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的書籍腰封極簡史

2021-02-11 極簡史

史小姐:史殼郎你居然加入了恨腰封小組!

史殼郎:……咳,只是圍觀。

史小姐:你一個連腰封都要整整齊齊收藏的人,居然!

史殼郎:只是看大家怎麼恨而已。況且,醜的腰封我也都丟掉了。

史小姐:= =b

今天我們來聊聊

書籍腰封的極簡史

其實腰封本來並不討厭

辣麼它的墮落史是怎樣的呢?

1. 誕生在日本

腰封實際上是個多義詞

原本是一種服飾種類

又稱腰夾、胸衣,有塑身腰封、禮服腰封等

也指系在人體腰部的裝飾性腰帶

書籍的腰封是指包裹在圖書封面外的一條紙帶

帶有兩個勒口,覆蓋在封面或護封上面

這條紙帶的寬度一般是圖書高度的三分之一

也有更大的,甚至有佔據封面三分之二的

通常裹在書的中部或底部,叫做橫封,最為常見

也有豎著的,叫做豎封


數字1指的就是橫封

白底部分是豎封

腰封上所書內容一般是

該書的宣傳推介語、所獲獎項、

銷量情況、名人的推薦語等

一方面

可以補封面設計的不足

另一方面

可以將該書的相關情況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

將腰封取下後

這些數字、數據並不會破壞封面的完整和美感

除此之外,腰封畢竟遮擋了封面的內容

因此應該印有出版社信息

ISBN號、條形碼和定價等信息

腰封

是中國大陸的叫法

在臺灣地區叫做

書腰(紙)

在日本叫做

帯(Obi)

英語中的belly band有時也指腰封

但由於歐美很少使用腰封

因此belly band並沒有成為專指腰封的名詞

據說,法國也是比較常用腰封的國家

法語無能如史殼郎,只能提供一張圖例↓


公認的腰封的發源地是日本

其靈感來源不知是否與和服的腰帶有關


而西方國家通常將腰封視作護封的一種變體

護封(dust cover/jacket)

的歷史要比腰封久遠得多

最早的護封出現在


19世紀20年代的英國


不過早期的護封像包裝紙一樣完全封住整本書

並用蠟或膠水封口

因此在書被打開時,護封會被撕毀並扔掉

19世紀50年代


產生了帶有勒口的護封

書的內頁不再被全部封住

因此得以在歐美國家流行

20世紀初期


出於時尚和經濟的影響

出版商們弱化了對封面的裝飾設計

而通過精美的護封來吸引讀者

甚至連護封的底面也出現了廣告

書籍護封

而日本的腰封取代了護封的宣傳、廣告功能

它不僅被用在精裝書的硬殼盒子或護封外面

而且漸漸被用於平裝書

1957年


在日本出版的《危険な毒花》一書

就已經帶有一條紅色的腰封

這本書是日本著名攝影家常盤刀洋子的寫真集

當屬現在能看到的最早帶腰封的書

腰封上不但有書名、推介語

而且標明了該書寫真數量價格

《危険な毒花》帶腰封

《危険な毒花》無腰封

1980年代


腰封開始在日本出版界流行

這與當時日本圖書市場的飽和和惡性競爭有關

而腰封作為一種新的宣傳工具

加入了圖書行業的競爭

很多精裝書都紛紛開始採用腰封

1984年至1985年


日本的文庫書經歷了自誕生以來的第4次變遷

文庫書指小型平裝書

誕生於1920年代

是一種A6(105mm×148mm)大小的小型書

輕巧方便易攜帶,價格也較便宜

而80年代的第4次變遷中出現了更加多樣化、

內容也更加實用豐富的平裝書系列

光文社文庫、德間文庫、講談社文庫等

所出的文庫書都開始使用腰封

這就使得80年代以來

日本出現了幾乎無書不腰的情況

腰封通常都擔任著宣傳和裝飾的雙重功能

著名的圖書推手井狩春男將腰封比喻為書的嘴巴

並把"如何製作吊人胃口的書腰"列為書的行銷要件之一

帶腰封的巖波文庫書

下面再按年代舉一些具體的例子

1980年代

1985年至1986年,日本朝日ソノラマ出版的

《大島弓子選集》第1至10卷都帶有腰封

第10卷帶腰封

第10卷不帶腰封

1990年代

1990年中央公論社出版的《王安石》及其腰封

1996年9月由大修館書店出版的

江連隆作品《論語與孔子事典》及其腰封

1996年中央公論社出版的

《竹宮惠子SF短篇集》3卷

均帶有腰封

↑帶紫色腰封的短篇集

↓去掉腰封后的短篇集封面

1999年中央公論社出版的

《和泉式部日記》及其腰封

  

