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徑只有地球1/4,液態水卻是地球的2倍,這裡極可能藏著生命

2020-12-21 李論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尋找地外生命其實不用跑得那麼遠,因為在我們的太陽系內,就已經有很多的候選者等著我們去探索,在它們上面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極高。

但就目前人類的能力來說,我們還沒有絕對的實力來對太陽系中這些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來一場徹底的搜索。

就拿火星來說,人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就往上面發射探測器了,到今天發射的探測器不低於45顆,結果呢?

到了今天我們依舊只能說,火星上可能還保留著生命,但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有生命也只是微生物。從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就可以看出來,人類的實力還非常有限,至今連火星都沒玩明白。

但是這不影響人類根據現在所掌握的知識,給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進行一次排名。

據我們目前所知,在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以此是:金星、木衛二、土衛二、木衛三、火星、土衛六。

為啥要將金星排在第一位呢?

這其實跟今年9月英國科學家的一項發現有關,所以放在第一位說下。

金星今年可是天體物理學的一大熱,因為科學家利用兩個獨立的無線電望遠鏡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氣體,濃度在20ppb,在地球上要想自然產生這種氣體只有通過無氧環境下的微生物生成。

但是科學家在考慮了金星上所有的無生命過程製造磷化氫氣體之後,都無法解釋濃度如此之高的磷化氫的來源,因此認為在金星的大氣中肯定有微生物的存在。

所以就這樣,金星上的環境雖然十分的糟糕,但是這個發現又再一次將金星推向了風口浪尖。成為了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

但是最近在10月份又有一篇論文對9月的論文提出了質疑,認為最初的研究人小組在分析金星磷化氫數據的時候存在誤差,並且新的論文認為金星大氣中的磷化氫其實只有5ppb。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就是今年天體物理學上最大的一場烏龍事件。

不過現在具體是啥情況,還沒有定論。所以金星目前依舊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

如果排除金星這個有爭議的星球,那麼最在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就是木衛二了。

木衛二

木衛二的表面被厚厚的冰層覆蓋,反照率非常高,所以看起來非常的明亮,因此在木衛二的表面上溫度也非常低能夠達到零下200攝氏度左右。

木衛二基本上沒有大氣,因此在它的表面上是完全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這一點十分肯定。那麼為啥它會被認為最有可能存在生命呢?

從木衛二表面上縱橫交錯的深色紋路可以看出來,這顆星球雖然被厚度達100公裡的冰層覆蓋,但這些冰層會發生斷裂,並且移動。

因此這說明了木衛二並沒有被凍成實心的,而且在冰蓋下面有動力源。在2016年的時候我們在木衛二表面觀察到了噴發出來的間歇泉,高度達到了200公裡。

這再一次印證了科學家的猜想,這個星球冰蓋之下有一個全球性的巨大的海洋,並且根據估計,雖然木衛二的直徑只有地球的1/4,但海洋中海水的總量是地球的兩倍。

那麼為什麼木衛二會保存著液態水呢?

這其實是因為木衛二有地熱的緣故,但它並非跟地球一樣核心沒有冷卻,而是因為木星對木衛二施加的潮汐引力導致的。

從木衛一就能看出來,由於它離木星非常近,潮汐力使得木衛一上遍布火山。而木衛二相對遠一些,因此木衛二上就保留了厚厚的冰蓋,但是產生的熱量卻維持了巨大的液態海洋。

因此科學家認為,在木衛二海洋的底部存在熱液噴泉,也就是火山口,這些火山口會為生命的存在提供能力、以及生存必須的化學成分。

這一點跟地球深海底部的生態系統是一樣的,並不需要陽光的存在,深海底部雖然寒冷但依舊可以存在生命,並且形成了獨立完整的生態系統。

所以木衛二這片廣闊的水域被廣泛認為是地球之外最有希望存在生命的地方。

未來我們想要對木衛二冰蓋下的生命進行探測的話,其實也不許用鑽探,因為我們可以直接利用探測器對表面間歇泉噴出來的水進行檢測,看是否有生命的成分或者是生命存在的跡象。

