方比較容易看到它:在貴州、四川、廣西、雲南、福建、浙江等等省份均有生長,而且它一般生長在闊葉林下,溪邊,或者山谷之中的陰涼的地方,特別是海拔900米到2000米,溼潤的地帶,肥沃的疏鬆泥土,比如砂石土中,比較常見。

由於很多人只聽說過草果,卻不認識它的植株,導致很多山區的草果植株被農民破壞了,直接砍到在地裡,無人問津,十分可惜。因此,我們有必要知道草果的價值,認識這種植物並告知農村的親戚朋友,特別留意,且不說它能值30元一斤,就是自己用,也是很好的啊!這本來是南方一種野果,但是它出現在了東北的春節年貨市場,30元一斤很暢銷,是烹飪年夜飯必備的好東西。

草果有什麼價值?

草果全株味道辛香,其果實更是香味濃鬱,用來做烹飪調料最為合適,特別是用來燉牛肉、羊肉,必不可少。因此,草果雖然是南方特有的一種野果,但北方也有賣,由於常年都能在北方的市場上買到,特別是買年貨的時候,年貨攤上都有這野果。

草果其實並非只能擁有烹飪牛羊肉,一些滷肉也會用到,燒烤也能用到它,一些高湯裡面也有放,它能夠去除腥羶味兒,增進菜餚味道,用了草果的肉食,特別是牛羊魚類,其味道更香濃。

草果除了食用價值,它還有藥用價值,在《本草經疏》、《本草備要》等典籍裡面均有記載,藥用價值很大。

草果的製作:草果藥用需要乾燥,而乾燥的方法也特別多,乾燥並非直接太陽曬,這樣會影響它的口感和價值,暴曬的草果味道比較淡,因此需要特殊的技法。比如放進鍋文火炒;比如加薑汁炒;比如放入鍋中武火炒;還有用鹽制、煨制等等,工序技法各不相同。

而普通人食用的草果,多數是低溫烘乾的,並沒有太多的講究,但是一般不採用高溫烘烤,也不進行高溫暴曬!

草果是一種很好的植物,它的果實在年貨市場上很常見,是春節期間消耗最多的調料之一,您認識草果這種植物嗎?您買過草果這種調料嗎?但不管怎麼說,您很有可能吃過它,因為很多飯店的高湯裡有這個,高湯用來煮湯菜、炒菜、或者放到麵食裡,至於牛肉、羊肉食品裡,則放得更多,燒烤裡面也有它的存在。若您還不認識它,可以請教農村的親戚朋友哦,順便轉告他們,這種植物價值很大,別再砍了扔掉,市場上價值30元1斤,外面很多地方都已經開始進行種植了!