2000年代

2003年講談社出版埴谷雄高的《死靈》前兩部

2004年11月講談社出版的

村上春樹《尋羊冒險記》

2009年信山社出版的

潮見佳男的《不法行為法》

再來看看近幾年的文庫書

帶腰封的巖波文庫書

帶腰封的新潮文庫書

帶腰封的幻冬舍文庫書

自動販賣機裡的文庫書幾乎都帶有腰封

 2. 韓國也流行

上世紀90年代


腰封從日本傳播到了韓國

並逐漸變得流行起來

不過韓國最早的書籍腰封出現在

1977年

是民音社出版的韓水山作品《浮草》的腰封

該書封面和腰封由民音社編輯部長鄭秉圭(音譯)設計

腰封上寫有「今年的作家賞獲獎作品」

近些年韓國的圖書市場上腰封也特別常見

而且自90年代以來

韓國的腰封也經歷了一些變化

下圖來自東亞日報網絡版

1990年代後半至2008年

流行在紅、黃原色的紙上寫有

"死前必讀書目"等廣告詞的小型腰封

2009年至2013年

由於浪費紙張的爭議而出現了可供收藏的

透明材質、金屬材質的高級腰封

(史殼郎:金屬材質厲害了)

也很流行看上去似乎有腰封

實際上印在護封或封面上的假腰封

2014年

流行將封面的一半以上覆蓋在內的大型腰封

比起廣告,更多地向讀者傳達

與封面相協調的圖片等

舉例如下↓

↑ 這本書所使用的就是假腰封

↑ 這本極其辣眼睛的書使用的是透明腰封

↑ 這本書所使用的是2014年以來流行的大型圖片腰封

↑ 另一種變形的腰封

同時,

韓國讀者關於"腰封到底是該扔掉還是該收藏"

"腰封這玩兒真的必要嗎"的討論也很多


2011年

韓國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

有86.7%的參與者表示腰封根本就是不必要的

39.1%的參與者表示買到新書後會將腰封立即丟棄

將腰封和書一起保管的只佔23%

來看看韓國圖書銷售網站yes24的暢銷書都長啥樣吧

在該網站截至11月17日的暢銷書榜前16的書中

少說也有一半帶有腰封

再來和亞馬遜首頁的暢銷書做個對比

(史殼郎:一個腰封也沒有Σ( ° △ °|||)︴)

3. 中國大陸成「妖封」

上世紀90年代


日本的腰封傳播到了我國港臺地區

並漸漸進入了內地

公認大陸最早的腰封出現在1998年

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相約星期二》一書

帶有寫著"餘秋雨教授作序推薦"的腰封

1998年 的腰封紅底黃字,長得不算好看

但勝在簡單明了

2005年 的版本封面和腰封的設計都改變了

腰封文字增加了"一個感動了整個世界的故事"

"一部創造了出版業奇蹟的好書"兩句宣傳語

2007年又出了新版

封面和腰封設計得很協調

除了餘秋雨作序推薦外

帶有餘秋雨的籤名

並且不再用感動世界的宣傳語

而是用了更能引起讀者情感共鳴的文案

從初初引進到漸漸流行

大陸市場上圖書的腰封設計

似乎也經歷了一個從明顯的附帶品到必需品

從比較突兀到和封面融為一體的過程

從上面的《相約星期二》一書即可窺見一斑 

再如

2005年

張潔憑藉《無字》獲得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後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為《無字》加上了腰封

腰封設計得相當醒目,紅底白字

大字突出"茅盾文學獎桂冠"

不過

這個腰封怎麼看都無法和封面成為一個整體

而到了

2007年

同一家出版社所出的《無字》

腰封和封面就變得很協調了

雖然腰封的設計只是換了底色

但和封面較好地融為了一體

同在

2007年

由世紀文景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俠隱》一書

也帶有和封面設計相協調的腰封

而這張腰封上強調了

"阿城、王安憶、王德威、駱以軍傾城推薦"

這種名人聯名推薦在當時尚屬於新鮮形式

而伴隨著國內民營出版公司的出現、壯大

腰封所承擔的宣傳營銷功能也更加突出和重要了

有些出版公司甚至形成了自身的腰封設計固定模式

比如,2015年大賣的《島上書店》一書

就是讀客公司打造的一本暢銷小說

其封面和腰封設計都帶有鮮明的讀客特色

在該書腰封上最為突出的是

"現象級全球暢銷書"

"30國讀者含淚推薦"