土衛二

接下來就是土衛二了,它的情況其實跟木衛二頗為相似,表面被冰覆蓋,反照率是太陽系天體最高的,溫度也在零下200攝氏度以下,它的直徑非常小只有500公裡,當然冰蓋下的水量也就很小了。

2005年NASA的卡西尼探測器不僅發現了土衛二表面正以每秒400米的速度向外噴出水汽,而且也對其進行了採樣分析。

在其中發現了二氧化碳、甲烷、氨,還有鹽和二氧化矽,這些都是生命存在的必需品,它內部的熱源也是來自於土星的潮汐引力給其內部巖石造成摩擦引起的。

所以這個小小的衛星就成為了太陽系中極有希望存在生命的地方。

其實感覺,木衛二和土衛二已經完全具備了生命存在的所有條件。應該會存在生命。

木衛三

木衛三由鐵核、巖石殼和冰殼組成,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也是唯一有自己磁場的衛星,因為磁場的存在,因此在木衛三上也存在著極光。

由於木星是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因此科學家推測木衛三的冰蓋下也存在著液態海洋,但是這個證據並沒有木衛二和土衛二的強烈。

因此科學家也認為在木衛三的冰蓋下,也有可能存在生命。

火星,這顆星球的情況我們平時說得最多,這裡就不過多的贅述了,宏觀意義上的生命肯定是沒有,表面上也沒有液態水,有的只是火山口內部、南北極這些常年不受陽光照射區域的水冰;

或者是南北極附近的地下滷水湖泊,這些地方也許還保留著一些殘存的微生物,但是人類現在已經找了幾十年,依然沒有成果。

土衛六

土衛六這顆星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厚厚大氣層的衛星,它的直徑達到了5000公裡,比水星都要大,由於離太陽很遠,所以它可以保留住比較厚重的大氣層。

它的大氣中的成分其實跟地球一樣,大部分是氮氣,剩下就基本上就是甲烷了,這兩種氣體在高層會受到太陽紫外線的照射然後被分解,然後又會結合成其他有機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看起來是一層橙色的薄霧,因此在外太空很難看到土衛六的表面。

而且土衛六的大氣壓力足夠強,跟地球表面差不多,所以我們可以不穿太空衣直接在土衛六表面i行走,但只要注意保暖和帶上氧氣面罩就可以了。

而且土衛六也是在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在表面已知唯一存在河流、湖泊、海洋的天體,但是這些並不是液態水,而是液態甲烷和乙烷。