相關焦點

  • 這種水果維C是蘋果的20倍,南方賣4元一斤,北方賣到了12元一斤
    在南方有一種水果,在市場上賣4塊一斤,但是到北方換了一個名字,就賣到了12元一斤,這種水果就是牛奶棗。棗子的成熟季節在春秋,牛奶棗的味道有一點點牛奶的感覺,上個世紀90年代從臺灣引進過來,現在也已經有30年的歷史了,本來它應該加做臺灣牛奶棗,典型的熱帶水果,它長的有點像小型蘋果,果肉又像雪梨一樣是雪白的,但吃起來又是棗子的口感,所以它是混合了蘋果、梨子和棗子三種水果的風味,在臺灣也叫做熱帶小蘋果。
  • 它被稱為「生命之果」,南方爛滿地沒人吃,北方卻賣60元一斤!
    一年四季人們都會吃到各種不一樣的水果,每一個季節裡面,水果種類都是不一樣的,像秋天裡面,好吃的水果更多了,像火龍果、紅提、石榴等,去到水果店裡面,一眼看過去有吃不完的水果,但不得不說,今年的水果價還是挺高的,小七昨天就去買了一些回家,發現就花了大幾十元,雖然貴,但是也不能夠阻擋我們吃水果。
  • 鄉下山上厚厚的野果柯在城市裡從未見過,現在市場上賣60元一斤
    推薦:野果厚鱗柯原來是這樣的,小編還是第一次再見,沒想到這「奇怪」小果子能賣到60元一斤,你家有村裡嗎?鄉下山上厚厚的野果柯在城市裡從未見過,現在市場上賣60元一斤在鄉下的山上有許多野果,對於農村孩子長大來說,最常去的地方是山上。過去,你經常能在山上看到一種野果,這種野果就是圖中厚鱗柯,你見過嗎?小友也是一個土生土長農村寶寶,我記得我住在鄉下的時候,經常在山上看到這種野果。
  • 農村路邊一種野果,如今市場賣到20元一斤,農民靠它帶來豐厚收益
    之前姑娘果就長在馬路邊,針對大家而言這類野果便是難忘的回憶,之前鄉村基礎是沒有賣零食的,而鄉村的小孩們就會去郊外找尋一些野果來吃,自然也不是說什麼樣子的野果都吃,之前全是歷經大大家的代代相傳,什麼野果可以吃,什麼是不能的,而姑娘果便是在其中一個美味可口,味兒甜美,之前也就當做一種新鮮水果來吃,但是那樣的野果目前在銷售市場可以賣去二十元一斤
  • 南方獨有的1種野果,3年結1次果,過去掉一地沒人要,如今25元1斤
    導讀:南方獨有的1種野果,3年結1次果,過去掉一地沒人要,如今25元1斤在南方的山上,總是有不各種各樣的野果,其中有一些還是南方獨有,在北方或者是其他的地方看不到的。今天筆者就要給大家介紹一種很多男人也不認識的野果,它算是非常稀奇的一種野果了,因為絕大多數的水果或者野果,都是當年開花當年結果成熟,或者是當年開花果子第二年成熟。但是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野果卻是當年開花,第二年10-12月份的時候才開始結果,並且果實成熟要等到第三年,因此民間普遍認為它是三年才結一次果。
  • 名字高貴典雅,北方30塊錢一斤吃不起,在南方掉一地卻沒人吃
    導讀:名字高貴典雅,北方30塊錢一斤吃不起,在南方掉一地卻沒人吃我國地大物博,南北差異是相當大的,尤其是氣候環境,也決定了北方種植的水果品種,跟南方相比,相對要匱乏的多。南方地區空氣溼潤,全年降雨量多,有的地區全年無霜期,很適合一些熱帶、亞熱帶水果的生長,產出的水果也是北方地區不能比擬的,南方有一種水果外觀靚麗,非常的漂亮,看上去晶瑩剔透很容易就引起食慾,不但長得好看,名字也是端莊大方高貴典雅
  • 畝產上萬斤,蓮霧在南方可能多到沒人要,在北方能賣到30元一斤
    農產品本身也屬於快消品,尤其是水果、蔬菜在運輸、倉儲的過程中就必然還考慮到保質保鮮的因素;「南貨北賣」「北貨南銷」等越發完善的農產品銷售模式也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積極的助推作用。一、有一種水果在南方可能無人問津,北方卻一度「吃不起」。不少批發經營水果的朋友都有一個小竅門:哪裡的水果最有特色就進哪裡的水果。
  • 北方男子街頭賣鮮筍5元一斤,自稱本地山中產,為何少有人問津?
    這是清晨5點半的小區早市,雖然夏天了4點天就亮,但感覺5點多外面不會有什麼人。不過想懶了,而來到早市上卻發現,這裡卻是人頭攢動,從年齡看,無論買菜還是賣的,基本為40歲以上年齡人。這個時間點,大概許多年輕人還當黑夜過在夢鄉裡做美夢呢。小區早市不大,位於一處小區門口,出售的,基本為蔬菜水果。
  • 曾被「進貢」的蔬菜,如今北方賣50一斤,而南方卻沒人吃?
    曾被「進貢」的蔬菜,如今北方賣50一斤,而南方卻沒人吃?中國地大物博,我們的飲食文化也充滿了地域性和多樣性,甚至同一種東西,在不同地方的叫法、做法,有的連長的都有些不一樣。因為中國的氣候差異比較大,所以才形成了多種多樣的飲食文化。「南橘北枳」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除了這個之外,還有很多南北不同的例子。
  • 南方果子,盯上北方人,換個名字價格大漲,北方超市一斤12元
    隨著電商購物的興起,大家在購物上更方便了,很多南方的水果也被大量賣到北方,比如說砂糖橘到了北方價格大漲,一斤賣出了6元左右,不過在產區卻便宜了一半。不過在臺灣地區所產的棗子,其品質更好,果皮更為光滑,個頭大而薄脆,汁水多,因此在市場上也打出了名號,相比印度棗沒有什麼澀味,生長速度比較快,產量更高,味道甘甜,其果形也十分優美,果大核小,肉質甜脆,在市場上深受喜歡,從90年代就在兩廣、福建、雲南等地大範圍的栽種。
  • 北方1種野果,叫棗卻不是棗,新鮮的沒人吃,掛樹上變黑後10元1斤