我們去讀客的京東首頁看一下

可以感受到讀客圖書的腰封特色

(史殼郎:幾乎無書不腰啊)

對於有的讀者來說

這樣的宣傳詞或許具有吸引力和說服力

但也有不少讀者表示看到這樣的宣傳語就不想買書

很多讀者拿到書後都是直接將腰封丟掉

從腰封到妖封

雖然腰封越來越成為書籍的一部分

並越來越多地擔任宣傳功能

但是在設計腰封的實際操作中

也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

原本具有競爭能力的腰封

甚至被視作「妖封」

成為了被讀者厭棄的事物

早在2008年就有人指出

腰封的宣傳語越來越火爆,

幾成喧賓奪主之勢

腰封的風行更是被大家稱作"妖風"

2009年


《問學:餘秋雨與北大學生談中國文化》一書

被列入了"2009年度爛書榜"

暫不說這本書內容的好壞程度

但它的腰封確實讓人不敢恭維

"古有三千弟子《論語》孔夫子,

今有北大學生《問學》餘秋雨"

這樣的論斷引起了很多讀者的不適

有名的豆瓣"恨腰封"小組也是誕生於2009年

創建者寫道:

拿起一本心儀的好書

常會被橫亙(亦有豎亙)的腰封倒了胃口

名家都是雙刃劍

很多讀者也許就因為厭惡名家

反而不買這本書

更有小組成員表示:

腰封就是闌尾

想割了,又覺得心有不甘。

自成立日至今,這個小組已經聚集了2880人

雖然名為"恨腰封"

但組內討論的話題除了抨擊虛假肉麻的腰封外

也有對做得優秀又精美的腰封的肯定

比如

2009年


由三聯書店出版的《目送》的腰封

就受到了讀者的喜愛

該書的腰封和整本書的設計完美地融合為一體

起到了很好的裝飾作用

而宣傳文字也整齊地排列著

不會給人喧賓奪主之感

不過這個封面和腰封設計

其實是沿用了該書臺灣地區的版本

2008年,由臺灣時報文化出版的《目送》


2013年


由果麥文化出品的《小王子》(李繼宏 譯)

在腰封上印有"迄今為止最優秀譯本"

"糾正現存其他56個《小王子》譯本的200多處硬傷"

這些宣傳語讓《小王子》一書的愛好者一時難以接受

周克希、馬振聘、柳鳴九等老翻譯家在前

該書的多個優秀譯本在前都沒有自稱史上最優秀

而這個版本的宣傳語給人以

在貶低同行的基礎上進行自我誇耀的意味

不論這個版本到底有多優秀

其宣傳語讓很多讀者對這本書敬而遠之

該書豆瓣評分是眾多版本的《小王子》中

唯一一個跌破了7.5分的

隨著腰封的使用越來越流行

為了更有吸引力和創造性

國內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變形後的腰封

比如 假腰封

上面在韓國部分提到了

2009年至2013年間假腰封在韓國特別流行

但是假腰封如果做不好

會比有真的腰封更惹人厭

將諸多的宣傳文案、銷售數字印在假腰封上

讀者想要取下來丟掉時

卻發現這些文案根本就是印在封面上的

取也取不下來丟也丟不掉

也很叫讀者為難

比如

2013年


由博集天卷出品的

《愛倫·坡暗黑故事全集》

在腰封的位置上寫有將近90字的廣告語

出現了波德萊爾等5位名人的姓名

而買到該書的讀者則發現

這個看似腰封的部分並非腰封

所有的宣傳語都是印在封面上的

(史殼郎:強迫症患者大概會狗帶的吧)

那麼腰封到底要何去何從呢?

即使有讀者這麼討厭腰封

但腰封依然層出不窮

若不要腰封宣傳語又被印在封面上

整個封面會變得雜亂而毫無美感

實在是讓人無計可施

實際上

很多讀者恨的不是腰封本身

而是寫在腰封上的

不負責任且浮誇

的宣傳語

全球暢銷、史上第一、最優秀等等

一開始或許很吸引讀者

但用得多了之後就變成了

令人麻木的套路

諸多名家聯合推薦的形式

漸漸也失去了說服力

長期不顧實際情況地堆砌名人名單

是對出版方和推薦人雙方信譽的透支

(史殼郎:除了這些名人的姓名以外

請大家注意封面右側豎排的宣傳語

我先掩面為敬,否則簡直不是中國人啊)

腰封來到中國大陸之後

從新興事物到今天的風行泛濫

不過短短十幾年

它以後的發展和命運將會如何呢?