這足以看出來土衛六上有多冷。

雖然沒有液態水,但是我們依然相信,在土衛六上可能孕育著不同化學物質的生命,我們前所未知的生命形式。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地球2.0」,或存在液態水和大氣層,但登陸那裡很難
    克卜勒452b與地球條件比較它的直徑是地球的1.6倍,體積是地球的5倍,重力是地球的2倍,公轉周期是385天,比地球多出20天,而且科學家還發現,克卜勒452b圍繞它母恆星公轉的距離與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距離差不多,既然克卜勒452b位於宜居地帶,那麼說明它很有可能具有適宜的溫度、液態水、大氣層等適合生命誕生的條件,這個條件是最關鍵的
  • 太陽系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哪些星球可能存在生命或者生命遺蹟呢?
    所以,在太陽系內我們主要尋找的是在那些星球上有可能存在生命體,或者是曾經存在過生命的遺蹟。我們知道生命的存在需要很多的保障條件,包括溫度、水、光照等。木衛二上面似乎擁有一個含氧大氣層,而且木衛二的表面覆蓋著厚度達100千米以上的冰層,雖然距離太陽遙遠,表面都是冰封的世界,但是在厚厚的冰層下方可能存在液態的海洋,說不定在這裡會有生命的存在。
  • NASA發現「地球2.0」!可能已經有生命存在,人類或實現星際之旅
    按照地球的情況來講,生命都是需要氧氣,水等物質,如果找到了這些物質並且確定下來了,那麼地外生命的確認基本上就形成了。不過近些年來,我們能夠將其稱之為「第二地球」或者「超級地球」的可能就只有一個,這相當於是「地球2.0」——克卜勒-452b。
  • 科學家發現與地球環境相似星球或存在水和生命
    科學家發現與地球環境相似星球或存在水和生命  中國網4月19日訊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4月17日報導,自數百年以來,人類一直直覺地認為在銀河系眾多的行星中,肯定能找到和地球環境類似的行星。從理論數據上來說,這一距離可以讓這些行星的表層有大海、湖泊、河流等形式的液態水的存在。這一距離不遠不近恰到好處,這樣行星上既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氣溫適宜,適合生命生存。因為行星上有液態水的存在,所以天體物理學家認為這些星球很有可能存在生命,或者曾經有過生命的存在。  在過去的五年裡,科學家們通過NASA在2009年3月份推出的克卜勒望遠鏡探測到了大量的系外行星。
  • NASA 說可能發現了第二個地球
    15 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說,天文學家很有可能發現了第二個地球。天文學家新發現的這顆行星,集兩個 " 類地數據 " 於一身:大小和地球幾乎相同,它的軌道位於恆星的宜居帶,溫度接近地球,這意味著這顆行星的表面可能存在著液態水。液態水的存在,表明這顆行星可以維持生命。
  • 可能宜居的地球大小行星,距地球僅100光年
    首個可能宜居的類地行星被發現! 1月7日,NASA宣布,「行星獵人」苔絲(TESS),發現了一顆名為,To700d的系外行星,不同於以往發現的行星,TOI 700d,大小和地球相似,並滿足存在液態水的條件
  • 科學家發現一顆行星,距地球111光年,大氣層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水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不僅有數百萬種以上的各類生命,而且還有智慧生命人類。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顆宇宙稀有的生命星球,跟地球有豐富的液態水資源有著密切的關係。水是生命之源,地球早期的簡單生命就是誕生於海洋中,然後通過不斷的進化演化才有了後來的陸地生命,才有了人類的誕生。
  • 液態地心?地球磁場究竟源自何處?
    簡介:地球的磁場是液態鐵芯中運動電場的結果,與條形磁鐵相似,分南北兩極,磁力線由北向南,但地球的核心是熔融的,故地球磁場由核心的循環電流感應,地球的磁場正在減弱,有可能翻轉。
  • 地球是一個海洋的世界,跟其它星球相比,水資源如何?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而陸地的面積則只有29%,站在地球上你可能感覺不到陸地和海洋面積的巨大差距,可如果站在太空中,你就會看得非常明顯。人類生存的陸地被海洋隔開,形成了五大板塊,如此廣闊的海洋,讓地球看上去就是一個水的世界,很多人稱地球也為水球。那麼地球的水資源放在宇宙之中,還能夠稱得上是富水星球嗎?
  • 如果一個比地球大10倍的星球存在生命,將是什麼樣子?
    題主描述得比地球大10倍的星球,是好幾種「大」法。第一種直徑比地球大10倍,第二種體積大十倍按照目前碳基生命的誕生標準,生命很有可能會出現在巖石結構的星球,比如地球或者土衛系列。第一種:一個直徑比地球大10倍的巖石行星其結構也是由矽類化合物構成。那麼它的體積就是地球的1000倍。在引力的作用下,體積是1000倍的地球時,其密度遠大於目前的地球,質量將呈指數級增加。但是高密度,強引力是不會點燃元素的聚變反應的。
