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1指的就是橫封
腰封上所書內容一般是該書的宣傳推介語、所獲獎項、銷量情況、名人的推薦語等。一方面可以補封面設計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將該書的相關情況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將腰封取下後這些數字、數據並不會破壞封面的完整和美感。
在日本腰封叫做Obi,其靈感來源不知是否與和服的腰帶有關。
公認的腰封的發源地是日本。
1957年,在日本出版的《危険な毒花》一書就已經帶有一條紅色的腰封。
這本書是日本著名攝影家常盤刀洋子的寫真集,當屬現在能看到的最早帶腰封的書了。
腰封上不但有書名、推介語,而且標明了該書寫真數量和價格。
《危険な毒花》帶腰封
1980年代,腰封開始在日本出版界流行,這與當時日本圖書市場的飽和和惡性競爭有關,而腰封作為一種新的宣傳工具加入了圖書行業的競爭。很多精裝書都紛紛開始採用腰封。1984年至1985年,日本的文庫書經歷了自誕生以來的第4次變遷。這就使得80年代以來,日本出現了幾乎無書不腰的情況。並把"如何製作吊人胃口的書腰"列為書的行銷要件之一。我去!看完這麼犀利的文案,啥都不說了!
我買!!簡直了!!這麼好的書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
看見這樣的腰封,我都有「相識恨晚」的感覺!
這麼多名人推薦...
連TM賈伯斯都託夢說好了!!我去!!
你們也太能捅詞兒了吧!!
在業界,有人說:餘秋雨堪稱「腰封帝」!
原來,我走的最深的路是你們的套路!
法國瑟伊出版社編輯安妮·弗朗索瓦在《書帶》一文中寫道:「書帶就橫在那兒,不合時宜卻一意孤行。」從正反兩面理解這句話,都能看出腰封的反常與強勢——因此,腰封可能是點睛妙筆,也可能是商業時代綿延不絕的惱人妖風。
幾天前,@作者永恆之火 的一條聲討圖書腰封和外封的微博,再一次在讀書人中引發熱烈迴響,被點讚了4萬多次,轉發1.7萬多次。不少人藉此熱點一吐胸中積鬱已久的對腰封的怨念。
這條微博將外封也視為「腰封的延伸」一併diss:把所有的信息都寫在分離式封皮上,拆下封皮,書的主體封面背面書脊一個字都沒有,看一眼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書。與以往對於腰封的控訴不同的是,@作者永恆之火 這次提出了一個頗值深思的觀點:腰封這東西放在書店的時候,非常醒目,非常有效,但問題在於,現在網絡售書的銷售量已經超過線下銷售了啊。有多少網絡買書者是被腰封吸引的?
他得出的結論是:某些出版社的思想還停留在有好封皮或好腰封書籍銷量會提高的古老年代?
雖然讀者群體團結在這條微博下面群情激憤,然而出版業者面對「又來了」的聲討,在再一次苦口婆心地解釋之餘疲憊且心酸。
一頁folio的@逃亡者的恰恰 在微博中展示出「近期裡我和小夥伴們一起做出來的幾本書。毫不羞愧地說,每本腰封都很精彩,值得挺直腰杆。」
毫無疑問,精確提煉出一本書的靈魂的腰封完全可以是錦上添花的「加分項」,設計美學博主@骷翮不是鴿只是累鳥 就認為:「腰封、外封能夠增加一本書籍裝幀的「完成度」,而且可以呈現設計多樣性」。
當然,連出版人都不得不承認的是,腰封並非是一種設計的必要,而是一種設計的妥協。
正如@知書少年果麥麥 所言:「在這樣一個書不是必需品的時代,薄利的出版方,是需要通過這樣一些工具,來吸引大眾的注意力的。如果直接印在封面上,又破壞了書籍設計的整體美感,於是就有了腰封。」在他看來,「腰封就是出版方讀者之間的橋梁」。而腰封的作用在於書不僅僅是賣給已知這本書的人。
相比於其他一眼可知的商品,除了書名之外,一本書還要通過腰封來自我介紹,用一句話提煉出書中宇宙的萬千氣象,吸引讀者深入其中。
天知道編輯在這方面傾注了多少心血。他們只是為了讓一本書與更多的靈魂相遇,捕獲更多知音。可想而知,面對讀者對於腰封的集體聲討,他們內心中升起了辯護的衝動。
然而,微博中提到的網絡銷售不再需要腰封的質疑也不容迴避。畢竟,今年上半年,實體書店的市場份額已經滑落到了35.9%。為了在實體店中吸引讀者的腰封,在更有衝擊力、自由度的網店宣傳頁,社交網絡上KOL們的自發推薦面前,似乎除了給讀者徒增困擾外,不再必要。為了日漸式微的實體書店銷售,保留這種「過時」的裝幀設計真的值得嗎?
雖然實體書店份額節節敗退,但依然是一本書最重要的曝光渠道之一,且對於線上銷售的助推必不可少。一旦一本書在書店「隱身」(無論是沒上推薦位還是設計不抓眼),很可能在網際網路上也會銷聲匿跡。
「腰封無非一個廣告,有的甚至是言辭懇切的自我介紹。真不願意為廣告成本買單的,那也請一視同仁聊聊各類綜藝的廣告贊助和社交平臺推廣這些更高的隱形成本吧。」
正如微博用戶@跫音不響答答答 所說,腰封對於一本書來說是最低成本的廣告,離開了書店這個渠道之後,即使沒有了腰封,買榜、買推薦的「隱形成本」可能會更高,也會導致更嚴重的兩極分化。相比之下,書店中各自奮力介紹自己的腰封、外封顯得「書書平等」,每一本都有被讀者眷顧的可能。而在推薦位和搜索位極為有限的圖書電商,是被二八法則支配的冷酷世界。不得不說,如同腰封、外封一樣,「精裝化」藏著出版業的的另一種心酸無奈。只有精裝化才有理由不斷推廣定價,以應對動輒「腰斬」的電商折扣,同時保證實體書店的銷量。讀庫因為是自營網店銷售為主,才不會被捲入這樣的惡性循環。學英語?日語?韓語?法語?德語?西語?葡語?俄語?泰語?
下載歪魚APP!
振宇英語目前有超過2500萬+讀者,有你嗎?
長按下圖 ▼ 識別二維碼下載歪魚APP
和振宇2500萬+讀者一起學外語!
小編:歪小魚(微信 :fangzhenyu4777)
合作郵箱:fang@zhenglish.com