實在是很令人好奇。

有研究者指出

與中韓的腰封設計不同

日本腰封文案的商業意味最輕

文案信息主要是對該書價值的客觀評價

或圖書內容所涉及的人生命題

少有浮誇的用詞

日語渣如史殼郎

並未搜索到日本讀者關於到底要不要腰封的討論

如有知情的朋友,還請留言一起來討論呀~

至於史殼郎收集的腰封

美麗的就收集到書櫃裡放著

不想收藏也不想丟的就折起來或者剪一下當書籤

實在很醜的就直接丟進垃圾桶了

古人云,敬惜字紙

什麼時候腰封都讓人不忍心丟掉就好了~

- End -

已推送目錄

秋褲極簡史

腐女極簡史

潘金蓮極簡史

狐狸精極簡史

近期預告

更多更有料的內容正在籌備中……

賴床極簡史

婚姻極簡史

禦寒極簡史

普魯斯特極簡史

歌德極簡史

黑澤明極簡史

馬爾克斯極簡史

李白杜甫基情極簡史

上班打卡極簡史

擦屁屁極簡史

下半身寫作極簡史

套套極簡史

古人禦寒極簡史

……

●●●

本文由史殼郎原創 / 圖片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及文末二維碼

相關焦點

  • 被讀者嫌棄的書籍腰封極簡史與書商的血淚史!
    書籍的腰封是指包裹在圖書封面外的一條紙帶,帶有兩個勒口,覆蓋在封面或護封上面。這條紙帶的寬度一般是圖書高度的三分之一也有更大的,甚至有佔據封面三分之二的,通常裹在書的中部或底部,叫做橫封,最為常見也有豎著的,叫做豎封。
  • 洗白白極簡史
    - End -本文由史殼郎4號編寫 /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轉載請完整複製並保留文末二維碼■【招賢納士】「極簡史」現招全職插畫師1名、平面設計師1名需要你知識面廣、有鑽研精神時常腦洞大開,善於發現和挖掘身邊有趣的事物你可以無趣,但你的想法一定要有趣
  • 男寵極簡史
    >欺騙伴侶的人則是完全沒有了解到自由也是有所界限的—我是基佬紫的結束線—已推送目錄回復相關關鍵詞查看文章秋褲極簡史腐女極簡史潘金蓮極簡史狐狸精極簡史討厭的書籍腰封極簡史兇殘的婚姻極簡史(上)兇殘的婚姻極簡史(下)賴床極簡史花心大蘿蔔歌德極簡史上班打卡極簡史套套極簡史李白杜甫基情極簡史擦屁屁極簡史(中國篇) 擦屁屁極簡史(外國篇)
  • 腐女極簡史
    史小姐: = =b傳送門:戳閱讀原文,豆瓣《會飲篇》(真的不是廣告233)- End -下期推送預告更多更有料的內容正在籌備中……潘金蓮極簡史狐狸精極簡史賴床極簡史黑澤明極簡史馬爾克斯極簡史李白杜甫基情極簡史上班打卡極簡史擦屁屁極簡史下半身寫作極簡史套套極簡史討厭的書籍腰封極簡史……●●●本文由史殼郎原創 / 圖片來源於網絡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及文末二維碼
  • 讀書交流會 | 本期閱讀《人類簡史》
    在《人類簡史》裡有提到:「這種想大口吃下高熱量食物的直覺本能深植在我們的基因裡。就算我們今天可能住在高樓大廈,家家戶戶的冰箱早就塞滿食物,我們的DNA還記得那些在草原上的日子。」這是為什麼呢?《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以演化生物學的角度介紹了人類的歷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講述了人類從石器時代至21世紀的演化與發展史,並將人類歷史分為四個階段: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與科學革命。 我拿起這本《人類簡史》立刻「著道」了——拿起了就放不下,幾乎一口氣讀完。
  • |《人類簡史》作者新書
    中文版書名《人類簡史》,可能有不少人聽說過,畢竟它曾在各家電商的排行榜上「霸屏」一年。《人類簡史》 中信出版集團在《人類簡史》裡,尤瓦爾·赫拉利以科幻小說式的精彩語言重新組織了人類演化進程,然後問道:人類真的和動物有不同嗎?
  • 經典推薦之《未來簡史》:一本既有深度又「溫柔」的書
    合作方:公眾號吉師閱讀(關注公眾號可獲取書籍資料)人類已經站在了歷史的岔路口,等待人類的是什麼?是昌盛還是毀滅?是繁榮還是衰敗?人類會怎樣進化?是大部分人被淘汰,「智神」站在金字塔頂嗎?AI會毀掉大批人的生機嗎?