    導讀:北方1種野果,叫棗卻不是棗,新鮮的沒人吃,掛樹上變黑後10元1斤 棗子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一種水果,以前新鮮的棗子只有在秋季才能吃到,而如今因為種植技術更先進了,再加上棗子的品種更多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的棗子了。不過,要說到最好吃的棗子,還是應季的新鮮大棗才最甜。
  • 田邊的一種黑「葡萄」,以前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卻賣80元一斤
    「葡萄」,以前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卻賣80元一斤對於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來說,兒時最為難忘的零食必然有「野果」,要知道那個時候農村生活可沒有現在這麼好,想吃什麼零食都能去小賣部買,那時候基本上沒什麼零食吃,農村娃嘴饞了想解饞,就只能去野外採摘野果,或是可以吃的野草來解饞。
  • 南方人吃夠了,盯上北方人,換個名字價格大漲,北方一斤12元
    隨著電商購物的興起,大家在購物上更方便了,很多南方的水果也被大量賣到北方,比如說砂糖橘到了北方價格大漲,一斤賣出了6元左右,不過在產區卻便宜了一半。
  • 長相酷似人參果,南方掉落沒人要,北方20元一斤吃不起!
    最近一種酷似人參果的水果在農村引起熱議,據說單株產量達到800斤,南方掉落沒人要,北方20元一斤吃不起!酷似人參果,南方掉落沒人要,北方卻吃不起曾有「水果皇帝」美譽的蓮霧就是最近備受熱議的作物了,這種水果就是蓮霧,酷似西遊記中凡人吃過能長生不老的人參果。17世紀的引入我國,是一種外來品種。在上世紀90年代之後了,被廣泛種植,像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區都有這種水果。
  • 南方的水果,4元1斤少人吃,改個名字在北方賣12元1斤,咋樣了?
    導讀:南方的水果,4元1斤少人吃,改個名字在北方賣12元1斤,咋樣了?在我國的南方地區,一直盛產水果。就算是在寒冷的冬季,也有不少的水果上市。有一種水果就是如此,在南方已經種植多年了,但是在市場上接受度並不高,三四元一斤很少人買。可是換個名字,銷往北方地區以後,卻買到了12元一斤,如今怎麼樣了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南方特有的一種「雜交」水果,甜如蜜糖,賣60元一斤,少有人吃過
    南方特有的一種「雜交」水果,甜如蜜糖,賣60元一斤,少有人吃過水果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可以說我們每天都會吃到各種各樣的水果,而在不同的季節也是有不同的水果可以吃,我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水果的種類當然也是非常多,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種稀罕水果
  • 山裡一種白「草莓」,兒時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30元一斤難見到
    導讀:山裡一種白「草莓」,兒時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30元一斤難見到夏季是水果大量上市的季節,很多水果不僅好吃,其營養價值也十分的豐富,而且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現在的水果價格也便宜,水果也會也基本上成了家家戶戶必備的一種日常食品
  • 南方用來煲湯,1斤40元人稱「廣東人參」,北方人:樹根也能吃?
    野果也不錯,比如刺梨,獼猴桃,八月瓜,楊梅等等,很多都讓人既能夠解渴,又能夠充飢,還能夠當農產品,換取經濟,發展農村。但,很多植物的根也是非常有用的。比如我們熟悉的葛根,也是一種植物的根莖,它的價值也很大,是一種很好的塊根,可以做蕨根粉等等。獼猴桃的根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藥材,還有很多植物的根莖價值都很大,還有一種植物的根莖,在南方很受歡迎,南方人很喜歡它。
  • 改個名字就大賣!「相思果」40元一斤供不應求,農民為啥不種植?
    導讀:改個名字就大賣!「相思果」40元一斤供不應求,農民為啥不種植?種植戶前一刻可能還千元一斤不賣,下一刻,幾元一斤沒人要,如墜冰窟……同樣的還有外國櫻桃「車釐子」,雖然和中國櫻桃也有不同之處,但本質上它還是「大櫻桃」,幾十元一斤在中國收了很多年的智商稅,起碼它的價格太高了;紐西蘭獼猴桃「奇異果」,確實也夠奇異,從中國帶過去的獼猴桃種子繁殖起來的「獼猴桃」,搶佔了中國的市場,卻被很多人大吹大擂「這是進口貨,幾十塊錢一斤,一般人吃不起
  • 在國外被譽為「仙果」,加工後百元一斤,為啥農民種了卻賣不動?
    導讀:在國外被譽為「仙果」,加工後百元一斤,為啥農民種了卻賣不動?雖說這些水果是國外的水果,但是由於味道好,營養好,在引入我國後深受人們喜愛,不過這些外來水果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貴,就比如車釐子和陽光玫瑰吧,在剛引入我國的時候,個個都是上百元一斤,不過即便是如此,在我國市場上依舊暢銷,人們也是搶著買來吃,以至於現如今被果農們搶著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