  • 金星和土衛六質量比地球小,氣壓卻比地球大,為什麼會這樣?
    地球的生態圈形成大氣循環並保持基本平衡,地球重力拉拽保持著大氣密度,而地球磁場是保護地球大氣圈不受侵害的天然屏障。金星大氣生成過程。金星是一顆與地球大小差不多的類地行星,其半徑是地球的95%,體積是地球的0.88倍,質量是地球的80%,可是其大氣密度是地球的100倍,表面氣壓是地球的93倍。
  • 科學家發現了24顆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和進化的超適居行星
    水是宇宙中生命的基礎,因此適於居住的星球中必須有可以維持生命的液態水。除此之外,還有無數的條件需要滿足。該星球必須處於恆星適居帶中,以至於適居帶中星球表面的溫度和大氣壓力,將適合簡單生命形式的進化。距離離恆星稍近一點,水將蒸發掉,海洋將無法形成,金星便是這樣。
  • 環境太像地球了,儲水量比地球多100倍,人類有望移居這顆星球!
    有水有大氣,這顆星球與地球高度相似,科學家早已按捺不住了!長期以來,科學家的目標就是探索外太空,渴望能夠一一揭曉外太空的秘密,同時希望能找到一顆與地球環境高度相似的星體。剛開始人類將希望寄托在火星、月球上,就拿火星來說,它屬於一顆類地行星,處於太陽系宜居帶中,曾經有科學家發現它的內部存在液態水,令大家欣喜萬分,後期對它的環境勘測時,卻發現它的環境比地球惡劣多了,恐怕人類難以在火星上生存下去。有水有大氣,這顆星球與地球高度相似,科學家早已按捺不住了!
  • 體積是地球的14倍?科學家再次發現「超級地球」:環境與地球相似
    眾所周知,由於近代人類的科技發展,消耗了許多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能源,而且在這過程中,還破壞了許多地球的生態環境。因此,現如今我們地球可以說的是日益惡劣。而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人並沒有想著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而是想著在地球之外找到一顆堪比地球的生命行星,從而進行移居。
  • 除了地球之外擁有海洋的星球,不過那裡的海比較奇怪
    它有大氣層的保護,而且還有雨、季節和海洋,雖然和地球相似但那個不是水,它是液態天然氣,這裡的天然氣比我們地球的油氣儲量多幾百倍,土衛六的土壤中存在有機成分,但溫度極其寒冷,低到零下300度,即使有水的存在,也會像石頭一樣堅硬。在這樣的環境中,甲烷以液態的形式存在,甲醛就像地球上水,代表著這個星球獨特的存在。
  • 發現其與地球環境相似,其含水量遠高於地球,並可能有生命存在
    眾所周知,水是萬物之源,從地球生命的進化過程來看,水是生物進化的基礎,孕育了無數生命。木衛二與地球環境非常相似,他也有水資源,自然有繁殖生命的可能,所以木衛二也變成了「香餑餑」,並受到了科學家的廣泛關注,那麼木衛二中有沒有生命?木衛二還活著嗎?不久前,英國利物浦希望大學校長莫妮卡-格雷迪指出有可能存在於木衛二。
  • 為什麼紅色的火星死氣沉沉,而藍色的地球生機盎然
    當時太陽比現在更冷、更暗,但是(至少)有兩顆行星——地球和火星——它們表面的大部分地區被液態水所覆蓋。由於存在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大量溫室氣體,兩個星球都沒有變成冰雪世界。甚至在二者的海洋之中,已經開始有最原始的生命形態存在,並且正在為光明而宜居的未來打基礎。火星和地球,從規模上看,地球比我們的紅鄰居要大得多,對生命更友好。
  • 地球排名第幾?
    其實,地球就很難能夠排上號。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但實際上並不簡單。如果我們僅僅是統計「液態水和固態冰」的形式,那麼地球含水的百分比僅僅只有0.12%,即便是統計絕對量,液態水的含量僅僅只有1.335*10^10億噸,在太陽系當中也不算是多的,木星和土星的一些衛星的含水量都要比地球高。
  • 地球上的水會「逃」出地球「奔」向太空嗎?
    我們都知道,由於地球引力的作用,處於自由落體狀態的物體總是下落,因此地球上的固體水和液態水很難「逃離」地球。但由於蒸發、植物蒸騰或冰雪升華等原因,地表水會進入大氣,水汽密度低於空氣,水汽往往在靜止的空氣中上浮。我們可以看到,水滴非常小,靠近氣態水的白色蒸汽上升而不是下沉。那麼,水蒸氣會一直上升並從地球逸出嗎?
  • 科學家意外發現超級地球,溫度竟比地球更適合生存!
    後來又在2020年7月份,歐洲南方天文臺eso陸基望遠鏡現已發現50多顆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顆潛在孕育生命的超級地球行星。那麼什麼是超級星球?所謂的超級星球就是類地行星,就是像地球這樣有著堅硬外殼,可能在所謂宜居帶的行星。這在每個恆星中都可能存在,距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存在,距離我們第二近的巴納德星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