  • 世界十大最好看的科普書排行榜,這些最具價值的書籍,你看過嗎?
    世界十大最好看的科普書:1、可怕的科學2、不該存在的技術3、上帝擲骰子嗎4、被禁止的科學5、果殼中的宇宙6、從一到無窮大7、時間簡史8、魔鬼出沒的世界9、天體運行論10、不該存在的文物1、可怕的科學詳細介紹:《可怕的科學
  • 吃貨極簡史|一碗湯,古人看得比命還值錢!
    ——《閒情偶寄·飲饌部》相比推崇茹素的李漁魯迅討厭以素菜聞名的功德林他討厭功德林裡用豆製品製成的,足以亂真的素肉、素雞、素魚等他認為這是國民性的虛偽素食者心心念念不忘吃葷飯店才推出這種變異菜式不論魯迅討不討厭功德林他都是枚不折不扣的吃貨他寫文章時,零食不離口夜間,又將藏著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為我忽而又以為嘴角上生瘡的時候究竟不很多,還不如現在趁新鮮吃一點。
  • 哲學科普入門書籍推薦!
    《蘇菲的世界》這部小說被很多中小學生當作西方哲學史入門的書籍,因為賈德擅長以對話形式述說故事,能將高深的哲理以簡潔、明快的筆調融入小說情境,作品動人心弦,啟發無數讀者對個人生命、對歷史中的定位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討
  • 13本簡史,讀懂我們生活其中的萬象世界
    從山川草木到人文造物從文化思想到社會生活萬物都有自我的歷史閱讀簡史是了解一個對象的極佳途徑,分享13本簡史好書,了解我們生活其中的萬象世界。1.《中國插花簡史》孫可、李響 著第一部系統講述中國千載花事的圖文史是插花的發展史,更是精神和智慧的發展史研習中式插花的入門書籍深入闡釋了中式插花的社會功能和審美異同傳統插花的技法、工具以及花器常識6.
  • 《時間簡史》太深奧,這本書才是最好的宇宙科普
    很多人都努力讀過《時間簡史》,但相信大多數和我一樣,讀了幾頁就放棄,因為很難懂…雖然霍金已經努力用最簡單的語言來描述宇宙的樣子,但這本書信息密度太大,而且遇到一個專業名詞就卡住了,讀起來太頭痛。物理書籍對大眾來說難度很大,但他用最通俗的語言,最有趣的比喻,來解釋那些專有名詞。翻開這本書,你會感覺自己變成一個小飛俠,任意穿梭在浩瀚的宇宙中,看到它的廣大、神秘、深邃。你能看到四十億年前,一顆行星與地球相撞,從地球上扯下一塊物質,變成了月亮,月球的引力影響了地球,出現了潮汐。
  • 值得一讀的世界簡史!(內含大量歷史地圖)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地圖上的世界簡史作者:貓斯圖編輯:帥帥關注我局的讀者朋友,相信對世界史都有一定的興趣。但在中國讀世界史,始終有一件讓人感到遺憾的事:地名人名太複雜,而且非常陌生。
  • 珠寶行業十大經典書籍
    系統綜合性書籍《系統寶石學》系統、全面、權威是這本書的profile,系統:對每一種寶石的物理性質、警惕結構、化學成本、產地來源、鑑定方法以及該類寶石的合成、人造的生產原理、方法以及鑑定。全面:介紹了50餘種常見寶玉石和80餘種稀少寶石。
  • 《咖啡簡史》:不緊不慢的咖啡時光裡,應該讀些什麼?
    所有名為XX簡史的書,總是能博得我的好感,感覺自己會從,認知,邏輯,思維方式,三觀都發生改變。然而不是所有的簡史,都一定要傳遞硬核知識,密集輸出,讀者也要滿懷求知若渴的心情,慎重地打開,認真品讀。它也可以如散文隨筆般自由靈動,如好友訴說般親切自然,生動地將細小知識點融入真情實感的日常感受,又有所得,又流暢舒適的閱讀體驗——《咖啡簡史》這是一本融合了咖啡歷史、咖啡文化、咖啡製作與品鑑技巧的咖啡學百科全書。
  • 《萬物簡史》作者推出新作《人體簡史》
    這本書是英國科普作家比爾·布萊森在其經典暢銷代表作《萬物簡史》出版17年後,首度推出的科普巨著,可謂「十七年磨一劍」。《人體簡史》出爐半年就已經被翻譯成10餘種語言,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中文版獨家授權經過了激烈的競爭,最終花落讀客文化,將於7月11日在國內出版面市。
  • 西夏文化 | 西夏簡史一(建國)
    西夏文化 | 西夏簡史一(建國) 2020-06-11 0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